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2023-12-03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21卷第1期 琼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V01.20 No.6 2014年2月 Jan.20l4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周固成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张岱的小品文呈现出“以诗为文”的特点,诗歌对其小品文的渗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 可看出其以诗为文表现为:以诗的形式为文,以诗的意象为文,以诗的抒情为文 个方面。其小品文具备“以诗为文”跟张 岱的诗歌理论中将诗歌的高度概括化跟高度个性化的统一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以及其在高雅精美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学 识修养气质有关。 关键词:张岱;小品文;以诗为文 中图分类号:1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22(2014)O1—0080—04 DOI:10.13307/j.issn.1008—6722.2014.O1.11 张岱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其人不但善文章,1=诗词,而且通晓戏曲、音乐、造园、绘画、书法、篆刻、茶道、 古董等,堪称明清之际的大艺术家,大学问家。若论文学成就,以散文为独绝。现存散文集有三种,即《琅 娠文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代表晚明小品文的极致。其笔墨的清新空灵可渭空前绝后,文字的率 真之气可谓后无来者,而且能将小品文中的情与理、雅与俗、灵与朴、生与熟、小与大、整与散、疏与密相反 相成的美学因素达到完整的统一。同时张岱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从小习诗,曾云:“余少『而学诗,迨壮及 老。” 诗文之间能交相辉映,相互渗透。本文试以《琅媛文集》中的《补孤山种梅序》为例,分别从以诗 的形式为文、以诗的意象为文、以诗的抒情为文三个方面论述,进而从张岱诗歌理论和学识修养这两方面 探索其小品文具备“以诗为文”的缘由。 一、以诗的形式为文 张岱小品文隶属于散文,却有诗的表现形式,这是他以诗为文首先表现出来的。从诗的形式看,其小 品文有诗歌的句式,从而自然拥有了诗歌的节奏。张岱小品文中,诗歌的四言、五言、六言句式等在文中大 量出现。据统计,《西湖七月半》 l】”共l13句,其中四言56句,五言11句,合计共67句,约占全文句数的 59%;《扬州清明》 l8 共81句,其中四言43句,约占全文句数的53%;《补孤山种梅序 共55句,其中 四言25句,约占全文句数的45%,六言24句,约占43%,七言4句,约占7%,以上三种句式共53句,约占 全文的96%,反映了全篇以“四六体”骈文写成。这是“以诗为文”在小品文语言层面的具体表现。这些骈 俪偶对之句,在以单行奇句为主的张岱小品文中大量出现,一方面发挥着“立片言以居要,是一篇之警策” 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张岱以诗人的身份进行小品文的文学创作。 运用诗的句式,诗的节奏就有了。以张岱小品文《补孤山种梅序》的句式为例,可窥探出其具有诗化 节奏的特点。如四言句式:“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瑶葩洒雪”、“玉树迷烟”、“凌寒=i友”、“破腊~一枝” 等。这种四言句是骈文短句的典型句,每句由四字组成,其节奏形态为二/二节奏型,此四 句可切分为两 个节奏,以双音节为一节奏型。因为无论是诗歌还是骈文的节奏形态都是一致的,冈此张岱笔下的四言句 收稿日期:2013—08—09 作者简介:周固成(1983一),男,安徽铜陵人,安徽师范大学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 80・ ・周固成: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2014年第1期 在小品文中同样起到规整文章语言,营造文章气韵的作用。又如六言句式:“高洁韵同流水,孤清操比寒 梅。”“蚤结九里松篁,远谢六桥桃柳。”等,每句由六字组成,其节奏形态为二二/二/二型,这种句式也是诗体 句式,骈文的六言句对仗与诗的六言句对仗完全相同。七言句式:“品格与山川并重,梅花偕姓氏俱香。” 每句由七字组成,其节奏形态为二/一/二二/二型。不管节奏的方式如何变化,就形式而言都属于诗体句式。 所以无论是四言、六言、还是七言句式,也都为小品文的诗化特征奠定了语言层面的基础。 除句式接近诗歌特点之外,其小品文还讲究语句对仗,追求“偶文韵语”的语言形式之美。在《补孤山 种梅序》中可见作者锤炼字句极见功力,大多数语句都对仗工整,辞藻华赡,融典故、诗情于一体。如“地 有高人,品格与山川并重;亭遗古迹,梅花偕姓氏俱香。”不仅两句之间对仗,而且一句之内的词组也形成对 仗,即所谓的内对,如“高人”对“古迹”,“品格”对“梅花”等,更增添了语句的工整感。