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困境研究

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困境研究

2020-11-2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格式一律改为:

第一章

一、

(一) 1、

比如你论文就是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一) 1、 2、 (二) 1、 2、

二、 自然环境影响、

(一) (二) 第二章 一、 二、

修改意见:

1、文中多处漏字,少字,从摘要到正文,格式都有很大问题,没有一个注释!!参考文献!!请全部补齐。 2、请先做一个目录给我。

3、建议你从环境影响、个人身世坎坷两章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因素使得萧红作品有什么独特之处???然后第三部分,萧红个人的古典素养为她的作品又添上了一层怎样的色彩,最终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萧红!这样归结以后,文章题目可以在萧红文学创作成因探析这个方向去琢磨!

坎坷身世对萧红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萧红的影响

一、 社会环境影响

4、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请你将文字理顺以后再发过来!!! 5、字数还差很多!!!

6、请多参考几篇正规的硕士论文格式!

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困境研究

张昳雅

摘要:萧红作为杰出的小说家,已经被人们赞誉几十年了。然而,我认为“千人一面,万众一言”地赞誉萧红的小说创作如何出色,艺术如何精湛,而看不到萧红小说创作的背后,有着一个重感受、偏体验、身心矛盾的萧红,则是一大缺憾。短短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萧红笔耕不辍,既有硕果,如《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和《马伯乐》等优秀小说作品,又有遗憾。萧红小说创作中的成就与遗憾,实际上都是作家创作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困境的表现。本文以萧红小说创作的文化困境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文化因素、个性心理和生存际遇三个方面入手,探寻这三方面原因对萧红小说创作造成的影响,力图客观地认识萧红其人及其作品。 关键词:萧红;文学创作;困境

1绪论

萧红,作为一个女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肥沃的黑土地养育了她独特的性格与才华,也让《呼兰河》传等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现阶段对于萧红的研究有很多,集中于萧红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诸如齐彩虹《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2013)、郭姗姗《从萧红研究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走向》(2013),或者对于萧红的个人新型进行分析与研究,诸如耿颖《专辑文学中的萧红形象研究》,同时还有对萧红文学创作中的爱国意识、流浪意识的研究。目前,国内大量的学者对萧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对于萧红文学以及个人研究的网络,为本次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萧红作为 30 年代杰出的女性作家,学者和研究者一直都给予了她极高赞誉。

鲁迅曾称她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之一”,杨义也誉她为“30 年代的文学洛神”。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萧

红在 30 年代文学史上

赢得了属于她自己的位置。她的作品题材涉及很广,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但最出色的还应该是她的小说,可以说,《生死场》、《手》、《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马伯乐》等小说为 30 年代文坛带来了一股别样的风。萧红曾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种各样的作品,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正是这种坚持,萧红赢得了研究者们几十年的盛赞。在群星璀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星空中,萧红成了他们最关注的一颗星,因此也成了最耀眼的一颗星。季红真在《萧红传》中是这样评价萧红和她的作品的:“萧红是伟大的,她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自己的跋涉之路,这既是整个民族的解放之路,也是现代女性艰辛的解放之路。她用自己的思想和才华昭示着后人。作为一个先行者,她以自己的作品而永垂不朽。”

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先生曾坦诚的承认他未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在书中给予萧红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美国学者葛浩文认为:萧红的“作品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因此萧红的作品要比她同时代作家的作品更富人情味,且更引人入胜。”以上的种种赞誉,足以为我们证明了萧红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她的作品也确实有值得我们赞扬的地方。然而我认为这种“千人一面,万众一言”地赞誉萧红小说如何优秀,叙事模式如何独具特色,而看不到在萧红小说创作背后,有一个重情感、偏体验、身心矛盾的萧红,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萧红作为一个时代代表性的作家,其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萧红的感情生活、成长经历还是特殊的地域环境对于萧红的文学成长都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影响力。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社会环境、成长经历、爱情婚姻等因素对萧红文学作品的影响,进一步剖析萧红的文学作品,更好的解读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

2社会环境对萧红文学创作的影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作家创作的外在文化环境,它包括作家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和作家生长生活的文化环境两个方面,是影响作家创作不可缺少的因素。萧红 1911 年生于黑龙江省的呼兰县,此时中国正如火如荼的上演着辛亥革命,1942 年寂寞的死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香港。萧红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以及抗日战争,初中时代也有过参加游行示威的壮举,有过对战争不满与憎恨的呐喊,可这些经历都是有限的,她更多的时间都是在为躲避战争而奔波,对战争和战场的了解是很少的,特殊的社会环境本应该成为萧红创作的一种巨大的“外在动力”,但由于萧红对战争的不熟悉,使得她很难写出宏伟壮阔的作品。1934 年萧红离开了她生活 23年的家乡,其后的生活萧红一直处于一种衣食无着、四处奔波的状态,生活琐事缠绕着她,让她没有时间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因此,在萧红的小说创作中,她只能选择她熟悉的黑土地生活。可以说,萧红 31 年的生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黑土地上渡过的,黑土地文化给予了她创作灵感,黑土地上的一切是她最熟悉的。成年后生活圈的狭小,也缩小了萧红的创作视野。

在时代的召唤下,对战争正面的描写和真实展现已经成为了作家们的一种必然选择。作家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战争的需要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他们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开始关注日本侵略者烧杀抢夺的滔天罪行,开始描写底层人民的生存苦难,也开始讴歌底层人民为了自由奋起反抗的精神。应该说,萧红与这些作家的身份与生活时代背景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日本的侵略,萧红被迫成了流亡人,一生都在炮火中奔走逃命。面对着被浓重的战争阴影笼罩的祖国和人民,作为一个有着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的作家,她也想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她也想展现勇敢的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面,然而现实的生活经历和自身的生活阅历都局限了她视野,这使得她小说内容和小说人物只能局限在她身边琐事和小人物的身上,感他们生活之艰难、叹国家之贫弱,那种震撼人心的、宏伟壮阔历史画卷似的小说是她很难写出来的。

这种遗憾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是:由于对战争的不熟悉,萧红只能将抗日战争作为作品的时代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书写一群普通人是如何为求安稳而痛苦挣扎的。在硝烟弥漫的炮火中,他们的生命都变得脆弱,变得转瞬即逝。在战争中,人们变得恐慌、痛苦、无助。

虽然萧红以她女性独有的细腻紧紧抓住了这一被历史主流所忽略的事实,为我们描绘了在抗日战争这个大背景下,底层人们痛苦无助的生存现实,但作品内容不够宏大壮阔,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压抑、低回的情调。

2.2地域环境的影响 2.2.1成长地域环境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气候。萧红的家乡就在中国的最北方,地处寒带。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开篇便对这一极具特色的气候做了形象逼真的描写:

