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涉氨企业安全操作规程

涉氨企业安全操作规程

2022-11-2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公司 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2015年1月发布2015年1月实施

目录

一、制冷压缩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1 二、油分离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8 三、冷凝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10 四、贮液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14 五、中间冷却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17 六、循环储液桶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19 七、排液桶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21 八、集油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23 九、空气分离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25 十、氨泵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27 十一、蒸发器除霜安全操作规程 ................................................................................................................. 29 十二、制冷系统充氨安全操作规程 ............................................................................................................. 32 十三、冷风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33 十四、蒸发式冷凝器安全操作规程 ............................................................................................................. 34 十五、冷库氨系统融霜安全操作规程 ......................................................................................................... 35 十六、钳工安全操作标准 ............................................................................................................................. 39 十七、维修电工安全技术操作标准 ............................................................................................................. 43 十八、电焊工安全操作标准 ......................................................................................................................... 45 十九、气焊工安全操作标准 ......................................................................................................................... 47 二十、管工安全操作标准 ............................................................................................................................. 49 二十一、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 51

一、制冷压缩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制冷压缩机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经安监部门培训办理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穿戴齐全本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后,方可持证上岗。

2.压缩机开启前的准备工作:

2.1检查记录,掌握系统停用原因和时间。 2.2检查系统中有关阀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2.1压缩机到油分离器、冷凝器、高压储液桶管路上的阀门均开启。 2.2.2蒸发器到低压储液桶、压缩机之间管路上的阀门均开启。 2.2.3使用双级压缩机,中间冷却器上的进汽阀门、蛇形冷却盘管的进出液阀门均开启。

2.2.4机器吸、排汽阀门均关闭。

2.2.5各种使用设备上的压力表控制阀、安全阀控制阀、指示器控制阀均开启。各设备的放油阀关闭。 2.2.6调节站的调节阀关闭。 3.检查设备

3.1高压储液桶的液位不得高于80%,不得低于30%。

3.2重力供液方式:系统中氨液分离器的液位不得超过40%;氨泵供液方式:低压循环储液桶液位保持在30%〜60%之间。

3.3双级压缩系统,中间冷却器的液位低于浮球阀中心线,中间冷却器的压力不超过0.49MPa。 3.4待用氨泵周围无障碍物。

4.开启循环水泵向冷凝器、机器水套供水,观察水流情况。 5.检查压缩机

5.1应确保压缩机的保护罩完好,压缩机运转部位无障碍物。 5.2曲轴箱压力应低于0.20MPa,超出此压力时,须查明原因,减压到

规定数值内。

5.3曲轴箱单视孔油位不低于视油孔1/2部位,曲轴箱双视孔油位在上视孔1/3部位。

5.4机器加油三通阀在“运转”或“工作”位置上,能量调节装置手柄拨至零位。

5.5确定机器压力表阀均开启,油压、高低压继电器自动保护装置指针在调定数值上。

5.6检查水套供水是否畅通。

6.在值班班长的指挥下进行开、停车。 6.1压缩机开启程序:

6.1.1系列单级压缩机的开车程序:

6.1.1.1转动油过滤器手柄,保证油过滤器的畅通,盘机器联轴器应轻松。如盘不动,找出原因。 6.1.1.2打开机器的排汽阀。 6.1.1.3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

6.1.1.4缓慢开启机器的吸汽阀,并注意电流表电流稳定。在开启吸汽阀时,若发现有液击声,立即关小吸汽阀,然后再缓缓开启,直到没有液击声,将吸汽阀完全打开。在开启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油压变化情况。

6.1.1.5调整油压,使油压比吸汽压力高0.15〜0.29MPa。 6.1.1.6观看油压表,缓慢逐档拨卸载装置手柄。

6.1.1.7压缩机正常运转后,开启氨泵或有关节流阀,向低压系统供液。 6.1.1.8填写有关表格和开车记录。 6.1.2系列双级压缩机的开车程序:

6.1.2.1转动油过滤器手柄,以保证油过滤器的畅通。 6.1.2.2开启机器一、二级排汽阀门,活动一、二级吸汽阀。

6.1.2.3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

6.1.2.4调整油压,油压应比吸汽压力高0.15〜0.29MPa。

6.1.2.5待电流、电压平稳后,加一组载荷(高压载荷)。缓慢开启压缩机二级吸汽阀,此时电流平稳上升。若有液击声,立即关小吸汽阀,而后再缓缓开启,直至没有液击声,完全开启吸汽阀。

6.1.2.6缓慢开启二级吸汽阀时,随时观察中间冷却器的压力变化。待压力小于39MPa时,缓慢开启压缩机一级吸汽阀(吸汽压力不高于0.04MPa)。随时观察各种仪表运行情况。若发现压缩机有敲击声,应迅速关小吸汽阀,待声音消除后继续开启,直至完全开启。观察油压表,缓慢逐档拨卸载装置手柄,直至压缩机全负荷运行。

6.1.2.7机器运转正常后,开启氨泵或有关节流阀向低压系统供液。 6.1.2.8填写有关记录表和开车记录。 6.2压缩机运转中的调整与操作: 6.2.1机器正常运转的标志:

6.2.1.1机器运行的声音:压缩机运行中,汽缸、曲轴箱及安全盖等部位都不应有异常声音,只有吸、排汽阀片发出清晰的上下起落声。 6.2.1.2机器运行的电流:压缩机运行中,机器的电流表指针在吸、排汽压力无变化时处于平稳状态,不应有大摆动。

6.2.1.3机器运行中的油压:平稳保持在规定数值之间,曲轴箱油面保持在要求范内,且不能有泡沬。

6.2.1.4机器运行中的温度:各部位温度保持在规定数值内;油温最高不得超过70°C,最低不得低于5°C;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温升现象,轴承温度不应过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C。 6.2.1.5机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为3〜5C。 6.2.1.6机器密封器正常滴油量为1〜2滴/分。

6.2.1.7机器运行与整个系统的工作协调一致。即机器的吸汽温度比蒸

发温度高5〜15C,机器的排汽温度不超过150C。机器的排汽压力不超过1.47MPa,机器的吸排汽压力比不得大于8。 6.2.2压缩机运行时的调整操作:

6.2.2.1当压缩机进出水温差大于机器规定冷却水进出水温差时,应缓慢加大冷却水量(严禁突然加大冷却水量,以防止事故发生)。 6.2.2.2当压缩机油面过低,机器需要加油时,应通知设备间人员开启加油泵,然后将压缩机的加油三通阀拨至“加油”位置即可。如果曲轴箱压力较高,可适当关小吸汽阀降低曲轴箱压力,待加油完毕后再打开吸汽阀。加油工作完成后,通知设备间停加油泵,同时将加油三通阀拨至“工作”或“运转”位置,关闭加油阀。

