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口九中“家校共教”纪实
正当很多学校感到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学生难管、家校共教力不从心茫然之时,洞口九中在短短两年时间从一个不到800名学生快要分崩离析的学校迅猛发展到近2000名学生的学校。究其原因,该校的 “家文化”为其内涵式发展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促使学校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个支点--学校、家庭、社会支撑起一个教育平面,如果哪一个支点出现缺失,对个人的教育都会出现不良的倾斜。在留守孩子越来越多的今天,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有必要挺身而出挑起“家”的重担,教师应成为呵护、关爱孩子的天使。”洞口九中袁明明校长、党支部书记强烈意识到“家文化”的重要性。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淡化,一个或几个电话已经不可能简单地承担起两辈人的情感重压,一年一次的相见使得彼此之间增加了陌生感和离疏感。有些孩子对父母的外出挣钱无法理解,心中对家的渴望渐渐变成失望,甚至会产生怨恨。
洞口九中勤练内功助发展,做好“家文章”,打造“家文化”,理顺“家务事”。通过家访融洽情感,由家长校访增进了解,以活动为载体使得心与心碰撞,从感化到感怀,从感怀到感恩。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家”
“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家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这么认为,家庭教育之重要显而易见。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得出:100份调查问卷中,对是否希望自己的父母陪在身边的达到98%,只有2% 的学生认为父母在不在身边无所谓。由此可见,父母在身边让家庭完整孩子还是很期望的。初高中阶段是人生定位的黄金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不成熟,正处于叛逆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此时初具雏形。
“我的家应该是这样的,一家人欢欢喜喜在一起聊天、吃饭,互相之间问候。”
“喜欢爸爸带我到外婆家和表姐们玩,有时,想摸摸爸爸的胡子,体会一下爸爸温暖而宽阔的肩膀。”“和弟弟及爸妈一起割稻子,晚上一起看电视,听着妈妈的唠叨睡去。”“只要有一颗糖,就足以让我做个好梦。”… …一提到要过怎样的家庭生活,学生们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在学生心中永远是港湾,心灵休憩的场所,有父母的呵护就感到万分的幸福,渴望自己的父母在身边陪伴。哪怕父母说上一句话,一个深切关怀的眼神,他们也感到无比的满足。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有着不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听听今天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们的轶事,就可知道他们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家庭”这个先修班的毕业生。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等的成才,都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然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打破乡村的宁静。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劳作方式被彻底改变,很多年轻人都背井离乡去城市寻梦,在广袤的乡村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就是在孩子初中的时候我不在家,才导致孩子学坏了,不想读书。十分后悔到外面打工,要是陪在孩子身边,也许他就不会这样。”听到有些父母这些懊丧的话,笔者内心深处也有种刺痛的感觉。城镇化割裂了亲情,阻隔了爱的传递,撕痛了教育神经。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孩子、残障孩子等普遍存在心理疾病,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曾有权威媒体做过调查,有20%青少年犯罪来自留守孩子。
这些问题要想得到彻底的改变,从高高的“围城”中突围,学校应该拿起爱的“接力棒”,成为爱的载体,给学生父母般的关爱,来慰藉他们那脆弱的心灵。让一股股甘泉流入干涸的心田,让智慧的火花点燃内心的希望,让一艘艘渡船带领孩子走出无边的黑暗。即使是父母在家的孩子,学校同样也可以给孩子不一样的“爱”。有些父母一遇到和自己孩子闹矛盾时,总有点措手无策,只能求助于老师。笔者曾经遇到过,肖笑虽然看起来很文静,但性格倔强。只要一吵架,父母拿她没辙。一次深夜12点,我还在看书,家长电话来了,要求我做“和事佬”。第二天,和肖笑足足谈了两个小时,终于打开了她的心结,和父母重修于好。以后,再也没有闹矛盾。