严寒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人的手被冻裂了。……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呼兰河传》)

这就是萧红的家乡中国的最北方,那里冬天的气候极其寒冷,这种气候也影响着那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虽然寒冷的气候给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变,但寒冷的气候,也使得那里人们的生活别有一番情趣。东北也经常下雪,在萧红的作品中,对雪的描绘也是经常见到的,萧红所写的雪有各种形态,也有不同的称呼,有冰流子,冰茬儿,冰渣儿,鹅毛雪,大片雪,冒烟雪等等。除了以上关于东北地域气候的介绍,萧红在她的作品中还有许多关于那里人们生活习惯的介绍。东北的冬季气候是极其恶劣的,整个冬季温度都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农作物在这样的低温下成活率是很低的,因此,对于那里的人们能够吃饱饭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极其简单的食品,已经成为那里人们奢侈难得的佳肴。在《呼兰河传》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晚饭时节,吃了小葱蘸大酱就已经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块豆腐,那真是锦上添花,一定要多浪费两碗包米大云豆粥的。‛小葱蘸酱、豆腐、包米大云豆粥,人们为着这些最朴实的饮食满足着。为了吃一块豆腐,人们都抱着“不过了”的决心,这足以让我们理解一块豆腐对那里的人们有什么样的意义

2.2.2传统的旧式生活的影响

文艺心理学认为:作家创作心理的形成,是要受到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和自身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作家的创作心理的形成与深层的文化积淀也是分不开的。影响萧红创作心理形成的最基本因素就是黑土地的地域文化,而黑土地的地域文化的核心就是萨满文化。萨满文化是“一种包蕴丰富、气氛浓厚的强烈的文化精神,广泛地影响和扩散到东北人的生活方式及民风习俗中,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存在。”萧红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这一切,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等,这些都是她家乡人们不厌其烦的精神活动。这些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地烙印到萧红的心理,影响着她的创作。

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第二章就花了大量的篇幅展示了呼兰河镇的这些精神盛会。跳大神是她涉及笔墨最多写的最精彩的一种精神盛会。萧红在作品中将跳大神的目的、参与者和过程都做了详尽的介绍。跳大神是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之一,其实它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节日,而是人们为了驱除魔鬼、治愈疾病而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在萧红的家乡,如果哪家有人生病,有人身体出现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就医,而是请大神过来跳一跳,去治愈生病者的疾病。萧红对整个跳大神的过程是非常熟悉的,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萧红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写了跳大神的整个过程。大神们穿着奇怪的服装,那些服装是平常人不穿的,大神是女的,在大神旁边还有一个二神,但二神都是男人。跳大神的时间是天黑的时候开始,跳到午夜时分结束。刚开始跳的时候,大神从头到脚一直哆嗦,哆嗦一阵之后,开始打颤,她们紧闭着双眼,嘴里还不停的嘀咕着。大神每一打颤,就给人感觉要倒了,把四周的人吓到时,她又坐稳了。二神没有大神这么大的法力,他们的神智一直都是清晰的,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当大神的帮手,需要拿东西时他们就递东西,需要唱调时他就喊上两嗓子。跳大神结束时,闹剧也就收场了,留给请大神人家的是没有结果的等待,留给看热闹乡民的是漆黑可怕的夜,这就是萧红对跳大神的自己独特感悟。在观看的同时,萧红内心充满更多的是质疑,只通过这简单的跳跳说说就能治病救人,也许这只在这群乡村的愚夫愚妇们的思想观念里行得通。小城里这样的“精神盛举”持续上演着,同样的衣着,同样的过程,同样的结果,但对于乡人们这样的活动永远都是那么新鲜,那

么百看不厌,人们不思考跳大神是否能够达到治病的效果,人们更注重它的过程。萧红通过这种活动的展示,将乡人的愚昧无知和冷漠无情的心理跃然于纸上,无奈之下更多的是批判。

3坎坷经历对萧红文学创作的影响

萧红一生经历坎坷,出生后父母的冷漠,成年后恋人的背叛,蛰居香港后朋友的不理解,这些都刺痛着这位敏感的女作家。作为作家的萧红从痛苦中挣扎出来的最好办法就只有求助与写作,将这些不幸的生活、爱情经历写入作品,来实现对生活的逃脱和控诉。萧红一生都是孤独的,孤独的生活,孤独的漂泊,孤独的死亡。家庭中,她渴望亲情;婚姻中,她期盼爱情;生活中,她希冀友情,然而现实却没有给予她想要的一切,所有的挫折与不幸都深深地刺激着她。爱的缺失使得萧红在对待感情和社会现实时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想拥有却又得不到,使得萧红的意志和情绪都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她小说作品也多写自身情感和内心体验,多呈现生活中阴暗的一面,虽然这些书写让我们看到了萧红和她所处时代妇女的不幸,但小说中多感慨生活之艰辛,女性之苦难,看不到一点光,这使得萧红的小说创作陷入了一个重感情、偏体验的困境。

3.1家庭不幸的影响 3.1.1父亲与母亲

萧红一生辗转奔波,经历了各种不幸与伤痛。可以说,萧红一生的悲剧都源于16岁那年的抗婚与父亲决裂。和父亲的对抗,导致了她一生的无家,导致了她一生的漂泊。在萧红的记忆力,父亲并没有给过她多少关心和呵护。从出生到逝世这31年人生,她和父亲过着的都是打斗和对抗的生活。

过去的十年我是和我父亲打斗着生活。(《祖父死了的时候》)

那时我是在他的手掌下倒了下来,等我爬起来时,我也没有哭。(《镀金的学说》)

在萧红的眼里,父亲就是一个“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的人,就像一个没有热气的鱼类,没有感情的动物。当萧红离家后,一个人孤独的奔走于战乱中时,家成了她一生追求与梦寐的地方,可父亲的

冷漠与无情,已经让她无家可归,她一个人忍受着这无家、漂泊、孤独的生活。作为一个接受过新思想洗礼过的女性,内心又很敏感的她,面对着这种种的不幸与痛苦时,不能不让她对人生、对她悲剧的根源进行反思。诸多的不幸都是来自男权社会的重压,作为一个作家,她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她将对男权社会的痛恨与反抗都诉诸于她的作品中。在作品中,萧红将传统男性的光环击打得支离破碎,她焦灼恐惧的内心使她变成了一个复仇的女神,对男性形象进行了无情的颠覆。

在对男性的塑造上,萧红抛弃了传统小说中男性那种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选取的是萎缩和冷酷的男性。这些男性对家庭、对婚姻、对爱人、对孩子都是无情与冷漠的,男人再也不是家里的顶梁柱,再也不是女人和孩子的一片天,他们没有兑现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责任与爱。