6.2.2.3当压缩机吸汽压力过低或过高时,须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给予调整,必要时停车。

6.2.2.4双级压缩机排汽温度过高时,判断是否是中冷供液不足,若是,应及时向中冷供液。

6.2.2.5通过调整机器的运行状态,机器仍无法正常运行时,须立即停车,查明原因。

6.2.3单级压缩机的正常停车操作:

6.2.3.1逐档减少压缩机的工作缸数至“0”位,关闭吸汽阀。 6.2.3.2切断电源,在压缩机停止运转的同时,关闭压缩机的排汽阀。 6.2.3.4停车5〜10分钟后,关闭水套供水阀。 6.2.3.5填好有关表格,做好停车记录。 6.2.4双级压缩机的正常停车操作:

6.2.4.1逐档减少低压缸的工作缸数,关闭一级吸汽阀,当中间压力降至0.20MPa时,关闭二级吸汽阀。

6.2.4.2切断电源,同时关闭一、二级排汽阀。 6.2.4.3停车5〜10分钟后,关闭水套供水阀。

6.2.4.4若长期停车,须将中间冷却器中的氨液排尽。 6.2.4.5填好有关表格,做好停车记录。

6.2.4.6如整个系统停止工作,须在停压缩机前关闭调节站上的总供液阀和系统供液阀,停止氨泵的运行(停泵前必须先停止向低压循环桶供液)。在压缩机停止运转10分钟后,停水泵。冬季停车、停泵时,必须将机器水套等设备和管道内的余水放尽,以防冻裂设备。 6.2.5压缩机特殊运转的操作: 6.2.5.1压缩机发生湿冲程的调整

6.2.5.2压缩机运转中发现以下情况,操作人员须及时采取措施。 6.2.5.3机器吸汽温度迅速下降。 6.2.5.4机器排汽温度迅速下降。 6.2.5.5机器运行声音发重或有敲击声。

6.2.5.6机器吸汽口迅速结霜,严重时汽缸壁结霜,再严重时,曲轴箱及排汽管出现霜层。

6.2.6单级压缩机湿冲程的处理。

6.2.6.1压缩机运行中如发生湿冲程,应立即关小机器吸汽阀(严重时关闭吸汽阀),同时关闭供液阀。

6.2.6.2立即卸载,只留一组缸工作,利用机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将汽缸壁的霜融化。

6.2.6.3当排汽温度上升到70〜80°C时,缓慢打开吸汽阀,若排汽温度下降,应再次关闭吸汽阀,重新进行上述过程(1、2项)。 6.2.6.4吸排汽温度逐渐趋向正常时,再增加工作缸数,开足吸汽阀,恢复机器正常运行。

6.2.6.5在调整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机器油压的变化,不得造成机器在无油压的状态下运转。

6.2.6.6湿冲程严重时,必须停车,但不得关掉机器冷却水,以防机器

冷却系统被冻裂,并加大水套供水量。 6.2.7双级压缩机湿冲程的处理:

6.2.7.1低压级的湿冲程与单级压缩机湿冲程处理方法相同。 6.2.7.2高压级湿冲程多因中间冷却器液位过高造成,按以下程序操作:

6.2.7.2.1关闭中间冷却器供液阀。 6.2.7.2.2关小低压级吸汽阀。

6.2.7.2.3将低压级工作缸全部卸载,只留高压缸工作,同时关小高压吸汽阀。

6.2.7.2.4当中间冷却器液位降到正常时,再将机器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

6.2.7.2.5在调整过程中,时刻注意机器油压的变化,不得造成机器在无油压的状态下运转。

6.2.7.2.6湿冲程过程中或湿冲程严重停车后,应加大水套供水量。 6.2.8压缩机倒打反抽操作规程: 6.2.8.1关闭机器吸汽阀、排汽阀。 6.2.8.2开启反抽吸汽阀、排汽阀。 6.2.8.3开启机器排汽阀。

6.2.8.4接通电源,启动机器,缓慢开启机器吸汽阀,进行反抽工作。 6.2.8.5反抽工作完成后,关闭机器吸汽阀。切断电源,同时关闭机器排汽阀。

6.2.8.6关闭反抽吸汽阀、排汽阀。

6.2.8.7开启机器吸汽阀、排汽阀,恢复系统正常状态。 6.2.9压缩机非正常停车:

6.2.9.1突然停电,可按正常停车操作。待查明停电原因,处理完毕后再开启机器。

6.2.9.2设备一般故障停车:仔细观察分析,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性质,按正常停车程序停车。检修完毕后,再开启机器。

6.2.9.3设备严重故障停车:当设备、管道发生严重跑氨(特别是高中压系统);机器发出异常声响,来不及判断出故障的部位,为防止事故蔓延扩大,须马上切断电源停车,关闭所有阀门,组织人员抢修处理。检修完毕后,填写有关表格,做好记录,再开启机器。

二、油分离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油分离器正常运行操作:

3.1正常运行时,油分离器进气阀、出气阀必须出于全开状态,放油阀应该关闭。

3.2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阀的开启度视液位控制要求而定,一般洗涤式油分离器壳体上会有液位指示牌。

3.3如油分离器上装有液位指示计或油位指示计,其阀门应微开或全开。液面计阀门有倒关装置,当玻璃破裂时,在全开状态下弹子会堵塞阀孔,防止大量油、氨外溢。

3.4根据放油计划或压缩机耗油量,油分离器应经常进行放油,一般每周不得少于一次。系统运行中可用手摸分油器下部判断其存油量,存油较多,其下部温度会较低。 3.5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4.油分离器的放油操作:

4.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4.2如果是洗涤式油分离器,为提高放油效果,放油前提前半小时左右关闭供液阀,先开启油分离器放油阀,然后缓慢开启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注意: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不能关闭太久,防止容器内积油被过热气体汽化而进入冷凝器。

4.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油分离器和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放油操作。

4.4放油完毕,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开启供液阀恢复油氨分离器的工作状态。

4.5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4.6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三、冷凝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壳管式冷凝器的操作

3.1壳管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

3.1.1根据压缩机制冷能力和冷凝器的热负荷,确定需投入运行的冷凝器和冷却水泵的台数。

3.1.2正常工作时除放油阀、放空气阀关闭外,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经常观察冷凝压力,表示压力最高不得超过1.5MPa/cm。 3.1.3壳管式冷凝器应有足够的冷却水量。如有两台以上冷凝器,应调整好水阀,使每台水量基本均匀相等。立式冷凝器的分水器应全部装齐,不应短少,避免水量分布不均或不沿管壁下流。