教师担任的不仅仅是教育,还有调解,可以有父母般的关爱对待孩子成长。
突破困局,家访成了有力武器
“那时,整个学校教师人心惶惶,有劲无处使,有力无处发。学校的发展遇到瓶颈,生源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如果不找到一个有效破解困局的方法,学校面临解体。”袁明明校长回想当时的情景感到心有余悸。要想树立九中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形象,只有通过全校上下的一致努力,才能换得信任,获取理解。
家访成了破冰的有力武器。要想在“坚冰”上打开突破的缺口,只有实行攻心,才能“冰雪”融化,阳光明媚。“要让九中的声音传遍洞口县的每个角落,让九中人的足迹遍及全县的平地高山,让九中人的精神感化大地。”袁明明语重心长地强调。
破冰之旅要从2010年寒假说起,那时天气寒冷,到处冰天雪地,洞口九中进行“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在别人都围着火炉拉谈笑风生的时候,洞口九中的全体教师奔波在乡间小道上,深入到各个家庭进行家访,足迹遍及各个乡镇。所有的家长被九中教师的执着精神感动,看着老师头顶上的片片雪花,竟无语凝噎。年关将至,都是亲人团聚,亲情互诉之时,只有老师还在为了学生的前途在做家访,四处奔波。有的家长紧紧握住老师的手:“还是你们九中教师好,素质高,以前在家闷不吭声的孩子现在回家主动打招呼,问好爸爸妈妈及亲戚朋友了,这样的教育就是好!我们心里感到非常温暖”
“一次感动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长期坚持就难能可贵!”教育局局长曾广增高度评价了洞口九中的家访。
2011年暑假,初三毕业会考后成绩一出,洞口九中擦亮该校送给家长的第一张名片-----通知书。通过精心设计的通知书就像一位将要出嫁的新娘。组织全校教师送通知书,要求教师务必把通知书送达到位,再带回家长签名的家访回执单,并上交给学校政教处。
说起送通知书,体育老师刘立荣深有体会。一位学生家住洞口县最偏僻的渣坪,渣坪在崇山峻岭之间,离县城有近100里。且这个学生家住山尖上,他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脚发酸腿打颤。当通知书送达学生家长手里时,学生家长非常惊奇地看着刘老师:嘿!您是怎么找到我们这的!太神奇!太感谢您了!
在学生还没有到校之前,洞口九中的教师已经对全校的新生做了一遍彻底的家访,也了解了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并向家长及学生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同时要求家长多督促学生学习。
接着,在放寒假时,学校做出决定一起假就进行为期四天的家访。当时,连续几天的大雨并没有阻止家访的脚步。每组三人,232班班主任肖崛文老师等3人到花园镇马家村肖雪的同学家做家访,肖同学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在床多年,由姨妈照顾,家里特别贫穷,多次产生退学的念头。肖老师他们自己掏腰包买了慰问品坐了几个小时的车,经过一番询问才找到该学生的家。看到学生家里一贫如洗的情况,老师们眼睛都红了。村支书听到九中老师来做家访,特地赶到肖雪的家,紧紧握住班主任和学生的手说:“老师,我真的佩服你们,你们放心,我们村里也拿点钱资助她,一起想办法供她读完高中。”
家访感动着你、我、他。在洞口大地吹来阵阵暖流。家访不仅仅增加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使得流失率控制在2%以内,获得一致好评。通过家访,也“请”回了许多在外
打工的学生。
经常有学校来校取经。相隔300米的博雅职业技术学校还刚起步,为了突破招生瓶颈,派了专人来到九中就怎样家访进行了咨询,他们也采取逐个送通知书的方法,效果明显,第一学期就招了400多学生。随后全县有很多学校跟着采取家访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县教育局把九中的常态化家访当做典型经验推介,反响强烈。
多方筹资,把学校这个“家”建得更温馨
“家”要有家的美丽,“家”要有家的温馨。通过多方筹资,学校把旧的厕所翻修一新,修建孔子文化广场,把地面整修一遍,加固栏杆。绿化美化匠心独运,做到一步一景,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对联、墙贴无处不显示“家”的美观与内涵,宣传栏和宣传窗无不显示九中文化。在显眼处有温馨提示 “上下坡要当心,骑车要慢行”。 徜徉校园当中,但见芳草如茵,香樟似盖;亭台雕塑,寓意深刻;绿树花坛,相映成趣;标牌谚语,感悟良多。
大力搞好班级文化,以班级文化助推学校文化。224班班主任肖清钢老师就提到:“学生在布置教室时就像设计自己的家一样,处处精心设计,都有他们的小心事。”该班教室的右边是学生们亲手制作的许愿树,树杆用土黄色纸剪裁而成,还有绿色的树枝和树叶。树根就是全班同学的愿言,一张张小纸条展示着学生们的期盼和理想。“友谊长存,愿高中三年快快乐乐生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些愿望给许愿树提供着养分,使得许愿树绿叶葱笼,个个同学希望成为一颗参天大树吧!
