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虞城市规划

上虞城市规划

2020-01-03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上虞市城市规划建设分析

一、发展定位 上虞市位于杭州、宁波两大城市群之间,嘉绍高速跨江大桥的建设更是把上虞市纳入上海市二小时经济圈范围,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给上虞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上虞市发展将积极投身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发展成为杭州湾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浙东北商贸强市和旅游休闲之都。 二、城市化水平预测

上虞2005年全市现状总人口(含暂住人口)约为100.37万人,预测到2010年上虞市总人口为117.50万人;2020年为142.00万人。 市域城市化水平为: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62%左右;2020年为75%左右。 三、市域空间布局

规划将市域空间发展确定为“北工、中城、南闲”的总体格局。

北部区包括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沥海、盖北、谢塘和崧厦4镇,面积435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规划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突出桥头堡作用,建设新兴的现代工业新城。

中部区包括上虞中心城市、道墟、小越、驿亭、梁湖、丰惠等镇,面积大约359平方公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联动周边城镇发展,形成人口集聚,产业高端发展的城镇-产业密集区。

南部区包括长塘、上浦、汤浦、章镇、永和、下管6镇和陈溪、丁宅、岭南3乡,面积约601平方公里,山丘广布,大部分为本市河流水系的上源,需加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未来重要的生态保障基地。同时规划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

四、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构建了“1-4-30”型“群星拱月”式城乡一体的居民点体系框架。其中“l”为一个中心城市,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辐射作用,加快人口和二、三产业向中心城市的集聚。“4”为4个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分别为章镇、丰惠、小越、崧厦镇,将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具有片区服务功能,能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中心城镇:“30”为建设30个左右的示范新农村(中心村),通过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成为宜居的新型社区化农村。这样市域整体上形成镇、村围绕中心城市的“群星拱月”式发展框架。除“1-4-30”包括的镇村外,其他城镇按一般镇建设发展,村庄整合后按基层村标准建设。 五、风景旅游规划

结合上虞市自然山水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交通网络建设状况,确定上虞市旅游开发的总体空间布局围绕“一心一带三区”及六大支撑品牌展开,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曹娥江为主要纽带串连其他旅游区块,形成在功能上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各具特色的三大旅游功能区,六大支撑品牌为“中国英台之乡、水上运动中心、中华孝园景区、养生休闲基地、四季鲜果之旅、浙东新商都”。 六、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市域范围内按照现状条件,根据国家专业部门规定的指标,结合各部门“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等社会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基本服务设施就近布局,以方便人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高级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升服务质量。

七、综合交通规划

以绍嘉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契机,形成“北上、南拓、西连、东出”的“十”字型交通发展格局。

1、铁路规划:利用杭甬城际客运铁路建设的机遇,完善站场建设配套,实现客货分流。 2、公路规划: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形成以杭甬高速、上三高速、104国道、329国道,以及新建的世纪大道、展望大道、嘉绍高速、滨海大道、长海线等为主干线的公路网。

3、水运规划:形成外港(上虞港)、内河(杭甬运河)联运的水运主线,与公路、铁路共同组成综合运输网。 八、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从城乡统筹、共建共享的角度,对供排水、供电和电讯等市政工程设施统盘规划,综合考虑规划整体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至规划期末,将着力建立稳定通畅的供排水网、稳定充裕的能源保障网、灵活快速的数字化信息网、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安全网等四张网。

第一部分 市域总体规划)

一、规划期限、规划编制范围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远。 (二)规划编制范围

上虞市全市域,面积1395.35平方公里。 二、发展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结构向工业化后期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到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中心城区达到42万人口规模,在全市域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市域城乡布局规划方案构思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预测

上虞2005年全市现状总人口约为100.37万人,预测到2010年上虞市总人口为117.50万人;2020年为142.00万人。

市域城市化水平为: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62%左右;2020年为75%左右。 (二)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1、 职能结构规划

