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暑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2022暑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2024-02-1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每一次打开电脑,看到墙纸上的字:“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都会在心中暗示自己:我每走过一段路,都要不断地反思,从中领悟一些有用的东西来。今天,像往常一样,只是,今天回忆的日子有点特殊:这是前段时间我参加第xx届全国大学生支农交流研讨会的日子。

  回忆这些日子,我有种无法言喻的感觉:这是我这个暑假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了,这些日子我也终将铭记一生,铭记着那些人,那些地方,那些事;但是,要我坐下来谈收获,谈心得,我无从谈起,心里面一片空白,觉得那些日子对我的影响不大,没什么收获,是多么的苍白,苍白的让我害怕。坐在电脑前,查看着那段日子的照片,翻看着那时做的笔记,重拾某些深刻的记忆,那些可以触动我内心的,是多么的凌乱!与其说是总结,倒不如说是梳理。

  在七月十九号的下午,我乘公交车前往海淀区温泉村,在那里开始为期七天的理论培训。我在圆明园东门上的车,当我到达温泉村的培训基地时,我不止一次的感叹:哎!一下子从大都市掉到小山沟里面了。我明白:在这里,我将会过上一种不同的生活,我期待着丰富多彩的收获,既然我来了,我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一。震撼:温教授《全球化危机转嫁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来到乡建的第一天,或许是他们的特意安排,第一节课让温教授给我们“当头一棒”。这一节课,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解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话语体系,构建我们自己的发展中国家话语体系。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是不适合中国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国家上至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的思想,言语将得到质疑甚至批判。听了他的课,一下子让我们清醒了许多,这也是这节课的目的所在吧。谈到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哪是容易的事啊?温教授做到了,而且用他自己的思想影响着他的学生。在震撼之余,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教授们博学多识,见多识广,每位教授都有自己的一套言语。说到实处,我何尝不想这样?用自己独到的思想去影响他人,用自己的行动来改造社会。而现在又能做些什么呢?读书,领悟;实践,反思;修炼自我!

  二。痛苦:乡建,教我如何对待你

  在乡建中心,“痛苦”这俩字最先是从魏学长的嘴里说出的。那天早上,魏老师朝话。他问我们:“你们痛苦吗?”我当时站在那里,“我有何痛苦?来到这里,虽然条件不太好,时间安排很紧张,身心很累,但我觉得还好;至于思想上的冲突,也没什么。”其实,那天是我过得最痛苦的一天,差点儿没坚持下来。那一天,我对乡建中心有种新的认识,这是我不太赞同的:乡建中心探索农村未来的路子,更多是探索农民组织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正如温教授说的:“我所做的,只是想把农民的风险降到最小,受到伤害最小。”对于农民合作社,我不是否定,只是觉得很不现实,在那天的课程里,谈得大概都是些关于农村合作社或是农业发展的吧,发自内心的说,我对这些没太大的兴趣,我来自农村,也关注三农,但我认为像乡建中心这种研究农村的方式不是我所认同的。之所以痛苦,除了没兴趣和不认同这里的文化,还有就是,既不否定乡

  建的作为,又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又说不出各自的优劣之处,既无法接受乡建的观念,又不能让自己的想法成熟。现在想来,说到底,乡建走的是一条自保式,委婉的农村改良之路,而我,更想站在管理者的立场,自上而下的去改造农村。对于这两种想法,后者过于理想化,不太现实吧,自己也觉得目前中国的经济尚不成熟,实现起来很难。那天,就纠结着,痛苦着,听着我觉得很乏味的课,我真的很想退出那样的队伍,离开乡建,但是,最终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目的是汲取它的精华,来丰满自己的羽翼,让自己的想法更加现实,成熟!

  除此之外,在那里也接触到了小毛驴市民农园,CSA农业,家庭农场等。

  三。拉练:经历了,意犹未尽

  在去乡建中心之前,拉练,一直是停留在脑海中的一件事,只是听说拉练很苦,很累。在这里参加的这次拉练,注定我会终生难忘,不仅仅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更多的是和那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在一起。这次拉练,又饿又累是共同的体验,在回去的路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八组的队长陈龙,他跑前跑后的督促鼓励大家跟上队伍,他还一个人大声的唱起了《我是一枚小蛋壳》,这种勇气很鼓舞人。其实,像这种拉练,虽然累点,我们也是可以进行的有声有色的,而不是像一支打了败仗的队伍,而且,在拉练的过程中,照顾好同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男生要保护好女生的安全。我想:应该多些机会,进行这些拉练,对于个人,团队,都是一种历练,考验!