两边贴有名言警句,教室后面左边学习园地里有班级登记情况及长沙市一中的喜报,右边为中国地图,这些布置暗示着学生胸怀大志。两边窗户上缠绕着枝繁叶茂的绿藤。身兼班长和文娱委员的袁牧洲兴奋地告诉笔者:“班歌《我相信》让我们自信、自立、自强,浑身充满力量,勇敢向前。”进前门边上贴有《学生文明公约》,时刻警醒学生,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习惯。
所有走进224班教室的任课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深切的体会:看到布置宜人的教室,一双双对知识渴望的眼睛,就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讲课时铿锵有力,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让学校有家的温馨,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习惯。”袁明明一针见血。
书是良师益友。人的精神和内涵是由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体现的,每个家庭的物质生活都代替补了精神享受。洞口九中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读书角,书让学生的想象力无限扩展,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使得他们获益匪浅。
111班教室后面摆着整齐的三排书架,这些书都是班上订购或者学生自愿捐赠的,为了方便借,每本书都编了号。自从有了这些书,爱跳爱闹的初中生个个变乖了,安安静静坐在教室的一角认真读书、看书。班主任王斌老师觉得有了书以后,班上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很多。
视如己出,亲切对待班上每位学生
洞口九中虽处在县城,但贫困学生比例却高达20%。有些孩子学习上非常刻苦,但是生活上很节俭。中餐去食堂打饭时,要阿姨多打点汤,中餐就把饭和着汤吞下肚,晚餐
吃中餐留下来的菜。
学校里涌现出了一些“好爸爸”、“好妈妈”,有些老师经常领着学生到家里加餐。226班班主任王月娥就是这样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待学生犹如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谈起自己的学生,就像谈起自己的孩子,目光变得柔和,语调清晰也特别温情。在2011年快放寒假时,很多学生身上钱用完了。她就亲自下厨,煮了很多好吃的,把学生请到家里,其中有高沙的曾盼同学、严忠平,渣坪的谢良英同学,月溪的左丽姬同学等十来位同学。谈起那次在班主任家吃饭的情形,每个同学都很感动,感谢班主任父母般的关爱,心里充满了暖流。
家住高沙镇马安的严忠平、黄桥镇杨林的肖检冬是曾经让每个任课教师头疼的学生,经常在教室走动,打牌,吸烟,在校外赌博。成绩很不理想,班主任王老师经常找他们谈话,并在班上鼓励他们。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王老师和学生约定一起看物理书比赛,看谁记得更多。看完后,把书封起来,一起回忆书本上的的知识点,每次都是肖检冬和严忠平同学“赢”。他们“赢”了老师,非常高兴,读书越来越有信心,成绩也突飞猛进,也深受同学们喜欢了。
王老师教学生不要做某事,从来不是用命令的口吻,而是想方设法采取“攻心战”,迂回取胜。她说在某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一些吸烟和嚼槟榔的人大公司不聘请;肿瘤医院的医生介绍肿瘤、癌症的病因都是由于吸烟、嚼槟榔。听了这些话,班上很多学生都不吸烟、嚼槟榔了。
杨梨花同学的家在花古,父亲在她2岁时去世,母亲改嫁,跟姑妈一起过,叫姑妈为“妈妈”。杨梨花也把王老师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有什么贴心话都跟王老师讲。家里出现什么状况,经常请王老师出主意。2月份,杨梨花姑妈家修房子,有一个人从房子二楼掉下来摔死了,她姑妈为此事很伤心,整天闷闷不乐。杨梨花同学也非常着急,于3月10日打王老师的电话,那时王老师正在新宁崀山,在电话里王老师好心安慰,并于第二天到杨梨花家里做家访,安慰了杨梨花的“妈妈”。
提起关爱学生,朱秋风老师如数家珍。那年她带高三毕业班,其中有一女生李红梅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因为小时把腿摔断了,腿经常性疼痛,读书很不方便,要求在校外租房。因丈夫不在身边,朱老师就让她和自己一起吃、住。有几次深夜朱老师起来悄悄为李红梅拉上被子,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李红梅脸色红晕起来,学习干劲更足。
而另一个同学可以说,是朱老师唤起她生活的勇气,让她自信地生活,脱胎换骨。刘文1.45米的个子,腿又是罗圈腿,讲话也有点含糊不清。班上的同学都看不起他,没有一个朋友。有时,同学挖苦他,学他走路的模样。她非常痛苦,很孤独,思想快到了崩溃的边沿,一个人时常傻傻地笑,又对着某处低低地哭。
“大家在一起相聚,共同学习是种缘分,千年修得同船度,我们要同舟共济,共患难。互相之间以诚相待,互相谅解,别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要把刘文当作自己的朋友… …”朱老师在班会上充满深情地说,班上很多同学低下了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朱老师总是抽空找她谈话,班上的同学也把她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她在操场上打羽毛球、散步、谈理想。渐渐,她恢复了信心,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走出了生活的“冬季”。