作者还善于熔化前 人语句和典故,全篇中最著名的两句“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也是借鉴林逋 《山园小梅》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来,不仅没有破坏原诗意境,反添了几分疏宕 的风姿与人事沧桑之感。同时在句式方面,虽已四、六句式为主,但不断予以排列组合,使两个基本句型因 组合不同而呈现出各种形态,诸如“高洁韵同秋水,孤清操比寒梅。”是六对六句式;“瑶葩洒雪,乱点冢上 苔痕;玉树迷烟,恍坠林问鹤羽。”是四六对四六句式;“伫想水边半树,点缀冰花;待披雪后横枝,低昂铁 干。”是六四对六四句式。同时在句子的内部结构方面,作者也在不停地变换,“地有高人”与“亭遗古迹” 是主谓宾结构,“瑶葩洒雪”与“玉树迷烟”是主谓结构,“哦曲江诗”与“读广平赋”是谓宾结构。随着句式 和句子内部结构方面的变化多样,文章节奏也相应变幻无穷。可见张岱一方面继承南北朝骈文创作的精 美工整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又将文史典故渗透于小品文之中,用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 同时,张岱的小品文在形式上还注重诗歌的韵律之美。如上述提到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两句的 平仄规律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而六言句的节奏停顿在三、六字处,其他地方则随意,如“高洁韵同流 水,孤清操比寒梅。”其平仄规律为:“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正如刘大樾所说:“音节高,则神气 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 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人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 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因为张岱本身就是诗人,对声韵格律 细细分剖,精益求精,因此张岱小品文中有许多押韵的句子和段落,其创作的小品文不仅像诗歌一样押韵, 而且还要像近体诗一样讲究平仄规则。 二、以诗的意象为文 《诗经》“六义”中被称为“诗之用”的“赋比兴”表现手法,不仅是古今诗歌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而且也 是古今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表现手法。而张岱的小品文《补孤山种梅序》是借助于意象进行局部比兴,意象 是起源于外物的“物象”,同时又是一种“内心视象”,需要在静穆的冥思苦想中去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情”和“景”正是审美意象组合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正如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 所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诗歌中的情、景二者更是互相依附,水乳交 融。如北宋词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世名句,上句勾勒梅之 骨:“疏影”状其轻盈之姿态,有翩若惊鸿之美感;“横斜”传其妩媚之形象,有风姿绰约之神采,“水清浅”彰 显西湖之水具有灵动湿润之特点;下旬浓墨描摹梅之韵:“暗香”写梅之香味无形无迹,随风而至的特点, “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月黄昏”烘托出背景的美妙,渲染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 境界。林逋的《山园小梅》是在梅花意象中寻找到了自我,诗人全心追求的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潇洒 的人生态度。因为林逋本人物质生活优越,无需为衣食奔波,为仕途担忧,据《宋史》记载:“真宗闻其名, 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 优越的物质生活、高雅的士大夫修养能让诗人林逋借助梅的意象来表达其 高洁的隐逸精神。 而张岱前半生的生活虽与与林逋有着同样的优越性,所不同的是张岱后半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精神 ・81・ 第21卷第1期 琼州学院学报 蜕变,由世族豪门骤然沦为普通民户,生活亦变得异常艰难。可内心仍留恋于西湖繁华之景,其怀念故国 之情更是不言而喻。其小品文《补孤山种梅序》中的“梅花”意象的构造虽然同样具备了林逋的《山同小 梅》中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但全文是张岱借林逋植梅养鹤、隐迹西湖的雅事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开头 两句“盖闻地有高人,品格与山川并重;亭遗古迹,梅花偕姓氏俱香。”