《生死场》中的老赵三尽管身躯高大,但他的胆识却不及王婆。过年前夜,赵三将偷柴的小偷误认为要加租的刘二爷,把小偷打残,被抓入狱,后在东家的帮助下,他从监狱里出来了。出来后的赵三,变得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英气了,脸上总是带着忏悔的表情,嘴里总是离不开那句:“人不能没有良心”,为了他那点良心,他放弃做人的尊严,天天进城,只为给救他的东家送去感恩的白菜和土豆,为了他那点良心,他放弃了自己该有的权利,同意了地主加租的要求。这就是萧红笔下的胆小懦弱的赵三,如同王婆所说:“我没见过这样的汉子,起初看来还像一块铁,后来越看越像一堆泥了。”叔侄关系的福发和成业,婚前和婚后都判若两人。婚前,男人的心上放着女人,等到结了婚,他们的心上再也不会有女人,他们会打骂她。婚后的福发像石块一样硬,叫老婆连触一触他的勇气都没有。婚前的成业因为爱金枝,他觉得人间到处充满了愉快和温存。婚后的他呢?他变得残暴了,他为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可以不顾及自己妻儿的性命,仅仅因为生活的不如意,他就随意打骂自己怀有身孕的妻子。婚后,妻子就成了男人们泄欲的工具,她们是男人生活里的奴隶,在男人那里,女人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呵护。

在萧红不到九岁时,她的生母就去世了。然而,在与母亲共同生活的九年时光里,母亲并没有给萧红留下更多更好的印象。在其他人眼里,伟大无私的母亲,细腻温柔的母爱,萧红都是不曾拥有的。母亲对她来说,只是一个“恶言恶色”的女人,除了每日忙于家务外,是很少

关心她的,有时还会对她动粗,甚至曾用石块砸过她,在萧红眼里,母亲是不爱她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很快又续了弦,然而继母对萧红也是经常冷言冷语,这位继母在萧红的眼里更是凶神恶煞。童年与母亲、继母不愉快的生活经历都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脑海里,使得萧红在写作时选择了对母亲温柔善良的形象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在萧红的作品中,母亲失去了温柔和蔼的面孔,一个一个都变得异常的恐怖。《生死场》中萧红是这样描述金枝母亲的:

‚她的母亲翻转身时,哼着,有时也挫响牙齿……通夜都是这样,每次母亲翻动时,像爆裂一般地,向自己的女孩的枕头的地方骂一句:‘该死的!’‛‚在她生气的时候,上唇特别长,而且唇的中央那一小部分尖尖的,完全像鸟雀的嘴。‛(《生死场》)

《生死场》中的王婆发现儿子偷穿了父亲的大毡靴子,作为母亲的她并没有给儿子讲什么道理,相反,王婆解决的方式很简单,也很凶暴,“王婆宛如一阵风落到平儿的身上;那样好像山间的野兽要猎食小兽一般凶暴。‛最后,王婆提了靴子,平儿赤着脚踩着雪回家了。虽然那冰冷的雪地使平儿像走在火上一样不能停留,可这些对于王婆来说都没有那双丈夫要穿三个冬天的靴子重要。《呼兰河传》中,为了制止五个抢麻花打闹的孩子,母亲冲进了屋子,拿出烧火的铁叉子来,向着她的孩子就奔了去。在萧红的作品中,母亲柔和静美的形象被颠覆了,母亲和孩子之间没有了温馨与疼爱,更多的是打骂与冷漠。就像萧红在《生死场》中所说的一样:“乡村的母亲对于孩子们永远和对敌人一般。”“妈妈们摧残孩子永久疯狂着。”在这种对母亲形象的颠覆式写作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萧红人生经历中对母爱缺失的一种流露与宣泄。通过这种颠覆式的书写,萧红为我们呈现的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一种控诉。生出困境、漂泊无助的萧红一生都在寻找家的港湾,可是,在她的记忆中,也许只有那“温情的后花园”才真正的给了她短暂的温馨。

3.1.2爷爷的去世

童年时父亲的冷漠,母亲的早逝,成年后感情生活的不稳定,再加之战争、疾病、贫穷的折磨,萧红的一生都在艰难的行走着。现实的各种不如意,使得她在急切地寻找着一个精神的寄托者与寄托地。因此,过往的记忆被她一遍一遍的搜索与查找着,到底是哪些人哪些地方曾

经带给过她爱与温暖呢?那就是那位慈祥的祖父。这段与祖父在一起的温馨日子,成了她作品中唯一有阳光的地方。萧红在作品中通过对这些美好场景的展现是对这段温馨日子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各种不如意的排解。

祖父是萧红童年生活中唯一给过她爱与呵护的人。可以说,萧红出生后,整天与祖父为伴,祖父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祖父做什么,她也跟着做什么。从祖父那里,萧红知道了这世界上除了冷漠还有爱。她与祖父一起快乐的日子,在作品《呼兰河传》、《后花园》和《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中都有描写。在祖父那里,萧红学会了朗朗上口的诗歌;在祖父那里,萧红吃到了美味的烧小猪和烧鸭子;在祖父那里,萧红有玩不完、玩不倦的游戏„„在祖父那里,萧红得到了无尽的爱,祖父盼望着萧红快些长大,长大了她就不会再受人欺负,可祖父又担心萧红长大,萧红长大了,他就老了,就这样,祖孙二人悠闲快乐地生活着,这位老人对萧红倾注了他全部的爱。祖父教会的诗歌,对萧红日后的文学写作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祖父的善良与慈爱,也成为萧红一生心里唯一温暖的回忆。就像萧红在《祖父死了的时候》里所说:“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象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就这样,祖父成了萧红黑暗人生的那仅存的一点阳光,困苦人生经历的唯一精神寄托者。

3.1.3对于家庭的渴望 3.2失败婚恋的影响 3.2.1爱情与婚姻

萧红曾说:“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这句话不仅是对她自身命运发出来的感慨,也是对当时整个时代女性在物质和精神上深受压迫的真实写照。萧红 1911 年出生,当时中国正值辛亥革命时期,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法思想和传统的道德观念正受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冲击。 随后“五四”运动兴起,这次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的传统道德观

念,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各种思想也随着“五四”运动的传播刮到了边远的呼兰县城,在寂寞和孤独中成长起来的萧红,也成了时代的幸运儿,现代的文明和现代的新思想都洗礼着她、影响着她。于是,叛逆的萧红像其他前卫的知识女性一样,开始为了恋爱和婚姻自由与家庭对抗。1930 年,19 岁的萧红为了反抗包办婚姻,和恋人陆振舜逃到北京,可是后来由于各自家庭的经济制裁,他们被迫返回哈尔滨。这是萧红生命中第一段关于感情的经历,但是在封建家长压迫下和恋人的懦弱中宣告失败。萧红的第二段感情经历发生在 1931 年,由于抗婚失败,萧红与家庭彻底决裂,被迫独自一人流浪于哈尔滨寒冷的街头,就在她走投无路时,未婚夫汪恩甲将她诱骗到旅馆,在哈尔滨东兴旅馆萧红与王恩甲同居了七个月,可当萧红身怀六甲时,汪恩甲却将其抛弃。这是萧红的第二段感情经历,她对爱和温情的向往,又被男人的无情扼杀。

