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检测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颁发(bān) 翘首(qiào) 殚精竭虑(dān) ....B. 仲裁(zhònɡ) 酷似(kù) 凛冽(lǐn) 屏息敛声(niǎn) ....C. 由衷(zhōnɡ) 督战(dū) 镌刻(juān) 惊心动魄(pò) ....D. 咆哮(páo) 遗嘱(zhú) 要塞(sāi) 锐不可当(dānɡ)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泄气 建树 凌空 催枯拉朽 B. 巨额 钞票 默契 眼花缭乱 C. 潇洒 敦煌 娴熟 震耳欲聋 D. 浩瀚 渗透 歼灭 白手起家 3.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 (1)我军前锋,业已_______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________诺贝尔奖金。
(3)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____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4)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________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A. 切断 设立 镇定自如 一丝不苟 B. 隔断 建设 亭亭玉立 兢兢业业 C. 隔绝 建立 从容不迫 无微不至 D. 切断 设立 从容不迫 一丝不苟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C.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D. 深恶痛疾:指外表很凶恶,让人感到十分害怕。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是( )
A.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 D. 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7.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 A.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林教头林冲豹子头) D.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 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 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 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10.古诗词名句填写。
(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2)____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3)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围绕“中国梦”拟出了上联,请你在横线上补全下联。
上联:神州盛世放飞中国梦 下联:华夏伟业__________
(3)请根据示例,简要讲述一下你的“中国梦”。
示例:
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农民:种好田地,有个好收成,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土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
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①坎:低洼的地势,坑。②馁:饥饿。③啖:吃。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忽堕一坎内 堕: (2)见熊子数头 数: ..(3)子既出尽 既: (4)人解其意 解: ..1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
②
③
①
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
(2)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5. 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16.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的意思是 ,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
17. 本文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描叙,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其中从________词中可以看出,它运用的修辞是________。
18. 本文段描述清国留学生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清国留学生______________的丑恶灵魂。 19. 从本文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 文段最后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①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继续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②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
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21. 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2. 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3. 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了吗?”父亲没有回答。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2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5. 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作文
26.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