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片烟叶,---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二

一片烟叶,---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综述之二

2022-12-1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片烟叶,---新中国成立以来烟草行业改革

发展综述之二

7月中旬,在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烟农赵聪会坐在刚翻修的新居里,乐呵呵地整理着即将交售的烟叶。

金灿灿的烟叶与照壁墙上红底金字的对联“党恩照亮光明路烟草架起幸福桥”交相辉映。

与此同时,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升昌镇永胜村,烟农颜井海站在万亩烟田中平坦的机耕路上,看着合作社植保专业服务队在他的59亩烟田中开展统一植保,感慨着种烟越来越轻松。

烟叶作为一种特别的经济作物,自明朝万历年间流入我国以来,就成为农业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步融入本土经济。从东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到西南沟壑纵横的红土地,全国各地都有它成长的印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烟叶生产纳入国家方案,通过稳步调整烟区布局、深化开展烟田基础设施和水源工程建设、持续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使烟叶生产拥有了较为稳固的种植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种植技术、丰富的管理阅历和稳定的烟农队伍。烟叶产业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烟区农夫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经济项目,为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乐观贡献。 需与供

烟叶,被古人誉为“奇妙之草”。据明清时期的一些文人著述记载,“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后“渐传至九边”,“岭南、江东诸州及齐鲁秦晋间往往有之”,不久就“达天下矣”。

烟叶之所以能够“达天下”,是由于其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在明代,烟草已成产业,是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组成部

分。到清代,烟草消费渐盛,其范围从城市扩至乡村。 经过几百年的进展、积累、沉淀,吸烟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需求打算生产。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烟叶的价值不断提升,农夫种植烟叶的目的从满意自身需求渐渐转变为出售猎取利润。

但彼时烟叶种植基本处于农夫自发状态,受需求波动的影响,烟叶种植规模、产量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烟叶收购价格把握在外国资本和买办手中,烟农没有议价的力量,受盘剥非常严峻。在这种状况下,农夫种植烟叶除了要靠天吃饭之外,还要仰人鼻息,收益很难得到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对烟叶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烟农对稳定收益的迫切愿望,国家将烟叶生产列入国家统一方

案,实行统购统销。这一管理方式的转变,让这一片烟叶除了满意社会需求之外,被给予了更为深广的责任与使命——带动农村农业经济进展,关心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特殊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后,行业协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打算的实施,结合烟叶生产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对烟叶生产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调度,将烟叶种植区域由黄淮地区逐步转移集中到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

目前,长江以南的烟叶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特殊是云南、贵州、四川等传统意义上的老少边穷地区,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已超过全国总量的60%。

种植烟叶的收益为这些地区的农夫群体脱贫致富供应了有力的支撑。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全国就有4万多贫困户通过进展烟叶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赵聪会就是其

中之一,2022年才开头种烟的她,在去年依靠种烟收益翻盖了新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不仅促进了农夫增收,烟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进展起到了乐观的推动作用。烟叶的商品化属性催生了一批从事烟叶加工的产业工人,间接带动了运输业、金融业等其他产业的进展。

而且作为一种特别的商品,烟叶历来都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明代烟叶税已经消失,此后种植、经营烟叶须交重税渐渐成为惯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依据实际状况建立了新的烟草税制。烟草税收是我国政府对烟草实行“寓禁于征”政策的体现,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022年,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但烟叶税作为一个单行税种保留至今,成为很多烟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贵州省余庆县,烟叶税收占全县税收比重连续多年在50%以上,对县域经济进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我国烟叶种植主要分布在贫困的边远山区。据统计,全国500个种烟县中有135个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他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地区经济进展相对滞后,烟叶税是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有效方式,既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也有利于地方经济进展。

