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我县按照上级工作部署,重点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上下功夫,尤其重点在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加快“互联网+农业”的示范和推广,对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上半年重点开展的工作
一是突出农业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制定相关专项实施方案中,重点体现在农业种养等生产环节中,发展信息化提升和完善装备,尤其在一喷三防、收储、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环节,确定目标,积极谋划,以信息化推进规模化、方田化管理,减少人工,提高效率。
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实体的互联网应用。依托县蔬菜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安办安监平台、以及市级以上园区、畜禽养殖技术服务单位、农资经营户等单位和部门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130余个,涉及种养户20000多个,以同心合作社葡萄基地、王青村润贵合作社等都开展了鲜食水果直播售货,取得较好成效。
三是开展农业生产物联网+农业。推进农业生产单位的物联网生产,重点指导园区、大型合作社、农场、设施蔬菜等农业新型主体的运用,如:沧州澳牧现代农业园区,在流转的5000亩粮田和流转的1万余亩耕地作业中,农用机械安装了卫星定位导航,实现了耕地、播种、收获、施肥、植保、收获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采用MG-IS农业植保机(A3飞控),全配套的智能进口撒肥车、移动式喷灌车、36米自动打药机等大型农用机械100台套。全县大型智能机械220台,飞防无人机应用达到110台,作业面积达到22万亩次。
四是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营销,五谷食尚公司拥有自己的电商部,电商部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以及推广业务。已与天猫店、淘宝、拼多多、阿里巴巴建立了网络销售平台,销售产品的模式已经有显著的成效,沧州荣业食品有限公司,开通阿里巴巴诚信通服务,公司零售业务从无到有,销售额逐年提高,零售业务销售额突破百万。
五是开展农产品监管服务功能。围绕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服务,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下,组织行政管理,技术人员,食安员,农村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种养殖生产及加工大户录入省级平台,接受平台监管,主要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企业和生产户注册监管小程序,由县乡管理人员和经营主体组成农产品安全追溯微信群,线下落实集中培训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书,不定期出品合格证和安全生产巡视,以及示范点的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接受线上注册集中管理人员达到260人,线下接受培训参会指导人员1200人次,实现全县种养殖注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专人管理,平台监管,注册登记以及接受监管服务全覆盖。依托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和农产品安全合格证推广示范建设工作,实施重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六是认真完成上级农业各项数据上报工作。为省市两级的土肥监测、农产品预警信息、农业大气污染环保、农业生产进度等网络平台按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值。
二、存在问题
1、管理效果不到位现象较普遍。一些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企业网站、手机短信平台、财务管理系统等管理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存在建后疏于管理现象,一些经营主体长期不更新有关信息,不正常回复和在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影响了企业和个人形象。
2、缺少大手笔项目。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等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购买各类传感器、设备,包括线路安装、管理平台及机房建设等至少在30万元以上。一般企业承受不了。农村的前期推进的村村电商项目的不尽如人意,也影响了电子商务平台店铺进一步美化、产品宣传推广等的建设。
3、缺乏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大部分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没有接受系统培训教育,由于文化水平限制,短期掌握有难度,农业系统信息工作人员大多兼职,时间和精力不够,同时也没有接受系统培训教育,自身没学会,也难以教会他人。
4、上级支持度不高。对基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互联网应用上没有专门的扶持政策,去年沧州澳牧现代农业园区申报物联网农业基地,在基础扎实、知名度高、确实有需求的背景下,仍然没能得到上级批复。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物联网示范点建设。重点在集约化生产大户、加工厂、标准化养殖场等区域,建立利用互联网+效果明显、具有引导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作为示范点,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学习。
二是创新实践多种新兴销售模式。借力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稷之初设施蔬菜基地、秦村葡萄、霞口桑葚等水果基地,积极发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兴配送模式。
三是加快应用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从产到销”全程监管。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预警系统、行政审批、农机补贴报批、农产品信息预警等方面实现突破。突出蔬菜及畜牧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工作,选好监控点,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体系,全方位监管畜产品养殖、屠宰环节和蔬菜管理及采收环节。
四是建立面对规模生产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与移动、统计部门合作,建立农业微信、信息短信平台,及时收集、发送各类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保证农户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在目前13个采集点的基础上,逐步选取20个合作社和50个规模种养户为省市县三级农产品生产预警信息采集点,增设县级点30个,确保信息源的准确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