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飞速提升,人们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 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发生率,使电网能够高效、稳定输送电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电厂控制系统故障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热工;控制系统;电厂;故障;分析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中,加之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和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某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在过去的一年里,共发生59次故障,二类以上故障(含二类)共有27次。文章对该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降低该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误动作次数与故障发生率的防范措施。 1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统计 1.1一次设备故障
在该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所有故障中,一次设备故障所占比例最大。如火焰检测装置和风机振动探头有时会误发信号,压力开关、热电阻及限位开关也经常会出现故障。
①火焰检测装置。由于在锅炉燃烧工况发生变化时,火焰检测器的检测能力欠佳,导致有3次失火信号发生,使得炉主燃料跳闸。在2009年4月份,某机组负荷为316MW,由于A2和A4的火检失去导致A磨煤机在运行中突然跳闸,使得汽包水位升高,造成锅炉主燃料跳闸。第二天的负荷为270 MW,由于风压扰动,使得A2和A3、B2和B4、D5和D8的火检信号失去,导致3台磨煤机在运行中全部跳闸,造成炉主燃料跳闸。后来该机组将负荷降低到200 MW,由于A7和A8的失去火检,使得A、C、D三台磨煤机先后跳闸,炉MFT主燃料跳闸。
②风机振动探头。在2009年2月份,该电厂某机组的控制系统的4台磨煤机在TF方式下运行,ADS投运。由于一次风机1B振动高信号的误发而引起跳闸,联跳D磨煤机后RB失败,同时由于没有及时加大一次风机A的动叶,使得一次风压较快下降,造成失燃料的MFT。
1 / 4
③压力开关。在2009年8月份,该电厂某机组的控制系统在负荷为305 MW的协调方式下运行,E磨煤机停止运行。一次风机A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它的液压油开关出现漏油故障,使得油压低保护动作,最终造成机组主燃料跳闸。
④热电阻与限位开关。由于轴承热电阻的误发信号,使得风机多次跳闸。在2009年的1月份,该电厂某机组控制系统由于电机耦合器端的轴承热电阻出现故障而误发信号,使得汽包水位过低,造成炉主燃料跳闸。该电厂在去年四月份,某机组控制系统在负荷为105 MW的环境下正常运行,由于主汽门的突然关闭而引发发电机跳闸。 1.2线路故障
该电厂由于线路故障而导致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出现5次。在2009年5月份,该电厂的某机组控制系统在负荷为160 MW的环境下运行,由于BN-7200系统的局部线路出现绝缘老化的现象而引发跳闸。在2009年的四月份,该电厂的一号机ETS装置由于超速保护动作原因而连续3次停机。经事后查明,该ETS装置内部的试验板接地端子和地不通,使得试验板抗干扰能力下降。 1.3误操作、检修维护不当等人为原因
人员的误操作、对设备检修维护不当等也是引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例如在大修时需要进行机组闭式水系统联锁试验,由于试验人员,跑错位置,使得运行机组信号被强制,从而使闭式水泵在运行中由于水箱水位低而跳闸;再如,热工人员校验完一次风机的液压润滑油系统的某个压力开关后,由于对放气阀的误操作,就会使该油系统出现严重漏油现象,导致无法看到油箱的油位。
在焊接穿线管时,由于热控人员没有堵塞孔洞,使得焊接产生的火花由孔洞落入油箱小室,进而引发火灾。在对DCS系统进行故障查找时,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电源断路,系统出现异常,最终导致机组主燃料跳闸。
由此可见,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等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机组故障的重要原因。 2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防范措施
现在,DC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之中,随着热工控制系统机组运行特点的不断变化、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强,自动化设备成为决定热工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如果其中任一环节存在故障隐患,都有可能导致热工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严重时还会损坏电厂主设备。另外,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发生率和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职业素养、操作水平以及其他专业的密切配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热工和
2 / 4
有关部门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降低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的发生率、减少误动作的次数。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出现,及时进行正确操作,可以有效避免主燃料跳闸现象的出现。
1)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合理有效地消除热工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解决DCS历史数据库及SOE等功能存在的不足,同时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处理锅炉火检运行的不稳定、风烟测量回路出现灰堵等问题。另外,严把设备采购、选型与验收等每个环节的质量关,对于更换给水泵、风机等保护系统中使用的温度元件必须慎重起来。
2)在严格执行现有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对仪器控制设备的通讯电缆进行定期紧固,对保护系统中的风烟测量管路进行定时吹扫,在机组进行大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一些固定式吹扫管路,利用阀的自动切换或手动切换进行吹扫。
3)对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存在的隐患与缺陷进行仔细分析排查,并及时对其整改。做好防水、防高温、防冻、防误操作、防灰堵工作,五防措施必须常抓不懈;为了有效避免由于连接处高温氧化而使得接地电阻增大,可以采用间接或直接焊接的方式来连接测量筒体和保护用电接点水位计的公用线。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不断完善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硬保护系统,尽可能地把能够引起机组跳闸的全部热工信号都引入DCS,并确认测量元件的自诊断和保护功能,使其能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对DCS的软报警进行整理,使其和经审核颁发的保护定值表及热工控制系统报警相符;不断完善热工控制柜内的各项安全措施,例如消除外露接线、提高工作人员可能触及到的电器设备的安全性等。
4)加强对电厂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与责任感的同时还要提高电厂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另外,也要对电厂热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在统计发生的全部保护动作次数后,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尽可能地消除重复性与多发性故障。 3结语
通过对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并认真分析故障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有效措施是降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发生率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电厂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将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应用于电厂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误动作次数与故障发生率,最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 4
参考文献:
1 周铁锤.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
2 张恒远.浅谈火电厂热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09. 3孙长生.浙江省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统计分析[J].浙 江电力,2001. 4罗茂春.分析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 策[J].广东科技,2009.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