社会消费的需求、经济进展的需求,让烟叶种植成为必定。 稳与控

鉴于特别的属性,烟叶种植多不得也少不得,“稳”是最基本的诉求,但这个“稳”并非轻易可得。

新中国成立后,为稳定烟叶的产量规模,国家将烟叶生产纳入方案管理,但受自然灾难等因素影响,烟叶生产走过的是“马鞍形”曲折进展的道路。

就全国烟叶产量而言,1950年仅110万担,1956年增加

到700余万担,1961年又降至200余万担。1963年烟草托拉斯成立后,我国烟叶产量一度增加到1200余万担,但随着烟草托拉斯走向解体,1970年又下滑至800余万担。烟叶产量的大起大落严峻影响了卷烟工业的生产,导致社会需求供应紧急。

上世纪70年月后期,为了保证社会供应,国家通过调整烟粮比价制定了合理的收购价格,并对烟农实施贷款、贷肥措施,鼓舞种烟,烟叶收购量从1980年的1409万担攀升到1981年的2515万担。

烟叶产量攀升,解决了原料供应紧急的难题,可生产过剩的问题随之消失。

上世纪80年月初期,针对烟叶生产过热的现象,国家快速调整政策,开头与烟农签订合同,掌握产量。合同种植由此成为保证烟叶生产稳定的利器,连续至今。 就烟叶总量而言,虽经多次整顿,但由于种种因素影

响,仍常常处于周期性的大起大落之中,迟迟走不出“多了砍、少了赶”的怪圈。

特殊是1997年,全国超面积种植烟叶500多万亩,烟叶生产脱离产业供需,造成了不小的库存积压。 这场“原料危机”让行业充分熟悉到,烟叶进展必需按方案组织生产,进行严格的宏观调控。以此为戒,国家局、总公司开头深化烟叶种植方案体制改革,在上世纪末明确了“市场引导、方案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方针。

市场引导、方案种植,是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珍贵阅历,它使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得到了有效掌握,让烟叶生产从1998年至今始终保持着稳定进展的良好状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发生调整,高效经济农业得到快速进展,种烟比较效益下降。加之种烟本身

存在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烟叶种植渐渐丢失对烟农的吸引力,“弃烟种经济作物”“弃烟从商”等现象不断消失。

这种状况下,减工降本增效,让烟农“自觉自愿种烟、简简洁单种烟、轻轻松松种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一课题,行业开头了现代烟草农业探究之路。 2022年,国家局全面启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国家局明确提消失代烟草农业“一基四化”进展目标,即全面推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

至2022年,行业基本上探究出了一条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以完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关键、以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为突破的推动现代烟

草农业进展的新路子。

这条新路子使烟区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和专业服务队不断涌现,让颜井海等烟农真正实现了“自觉自愿种烟、简简洁单种烟、轻轻松松种烟”,烟农种烟的乐观性开头恢复,烟叶原料保障力量显著提升。 然而,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推动,生产力得到释放,烟叶产量不断攀升。加之这一时期,中式卷烟品牌的进展使工业企业之间的角逐开头向产业链的最前端延长,部分卷烟工业企业脱离实际,方案需求渐渐超过了实际需求。种种因素叠加,2022年行业响起了“库存高企”的警报。 为此,行业从2022年开头,连续3年实施库存压缩,将烟叶生产工作重心转移到“控总量、优结构、转方式、促增收”上来,借助行政手段在将烟叶合理需求与方案安排调整到正常水平的基础上,把市场的力气引入烟叶生产。 在国家局的统筹协调下,行业绷紧“控规模、守红线”

这根弦——烟叶产区坚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根据卷烟品牌进展需求组织烟叶生产和供应,合理支配烟叶种植和打叶复烤的空间布局、产能布局,优化调整原料供应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等级结构,提高了供应对需求的适应性;

卷烟工业企业重点在提升烟叶利用水平、盘活烟叶库存资源上下功夫,优化原料使用结构,推动烟叶供需关系更为协调匹配。

通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2022年,行业烟叶库存数量和库存水平实现了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双下降”。 稳,是一种状态,烟农稳,烟区稳,烟叶生产才具备可持续的韧性。