3.1.4应经常检查冷凝器冷却水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查冷却水温与水量是否符合要求,一般立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为2~4℃,卧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为3~6℃。冷凝温度一般较出水温度高4~6℃。

3.1.5应定期检查并清除冷凝器的水垢,一般每年清除1-2次水垢和污泥(视水质情况而定),水垢厚度不应超过1.5mm。

3.1.6定期用酚酞试剂(纸)检查其出水,如发现有氨的现象,应停止其工作,切断其与系统的联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3.1.7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实际冷凝压力差值(差值越大,系统空气越多),排气压力表指针摆动的情况(摆幅越大,空气越多)等,分析是否需要放空气。

3.1.8应定期放油,一般一个月左右应放油一次。

3.1.9当全部制冷压缩机停止运行15~20分钟后,停止冷却水泵和冷却水塔风机。寒冷地区冬季停机,应防止冷却水系统“冻胀”危害。

3.1.10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3.1.11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3.2壳管式冷凝器放油操作:

3.2.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3.2.2冷凝器放油时,应尽可能在该冷凝器停止运行30分钟进行,缓慢开启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3.2.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冷凝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冷凝器的放油操作。

3.2.4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放油。 3.2.5放油完毕,关闭冷凝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复冷凝器的工作状态。

3.2.6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3.2.7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3.3壳管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

3.3.1冷凝器放空气应尽量通过放空气器进行,以减少制冷剂损耗,防止环境污染。

3.3.2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3.3.3开启冷凝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使混合气体进入放空气器。

3.3.4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开启供液节流阀,防止大量液氨进入低压系统,一般放空气器的降压管结霜不应超过2米。放空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

3.3.5过10分钟左右,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将空气排到水桶的水中放出。

3.3.6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2/1时,应关闭供液节流阀;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当放空气器回流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 3.3.7放空气阀开启度应适当,开启度可依据水桶中气泡情况调整。如气泡呈圆形,并在上升过程无体积变化,水温不升高,说明放出的气体是空气;如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消失或体积变小,则说明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氨气,应关小放空气阀;如发现水桶中水温升高,并有强烈的氨味,水逐渐呈乳白色或有轻微爆炸声时,则说明放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氨气,应立即关闭放空气阀,停止放空气。

3.3.8放空气完毕,应提前15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相隔数分钟后开启回流阀,停止放空气后,应抽出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即关闭降压阀。

3.3.9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4.蒸发式冷凝器的操作

4.1蒸发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

4.1.1蒸发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时,除对空放气阀、放空气阀处于关闭状态外,其余阀门均应处于开启状态。

4.1.2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喷淋水应经软化处理,水质应达到《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79要求,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抽样检测水质,并应每月清洗水池一次。

4.1.3经常检查冷凝器水池水位,以及浮球阀、溢流阀是否正常工作,一般一周一次。

4.1.4蒸发式冷凝器正常工作时,表压力最高不得超过1.5MPa/cm。 4.1.5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统定时放空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新系统应持续打开空气分离器,直至不凝性气体放完为止,之后每间隔一周放一次。在设备维护保养、系统添加制冷剂和润滑油后应立即予

以放空,确保系统中没有不凝性气体。

4.1.6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须每个换热管组上、下放空气口逐个进行。如果冷凝器进气接口处的放空口采用的是直接对空方式,必须在系统关闭运行30分钟以后才能有效防空。(注意:正常运行时,禁止换热盘管上、下或盘管组之间联通。)

4.1.7蒸发式冷凝器冬季运行时要注意防冻。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冬季可以采取干式运行的方式,节约运行费用。

4.1.8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4.1.9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4.2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

4.2.1蒸发式冷凝器进气口处可以采取直接对空排放空气,必须在系统停止运行30分钟后进行。当人工操作时,必须遵循正确的安全程序和注意事项。

4.2.2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必须每个放空气口逐一进行。同时打开多个换热盘管的放空阀,将会使存液弯失去作用,使液体回到冷凝盘管中。

4.2.3放空气操作按空气分离器操作规程执行。 4.2.4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四、贮液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贮液器正常运行操作:

3.1检查贮液器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放油阀、放空气阀关闭状态,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

3.2在正常的情况下,贮液器液面应稳定,不应有忽高忽低的现象,但允许在系统热负荷发生剧烈变化时液面发生波动。其液面最高不应超过80%,最低不应低于30%。

3.3同系统有多台贮液器时,在液氨不足的情况下,可停用其中部分高压贮液器,将不使用的贮液器内液氨送出,但其贮液面不能低于20%(注意:必须保证任何时候出液管口位于液面之下)。关闭其进液阀、出液阀、液体均压阀、放油阀、放空阀。(悬挂设备停用指示牌)停用的贮氨器必须始终保持气体均压阀、压力表阀的开启状态。(注意:定期观察贮液器压力状态)

3.4贮液器和冷凝器上的压力表读数应相同,最高不得超过1.5MPa/cm,压力表指针稳定。

3.5贮液器应定时放油,放油操作时,应尽可能停用该贮液器(关闭进液阀、出液阀、气体均压阀及液体均压阀);然后,按放油操作规程进行放油操作。

3.6贮液器应按放空气操作规程及时放空气。

3.7贮液器一般应放置在室内,如放置在室外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阳光直晒。

3.8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3.9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4.贮液器放油操作:

4.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4.2贮液器放油时,应缓慢开启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4.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贮液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贮液器的放油操作。

4.4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放油。 4.5放油完毕,关闭贮液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复贮液器的工作状态。

4.6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4.7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5.贮液器放空气操作:

5.1贮液器放空气必须通过放空气器进行。 5.2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5.3开启贮液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使混合气体进入放空气器。

5.4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开启供液节流阀,开大氨液会进入低压系统,造成压缩机潮车。放空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

5.5过10分钟左右,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将空气排到水桶的水中放出。

5.6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2/1时,应关闭供液节流阀;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当放空气器回流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

5.7放空气完毕,应提前15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停止放空气后,应抽出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即关闭降压阀。

五、中间冷却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中间冷却器正常运行操作:

3.1检查中间冷却器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其排液阀、放油阀处于关闭状态,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供液电磁阀(浮球阀)、节流阀的开启状态由液位控制要求确定,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如是浮球阀,正常运行时,上部气体均压阀和下部液体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 3.2中间冷却器正常工作时,其液位应处于浮球阀中心线或液位控制器的控制线高度。液位过低(低于30%)或超高均属于不正常现象,应查找原因、解决后才能恢复工作。(注意:要及时排除中间冷却器供液部分液位控制故障,避免发生系统运行安全事故)必要时可采用手动补液或排液。