萧红的第三段感情是与伴侣萧军一起度过的,他们在一起生活了 6 年,然而,这 6 年的生活他们过的并不甜蜜与幸福。虽然是萧军将萧红从被困的旅馆解救出来,并引导她走进文学创作的殿堂,但在感情上萧军带给萧红更多的是伤害和欺骗。萧军的大男子主义让萧红活在屈辱与伤害之中,萧军的移情别恋与背叛更让萧红痛苦不堪,为了保持女性的独立与尊严,萧红再一次选择了离开,于 1938 年初夏毅然决然的与萧军分手,结束了两人 6 年相濡以沫的生活。可萧红命运的悲剧并没有结束,最后一次感情经历选择的爱人端木蕻良也没有给她想要的爱情,婚后端木的冷漠与无情,使得萧红在婚恋的道路上依然没有摆脱男性的束缚,萧红以她全心全意的爱换来的却是绝望、孤独、寂寞。作为一个对尊严和独立无限向往的女性,她的一生都没能摆脱依附和从属男人的身份。萧红的生命是短促的,她瘦弱的身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与屈辱。几次不平凡的感情与婚姻经历,几乎摧毁了她对爱情的全部梦想。作为一个体验型作家,这些不幸在另一方面也为萧红的小说创作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作为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正是因为她自身经历了这么多感情的辛酸与磨难,她才深深体会到了几千年的男权思想给女性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都是无法改变的,这一切都深深地隐藏在她潜意识的最深处,也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创作。从她发表于1933 年 5 月的《王阿嫂之死》到其后创作的《生死场》以及《呼兰河传》,萧红始终以她女性特有的视角关注着中国

社会最底层妇女的生存状态和苦难命运。萧红对底层妇女悲剧命运的不自觉的书写不仅是为了唤醒这群底层被压迫的女性,同时也是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看到男尊女卑社会制度的残酷与无情。

作为底层妇女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萧红作品中女性人物不仅多,而且身份也各有不同,从乡野田间的农妇到为别人打工的乳娘、女工和女佣,再到弱小无能的穷学生和小媳妇等,她们都是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女性,她们被侮辱、被侵害,她们的都很命运悲惨。1933年创作的处女作《王阿嫂之死》中描写了两位中年妇女的悲惨命运,一个是小环的妈妈,她是被地主的儿子强奸后气愤而死的。另一位是好心收留小环的王阿嫂,这位已怀有身孕的农村妇女,在丈夫被地主烧死后,自身又遭地主暴力早产死去。最后留下了那个可怜的小环,她就像一只蝴蝶,在空中飘来飘去,找不到自己的家。《哑老人》中的青年女工小岚,利用休息时间回家给哑巴爷爷做饭,回到工厂后竟被女工头殴打而死。《生死场》中这类女性更是举不胜数,王婆三岁的女儿小钟,在母亲王婆忙于农事时跌在铁犁上丧生了;美丽的女人月英,在瘫痪后得不到医治和照料,最后悲惨的死去。可以说,她是在疾病与丈夫的双重折磨下悲惨的死去的。农妇王婆的命运更是曲折悲惨,婚姻的不幸福,至亲的相继死亡,都给这位坚强的妇女以沉重的打击,最后不堪重负的她选择了服毒自尽,然而命运并没有让她那么快的摆脱现实的折磨,她自杀未遂,继续受着活人的罪。恬静的少女金枝婚前是邻居朋友眼中的好姑娘,母亲身边的好帮手,情人成业心中的理想妻子。可是,结婚后的生活完全变了样,她成了婚姻和家庭的奴隶,有做不完的饭和挨不完的骂,是婚姻把她送进了坟墓。

《朦胧的期待》中的李妈,为了活命,从乡下跑到城里给人当奴仆,并喜欢上了在主人家当兵的金立之,可是,这份感情并没有开花结果,在李妈想要向金立之表露真情时,金立之因要去前线抗战,不辞而别,留给李妈的只有那没有归期的等待。《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童养媳,年仅12岁,来到婆家因不懂所谓的“媳妇”规矩而受尽折磨,最后被大神和婆婆用开水烫死;王大姑娘也是萧红众多悲剧女性中的一个,因没有经过明媒正娶而和碾官住到了一起,受尽了相邻的冷嘲热讽,最后在生完第二个孩子时,凄凉的死在草棚里。《小城三月》里的翠姨,一个美丽文静的女孩,她暗地里爱上了才华出众、正在读书的“哥哥”,本是

墨守陈规的闺房女子翠姨,在新思想和新文明的感召下,萌发了追求婚姻自由的欲望。然而,这一切的想法只是回旋在她的意识里,她并没有在行动上勇敢的迈出那一步,对“哥哥”的爱她深埋在心底,最后莫名的死去。

3.2.2萧红的孩子

在萧红笔下,婚姻不仅给女性带来了生活上的灾难,也带来了身体的惩罚,那就是女性的生育。生育,是延续生命的一个过程,对女性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事情。而在萧红的作品里,却把它写成了是对女性的刑罚,这与萧红生命中两次没有爱情的生育经验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次是遭到未婚夫王恩甲的诱骗,与家庭决裂的萧红,在走投无路时与父亲为她定下的未婚夫同居,当萧红怀有身孕时,王恩甲却不辞而别,将她遗弃在旅馆中,最后是萧军解救了她。由于当时萧红和萧军的生活困苦,连自身都难保,就只能把刚出生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萧红第二次怀孕是在1938年,当时她与萧军感情出现问题,已经分手。据萧红朋友锡金回忆,关于这个孩子萧红曾想把他打掉:“萧红流泪了,她说自己一个人要维持生活都很困难,再带个孩子那就是把自己全毁了,说着泣不成声。”然而,萧红并没有将这个孩子打掉,她拖着沉重的身子一个人孤独的在战乱中跑来跑去,最后孩子虽出生了但很快又夭折了。生育对女性来说应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但萧红两次的生育都是在无助与痛苦中渡过的,这样的经历,使得萧红身心饱受折磨与摧残。因此,在萧红作品中,生育就成了女性人生苦难和劫数的原因之一。

