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03-07T10:48:17.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 作者: 王彩华
[导读] 现代医学认为手足汗证是汗腺疾病,按其发生机制分为神经性和非神经性。祖国医学在手足汗证的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王彩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手足汗证,属汗证的一种,其症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淋漓不止,手足心热,即指手足部汗出而其他部位无汗;具体汗出的部位是在两腕关节至五指端、两踝关节至五趾端,此证临床并不少见,有手汗多,足汗多,或手足汗均多者。现代医学认为手足汗证是汗腺疾病,按其发生机制分为神经性和非神经性。祖国医学在手足汗证的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 1 手足多汗与脾脏生理病理的关系
“脾本湿,虚则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脾胃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又是气机升降之枢纽,同时脾气散精,主津液敷布,水液入胃,必须通过脾脏的运化才能化为津液,通过脾气的推动将津液输布全身。脾气旺盛,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津液得以输布上承,气可生津,津可载气,津液内注脏腑,有助于保持脾脏的正常功能;若素体脾气不足,或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伤及脾气,不仅津液化生无源,而且阳气不能宣发外达,津液不能随阳气而行,再则脾运化精微的同时,又运化水湿,使人体之水液代谢正常,不至于停留体内。脾脏在津液的生成与运转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胃主肌肉四肢,其病理变化常在手足反应出有关症状,饮食不节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四末则为手足汗出。故手足汗证的发病机理是脾胃为邪所困,或脾虚失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之化生与运行敷布失常所致。
2 脾胃与心、肺、肝、肾4脏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通过脾胃“以灌四旁”的功能,营养四脏。若脾胃虚弱,生化无源,则心主血,肝藏血的功能失司;脾胃气虚,则土不生金,可致脾肺气虚;若脾阳亏虚,可损及肾阳,导致脾肾阳虚。可见,脾胃盛衰关系着心、肝、肺、肾4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手足汗出日久,则阴液不足,虚火内生,心液被抗不能自藏,故手足汗出日久,可见到心肾阴虚、肝郁肾虚、心阳不足等证型出现。 3 从脾胃论治手足汗证 3.1 阳明热盛
汉?张仲景《伤寒论》208条“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20条“但发潮热,手足浆浆汗出,大便难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可见,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是燥屎内结的主要指征,是阳明腑证的主症之一。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亦日:“肠胃中有实热者,仲景承气症,谓手足濈然汗出,乃肠胃热甚而旁达四肢。”可见,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所主的四肢旁达,故见手足汗出。临床上常伴有腹满便秘,或纯利稀水无粪而臭,潮热谵语,苔老黄或起芒刺,脉沉实等症,其治疗以理气除满,通腑泄热为主,用二陈合承气汤,加芍药则取大柴胡之意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3.2 脾胃湿热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说:“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其湿热内淫也。”清?张璐在《张氏医通?汗》中日:“手足汗,脾胃湿热,傍达于四肢,则手足多汗。”临床上常伴有汗出之不畅,有酸臭味,头身困重,身热不扬,且常伴热势起伏不定,胸脘痞闷,恶心欲吐,口渴饮少,大便溏薄,苔腻,脉滑数等症。其治疗以清利湿热,健脾通经为主,用藿朴夏苓汤[1]。 3.3 脾胃虚寒
汉?张仲景《伤寒论》191条:“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此时中阳不足,胃中虚冷,阳气不固,失于固摄,故手足汗出。《吴中医集?汗》曰:“又有手足汗,属脾胃虚寒,不能运行津液,乃乘虚阳外越而溢,如阴盛而淫雨滂沱也,其汗必冷,与实热之汗不同。”可见,脾胃阳虚,阴寒内盛,阳不外固,中焦寒凝冷结,而中气困滞,无力收摄,亦可形成冷汗外溢手足。临床上常伴有畏寒,大便初硬后溏,舌质黯,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等,其治疗以温补中阳为主,用附子理中汤加乌梅。
生理性汗出反映了人体营卫运化有序,津液互渗协调,腠理启闭有节,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若因外邪侵入或脏腑功能失调,则会出现病理性汗出,即为汗证。而手足汗属于局部汗出的病症,长期以来对手足汗证的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一大棘手难题,虽有诸多治法,然临床治疗上常常无效而终。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脾,因四肢禀气于脾胃,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涉及多脏。在临床治疗上应注意适当运用收涩敛汗的药物;可选用一些生津养阴之品。
现代文献中亦有许多报道,其辩证辨病并不局限于脾之一脏,如夏建忠[2]认为手足心汗多大多属阴虚阳亢之症,宜养阴清热,护液止汗;杨金鸽用化瘀利水法治疗顽固性手足自汗6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还有,文献中还提到以白矾、干姜等外治法治疗手足汗症。
另外也存在一种手足汗出,为生理现象,暑天常见,不必治疗,等气候干燥,汗液也会自然减少。又如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所日:“幼壮之人,手足汗多者,因肝盛力强,木常疏达,脾土而然,非病也。”尽管存在手足汗出的生理现象,但对于手足汗症的病因病机及诊治仍不容忽视,避免迁延日久而变换他证,造成治疗上的麻烦。参 考 文 献
[1] 袁开才.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湿型盗汗23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2):29. [2] 夏建忠.护液止汗汤治疗手心汗多重症[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 (2):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