  四。学习:学长教诲,终生受益

  在参加乡建活动的队伍中,我很欣慰,能与我的直系学长一起交流,这或许是一种莫大的缘分吧。在这里,让我受益最大的人或许就是这个学长了,他教会了我怎么去学习,如何去思考。第一:一天晚上,考虑到下乡调研的事,我找他请教关于调研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我们都学过社会调查,虽然我刚刚学过,但忘得差不多了,请教学长,更觉得是一种补课。我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社会调查方法是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向学长说明了我的意思,他就问我社会调查方法那本书你带了没?我摇了摇头。他讲了那本书的重要性,及他是如何把那本书带在身边的,并且不停的翻看,他说,“社会调查方法这是咱们最好的一本书”。那晚,他给我讲了很多书里面的内容,甚至是概念都记得一清二楚。“学以致用”,是对我最大的提醒。第二:一天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给我说了很多话,意思是我不能太沉默了,要用于发言,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我是代表一个社团,要通过这个机会推销自己的社团。我是一个很渴望展现自己的人,但好多机会都被自己弄丢了,这源于内心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总是找各种借口安慰自己。在乡建,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朝话。每天早上面对上百人,站在高高的桌子上面,分享自己想说的话。我很想上去,但是,内心里总是有一种栅栏,让我一再的退缩。不过,想想学长的话,听听自己的心声,我还是上去了,“这是我第一次站这么高,面对这么多人……”,下面的掌声是一种鼓励,鼓励我战胜了自己,激励着我前进!第三:学长只身骑行去西藏。大二的暑假,学长跟队伍前去支教,支教结束一个人开始了西藏之行。我很佩服他的这种勇气与精神。他自己也说了在整个过程中,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是如何面对亲情,友情与爱情的。只有经历了,才会真正明白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

  五。社团建设:文化塑人,学习成人

  社团建设是乡建七天培训的一部分,在这方面我收获还是蛮多的。来到乡建中心的人,极大多数是社团代表,社团都是全国各地的三农社团。来到这里的人,志同道合,关注社会,责任感强,怀揣着三农梦;在这里,他们谈社会,论人生,交流思想,展示理想。或许,全国各地的三农社团都是这种类似的文化,家文化,有理想,有思想,关注时事,论道人生。在社团发展的问题上,首先就是社团的定位:目前,各个社团的定位不一,学习型,实践型,读书型,公益型等,对于社团的发展,定位最关键,乡建中心是很关注这方面的,他给出了这样几个定位:文化的阵地,多元学习的平台,对外交流的窗口。社团定位与社团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只有找准定位,搞清楚自己努力的大方向,社团的文化才可以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是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的协调关系:目前大多数社团都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一个好的社团,不是靠做活动做出来的,得靠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深化思想,进而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展示,运用我们的学习成果。所以,社团的良好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做好理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专题调研,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后,是跟河大三农发展研究会的赵副会长交流,校方资源的利用。与他们相比,我们有大量的好资源可以利用,但是,从自己的活动与社团发展中,我们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很低。校方资源,利用好了,在提高社团发展质量的同时,又得到了学校的支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七天的培训在二十五号晚上基本上结束,二十六号各个支农队开赴目的地,我们队在二十六号傍晚出发前往驻马店,拉着行李,奔波了一天,二十七号傍晚到达了驻扎地:驻马店市泌阳县铜山乡铜锋村。在驻马店的日子很艰苦,但是,在我的心里始终有一句话:“我是来吃苦的”!作为队长,带着心一队的队友们进行了一次完整的下乡,度过了不同寻常的七天,以至于最后有人感叹“终于从小山沟儿里活着出来了”!