在《生死场》这部小说中,萧红不惜笔墨,通过一章的内容来写生育给女性所带来的灾难与刑罚。萧红还将女性的生育与动物的生产放置到一起来描写,可见,在萧红眼里女性的生育和动物的生产是没有区别的,粗俗而无意义。《王阿嫂之死》中王阿嫂由于被地主踢了一脚,早产了,生产时“她的嘴张的怕人,像猿猴一样,牙齿拼命的往外突出”,最后,“她的身子早已被自己的血浸染着,同时在血泊里也有一个小的,新的动物在挣扎。”为了血泊里这个小的、新的动物王阿嫂最终也丢了自己的性命。《生死场》中五姑姑的姐姐在快要生产时,婆婆和丈夫没有安慰、没有呵护,婆婆冲进来把产妇身下的席子和柴草一同卷走,因为产妇“压柴,压柴,不能发财”,就这样,产妇光

着身子,像一条鱼似的在扬着灰尘的土炕上爬行,痛苦地号叫与挣扎着。“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丈夫更是憎恨女人生产,她不仅向女人泼冷水,还拿起身边的长烟袋砸那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女人。女人怕着生产,更怕着她的男人,“大肚子的女人,仍胀着肚皮,带着满身的冷水无言的坐在那里。她几乎一动都不敢动,她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麻面婆、李二婶子、金枝都如五姑姑的姐姐一样,忍受着这来自男人的惩罚,对她们而言,生育没有给她们带来任何幸福,也没有让她们感受到自己有多么高尚。萧红通过自己切身的感受与体验,把女性繁衍生命这一神圣的过程写成了残忍野蛮的自然繁殖。粗暴的男人对产妇没有关爱与呵护,有的只是施暴与压迫,这些都是萧红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作为女性的刻骨伤痛。

萧红的一生有过四次爱情经历,第一段爱情是和在游行运动中结识的进步学生陆振舜的爱情,萧红为了抗婚,与陆振舜一起逃亡北京求学,但是这次懵懂的爱情并没有让萧红品尝到爱情的甜蜜,由于陆振舜的懦弱,与家庭妥协,两人的爱情与求学均宣告失败。第二段爱情经历是与未婚夫王恩甲的爱情,但是这是一段被诱骗的爱情,王恩甲的不辞而别,让萧红看到了男性充满谎言与不真实的嘴脸。第三段爱情经历是与萧军的爱情,6年的夫妻生活,萧红没有感受到爱和幸福,萧军的大男子主义与对爱情的不忠,让萧红感受到了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第四段爱情经历是与端木蕻良的爱情,婚后端木对萧红的冷漠与无情,又一次让萧红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应该说,爱情对女人是非常重要的,爱情可以给女人幸福和甜蜜。萧红一直游走在爱情的世界里,却未能找到带给她幸福和呵护的人。一生都在追寻爱情的萧红在她所写过的作品中也没有一部“完美的爱情小说”,她规避了五四时代女性作家最关注的爱情题材小说,她成为了一个沉默的缺席者。在萧红的作品里,爱情神圣的内涵已经被掏空,留给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只有一个赤裸裸的“性”字,爱情完全成了情欲的代名词。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充当的只是一个性别符号,她们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在没有爱的人生中,只是作为了男性的欲望对象《生死场》中福发婶在少女时期也曾对爱情有过美好的向往和憧憬,然而异性带给他的却是从河沿拖到马房强行的占有以及占有后男人那“石块般”的冷漠态度。美丽善良的少女金枝,被年轻健壮的成业

的歌声打动,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她向她的爱人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可成业对金枝没有细心的呵护、没有平等的对待,有的只是动物本能的占有。在作品中,萧红是这样描写粗暴、野蛮的占有行为的: 五分钟过后,姑娘仍和小鸡一般,被野兽压在那里。男人着了疯了!他的大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尽量的充涨了血管。仿佛他是在一条白的死尸上面跳动,女人赤白的圆形的腿子,不能盘结住他。于是一切音响从两个贪婪着的怪物身上创造出来。

在爱情的世界里,男人完全不会去考虑女人的感受,他们只是粗暴的肉体占有和残忍的精神侵害,就像成业对金枝一样,没有任何的情感交流。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的爱欲完全被忽视,女人只不过是一个性别的符号。就像成业所说:“管他妈的,活该愿意不愿意,反正是干啦!”这里的一个“干”字,真实的显现出男性在两性关系上的霸道与野蛮,他们完全不考虑女人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然而金枝的灾难并没有到成业这里终止,十年后,丈夫成业死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命运悲苦的金枝又受到了丈夫以外的男人的欺侮。日军侵略的铁蹄很快踏进了金枝生活的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日军不断地来村子扫荡,他们到处抓年轻的女人。为了躲避日军的奸淫,为了免受战争之苦,金枝逃到了城里并做了缝补婆。虽然金枝逃过了日军的凌辱,但在城里却没有躲过自己同胞的奸污。金枝在一次上门替单身男人缝补衣服时,为了一块钱的工资,被那个单身的男人强暴了。在经历这一切之后,身心饱受摧残的金枝彻底的对男人绝望了,当她怀着羞愧和悔恨回家看母亲时,听王婆斥责日本兵残杀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婴儿时,金枝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金枝并不是不憎恨日本兵,可是那只是惧怕,真正恨的是那些侵占她身体摧残她心灵的同族男性。“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生存的主要威胁者是各类持有男权中心论的男人,一场危及民族生存的战争并不能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性别秩序。”

在这些饱受男性摧残的女性心中,不管是本族同胞还是异族的侵略者,他们都是残暴、冷漠、残忍、自私的人类,他们把女性的身体作为施暴对象,在对女性身体的占有和毁损中去满足他们强权者的欲望。萧红通过对金枝这个女性人物的塑造,让我们看到了在男权中心话语世界中,女性是没有任何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这不仅是萧红作品中女

性人物的悲剧,也是萧红自己的人生悲剧。作为一位女性,萧红的一生都在寻找一个能够真正给她爱情的男性,可是无论萧红走到哪里,她都没能找到那个给她幸福和温暖的人,都没能走出男权意识形态的阴影。

3.3漂泊生活的影响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个孤独的作家,她拖着疲惫的身躯于苦难中艰难的跋涉,她短暂的一生经受了疾病、贫穷、情感创伤等等的折磨,直到最后也没有奢尝到人间幸福的滋味,带着满心的“不甘”离开了人世。然而,生活、疾病、爱情的痛苦并没有击倒她,她凭借自己的才华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经典之作,更为可贵的是在那个以国家话语为主要创作语态的时代, 萧红以她独特的才情、与众不同的写作视角毅然走出了世俗的文学规范,构建了现代文学中少有的童话世界。在萧红的作品中,能够真正归属儿童题材 的作品有5部,按照发表时间顺序它们分别是:《蹲在洋车上》(即《皮球》1934年),《牛车上》(1936年),《家族以外的人》(1936年9月),《永久的憧憬和追求》(1936年12月)和《呼兰河传》(1940年12月)。萧红儿童题材作品的产生有外在的社会家庭的原因, 更与她内在心态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萧红坎坷的命运、悲惨的经历在她内心的深处都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记, 这些作为潜意识的心态因素早已深埋在萧红内心的最深处, 成为萧红搭建自己童话世界至关重要的因素。

