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教学变得丰厚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本堂古诗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勇于求索。力求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专业人格,去实现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课程导入开始,以“杨柳依依”典故,引出系列杨柳送别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2.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4.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以杨柳依依离别愁绪主题引诗入文,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样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异中求同,索解出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为后文的学习铺垫情感和意象的基础。
二、深挖素材、介绍背景,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前面说到,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我着重抓住诗中提到的几个地名:阳关、渭城、安西,这个是唐朝时候的命名,年代久远,学生不好理解,所以在这里我不仅增加了注释,还用课件展示了大唐时期的地图,从地图上感受,渭城、安西、阳关实际的距离其实有3千多公里,然后直接介绍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故事,再课件出示“西出阳关”之后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从中学生就能深切体会王维此时的心情,这样的情景渲染,大大减缩时空的距离,学生置身其间,情如泉涌,大大拓展了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丰厚了古诗解读的文化底蕴。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老师独辟蹊径、别开生面,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实现了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西出阳关”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黄沙漫天,荒无人烟,诗人举目无亲,举步维艰……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于是自然而然就理解诗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的无奈、心酸、祝福、豪情!并且这里反复引读,老师渲染情境,那种离愁别绪在课间弥漫……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