结合城乡体系等级、城镇区位特点、综合实力,以及主要产业发展趋势,近期发展重点为,优先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拉大中心镇框架、促进中心镇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分类建设一般镇,提升中心村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

远期,发展重点为:继续突出中心城区的地位,加快形成与完善虞北新区,发挥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其他城镇发展,继续完善中心村功能。

2020年上虞市城乡居民点体系职能结构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类型 综合型 综合型 中心镇 个数 乡镇名称 1 3 4 主城区 职能描述 备注 全市的政治、文化、经- 济中心 虞北新区(包括沥海、上虞市产业发展基地 - 盖北、谢塘) 崧厦、章镇、丰惠、小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节- 越 点 四级 一般乡镇 11 道墟、驿亭、永和、长塘、上浦、汤浦、下管、乡镇经济中心,特色经考虑到远期行政梁湖、丁宅、陈溪、岭济发展基地 区划调整 南 略 新农村建设的基层服务考虑到远期行政中心 区划调整 考虑到远期行政以居住和生产功能为主 区划调整 五级 六级 中心村 基层村 30 331 略 2、 规模等级结构

由于城乡体系中居民点的职能分工不同,人口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未来,中心城区人口迅速集聚,其他城镇人口增长较为平稳。农村居民点总体上人口规模较小,但地区内差异较大。规划期内,居民点人口规模等级如下表所示。

规划期内城镇人口规模等级表 2010年人口 大于30万 大于3万 2万~3万 1万~2万 5000~1万 小于5000人 名称 中心城区 道墟镇、梁湖镇 2020年人口 名称 大于40万 4万~5万 中心城区 崧厦镇、小越镇 丰惠镇、梁湖镇 道墟镇、章镇镇 崧厦镇、丰惠镇、小越镇 大于5万 章镇镇、汤浦镇、谢塘镇 3~4万 长塘镇、上浦镇、永和镇、汤浦镇、驿亭镇 1~3万以下 驿亭镇 下管镇 1万及以下 长塘镇、下管镇、上浦镇、永和镇 3、城镇组群协作与功能分区划分

综合功能区分为四大区域,即虞北城镇群(虞北分区)、中心城区城镇群(中心城市分区)、东南城镇群(丰惠分区)、西南城镇群(章镇分区)。 市域城乡功能分区一览表 分区名称 虞北城镇群 (虞北分区) 中心城区城镇群 (中心城市分区) 东南城镇群 (丰惠分区) 西南城镇群 (章镇分区) 名称 主要功能 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盖北镇、沥市域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杭州海镇、谢塘镇 湾跨海大桥桥头堡 中心城区、道墟镇、崧厦镇、小越城镇-产业密集区 镇和梁湖镇 丰惠镇、永和镇、下管镇、丁宅乡、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区 岭南乡和陈溪乡 章镇镇、上浦镇和汤浦镇 上虞南大门,水源保护区,农业特色区。 4、 空间布局规划

近期,城镇空间组织按“一心、多组团”结构进行规划引导,即以中心城区为全市城镇体系组织的核心,各乡镇及各自工业功能区形成互相促进的发展组团,形成相互协调的城镇空间

结构。

远期,城镇空间组织按照“一心、一带、四极”进行规划引导。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包括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和港区、沥海镇、盖北镇在内的虞北新区为沿杭州湾的产业带,以崧厦镇、章镇镇、丰惠镇、小越镇为四极,辐射周边乡镇和地区,构建未来城镇空间结构。 四、基础设施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

以绍嘉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契机,形成“北上、南拓、西连、东出”的“十”字型交通发展格局。