3.3配组双级制冷系统启动时,应先启动高压级制冷压缩机,待中间冷却器压力降至0.98×10MPa时,再启动低压级压缩机。开车前,若中冷器液面低于30%时,不得起动压缩机,应先适当补充液氨。 3.4配组双级制冷系统停机时,应先停低压级制冷压缩机,待中间冷却器压力降至0.98×10MPa时,再停高压级压缩机。停车前,应提前停止中冷器供液。

3.5中间压力与系统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以及系统运行中的高、低压级容积比有关,一般情况下,中间冷却器正常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4MPa,系统停止工作时,压力不应高于0.6MPa,否则应及时降压。 3.6高压级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温度是随中间压力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比中间冷却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高2~4度。

3.7当系统有多台中间冷却器时,如果停止其中一台的工作,则被停止

工作的中冷器其盘管进液阀要及时关闭。

3.8中间冷却器内存油多少可根据低压级压缩机的耗油量来判断,一般低压级压缩机每耗油20公斤应放一次油。如果运行中,中间冷却器金属液面计上部结霜、下部不结霜,则说明存油过多。 3.9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3.10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4.中间冷却器的放油操作

4.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4.2关闭中间冷却器供液阀,再开启中间冷却器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4.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一般为时,关闭贮液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中间冷却器的放油操作。

4.4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停止放油。 4.5放油完毕,关闭中间冷却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开启中间冷却器供液阀,恢复中间冷却器的工作状态。 4.6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4.7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六、循环储液桶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低压循环贮液桶的运行操作

3.1低压循环储液桶正常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其冲霜排液阀、放油阀处于关闭状态,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供液电磁阀(浮球阀)、节流阀的开启状态由液位控制要求确定,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 3.2正常运行状态下,低压循环储液桶液面应处于浮球阀中心线或液位控制器的控制线高度。一般立式循环储液桶应为容器高度的30%~40%。 3.3操作人员应经常观察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液面情况,若液位超过桶体高度的50%时,应关闭或减小供液阀开启度,以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如果开机前发现低压循环储液桶液位超高,应先开启氨泵,送出部分液氨。压缩机运行时,适当减小吸气阀门的开启度。

3.4当自动控制供液阀(电磁阀、浮球阀)供液不足时,可以开启手动节流阀同时供液,保证氨泵正常运行。当液位控制系统失灵时,应关闭供液电磁阀(浮球阀),采用手动节流阀直接供液。

3.5玻璃液面计有时会显示假相,应予以清除。存油器应存满冷冻油。存油器换新油时,应先关阀两边的阀门,然后才能开下部的放油阀。 3.6采用低压循环储液桶作冲霜排液桶使用时,应在热氨融霜前10~15分钟关闭供液阀,冲霜时应控制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液位,不得过高。冲霜用的进液阀(膨胀阀)不宜常开,更不宜开得过大,开开关关间歇的进行。(注意:要注意观察低压循环储液桶和热氨的压力变化)。 3.7低压循环储液桶需要停止运行时,应减少或停止供液,降低液位,再停止氨泵运行,关闭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 3.8根据实际情况按放油操作规程放油。

3.9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3.10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4.低压循环贮液桶的放油操作 4.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4.2关闭低压循环储液桶的供液阀,停止氨泵运行;静止20分钟后,缓慢开启低压循环储液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注意:由于低温状态下润滑油黏度更高,放油会较困难)

4.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低压循环储液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放油操作。 4.4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结霜现象时,应停止放油。

4.5放油完毕,关闭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复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工作状态。

4.6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4.7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七、排液桶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排液桶的正常运行操作

3.1排液桶的功用是按受蒸发器热氨冲霜时排回的液氨及其他设备的液氨。排液桶也可作为其它设备放油的中转站。

3.2检查排液桶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压力表阀、液面计阀处于开启状态,其余的阀门都应处于关闭状态。检查排液桶的液面与压力。如桶内有氨液时,应先进行排液;如压力过高,应打开降压阀,使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后,关闭降压阀。

3.3当热氨冲霜时,开启液体分调节站的排液阀和排液桶上的冲霜进液阀。排液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的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3.4操作排液桶上的加压阀、降压阀时,要注意缓慢开启,同时开启度也不能太大。(注意:排液桶上加压阀、减压阀不能同时开启) 3.5排液桶的液面不允许超过80%。热氨冲霜完毕先关闭液体调节站的排液阀,再关闭排液桶的进液阀。(严禁先关闭排液桶进液阀,后关闭液体调节站排液阀)

3.6静止20分钟后,按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3.7结束放油后,开启加压阀,当压力升至0.6MPa时关闭加压阀,高压储液器出液阀;开启排液阀出液阀及有关系统供液阀,将排液桶的氨液排至蒸发系统中去。(注意:在排液过程中,排液桶内压力应保持0.6MPa)

3.8排液桶排液完毕,关闭排液阀。缓慢开启降压阀,使排液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关闭降压阀,使排液桶处于待工作状态。

3.9排液桶作其他设备排液时,操作注意事项与热氨融霜时操作相同。 3.10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3.11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4.排液桶的放油操作

4.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4.2冲霜排液完成静止20分钟后,、缓慢开启低排液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4.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排液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排液桶的放油操作。

4.4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结霜现象时,应停止放油。

4.5放油完毕,关闭排液桶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排液桶进入加压排液状态。(注意:放油完毕,要先关排液桶的放油阀,将放油管内油和液氨抽回集油器后,方能关闭集油器进油阀。) 4.6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制冷系统。 4.7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八、集油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制冷设备放油的基本规则:制冷设备的油均应经过集油器分离氨液后,再放出系统。理想的放油时机是在设备停止工作以后,这不仅可以提高放油效率,而且便于操作和确保安全。集油器的待工作状态: 3.1集油器处于低压状态;

3.2连接该集油器所有设备的放油阀处于关闭状态;(注意:否则极易引起严重事故)。

3.3进油阀、放油阀、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压力表、安全阀前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油位计阀处于微开或全开状态。

3.4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如果集油器压力过高,应缓慢开启集油器的减压阀,当压力稳定在系统回气压力时,关闭减压阀。 3.5放油操作时,先开启需放油设备的放油阀,再微开集油器进油阀进行放油,当集油器集油器压力升高时,要关闭进油阀后,打开减压阀降压;关闭减压阀后再微开进油阀,如此反复操作。放油时,集油器的油位不得超过70%,以防减压时压缩机吸入液体。(注意:集油器的进油阀和减压阀不可以同时打开)

3.6设备放油管有发潮或结霜现象时,说明有氨液放出,应关闭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

3.7确认关闭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后,缓慢开启减压阀,使油中的氨液蒸发,当压力接近回气压力时,关闭减压阀。静止不住20分钟,看集油器压力是否回升,如果压力上升明显,应再进行减压,直至静止20分钟压力不再回升为止开启放油阀,把油放入预先准备的容器中。如果集油器有淋水、辅助加热等装置,在减压过程中,打开

