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学习方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

浅谈学习方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学习方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

数学学习与学生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数学学习要以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为前提。反过来,数学学习又能大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学习方式的选择,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笔者曾经做过一次对比实验,以求从中感悟学习方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对比实验课

实验对象是笔者一直任教的两个班,初二(1)班40人,初二(2)班42人。两班属基础水平相当的平行班。实验时间是同一天上午第二、三节课分别在初二(1)班、初二(2)班上。实验内容是同样一道几何证明题。问题:如左图,在梯形ABCD中,AB∥CD,以AD、A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延长DC交EB于点F,求证:EF=FB。 对初二(1)班,教师给出3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证明,后15分钟进行讲评。统计结果如下:

共出现五种不同的证法,很多同学在找出一种证法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思路打不开,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再深入下去寻找另外的证法。

对初二(2),教师则要求只要找到证法的学生就可以把思路大致写到黑板上,不过,后写的同学其方法不能与前重复(只要不完全重复即可),而每写出一种证法则由教师给予简要的点评。

最初几分钟课堂气氛沉闷,没人上来写。有一个学生尝试着把找到的证法给教师过目,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上台写出了证法1,经过一番点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很快便又出现了证法2、证法3,还出现了两种错误的证法,对于错误的证法,教师也及时给出了点评,分析错误的原因, 此时,课堂气氛异常热烈。下课了,学生们还在三五成群的议论着,有的还缠着教师看他的新发现……

二、启示与感想

从实验课的对比情况看,学生的个体思维水平在充分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下能得到充分发展,在集体思维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学生思维展现出更显著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

1.学习方式对思维的广阔性的影响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在能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多方面的联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受到相互激励,思维被激活,能够更全面的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大家的共同参与和交流,能够从平行四边形联想到它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能从梯形联想到两底平行,梯形中位线性质等;能联想到有关的定理和方法,如证线段相等,联想到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特殊四边形之类,以及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中位线定理等等。 2.学习方式对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的影响 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则表现在能深入地钻研思考问题,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把握本质,特别能在学习中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对具体问题能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的提示与启发,分析图形的结构特征、命题条件与结论的特点,将问题给出的复合图形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图形,并抓住起主要作用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及其潜在的功能,联想有关的定理及证题技巧,就能较为顺利探求出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方式对思维的批判性的影响

思维的批判性则表现在有主见地评价事物,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善于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看法,问题解决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在解决问题时应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考虑,并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通过充分参与、交流,不但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同时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交流中获益。 4.学习方式对思维的独创性的影响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主动地提出新的见解和采用新的方法。从对比实验看,在交流合作的集体讨论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及时接受别人的合理方法,并能另辟蹊径,找出与众不同的解法。从对两个班的比较来看,初二(2)班的解法明显比初二(1)班要多、要好,而且富有创造性。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过程中,他人研究的终点恰恰可能成为自己的始点,他人不经意的想法往往能给自己极大的启发,从而促进个体在较短的时间里借助集体的智慧完成对问题的解决,产生顿悟的进程大大加快。◆(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桥学校)

□责任编辑:周瑜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