1、铁路规划:利用杭甬城际客运铁路建设的机遇,完善站场建设配套,加强铁路运输与地方运输的兼容性。

2、公路规划: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形成以杭甬高速、上三高速、104国道、329国道,以及新建的世纪大道、展望大道、嘉绍高速、滨海大道、长海线等为主干线的公路网。 3、水运规划:形成外港(上虞港)、内河(杭甬运河)联运的水运主线,与公路、铁路共同组成综合运输网。设置曹娥、通明、上浦、崧厦、上虞港、沥海、杭州湾新区等七个主要作业区。并在临近旅游景点设置四处主要旅游客运码头。 (二)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从城乡统筹、共建共享的角度,对供排水、供电和电讯等市政工程设施先行规划研究,综合考虑规划整体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至规划期末,除市域综合交通网外还将着力建立稳定通畅的供排水网、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网、数字化信息网、防灾减灾安全网等四张网。 (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在市域范围内按照现状条件,根据国家专业部门规定的指标,结合各部门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等社会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基本服务设施就近布局,以方便人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高级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升服务质量。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加强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建设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示范区。按照《浙江省环杭州湾都市圈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对沿海、沿江、沿主干线及产业功能区之间必须预留足够的绿色生态廊道;加强虞南山区及虞北生态湿地的保护。规划分别提出水、气、声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防治措施,提出相应环卫设施布局及规模的设想。至规划期末(2020年),全市环境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物质和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生态市建设成果不断完善和深化,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的良性循环。 (五)旅游规划

结合上虞市自然山水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交通网络建设状况,确定上虞市旅游开发的总体空间布局围绕“一心一带三区”及六大支撑品牌展开,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曹娥江为主要纽带,串连其他旅游区块,形成在功能上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各具特色的虞舜文化旅游区、虞北休闲旅游区和虞南生态旅游区三大旅游功能区。 五、近期建设规划 (一)建设发展重点

完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对外交通与城镇内交通的衔接,巩固和提升上虞市在浙东南的交通枢纽地位。重点加强现代化电网和天然气工程建设,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统筹城镇上下水管建设和市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城乡共享基础设施的水平。推进通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打造信息网络平台,推进信息化,初步构建“数字上虞”。 (二)城乡建设规模

规划近期将全市人口容量控制在115—120万人以内,其中城镇人口70—75万人,农村人口40—45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公里以内,市域非农建设用地控制在220平方公里以内。

第二部分 中心城区规划 一、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总目标:构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活殷实、文明开放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二、城市性质

上虞市的城市性质拟定为:浙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具有滨江特色的生态城市。 三、中心城区规模 (一)人口规模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010年32.50万人;2020年42万人。 (二)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用地规模达34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远期用地规模应达到44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

四、中心城市规划总体布局 (一)城市用地发展战略

1、发展战略:上虞市发展以“龙山”、“曹娥江”、“杭州湾”三个时代并进的战略;在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上,确立主攻城北新区的发展战略。

2、发展思路:北进西扩、南拓东连、沿江开发、提升老城。K%['?o2T9P9oyM!G'K @ (二)城市形态与结构

规划布局结构:“一轴一核三心三环”

一轴:指曹娥江景观轴。曹娥江从市区中部穿过,两侧规划生态景观绿地,改善城区环境,体现滨江城市、山水城市的特色。 一核:指整个上虞市的市民中心,位于城北核心区域,曹娥江以北,为近期实施的主要项目。 三心:指老城区的市级商业中心、城北新区商业中心和开发区商业中心。 三环:指由现状的舜江路和凤山路、渡江路、大桥路连成城区内环,缓解市中心区交通压力,作为一个保护环。

(三)中心城区各组团用地布局

老城组团:北至西横河,东至百沥河,南到铁路,西至曹娥江边,用地面积300公顷,居住容量约6万人。

城北组团:位于老城组团北侧,规划容量12万人。

城南组团:位于老城区以南、曹娥江以东的地区,规划居住3.5万人。

曹娥组团:主要为三环西路以东,曹娥江以西的地区,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 西南组团:主要位于老104国道以南,上三线和新104国道之间的区域,规划人口4.5万人。 五、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城北组团改善、向南新建曹娥江西岸片区,以及进行经济开发区的西乡扩建。随着城北组团的建设以及曹娥江西岸的开发,城市南北拓展的趋势将带领上虞走向另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一)重点发展地区