首先追忆林逋的高风亮节与梅花的 清雅高洁,物与人两者更是相得益彰,熠熠生辉。再叙“今乃人去山空,依然水流花放”的历史兴亡之感; 后接访先贤、种梅树、开孤屿、筑草亭、招素鹤、叹世事、吟诗赋、思圣人等一系列雅士活动,通过在西湖补种 梅树、思慕前贤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此时张岱笔下的梅花意象虽有林逋笔下梅花的隐逸情调,但更多呈现 的是谦恭交友与思亲恋土的理想人格,如文中自诩为“实为林处士之功臣,亦是苏东坡之胜友”的狂傲之 情,便可见一斑。因为在历代的咏梅诗中,梅花还表达一种朋友之间的友情与士子去国怀乡的情怀,如北 魏陆凯《赠范哗诗》记载:“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其中梅花意象表达的便 是对亲友的问候与思念。而黄庭坚作于贬所宜州的《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其中开头两句“天涯也有江 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中的梅花意象流露出去国怀乡,思亲伤老的 情怀。联系张岱身世背景,顺治三年,绍兴沦陷,张岱拒绝臣服清廷,以致垂到暮之年一贫如洗,尚且不肯 臣服异邦,其民族气节,感人至深。其自身的坚贞气节与家国之痛便借林逋之雅事、梅花之意象来遥寄,这 些诗歌意象在展示于小品文的艺术空间时,便进射出多元的文化魅力。 三、以诗的抒情为文 从文体上考察,历代诗歌大都以“吟咏性情”为主,而散文发展到唐宋还一直以“文以载道”为主,缺乏文 学应有的审美作用,然而到了晚明时期,以王守仁的“良知”说思想的提出,再到李贽“童心说”文艺思想的出 世,最后再到袁宏道的“性灵说”的兴盛,均要求个体文学创作须摆脱程朱理学的桎梏。求做真人,推崇本色, 主张公安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之说。思想界的总体离经叛道最终会导致文学界个体创作的奇花异 放,因此同时代的张岱的诗文也大放异彩,独树一帜。提出诗文需要有冰雪之气,所抒必须是清贞孤傲之情, 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试以张岱诗歌《雨梅》为例,与小品文《补孤山种梅序》稍作比较论述。 “梅开不得时,乃与雨相值。梅意自孤危,威仪仍不失。我见散畏生,不敢作凄恻。古人爱观梅,原重其 骨格。色香不足论,所重唯洁白。濯濯见孤棱,反得雨之力。在雨亦复佳,不必为叹息。所以高士心,受妒不 受惜。”(《雨梅》 ̄6133)梅花虽经历风霜刀剑的严相逼迫,但其高洁秉性和刚劲气节却越加凸显,不失威仪之 风 此咏梅花之诗颇有几分冰雪之气,因为张岱曾云:“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 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若吾之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日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 而清静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犹鱼之于水,龙之与石,日月沐浴其中,特色 与龙不知觉耳。” ¨ 此段“冰雪”与“风日”构成两种相反相成的人生境界,外在环境的风雨敲打则是“风H” 的凄苦状况,内在的清刚孤介、坚贞自守乃是“冰雪”的思想境界。类似冰雪之气在《陶庵梦忆・王月生》中也 有所表现,如描摹王月生I生情“寒淡如孤梅冷月,含冰傲霜,不喜与俗子结交”_2l ,真切的刻画出秦淮名妓王 】月生的清冷孤寂的性格与狷介自守的人格,同时也流露出对艺妓的悲苦命运的同情。这都与《补孤山种梅 序》中所宣扬林逋的清高孤傲,傲世独立的情怀遥相呼应,平分秋色。因为张岱是以冰雪之气贯穿所创诗文 之巾,况小品文也来自性情之作,但所抒之情已变为通过叙述奇人异事来表达,如《补孤山种梅序》中叙写的 核心人物是北宋时期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此人博学多识,风雅多趣,喜恬淡,弃荣利,并以梅花为妻,仙鹤为子, 隐居杭州西湖。此举甚为怪癖,或许这正符合张岱在《陶庵梦忆・祈止祥癖》中宣称的“人无癖不可与交” 的真正涵义。由此可见张岱小品文正是通过大量篇幅捕绘了人物的“疵”与“癖”,来宣扬“真气”与“深情”。 而这些人物身上的“疵”与“癖”已具备趣味之意,已不同于诗歌的直抒胸臆或含蓄蕴藉,正如黄周星点评道: “‘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以感人者。趣非独于诗酒花月中见之,凡属有情,如圣贤豪 杰之人,无非趣人;忠孝廉节之事,无非趣事。” 这里所说的“有趣”实即文学审美特性在鉴赏中的反应。 体裁上虽是小品文,但却能通过对人物举止的捕摹刻画来展现妙趣横生之意,使小品文同样具备诗歌的抒情 ・82・ 周固成: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2014年第1期 特性。这也正体现了张岱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身份的特殊意义。 综上所述,张岱的小品文具有以诗为文的特点,其创作的诗文风貌均具有空灵晶莹之气,这独有的文 风特点既与张岱自己的诗歌理论有关,也与张岱独特的学识修养有关。