  首先,我想说:这是一次完整的下乡。“完整的下乡”对其他队友来说或许没什么,但我却感触颇深。我在到乡建之前,会长问过我“你下过乡吗?”,“你了解农村吗?”,当时我给他的都是肯定的回答,经过这次下乡,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下乡的滋味,明白了自己在社团里面所谓的下乡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自己所带的队伍是多么的渺小。这次带队下乡,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巡村,调研;在极为简陋的工地上支教;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带着村民搞文艺;居住条件是那么的差,生活是多么的简朴,给我最大的两个感觉:压力和艰难。度过七天的下乡,很快,很难忘,它带给我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好好的反思,好好的领悟。

  其次,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小孩子们的可爱,活泼,他们的举动改变了我对他们一贯的看法。我向来是不喜欢小孩子的,看着他们就觉得很烦人,在为期五天的支教生活中,虽然我接触他们并不是太多,就是那几次不多的接触触动了我。记得第一次把一个腿受伤的小女孩儿送回家,并且我们对她进行了作业辅导,那是一个留守的小女孩,从她的眼神中我感觉看到了我小时候的影子,那天她腿伤着了,回家后奶奶又跟我们说她成绩下降,本来很漂亮的小女孩儿,那时候她脸呆着,眼里含着泪水,低着头,一直都不肯多说话,其实我认为她那时的心情我是很理解的。后来我一直都关注着她,给它补作业,关心她的腿还疼不疼。还有一次,也是把一个小女孩送回家,走到路上,我一直拉着她的手,也就那时候,我体会到了小孩儿们的可爱,需要关怀。虽然我有妹妹,弟弟,但我从来没有像那天认真的拉着他们的小手,有过那么真切的感觉。感触最大的就是离别的时候啦。平时听着小孩儿们叫老师觉得有点不习惯,但离别的时候是多么的亲切,伤感,难舍难分。尤其是联欢会被大雨搞砸了,小孩儿们和我们坚定的在一起,有序的进行了表演,告别,当时,我真的哭了,被小孩儿们的举动感动了,触动了原以为是铁石心肠的自己,那时呜咽着说不出话来,当我听到一小男孩说“老师,没事,你别哭了”,顿时觉得是多么的温暖。那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不由得感染了我,小孩儿不在是我心烦的对象,我也是喜欢他们的,喜欢他们天真可爱的样子!至今,支教上最大的遗憾就是在与小孩儿道别的时候,我逃了,只因为当时没有勇气站在前面面对他们。说到支教,还想说的一点是,在我教了小孩儿一节课后,亲身体会到了教师们所谓的“累”是怎么回事。

  最后,我回来后的改变,也算是这次下乡的收获吧。回到家里十天了,没有像之前那样抱怨饭难吃且不说了,明显的就是我勤快了。长这么大,一直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没受过一点苦,这次回来,我认真的下了厨房,学着做饭;帮父母刷碗,扫地;也很清醒的开始了天蒙蒙亮就下地干活的生活,第一次把挑子压到了双肩上,第一次把装满玉米棒子的布袋儿扛到了肩膀上!也就是这些改变,这些经历,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

  在乡建中心的带领下,半月的实践活动也已结束,给我带来的影响确实永远的。在温泉村,经受着思想的冲击,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进行交流,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很庆幸自己有了这次机会。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路,明白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减轻了自己曾经的迷茫,也开阔了眼界,接触了新的思想,知识,这些让我变得更加的成熟,稳重!在驻马店下乡的七天,注定是这一生永远的财富。在队友的陪伴下,六点起床,跑步,啃馒头,喝稀粥,吃很少量的菜,喝着难吃的面条,头顶着大大的太阳开始调研,汗水不停地滴,浸湿了衣服,烧火做饭,睡着简陋的地铺,忍受着没电的日子,在刚刚建起的房子里支教,在保守的村子里教舞蹈,办联欢会,开会开到半夜,讨论的热火朝天,离别时的伤感……每一个时刻都是令人难忘的故事,这些时刻,让我们体验了不同的生活,也锻炼了我们生存的本能。在这艰苦的日子里,我也收获了苦难中的朋友,这些都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最后,真心的谢谢乡建中心给我的这次机会,谢谢心一队的亲们的陪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