曹娥江西岸片区为近期上虞城市开发的重点区域,以曹娥江西岸公共中心的建设为核心,带动城市继续向西向南发展,改造原有破旧房屋,改善人民居住环境,突出城市生态化的特点。 城北组团: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如体育中心、行政办公、商业设施、医疗设施、物流中心以

及长途客运中心等,从而达到完善城市功能和促进城市CBD建设的目标。

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区:继续跨越四环路向西发展,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

市域总体规划作为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的新载体,以“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为目标,优化配置空间资源和城乡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发展定位 上虞市位于杭州、宁波两大城市群之间,嘉绍高速跨江大桥的建设更是把上虞市纳入上海市二小时经济圈范围,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给上虞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上虞市发展将积极投身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发展成为杭州湾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浙东北商贸强市和旅游休闲之都。 二、城市化水平预测

上虞2005年全市现状总人口(含暂住人口)约为100.37万人,预测到2010年上虞市总人口为117.50万人;2020年为142.00万人。 市域城市化水平为: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62%左右;2020年为75%左右。 三、市域空间布局

规划将市域空间发展确定为“北工、中城、南闲”的总体格局。

北部区包括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沥海、盖北、谢塘和崧厦4镇,面积435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规划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突出桥头堡作用,建设新兴的现代工业新城。

中部区包括上虞中心城市、道墟、小越、驿亭、梁湖、丰惠等镇,面积大约359平方公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联动周边城镇发展,形成人口集聚,产业高端发展的城镇-产业密集区。

南部区包括长塘、上浦、汤浦、章镇、永和、下管6镇和陈溪、丁宅、岭南3乡,面积约601平方公里,山丘广布,大部分为本市河流水系的上源,需加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未来重要的生态保障基地。同时规划发展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

四、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构建了“1-4-30”型“群星拱月”式城乡一体的居民点体系框架。其中“l”为一个中心城市,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辐射作用,加快人口和二、三产业向中心城市的集聚。“4”为4个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分别为章镇、丰惠、小越、崧厦镇,将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具有片区服务功能,能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中心城镇:“30”为建设30个左右的示范新农村(中心村),通过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成为宜居的新型社区化农村。这样市域整体上形成镇、村围绕中心城市的“群星拱月”式发展框架。除“1-4-30”包括的镇村外,其他城镇按一般镇建设发展,村庄整合后按基层村标准建设。 五、风景旅游规划

结合上虞市自然山水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交通网络建设状况,确定上虞市旅游开发的总体空间布局围绕“一心一带三区”及六大支撑品牌展开,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曹娥江为主要纽带串连其他旅游区块,形成在功能上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各具特色的三大旅游功能区,六大支撑品牌为“中国英台之乡、水上运动中心、中华孝园景区、养生休闲基地、四季鲜果之旅、浙东新商都”。

评论

上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浙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具有滨江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规划建成区人口规模2010年37万人,2020年60万人,建成区用地规模70.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结构为“一轴、两翼、三环、五片”,一轴指曹娥江景观轴;两翼指江东、江西两大片区;三环指以舜江东路和舜江西路组成的内环、以三环北路和东山路组成的中环和以四环线构成的外环;五片是指规划的五个功能区:老城区,为城市传统商业居住中心;城北新区,为城市新的行政、居住、商业中心;经济开发区,为上虞市的高新产业基地和新兴滨江居住区;城南片区,为城市高档居住区和休闲旅游区;城东片区,为城市新兴的工贸区。

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图

一、上虞城市性质、规模

城市发展性质为:浙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具有滨江特色的生态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为:2010年32.5万人,2020年44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为:2010年34平方公里,2020年46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战略

规划确立主攻城北新区的发展思路。按照“北进西扩、南拓东连、沿江开发、提升老城”的城市发展策略,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个性,实现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

