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写数学作业的评语
作者:韦腾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9期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我们把评价的激励性和诊断性结合起来,既不损伤学生自尊,纠正了知识错误,又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老师习惯用百分制或等级制,习惯用打“√”或者是打“×”来评判学生做得对与错。其实这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毫无激励性的,而且也不能全面地评价,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而我认为,我们老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错误的原因,给予学生不同的语言评价。评语是教学过程中常用来评价学生发展情况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利用评语的激励效应来弥补学生的不足。教师不但对优生给予肯定,对“差生”更抓住“闪光点”给予肯定。老师评语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方式要委婉同时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生动、活泼、形象,富有亲切感和启发性,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奋进、向上的感召力。
一、老师要善于运用赞扬性的语言写评语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赞扬的需要。所以我们老师每当见到自己的学生取得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赞扬。班上的韦涛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他的作业本上很难有60分以上的或是不及格等级,每天都是叫老师催着改正。有一次,我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给他写,那一次他得了一次满分。我就在他的作业本上写这样的话“你看,这次的作业全对了,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作业,你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那一次之后,他的作业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想到,短短的几句话竟发挥了我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点的进步,不要吝惜肯定、鼓励、赞扬性的语言。特别对“差生”的评语我用谈心式的对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这样一来,是“差生”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了信心,从而自觉改掉了不足之处,发扬其优点,达到了转化“差生”的目的。是的,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既能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又能融洽师生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二、老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写评语
在数学作业中出现“一题多解”的题目很多,应用题中的一题多解,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其实就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在写这样的作业时,如果学生在解题方法上很独特,并且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在作业本上这样写评语“你的解题方法很巧妙,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了不起!”学生能从老师简短的评语中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认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在解题方法上还是采用比较繁琐的解题方法,老师可以这样写评语“你还能想出更好的解法吗?”、“你那么爱动脑筋,肯定还能想出更高招的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题方法!”学生会从老师的评语中感受到了对求异创新精神的鼓励,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三、感谢“评语”
老师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评语会带给我们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记得初为人师,我都是只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特优、优秀、及格、不及格”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班的几个学生都没有更正错误。为了使他们更正错误,我就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请更正错误。”第二天学生把更正好的作业拿到我面前,这让我明白了作业评语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我批改作业不再简单地写“特优、优秀、及格、不及格”而是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在后面加上简单的评语。如:学生书写很漂亮,但正确率不高,可以这样子写评语“你的书写很漂亮,如果能小心的计算,那就更好了,你能做到吗?”如果学生书写较差,老师可以这样写评语“你的普通话说得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书写也会很棒的。加油哦!”由于我给学生的评语都是针对他们自身的优点或缺点写的,也许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注意与关心吧,学习更加努力了,书写差的学生也能认真的书写了。我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的作业,学生的作业上都少不了我的评语,评语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在评语中,我与学生说悄悄话,沟通情感,给学生带去欢乐,给予鼓励,指明前进方向。
作业批语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沟通师生间感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定要把这一工作做好,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鼓励、安慰等话语及时地反馈给他们,使学生从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确,作为老师,我们本应该多读读学生的心,我就是用这种方式与学生交流,利用评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利用评语,让学生找到错在哪里,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感谢“评语”,使我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效果。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批注和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评估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