当然,洞口九中像王月娥、朱秋风这样富有爱心的老师有很多,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起居都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活动引领,千名家长来访校
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合作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织成一张巨大的教育网,而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学校是关键,学校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庭和社会克服错误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们健康成长。顾晓鸣认为:“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学校的积极主动,使得各个家庭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情。
洞口九中成立了家长监管委员会,选取了会长、监管委员会成员。家长在学校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学校周边环境的净化、美化,建立食堂的阳光台,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家长可以随时到食堂抽查,监督食堂的卫生状况。
学校为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课余生活,组织了一系列的学生社团:文学社、合唱团、健美操队、篮球队、排球队、街舞社、美术社、器乐队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法制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安全逃离演练、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并定期请专家来校讲学,每年定期举行五四晚会、田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美术作品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歌咏比赛,经典美文朗读比赛。
这些活动的有序进行,增强了学生的活力。学校和家长的联系紧密,助进了学生学
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加强。学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奖学金、助学金项目逐年增多。2011年11月19日,洞口九中举行国家助学金、同乡会基金发放仪式及牛耳教育集团感恩教育活动。500名家长同时来到学校,亲身体验学校扎实的教育教学、美丽的校园环境、高质量的服务。青春活泼的青年志愿者细心询问,让家长非常满意,热情地介绍学校,并把家长带到各个年级组布置的会场,年纪大的家长在志愿者们搀扶下上楼梯。在初中部会场所有的家长看着九中的校报,为其中的精彩版面设计、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效的开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所吸引,年级组长周二芳简要介绍初中部学生现状,随后一名家长走上讲台,侃侃而谈,讲了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自己在学校各处观看及和老师交流,认为九中的教育是成功的、严谨的。500份调查问卷中,99%的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表示满意,1%的家长没有填写。很多家长期望九中办学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感恩教育活动现场, 222班马啸同学面对自己的母亲,大声喊出“妈妈!我爱你!”一声声的呼唤让在场的所有人泪眼婆娑。在迎接妈妈走上舞台的时候,母子两疾步向前,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场面,给学生们内心一次次强烈冲击。曾经上网几天几夜的227班刘力航同学在舞台上高声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迷恋网络,不再上网了!并请所有的同学监督他。一个个感人的场面让每一个在场的学生和家长流下热泪。学生和家长手牵着手,心和心已经融合在一起。
当晚,每个同学都给自己父母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在学校的所感所想,并为能够在如此美丽的学校读书,有这么多的老师关心自己而无比自豪,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学生。这些信就是一个个青春火热跳动的心不仅感动了父母,同时也感动了亲人。236班李林同学的爸爸当即给孩子回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托班主任转达,李林看了后感动得
热泪盈眶。
现在,经常有初中生和一些家长来校考察,看到美丽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一个个精神饱满奋发向上的学生感到由衷的喜悦。家长都愿意把孩子放到九中就读。校园里到处充满欢笑,书声琅琅,歌声嘹亮,教师们教得开心,学生们学得轻松,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