三、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结构:一轴两翼三心三环。 一轴指:曹娥江景观轴。强化曹娥江的城市主轴作用,体现滨江城市、山水城市的特色。

两翼指:以曹娥江为轴划分的江东、江西两片。

三心指:城北、经济开发区、老城区组团中心。城北形成全市行政、商业及居住的综合性主中心,老城区通过有机梳理,改造提升,形成市域传统商业居住中心,经济开发区滨江地带形成以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商务中心。

三环指:内环、三环路、四环路。内环作为城区内公共服务的生活环。三环路联系城区内各功能区,为主要的交通性干道。四环路则承担过境交通作用。

中心城市用地规划图

五、主要公共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规划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布局结构

城北公共主中心:是上虞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城区公共副中心:形成商业、旅游功能完善的市级公共副中心。城西公共副中心:形成以商业、现代商务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公共中心区。

(1)商业用地规划

上虞市商业零售业态规划总体布局为:“一核两心十二点十五街”的商业零售布局结构。强化不同级别商业中心的特色和功能分工,合理布局,整体分散,局部集中。一核:即一个市级商业中心-城北商业中心,两心:即两个区级商业中心,指的是老城商贸中心和经济开发区商贸中心,十二点:即十二个社区商业中心;十五街:即十五个专业特色街(区)。 (2)金融业用地规划

大型金融设施主要结合老城区商业中心、经济开发区商业中心、城北商业中心布置。 (3)农贸市场用地规划

城区农贸市场规划按照500米至10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以250平方米/千人的建设标准配置。新建菜市场按按浙江省的《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及上虞市规范化农贸市场标准执行。

六、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着力构建一个“功能明确、系统分明、方便、迅速、安全、经济”的城市交通系统。 规划路网框架 1、道路网主框架

城区的道路网络为放射环形加方格网状的布局结构。整个中心城市道路网框架采用交通走廊、环状主干路和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基本上形成“四横两纵三环”主骨架。四横分别是杭甬高速、一号路、人民路、上三高速;两纵分别是南北中心大道、329国道;三环分别是内环、三环路、四环路。 2、城市公共交通

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公交干线分为市级干线、区间级干线和区内干线三级,进入城区的公交线路采用“直通”和“无缝换乘”两种方式相互补充。对外交通换乘枢纽:上虞火车站、城际铁路车站、汽车东站和汽车西站。市内交通换乘枢纽:汽车东站、汽车西站、城北客运站及开发区客运站不仅是主要的对外交通换乘枢纽,而且应该成为区间公交联系的主要枢纽,汽车东站和开发区客运站也规划为区间级的公交枢纽。

城市公共交通

八、城市景观规划

曹娥江为依托,以河渠及景观道路为绿化纽带,结合各区的自然和区位特征,形成多元渗透的动态绿地景观系统。

1、老城片区:依托曹娥江景观主轴线,以平缓、开敞的水面与绿色空间相交融的自然风光为特色,结合旧城改造,保护旧城的传统形态,以传统文化为城市底蕴,以沿江公园与半山——龙山景区形成绿化核心,合理布局开放绿地,体现市中心区独具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绿地特征。

2、城北新区:依托曹娥江景观主轴线,以市民中心公园与开发区公园形成该区的绿化核心,以河道绿化以及四环路、三环路、市民大道、称山路、江扬路迎宾路等景观道路形成绿色廊道。结合居住区绿化和城市开放空间的有机建设,展示城市新区富有活力、简洁快的城市绿地特征。

3、经济开发区:注重滨江组团沿曹娥江开敞式景观塑造,加快绿化建设,形成完善的绿化骨架,以简洁明朗的绿化风格,体现现代工贸、商务新区的活力和节奏感。

4、城南片区:以其特有的生态资源为基础,结合曹娥庙风景区,卧龙山风景区以及龙山风景区的建设,体现禹、舜文化的悠远,重点发展人文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建设以生态居住社区为特色的新区形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