淋水阀或辅助加热器,加快油中液氨的蒸发分离。

3.8从集油器向外放油时,操作人员应戴橡胶手套,站在操作通道(室内)或放油管上风侧(室外)操作,不得离开操作地点。 3.9放油完毕,关闭放油阀。记录放油时间和放油数量。

3.10系统设备放油时应逐一放油,严禁多台设备同时向同一集油器放油。(注意:否则极易引起严重事故)

九、空气分离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制冷系统内空气应尽量通过放空气器进行,以减少制冷剂损耗,防止环境污染。

4.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5.开启冷凝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使混合气体进入放空气器。

6.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开启供液节流阀,防止大量液氨进入低压系统,一般放空气器的降压管结霜不应超过2米。放空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

7.过10分钟左右,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将空气排到水桶的水中放出。

8.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2/1时,应关闭供液节流阀;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当放空气器回流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 9.放空气阀开启度应适当,开启度可依据水桶中气泡情况调整。如气泡呈圆形,并在上升过程无体积变化,水温不升高,说明放出的气体是空气;如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消失或体积变小,则说明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氨气,应关小放空气阀;如发现水桶中水温升高,并有强烈的氨味,水逐渐呈乳白色或有轻微爆炸声时,则说明放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氨气,应立即关闭放空气阀,停止放空气。

10.放空气完毕,应提前15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相隔数分钟后开启回流阀,停止放空气后,应抽出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即关闭降压阀。

11.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12.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十、氨泵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启动氨泵前,应检查氨运转部位有无障碍物,检查氨泵电机和配电柜是否正常。检查循环桶液面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调整。 4.氨泵的启动操作:

4.1开启液体分调节站的氨泵来液阀,氨泵进液阀和需供液库房的供液阀。

4.2转动氨泵联轴器,检查转动是否灵活。

4.3缓慢开启氨泵的吸气阀1~2分钟,泵内气体抽出后,关闭吸气阀。 4.4启动氨泵,开启氨泵的出液阀。(允许在氨泵启动时微开吸气阀,在氨泵运转时吸气阀应关闭)。

5.启动氨泵时,注意氨泵排出压力与电流是否稳定。如果再设定的时间内没有建立压差,压差控制器会停止氨泵运行(一般氨泵压差控制器延时时间为10秒)。再次缓慢开启吸气阀,抽出气体后,关闭吸气阀,重新启动氨泵。

6.氨泵排出压力应与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供液高度相适应,一般出口压力为0.15~0.4MPa。正常运行时,电流表指针稳定,电流不超过规定的安培数,并发出比较沉重输送液体的声音。

7.原则上应先开启制冷压缩机,后开启氨泵,并在停止压缩机运行前停泵,在制冷压缩机运行期间,氨泵的运行与停止应视系统运行情况而定。

8.氨泵运行中,如果电流和排出压力下降,氨泵发出尖锐的无负荷声音,说明氨泵运转不正常,供液不足或不输送氨液,应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注意:氨泵不可以空转,以防止烧坏轴承)一般氨泵不上

液的原因:

8.1循环桶液位过低造成汽蚀; 8.2氨泵出液管堵塞; 8.3进液过滤器堵塞; 8.4氨泵吸入了闪发汽体; 8.5氨泵内积存大量的润滑油; 8.6氨泵机械故障。

9.低压循环储液桶中存油多会影响氨泵正常工作,减少氨泵输液量,会导致氨泵开不起来。润滑油进入蒸发器,会降低蒸发器换热效率,影响制冷效果。

10.氨泵进液端的过滤网应不定期进行清洗,尤其是投产初期,否则会影响氨泵进液量或导致出氨泵不上液。 11.氨泵的停止操作: 11.1关闭循环桶的供液阀。

11.2按下停止按钮,氨泵停止转动时,关闭氨泵出液阀。 11.3若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时,关闭液体分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 12.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压差控制器也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校验。 13.做好氨泵的运行和停止情况记录。

十一、蒸发器除霜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蒸发器热氨融霜操作

3.1检查排液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排液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系统没设排液桶时,融霜排液可直接排入低压循环储液桶,此时,应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3.2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3.3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冷风机:15~20分钟,冷排管:45~60分钟),如果蒸发器为冷风机则关闭其鼓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

3.4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排液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3.5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需冲霜库房热氨阀,注意冲霜时热氨压力不应超过0.6MPa。

3.6注意排液桶的液面不得超过80%。

3.7热氨冲霜完毕,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总热氨阀;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

3.8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蒸发器的工作状态。

4.冷风机水冲霜操作

4.1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冷风机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4.2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小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冷风机蒸发器内残存的氨液吸热蒸发会降低水冲霜效果。)

4.3停止冷风机的鼓风机。

4.4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水,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结冰。

4.5注意检查冲霜排水情况,防止下水道堵塞,冲霜水溢出水盘。 4.6冷风机水冲霜过程中,不得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以防蒸发排管内压力过高。回气阀开启的大小应该以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为0.5~0.6MPa为宜。

4.7冲霜完毕,关闭冲霜水系统。

4.8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稍微开大吸气阀门降低回气压力,根椐库房负荷情况适当开启有关供液阀门,恢复冷风机正常制冷状态。 5.冷风机热氨与水结合除霜操作

5.1检查排液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排液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系统没设排液桶时,融霜排液可直接排入低压循环储液桶,此时,应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5.2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5.3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闭冷风机的鼓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

5.4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注意排液桶的液面不得超过80%。(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排液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5.5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需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注意冲霜时热氨压力不应超过0.6MPa。

5.6热氨融霜5分钟以后,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水,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防止冲霜水溢出水盘。 5.7蒸发器的霜全部除去后,关闭冲霜水系统。

5.8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总热氨阀;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

5.9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冷风机的工作状态。

十二、制冷系统充氨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根椐制冷系统氨情况确定灌量。

4.检查氨瓶出液阀是否严密,确认瓶内氨液符合制冷系统的质量要求。加氨操作人员应带橡胶手套,并准备好防毒面具与防毒衣。操作人员应站在氨瓶出液口的侧面操作。

5.加氨时,应将瓶头朝下倾斜,把氨瓶放在凹形木块上,出液管应与加氨站的加氨管连接牢固。

6.关闭高压储液桶器出液阀,适当降低系统回气压力和循环桶的液面。 7.打开系统有关供液阀、加氨站的加氨阀,再开启氨瓶的出液阀,开始加氨;加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系统压力和压缩机运行状态的变化,防止压缩机湿冲程。