3.3.1压抑的现实生活

萧红的一生经历了各种磨难和挫折,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使她痛苦的挣扎着。可以说,萧红的一生是孤独的,更是凄惨的。她先是勇敢地反抗家中包办的婚姻并离家出走沦为一个流浪人,后来又被所有亲戚拒之门外,衣食无着,孤独饥饿的徘徊在哈尔滨积雪的街头;接着被汪殿甲欺骗后抛弃在旅馆,成为人质;被萧军解救,与萧军生活在一起后,情感生活最初是幸福的,但物质生活却极端的贫乏,常常衣食无着,后萧军和萧红来到上海,经过二人的努力,生活总算安定了,物质生活也有了保障,但她和萧军在感情上又出现了危机,最后分手;又与端木蕻良结婚,但端木婚后的冷漠与无情,给

萧红的内心带来了无边的痛苦,最终又不顾身边朋友反对,与端木一起到了香港,到了香港以后,萧红就更加寂寞了,身边没有朋友的关心,病痛又时时的折磨她,现实生活带给萧红的不是苦恼就是磨难。萧红的一生向往友情, 渴望爱情, 希求身体健康, 而这些愿望在现实生活中都无法实现,这种生存的压制正是打开萧红童年诗性本质与现实狰狞面目之间的隔膜的良好契机。现实是残酷的,而童年的生活则是美好的,在儿童的眼里,只有无忧无虑的玩耍和天真烂漫的幻想,现实的一切与他们无关,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纯洁的天地里,生活的苦恼、情感的痛苦是不会影响也根本靠近不了他们的。萧红一生被压制的情感就在借鉴儿童视角来完成审美过程这一瞬间得到了轻松的宣泄,透过儿童天真纯洁的眼睛来消解现实的谎言与虚伪,真实原生态的为我们展示现实。

3.3.2乡愁

茅盾先生曾在《呼兰河传·序》中这样谈到萧红创作的心态:“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 是寂寞。”萧红是孤独的,从她抗婚离家出走后,孤独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她最孤独的时候应该追溯到她旅居日本之时,身在异国,她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在那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随后,鲁迅先生的逝世更加刺激了她,一切的重压使她陷入一种严重神经敏感状态中:“痛苦的人生阿, 服毒的人生啊, 我怕是忍耐不住了吧! 我的神经或者比线线还细了吧?”疾病、孤独、饱经忧患的她承受着怀乡、幻灭的双重折磨。这时,对于一个“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有远大计划”的作家来说,唯有求助于创作,“靠这种方法,他才可以抛弃生活强加在他身上的过分沉重的负担,获得幽默提供的大量快乐。”

“思乡”与“幻灭”的双重心态折磨着她,萧红选择了用文字排解她的寂寞,用书写童真来消解现实对她的重压。“幻灭”多于强烈的现时经验,“思乡”更倾向“旧时的记忆”,这两种复杂的心态交织在一起, 使萧红更倾向了“旧时的记忆”,童年的生活没有现实的寂寞,也没有现实的残酷,童年的一切对于萧红来说都是那么的纯洁与干净,自由与放松。在描绘童年旧事中,萧红描绘的是沉浸在大自然游戏中的童年。童年的“我”爱热闹,爱大自然,还喜欢玩着属于自

己一个人的游戏。家中的后花园就成了“我”的世界,在后花园里,我抓蚂蚱并用细线绑住它的腿玩,玩倦了,就跑到祖父那里,给他添乱,一会儿学着祖父铲地,一会儿学着祖父给青菜浇水,一会儿又去摘黄瓜,黄瓜没吃完,又跑去追蜻蜓,这就是“我”独立自主、乐于游戏的童年。“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搭小布棚、寻天星星、捉蜻蜓、睡草褥子、到储藏室找东西玩„„在这里,游戏成为了一种独立自主的因素。萧红在童年的游戏中又重新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快乐,找回了纯净。

在灰暗的现实社会环境中,萧红寂寞心态的幻灭感通过这样的童话世界得以展示,一个是光明的大自然,一个是冷酷的现实社会;一个是虚幻的,一个是真实的,在这两个世界的比较碰撞中,萧红爱的天平倾斜到了童年的世界,因为在那里有她向往的生活和幸福,因为在那里萧红的幻灭感得以升华,寂寞的萧红在她的童话王国里似乎不再那么寂寞了。

4.多元因素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刘勰认为:“作品的风格和作家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作家的个性是由先天的才能与气质,后天的学习和习惯诸条件相结合而生成的,因而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才气和熏陶是分不开的。”萧红是一个很有创作天赋的作家,这种天赋在读初中时就已经展露出来。初中时,萧红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阅读。但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创作上仅仅拥有先天的才能和气质是不够的,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位真正优秀的作家,应该是博学多才,通晓中西文化的。萧红小的时候确实受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祖父教她背诵过唐诗,伯父辅导过她古文写作。从小就读“圣贤”书,就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致使古典文化对她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但是纵观萧红的文学活动,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萧红似乎同外国文学的关系甚少,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很少能看得到她受到外国文学影响的情况,就连她自己也很少谈及这一点。对外国文学的不涉及或有意规避的主要原因是萧红自身对外国文学接触较少,习得较浅。1930年萧红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文化教育,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生活奔波,这使得她没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这点上,

她与同时代的作家周氏兄弟、丁玲、老舍、巴金等相比,就产生了甚远的差距。这对萧红来说是个缺憾,也可以说是造成她小说写作理论基础不足的因素之一。

1934年萧红结识鲁迅,这是萧红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位导师的帮助下,萧红的小说开始被更多的人知道,导师鲁迅的思想也影响了她,但在对鲁迅思想的接受与学习过程中,萧红更多的是跟着导师鲁迅走,局限在鲁迅的思想中,没能写出更新颖的小说作品,这无疑对她的小说创作是有害的。萧红个性心理的不均衡,只能让她凭着个人的天才和浅薄的文化习得进行创作。