纵观烟叶生产进展史,市场引导、方案种植是保持烟叶生产稳定的最有效武器。 量与质

为行业进展供应稳定优质的原料是烟叶生产的最核心功能。稳定,重点在于量的供应充分;

优质,重点在于质的稳定独特。新中国成立以来,行业始终在找寻量与质最佳的契合点。

上世纪80年月之前,由于烟叶产量极不稳定,工业原料需求供应紧急的冲突始终比较突出,烟叶生产的重心始终放在“量”上。此后,烟叶产量日趋稳定,提“质”成为重心。

1984年,行业开头实施“科教兴烟”战略,推行“品种优良化、生产规范化、种植区域化”。在国家局、总公司的统筹下,全国以省(市、区)为单位,推动烟叶优化布局,重点向自然生态资源相宜的产区转移,逐步淘汰零星分散烟区,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施行烤烟40级标准、创办烟叶生产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也在稳步推动。由此,我国烟叶生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种

植、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烟叶栽培、采收、烘烤等技术都有了明显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深刻的变革,现代烟草农业应运而生,这为烟叶量的稳定、质的提升供应了更为坚实的支撑。

自2022年以来,行业以提高烟叶生产综合力量为目标,大规模推动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努力,烤房建设实现了从改造一般烤房向建筑密集烤房,从零星散建向烤房群、烘烤工场的转变; 育苗设施建设实现了从一家一户育苗到工场化集中育苗的转变;

零散分割的烟田变成了“田成方、管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田园化”的高稳产烟田,烟区综合生产力量进一步提高。

2022年,国家局正式确定现代烟草农业进展目标任务

后,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一些全新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并日趋完善。这些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推动烟叶生产逐步由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种植主体逐步由传统烟农向种烟大户、家庭农场、职业烟农转变,烟叶生产从业人员从直接种烟向供应专业化服务转移。

这种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有效推动了各类先进种烟技术的落地实施,培育出了一大批精通烟叶生产技能的职业烟农,保证了烟叶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全国职业烟农超过24万户,户均种植面积达到14.4亩;

专业化育苗实现100%掩盖,专业化机耕、植保超过80%,专业化烘烤达到50%以上。

依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行业加大适用技术集成力度,逐步完善了相宜区域划分、烟叶质量风格定位、特色品种

选择、配套技术开发的特色烟叶开发方式,各烟叶产区烟叶特色挖掘出来了、风格彰显出来了、质量提升上来了,工业生产对优质原料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意。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优质烟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贵州烟区培育出了蜜甜香、清甜香亚高原山地生态烟叶特色品牌,重庆烟区突出武陵秦巴生态区醇甜香型特点,培育出了“渝金香”特色烟叶品牌。这些特色品牌烟叶丰富了中式卷烟风格种类特色,更好地满意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烟叶“量”与“质”的提升不仅仅反映在保障行业进展的力量上,还体现在带动烟区社会经济进展、普惠更多农夫群众的力量上。

在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及水源工程建设项目中,国家局把项目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在人畜饮水、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建设了一批多功能公共设施,使许多烟区农村实现了“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

而且,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由点向面不断深化推动,烟叶的产业化进展为烟区现代农业进展供应了可资借鉴的胜利阅历,成为地方进展现代农业的“先导产业”,推动产区形成了以烟为主、多元产业协同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带动了烟区农业产业化进展进程。各级地方政府重视烟草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如“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政府直接把烟叶产业列入规划,成为全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烟叶科技也带动了烟区农业水平的提高,一大批烟叶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农业生产,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贵州,集约化育苗、井窖式移栽、双行凹垄保水覆膜等一批技术在玉米、辣椒、花卉等

产业中推广应用;

在云南,漂移育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小苗膜下节水移栽、生物防治技术等已广泛应用到粮食作物以及花卉等经济作物上,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烟叶生产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已经远远超出烟叶生产本身,做优做强一片烟叶,受益的已不仅仅是烟草一个行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