8.当加氨站的压力降至蒸发压力或氨瓶口连按管结霜并且霜层开始融化时,关闭氨瓶出液阀和加氨站的加氨阀。更换新氨瓶,按以上程序继续加氨。

9.加氨完毕,关闭氨瓶出液阀,加氨站的加氨阀。开启高压储液器的出液阀,系统转入正常运行状态。

10.氨瓶在加氨前后,均应过磅,记录加氨量。

11.氨瓶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十三、冷风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启动前的检查:

3.1检查风机及电机固定螺栓有无松动。 3.2如蒸发器霜厚达0.5厘米,须立即除霜。 4.冷风机启动及运转中应注意的问题:

4.1风机启动时,操作人员须一人在库外接通电源启动,另一人在库内观察风机的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原因并及时排除。

4.2风机运转时,应无杂音或异常现象。 4.3电流表指针稳定保持在额定范围之内。 4.4冷风机蒸发器结霜要均匀。

十四、蒸发式冷凝器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使用蒸发式冷凝器时,要开启其进汽阀、出汽阀、压力表阀、混合气体阀、出液阀、安全阀。

4.在使用蒸发式冷凝器的过程中,冷凝压力不得超过1.47MPa,如超过此数值,必须查明原因,待解决问题后方可使用。

5.在使用蒸发式冷凝器的过程中,应按规定先向冷凝器水盘中加水,使水深度在203〜250毫米之间。

6.接通电源,启动冷凝器风机及水泵,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要观察风机及水泵的电流是否在额定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7.开停风机和水泵的周期最大值为每小时6次,因尽量减少开停次数,以免因风机及水泵的电机过热而造成损坏。

8.操作人员须注意观察冷凝器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摆动以及集水盘中的使用水位,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

9.冬季,在使用蒸发式冷凝器时,须关闭补水管路的水阀,彻底排净所有户外补水管、集水盘及水泵内的余水,注意防冻。

10.水盘保养:每半月检查并清洁一次水盘中的滤网,每月清洗一次水盘,如运行环境恶劣,水盘内污物较多,应缩短清洗周期。 11.若长期停用机组或停开水泵时,务必要放空水盘中的水,并清洗水盘,同时打开水泵底侧丝堵排空水泵中的余水。 12.风扇和循环水泵,每使用三个月需加一次油。 13.由专业人员对循环水进行专门处理。

14.应定期清理蒸发式冷凝器的布水器及脱水器,以保证水量充足,风量畅通。

十五、冷库氨系统融霜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3.热氨融霜

3.1热氨融霜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气体引入蒸发器内,利用过热蒸汽冷凝所放出热量来融化蒸发器外表面的霜层,同时蒸发器内原有的积油在压差的作用下排走。这种方法融霜时间短,劳动强度低,除霜效果好,但操作比较复杂,能量损失大,对库温有较大影响。 3.2检查低压循环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低压循环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3.3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3.4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30分钟),关闭其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C、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集管极易发生“液爆”现象)。

3.5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低压循环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3.6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需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注意冲霜时热氨压力不应超过0.6MPa。

3.7低压循环桶的液面不得达到报警液位。

3.8热氨冲霜完毕,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总热氨阀;

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低压循环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

3.9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蒸发器的工作状态。

4.冷风机水冲霜操作

4.1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冷风机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4.2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30分钟),关小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 4.3停止冷风机的风机。

4.4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水,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结冰。

4.5注意检查冲霜排水情况,防止下水道堵塞,冲霜水溢出水盘。 4.6冷风机水冲霜过程中,不得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以防蒸发排管内压力过高。回气阀开启的大小应该以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为0.5〜0.6MPa。

4.7冲霜完毕,关闭冲霜水系统。

4.8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稍微开大吸气阀门降低回气压力,根椐库房负荷情况适当开启有关供液阀门,恢复冷风机正常制冷状态。 5.冷风机热氨与水结合除霜操作

5.1检查低压循环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低压循环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5.2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5.3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30分钟),关闭冷风机的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C、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极易发生\"液爆〃现象。)

5.4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注意排液桶的液面不得超过80%。(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低压循环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5.5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需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注意冲霜时热氨压力不应超过0.6MPa。

5.6热氨融霜5分钟以后,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水,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防止冲霜水溢出水盘。 5.7蒸发器的霜全部除去后,关闭冲霜水系统。

5.8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总热氨阀;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节流阀)。

5.9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冷风机的工作状态。 6.注意:

6.1无论采用何种融霜操作,严禁一边冲霜一边打冷,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

6.2冲霜过程中要保证冲霜水压力,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结冰,造成冰堵;

6.3注意检查冲霜排水情况,防止下水道堵塞,冲霜水溢出水盘淋坏货物;

6.4冲霜完后一定要关好相关阀门,低温库要放掉冲霜水管内的积水; 6.5高温库采用停机融霜的方法:即停止压缩机运转,打开冲霜水冲霜即可;

6.6高、低温库冲霜时要控制好各库的连接时间,尽量节省冲霜时间; 6.7合理安排各库的冲霜顺序。对库温要求较高的库房留到最后再冲,以免该库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造成货物不可预见的损坏。

十六、钳工安全操作标准

1.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凡采用新方法,新设备, 新产品及改变工种时, 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法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3.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职工应将发辫装入帽内。有可能发生机械绞碾伤害的作业严禁戴手套。

4.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或采取其它防高处坠落措施。工具放在工具袋内。

5.遇六级以上强风或暴雨时,禁止露天高处作业和进行起重工作。 6.凡有心脏病,高血压和其它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 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7.使用虎台钳时,钳把不得加力使用或用手锤敲打,所夹工件不得超过钳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一。

8.在确保所用工具在齐全、完好、可靠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工作,禁止使用有裂纹、带毛刺、手柄松动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不得戴手套打锤,挥锤前,注意周围是否有人或其它可碰及的物体。 9.使用梯子要先检查梯子是否牢固,要有防滑措施,必要时要有专人扶梯。

10.高温作业时, 做好通风降温、防中暑等措施。并及时供应盐汽水等饮料。

11.高空作业时, 不准工人在同一直线下方工作。不准往下任意扔东西,要用绳索吊下。

12.使用的钢丝绳和棕绳麻绳起吊物件时,应严格按规定承载,且不允许起吊物件剧烈摇摆或冲撞。作业前检查所需吊索是否安全可靠,•确认吊链无开口,钢丝绳无断裂后方可进行作业。

13.开动设备,应先检查防护装置、紧固螺钉以及电、油、气等动力开关是否完好,空载试车检验后方可投入工作。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所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14.工作中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的安全,防止工作时工具脱落及铁屑飞溅造成其他意外伤害,两人以上一起工作需要协调配合好。