4.1古典文学对作品的影响

葛浩文曾经评价萧红“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和散文家”。 萧红出生的家庭是旧式的地主家庭,祖父、伯父、父亲,包括母亲都是受过教育的人,因此萧红从小就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幼年时,祖父教着背古诗,伯父教着写古文,这些古典文化教育的积淀,都对萧红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在萧红的小说中注重像诗歌一样的意境营造,这些都提升了她小说的艺术氛围。爱情题材的小说《小城三月》是在这样的一种的氛围中展开,“天气突然热起来了,说是‘二八月,小阳春’,自然冷天气要来的,但是这几天可热了。„„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在榆钱还没变黄之前,大街小巷到处飞着,象纷纷落下的雪块„„春来了。人人象久久等待着一个大暴动„„”这种自然随意的叙述,在萧红的作品中多不胜数,萧红用散文化的笔调、诗歌一般的意境,讲述着呼兰小城上演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统守旧的翠姨偷偷喜欢上了“我”读大学的哥哥,本以为翠姨可以冲破旧思想,争取自己的恋爱自由,但她却没有这么做,只是偷偷地喜欢着哥哥。最终家中给她安排了封建包办婚姻,翠姨因不愿屈从,郁郁而终。翠姨的死让结局略显凄凉,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和这个早逝的生命给我们带来了遗憾,也带来了对封建制度的反思。

《王阿嫂之死》开篇这样写道:“草叶和菜叶都蒙盖上灰白色的霜。山上黄了叶子的树,在等候太阳。„„雾气象云烟一样蒙蔽了野花、小河、草屋,蒙蔽了一切声息,蒙蔽了远近的山岗。”萧红这种在开篇就营造凄凉氛围的书写方式,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借鉴,凄凉的氛围影响着读者的心绪,也为小说主人公凄惨的遭遇、悲凉的结局做一

个影射和铺垫。这些写作方法的成功运用与其童年所接受的古典文化熏陶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在萧红很小的时候,祖父张维祯会时而不时的将一些简单易懂的诗歌教给萧红,不仅教会背诵,也教她理解诗歌的意思,这种启蒙性的教育,成为萧红一生都受用的财富。《呼兰河传》中曾有这样一段萧红跟着祖父学诗歌的介绍:“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这就是萧红童年学诗的真实写照,琅琅上口诗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最喜爱学习的东西。童年另一个教授萧红古典文学的人就是萧红的大伯父,萧红的大伯父很喜欢阅读古文,而且会经常在家里给萧红朗诵和讲解古文,这些都使萧红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幼年的萧红晨起读诗,白天学古文,不仅把家里关于古文的书籍都读完了,还像老师、朋友、亲戚借书阅读。在这样家庭环境的影响下,萧红的文学造诣不断的提升与进步。小学时,她的作文就时常被老师赞赏,并作为范文朗读给全班同学。童年的这些经历是萧红一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是开启萧红走入文学殿堂的钥匙,正是童年对古诗和古文的学习,才使得萧红在文学创作上更具自信,更有自己的写作特色。这种古典文化的积淀,也是文化接受的一部分,它影响着萧红的小说创作。

4.2鲁迅对萧红的影响

关于自己的导师鲁迅先生,萧红曾这样说过:“我们在这里一谈起话来就是导师,不称周先生也不称鲁迅先生,你或者还没有机会听到,这声音是到处响着的,好像街上的车轮,好像檐前的滴水。”短短 31 年的人生,萧红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不幸,但不幸中的大幸,就是她结识了鲁迅,并成为鲁迅门下最得意最关心的学生,可以说萧红的文学创作是在鲁迅的指导和帮助下走向成熟的。

1934 年 11 月 30 日,萧红在上海内山书店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与鲁迅第一次见面,这次见面,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从此,萧红一直与这位导师保持着联系,而且见面的次数也日渐增多。与鲁迅两年的相处时间里,萧红不仅得到了鲁迅慈父般地呵护与关爱,也得到了鲁迅导师般地鼓励与指导。由于萧红的心灵、思想、人格、个性、趣味、爱好等方面与鲁迅有很多相通与相知地方,这些方面的不谋而合甚至超过了一些与鲁迅认识很长时间的人,这也是萧红深得鲁迅赏识的一个原因。从 1934 年与鲁迅结识到 1936 年鲁迅先生

去世,两年时间里,鲁迅写给这两位东北年轻作家的书信多达 53 封,信中所谈问题也很广泛,有关于文学创作的;有关于个人理想的;有关于兴趣爱好的;还有关于琐碎家庭生活的„„可以说鲁迅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给萧军、萧红这两个漂泊的灵魂带来巨大的鼓励与安慰。鲁迅的出现改变了萧红的生活态度,也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因此鲁迅在萧红的生命里是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恩师就像父亲一样关心着萧红的感情、文学创作、人生追求等各个方面,萧红疲惫的心也在鲁迅这里得到了些许的休息。

1936 年,远在日本的萧红得知鲁迅逝世的消息,心灵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她没能再见这位给过她巨大帮助的导师最后一面,也成为了她终生的遗憾,但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传人,鲁迅对她写作的教诲和影响却跟随她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对鲁迅的敬爱都化成了动力推动着她创作出了更多的小说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和《马伯乐》这三部作品都是萧红师承鲁迅的成功实践,在这三部作品中,萧红将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写作特色传承了下去。可这种继承也局限了萧红的小说创作,萧红在汲取鲁门的乳汁时,更多的是模仿鲁迅的写作,而没有将这些汲取来的营养转化成自己的特色,萧红只是跟着鲁迅走,这使得萧红无力写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鲁迅对萧红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2.1对底层百姓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的批判

1840 年,中国爆发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鸦片战争。这次战争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的独立,相反,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样的特殊坏境中,真正的受害者就是中国的广大农民。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几千年的封建残余思想的迫害,使他们苦苦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为了生存,过着动物一样的生活,他们不思进取,精神上麻木、空虚,过着没有质量和厚度的生活,对待这群愚夫愚妇们,萧红的态度就像鲁迅先生一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在《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这两部作品中,萧红深刻批判了乡村农人们那种原始、麻木的动物般地生存状态。在这里生存的人们,他们的精神是缺失的,生活就如动物一样。“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她们。”他们虽然有呼吸、有心

跳,但是那只是他们肉体的存活,他们的精神其实早已经死亡。对于他们来说,生命就是简单的穿衣吃饭,就是生和死。生死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自然的规律,他们如动物一样忙着生,如动物一样忙着死。在《生死场》的第六章《刑法的日子里》,萧红就为我们展现了这群人们盲目的生死观。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全村都忙活起来了,忙活着繁衍生命,忙活着孕育下一代。动物们忙着生产:大狗在房后的草堆上生着小狗,大猪带着成群的小猪。乡村的妇人们也忙着繁衍她们的后代:五姑姑的姐姐要生产,成业的媳妇金枝生下了他们的女儿小金枝,瘸腿二里半的老婆麻面婆怀孕了,李二婶子也马上要产下了她的孩子。就这样,人和动物一样,不知为何而生,也不知道生命出生后的价值。就像他们眼里的死亡一样,疾病、生产、打斗等等很容易就把他们的生命夺走了,人死了就死了,就将尸体埋到或扔到乱坟岗子上,成为野狗撕咬和啃食的食物。就像胡风在《生死场·后序》中所说:“蚊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劳劳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底威力下面。”对于他们来说,生和死都是没有什么值得珍视的,他们丝毫体会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他们眼里,生命的价值还不如土地、菜园和牲畜,甚至一棵青菜都超过生命的价值。