张岱本人的诗歌理论对小品文所 呈现的诗意特征有直接影响,张岱在《一卷冰雪文后序》中说道:“余想诗自《毛诗》为经,古风为典,四字即 是碑铭,长短无非训誓。摩诘佞佛,世谓诗禅,工部避兵,人传诗史……而若论其旁引曲出,则唐虞之典谟, 三王之诰训,汉魏之乐府,晋之清谈,宋之理学,元之词曲,明之八股,与夫战国之纵横,六朝之华赡,史汉之 博洽,诸子之荒唐,无不包于诗之下已。则诗也,而千古之文章备于是矣。”l1 张岱认为诗歌涵盖了一切 文体,把诗歌的高度概括化与高度个性化的统一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因此在其小品文创作中也难免呈现 出与诗歌同样的几分“冰雪之气”;张岱除了自身具备冰清玉洁的人格特征之外,也与张岱独特的学识修 养有莫大关系,正如阮葵生在《茶馀客话》中说道:“有性情矣,而学问不广博,识解不高超,亦止可批风抹 月,道俗情,摹小景已耳。是知性情本于天,学问成于天,识解则天人兼焉者也。” 而张岱出身于文化 修养的名门望族,自幼才华横溢,兴趣广泛,在《自为墓志铭》中曾云:“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美食,好 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舛又集官宦之家与书 香门第于一身,其生活的高雅与饮食的精美也造就了张岱独特的学识修养,正如何绍基在《与汪菊士论 诗》曾云:“平Et明理养气,于孝弟忠信大节,从日用起居及外间应务,平平实实,自家体贴得真性情;时时 培护,字字持守,不为外物摇夺,久之,则真性情方才固结到身心上,即一言语一文字,这个真性情时刻流露 出来。”[7]436因此其小品文涉及的领域包括城市概貌、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各个方面,人物多为 市井众生和文艺名流,字里行间均流露出真我情性,其以诗为文的艺术特点也让小品文的语言变得清雅脱 俗,美不胜收,堪称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明]张岱.琅娠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2][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刘大槲.论文偶记[M]//郭绍虞,罗根泽.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范先渊,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6 [4][明]王夫之.姜斋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0. [5][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五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432. [6¨明]张岱.张岱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朱世英,方道,刘国华.中国散文学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On Zhang Dai’S“Taking Poems as Essays” Taking The Supplementary for the Preface to Planting Plums in Mountain Gu as the Center ZHOU Gu——ch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n 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nhui,241003) Abstract:Zhai Dai’S essays show the presentation of“taking poems as essays’’and the common infiltration of poems.Through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Supplementary for the Pr咖ce to Planting Plums in Mountain Gu,we can see three aspects of“taking poems as essays”:taking poetic form as essay,taking poetic image as essay and taking poetic lyric as essay.Zhang Dai’S unique writing style comes from his integration of high generalization and individuation in his aesthetic standard and his learning,self—cultivation and disposition nurtured in elegant and exquisite liv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Zhang Dai;essays;taking poems as essays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