15.起吊和搬运重物,应遵守起重、挂钩、搬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6.清除铁屑等物时,,必须使用工具,禁止用手拉、嘴吹。 17.工作完毕或因故离开工作岗位必须清理工作场地,将工具和零件整齐地摆放在指定位上。

18.熟知所使用的吊具、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前认真检查防护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在确认安全可靠时方可使用。

19.拆卸设备零部件时,应放置稳固,装配时,严禁手插入连接面或手指模螺孔。设备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并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围内。

20.使用锉刀、刮刀扁铲等工具,不可用力过猛,扁铲有卷边或裂纹,不得使用,顶部有油污要及时清除。

21.用工作台两边凿、铲物体,中间应隔防护网.单面工作台要一面靠墙。

22.检修钳工应做到:

22.1工作前先检查电源、气源是否断开,如电源、气源等未切断时,禁止进行检修工作。必要时挂“禁止合闸”、“不准开气”等警示牌。 22.2在装拆侧面机器时 (如齿轮箱的箱盖) ,应先拆下部螺丝,装配时应先装上部螺丝。重心不平衡的机件拆卸时,应先拆离重心远的螺丝,安装时先装离重心近的螺丝。装拆弹簧时应注意避免弹簧崩出伤人。

22.3拆卸下来的零件,应按规定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

22.4用人力移动机件时,人员要妥善配备。工作时动作要一致。搬运机床或吊运大型、重型机件。应严格遵守起重工、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22.5用千斤顶时,下面要垫枕木,以保证安全。

22.6使用工具时,应按钳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该设备的操作规程。

22.7工作地点要保持清洁,油液污水都不得流在地上,•以防人员滑倒。 22.8机器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未安好之前,不准试车,•不准移交投入生产。

22.9使用虎台钳钳把不得加力使用或用手锤敲打,所夹工件不得超过钳口最大行程的三分之一。

22.10拆卸设备部件,应放置稳固,装配时,严禁用手插入连接面或探摸螺孔。

22.11 设备清洗、脱脂的场地要通风良好,严禁烟火;清洗零件用的煤油、用过的棉纱、破布等收集在金属容器内。 23.操作要求

23.1检修前由主管领导、安全员给全体检修人员召开动员会并进行安全教育;

23.2检修前由检修负责人员与设备所属或使用单位负责人员进行沟通; 23.3检修涉及复杂设备、使用设备、交叉作业、高处作业等时要有一位班长在现场负责,而且要有专人做安全监护;

23.4检修作业前由安全监护人负责与相关区域负责人沟通并在工作区间根据工作现场和实际设好安全警戒线及安全警示牌;

23.5严格执行谁挂牌谁摘牌制度,停机、停电后由安全监护人通知检修人员,检修人员方能操作;

23.6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一定要

高挂低用。

23.7高处作业产生的物品必须用绳子从高处放下,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以防伤人;

23.8登上高处检修平台走爬梯时,脚要塌稳、手要扶好护栏,登上检修平台后,首先要检查平台的牢固、可靠性,有无钢筋开焊等现象,确认后方可工作,轨道作业前必须与天车使用部门主管联系确认天车运行情况。

23.9检修后的设备需要试运行前必须确认相关人员停止作业并保持安全距离。

23.10涉及起重配合作业时必须指定起重工专人指挥,按照起重指挥信号规范指挥,必要时采用语言沟通。

23.11检修作业完毕时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4.技术要求

24.1各功能运行正常;设备无跑、冒、滴、漏现象;

24.2减速机、联轴器连接可靠,无错位,转动正常,润滑良好; 24.3安全装置、制动装置、限位器性能良好,工作可靠; 24.4各部联结螺栓紧固可靠,各焊缝完好,无裂纹;

24.5钢丝绳有润滑,无锈蚀、无卡轮、无断丝和超过规定标准。

十七、维修电工安全技术操作标准

1.维修电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电工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认真执行电气安全作业的各项规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布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的命令,工作前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等字样的标志牌,并严格执行谁挂牌谁摘牌制度。

3.正确使用专用工具,穿戴好本工种的劳动保护用品。 4.所有电气作业都要先验电,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进行作业。 5.一般情况下禁止带电作业。220V以下因生产特殊需要带电作业时,必须专人监护,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6.从事现场和高处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其中一人在现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工作中所用的一切绝缘工具,必须试验合格方可使用。7.现场检修一定先与生产人员或操作人员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始工作。

8.操作低压设备、推拉开关、按钮时,手和手套必须干燥,脸不可正对和靠近开关。

9.使用双脚梯作业时,下端要有限制开度的绳子拉住,放置稳固并有专人扶梯,不准站在梯子上二层以上作业,不准在梯子上拉紧导线。 10.断线、设备拆除等,若不能及时处理的,必须用胶布包好,挂在高处,使人不能触着。

11.操作设备或推、拉开关、按钮时,手套和手必须干燥,脸不可靠近和正对开关,禁止用湿手触摸带电电器设备,禁止用湿手拉、推开关。 12.任何人员严禁拆卸电器设备的接地及其它保护装置。不得随意加粗或用其它材料替代保险丝。

13.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紧急救护方法。

14.采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时,变压器绝缘必须良好,外壳接地行灯、灯头要有保护罩和绝缘套,不得用自藕变压器作安全变压器。 15.电器设备要经常保持干燥、清洁,严防雨水、潮气及灰尘进入绝缘层内。

16.在潮湿或金属的容器、设备内工作时,照明电压不得超过24V,禁止在转动的设备内工作。

17.用钳型表测量电流时,人体各部均需远离导电设备,如导电体间距太小,对相邻的导电体应用绝缘板隔起来,以免引起相间短路或发生其它事故。

18.禁止使用漏油、漏气、喷嘴堵塞等有缺陷的的喷灯,装油时不得超过喷灯基准油量的3/4。使用喷灯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8.1禁止在未消除压力和喷嘴尚未熄火或冷却时拆卸喷灯,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严禁使用喷灯

18.2点火或使用时不得将喷嘴朝向人体或易燃物品,不得采用向喷嘴注油滴的方法来点燃喷灯。

19.严格执行《电工交接班制度》、《电工巡查电气规章制度》、《电工监护制度》、《电工防火制度》、《配电室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严禁用水浇,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或砂子等扑灭。

21.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拉闸或用木棍挑开电线;用木把的斧、刀等切断点线;站在木凳上拉住触电者的干衣服等方法)使其脱离电源,如触电者在高空,则要设法不使其摔伤。抢救时,应将触电人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其上衣和腰带,及时进行持久不断的人工呼吸。

十八、电焊工安全操作标准

1.上岗前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及电焊工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上岗前必须穿戴好本工种完整的劳动保护用品。 3.严禁酒后上岗,严禁\"三违\"作业。