《生死场》中的二里半,让自己的孩子冒着中暑的危险去找回那丢失的山羊。老王婆为了收割麦子,使得三岁的女儿没人看管,最后女儿小钟摔死在了铁犁下。可对于女儿的死,她并没有什么感伤和自责,就像王婆自己所说的一样:“我听一听她的肚子还有响,那和一条小狗给车轮压死一样。我也亲眼看过小狗给车轮压死,我什么都看过。„„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们以为我会暴跳着哭吧?我会嚎叫吧?起先我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在王婆的眼里,孩子的生命不如她的麦田。美丽的少女金枝因不小心摘掉了自己家田地里没有成熟的柿子,回家后母亲便不问缘由的对她踢打与痛骂。这种类似的场景也曾在小团圆媳妇的丈夫身上发生过,小团圆媳妇的丈夫因不小心踩死了家里的一只小鸡,就被他狠心的母亲暴打了三天三夜,最后以将这个可怜的孩子打出了一场病收场。在乡村人们的心里,一棵菜、一只鸡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人的价值,他们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生老病死一切都

顺其自然,生命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他们活着就是为了穿衣吃饭,他们死了,死了就完了。他们的生活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色彩。作为一个耳濡目染这种生活的作家,萧红毫不吝啬的将这群人展现了在我们面前。对于乡村人群麻木愚昧的生存状态,萧红有同情,但在同情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了批判,批判他们轻视生命,批判他们逆来顺受,批判他们愚昧无知,萧红这种对乡村人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基调与鲁迅是完全一致的。

4.2.2对底层百姓强劲生命力的赞美

作为茫茫黑土地的代言人,萧红不仅对于国民性中的弱点进行的批判,也对于中国大地上顽强挣扎的农民进行了赞美。贫穷孤苦的有二伯,爱管闲事的老厨子, 老胡家一家子, 漏粉的那一群,虽然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 他们勤奋不虚伪,对生活他们极容易满足。他们都像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一样, 只要极少的水分, 土壤, 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和水分,就能够生存了。然而作品中最顽强最让我们感动的人是磨官冯歪嘴子,他是他们中间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冯歪嘴子是磨坊雇佣的磨官,在萧红的记忆中,这位磨官很神秘,他一个人住在萧红家后花园里一个低矮的房子里。与他作伴的只有一头拉磨的毛驴。冯歪嘴子不经常出来,他与人对话,都是隔着墙进行的。就是这样一个少言寡语的人,竟然和邻居家的王大姑娘悄悄的结为了夫妻。

在那个年代,没有通过明媒正娶,两个人就住到一起并生了孩子,是要受到其他人嘲笑和指责的。但是冯歪嘴子并没有害怕这些,也不在乎这些,而是为这些突然到来的幸福感动着。自从有了妻子和孩子,他对生活也更有拼劲了。虽然在他第二个孩子出生不久,他的妻子就离开了他们,但是这些并没有打倒他。冯磨官不仅做起了父亲,也当起了母亲,他每天细心地照顾两个儿子,细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磨坊。现实带给了他诸多不幸,但这些不幸并没有将他打败,他就像悬崖边上的一株小草,顽强的活着,叫人看了,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敬佩。如果说冯磨官带给我们的是底层人民为了生存所具有的坚强,那老王婆和二里半带给我们的是底层人民为了拯救危难的民族,奋起反抗的坚强。老王婆一生是不幸的,她一共嫁了三个男人。她的第一个丈夫经常打骂她,后来又扔下她和孩子离家出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老王婆为了生活,又嫁了第二个男人,可是幸福并有一直伴随着她,

刚结婚不久,这个男人因为贫病就死了。最后,她找了第三个丈夫赵三。可是生活并没有从此平静。儿子因为与官府作对被枪毙,这严重刺激了这个年老的妇人,唯一的亲生儿子没了,老王婆感觉生活也没什么希望了,她选择了自杀。然而,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她,想轻生的她却没有成功。残忍的现实折磨着她,也刺激了她,在最后老王婆对社会和生命发出了最原始的反抗,她支持女儿去参加抗日队伍。王婆就是底层人民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在忍受各种痛苦和磨难之后做出了最坚强的抉择——反抗,王婆成为了这场异族文化入侵中的最坚实的反抗者。

二里半也是反抗异族侵略的一个代表者,这个视山羊如命的农人,在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最后将山羊丢给了老赵三,自己一瘸一拐的去参加了革命。可以说,这群人有乡村农人愚昧无知的一面,但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家国所体现出的这种坚强,也值得我们赞美和关注的一面。鲁迅对萧红的影响是终身的,在鲁迅的影响与帮助下,萧红真正懂得了写作,也真正的走上了文坛,并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作家。她与鲁迅一样,在创作中一直关注着中国底层的百姓,底层百姓愚昧和麻木生活态度让她憎恨,但底层百姓顽强的生命力又使她感动。萧红在导师那里习得了这一写作特色,并将其融入了自己的小说作品中,让我们看到了 30 年代中国底层百姓两种不同的生存境遇。然而,萧红对鲁迅写作特色的学习仅仅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并没有超越和创新,这就使得萧红不能写出更多更具有特色的小说作品,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遗憾。

结语

萧红生于多事之秋,31年的短暂人生,她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躲避战乱而四处流走。31年里,萧红一直在寻找家人的爱,恋人的爱,朋友的爱,可却一直是一个人。作为一个感悟型、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可以说,这些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苦难体验,即是萧红小说创作的源泉,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萧红小说创作不可跨越的障碍。对战争的恐惧,使得敏感多疑的萧红不敢接触战争,这就导致了她文化视野

的偏狭,只能在小说中书写她熟悉的故乡。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萧红把大多数时间都花费在处理生活琐事上,没能去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使得她的小说创作后劲不足。亲情、爱情、生活上的不顺利,使得萧红在现实社会中难以找到一个支撑点,她渴望一切,而又得不到,她只能将不满与憎恨付诸于小说作品中。萧红的心态是矛盾的,她想写好每一部小说,然而她又难以跨越小说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在对萧红生活的社会环境,个性心理和生存际遇做出考察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萧红是30年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作家,但不是伟大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有优秀的篇章,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里,她孜孜不倦的耕耘着,成就与遗憾并存,这正是萧红小说创作体现出来的文化困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