4.严禁穿潮湿的劳保品操作,在潮湿场所工作时,必须站在特设的绝缘台上或穿绝缘胶鞋,雨天不得露天作业。

5.接地装置应用自然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欧姆。接地导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截面积不得小于12平方毫米,接地线应用螺丝拧紧。接地线不准串联接入。

6.电焊机要有单独的开关,不能多台焊机接在一起。

7.注意保护电焊机焊钳、把线的外皮绝缘,使之不受损伤。并连接牢固,焊机把线、地线严禁与钢丝绳接触。 8.拉合开关时应戴干燥手套,并侧向操作。

9.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 10.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口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11.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禁止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12.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3.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机必须接地,并有隔光板。 14. 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电源的拆、装应由电工进行。 15. 高空焊接时,安全带必须系扣在牢固处,地面周围的易燃、易爆用品要清除掉。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投掷东西。

16. 清除焊渣,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7. 焊机把线、地线严禁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允许用机电设备代替地线;电焊机的焊机与配电盘连接的电缆线长度以不超过2—3米为宜,如确需用较长的导线时,应采用间隔安全措施。

18. 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每次只允许拉一根线,严禁一人拉两根线。 19.禁止在存在闭合回路时闭合电源,在有负荷时切断电源,以免被电弧或炽热的熔化金属灼伤。

20.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检查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十九、气焊工安全操作标准

1.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上岗前必须穿戴本工种完整的劳动保护用品。 3.严禁酒后上岗,严禁\"三违\"作业。

4.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测和批准后方可进行。

5.氧气瓶、氧气表及割焊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氧气乙炔气瓶用完后要关好拧上帽。

6.乙炔管路接头不得采用紫铜制作。管内及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时,应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7.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与乙炔气和氧气相连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8.严禁在带压的容器边或管道上焊割,带电设备焊接前必须先切断电源。

9.在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10.铅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皮肤外露部分应抹护肤油脂,工作完毕应洗漱干净。

11.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必须系扣在牢固处。地面周围的易燃、易爆用品要清除掉,工作时焊割炬不能大面积挥动,以免烧伤他人。 12.禁止用割炬咀敲击即将割落的工件,以免割炬咀堵塞造成回火。 13.氧气瓶、乙炔瓶的存放处温度不能超过40度,严禁在阳光下爆晒。 14.氧气瓶、乙炔瓶距离明火10米以上,使用中两瓶相距5米以上,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

15.严禁氧气瓶、乙炔气瓶同车运输;严禁乙炔瓶倾倒使用,使用已倾倒的乙炔瓶必须先静置20分钟后才能使用。

16.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阀关好,拧上安全罩,检查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氧气瓶严禁与乙炔气瓶、汽油等易燃品同库存储,乙炔气瓶严禁与氯气瓶存放在一起。

二十、管工安全操作标准

1.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上岗前,必须穿戴好本工种完整的劳动保护用品。 3.上岗前严禁喝酒。严禁\"三违\"作业。 4.两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5.上岗前检查所用的工具是否完好可靠,确认无破损等安全隐患时方可使用。

6.在梯子上工作时,梯子下设防滑装置,并要有人扶。

7.锯床、锯弓、切管器切割管子时,要垫平卡牢,用力不得过猛,快要切断时,用手或托架托住。

8.管子煨弯,砂子必须烘干,装砂架子搭设牢固,并设栏杆,敲打时人要上下错开,管子加热时,管前不得有人。

9.用卷扬机煨弯,地锚别桩要牢固,不得站在钢丝绳内侧。 10.套丝工作时要支平夹牢,工作台要平衡,两人以上操作,动作应协调,防止柄把打人。

11.管子串动和对口时,手不得放在管口和法兰结合处。 12.翻动工件时,防止翻倒及滑动砸伤人。

13.人工往沟槽内下管,所用绳索、地桩必须牢固可靠,沟槽内不得有人。

14.往沟槽内下管时,所用绳索、地桩要牢固可靠,沟槽内不得有人。沟内施工遇有土方松动、裂缝渗水时,应及时加固支撑。

15.化铅锅要安设稳固,露天情况下要有防雨设施,操作时将铅块慢慢放入锅内,禁止熔化潮湿的铅块。

16.灌铅时管口不准有水,戴好眼镜和鞋盖,缓慢浇注。

17.新旧管线相对接时,要弄清旧管线内介质,经有关部门试验许可后,

方可操作。管道试压,应使用校检合格的压力表,操作时要分级缓慢升压,停泵稳压后方可进行检查,非操作人员不得在盲板、法兰焊口、木丝口处停留。

18.管道吹抱口应固定,与气源之间须装置联络信号,吹抱口、试压排放口严禁对着电线、基坑和有人操作的场地。管道吹扫、吹洗时,应缓慢开启阀门,以免管内物料冲击,产生水锤、汽锤。

19.铅念口浇铅时浇筑口必须保持干净,以防爆炸灼伤。操作人员要戴上眼镜口罩、手套、穿上长靴,站在承口一边,脸要避开铅口,防止热气溢出烫伤,融化的铅液不得与水接触,防止爆炸伤人。 20.操作结束,检查场地,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二十一、压力容器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上岗前,必须穿戴好本工种完整的劳动保护用品。 3.上岗前严禁喝酒。严禁\"三违\"作业。 4.特种设备须有专人操作,并且持证上岗。

5.特种设备操作前,必须对压力容器及其管件进行检查。 5.1检查各管件密封处是否有垫子、垫子是否加偏。 5.2检查密封垫子与介质密封要求是否一致。 5.3检查紧固螺栓是否紧牢。

5.4检查各相接阀门压兰是否密封良好。 5.5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 5.6检查温度计是否灵敏可靠。 5.7液位计是否灵敏可靠。

5.8检查其他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9检查伸缩节及膨胀端是否留出膨胀开口。 5.10基础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6.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6.1设备的抽空、排空、关闭其他管件,打开抽空阀门、开启真空泵、直至工艺要求的真空度。

6.2关闭抽空管件,慢慢开启介质主进料阀门。 6.3介质压力不允许超过容器许用压力(设计压力)。 6.4介质温度是否超过容器许用设计温度。 6.5压力容器膨胀收缩是否在设计范围内。

6.6介质液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不允许超过规定最高液位。 6.7由容器向外供介质时,阀门开启速度要缓慢,不允许有聚开聚关现

象。

6.8要定时巡检,并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7.操作标准

7.1阀门开启不准聚开聚关。 7.2工作温度不准超过设计温度。 7.3工作压力不准超过设计压力。 7.4容器液位不准超过规定液位。 7.5容器的膨胀端不允许受限。 7.6压力表、真空表等不允许随意拆除。 7.7安全阀不允许手动拉杆试灵。 7.8紧急防护装置不许随意拆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