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作用
北城小学 刘雪梅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
【关键词】:动手操作 直观的 具体的 抽象 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那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哪些的作用呢?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了思维。如在教学《统计》中,我一开始给每一小组发了小猪、小猴等动物的头像,让他们先认识这几种小动物,然后问学生:“动物们都跑到你们的桌子上去了,你们各个小组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知道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呢?请大家动动手,想想办法。”学生一下子就投入进去了,兴致很高,有的摆,有的数,有的贴……学生动手操作完之后,教师让各小组代表发言,谈谈自己一组的办法。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得出统计的方法。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其中,比看教师分,听教师讲解获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 动手操作,促进理解掌握新知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从而了解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化难学为易学。
如在教学时9加几时,让学生理解“凑十法”是重点也是难点。利用学具盒(有10个格子),先让学生在小方格里放上9个圆片,方格外面摆上4个圆片,求共有多少个圆片列成的算式是9+4。9+4等于多少呢?学生通过数数得出是13个。那么怎样使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有多少个圆片呢?学生通过思考想出:将外面4个圆片中的1 个放入小方格中,和原来的9个凑成10个。格子里面的10个加上格子外面的3个一共是13个。这样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认识到计算9+4时,先将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这样不用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凑十法“不仅有了直观的印象,而且也能理解其含义了。所以说动手操作,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一些抽象,不易说明的知识。此外,在操作活动中如果能够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内容,那么教学效果将更好,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时,我让他们举起写字的手,拿起笔,在空中比划着写几个字,告诉他们这就是你的右手,接着我问:“你吃饭拿勺子用哪只手?举起来,想像你现在手里有个勺子,模仿一下吃饭的样子。”孩子们都“吃”得很开心,我又问:“知道你吃饭拿勺子用的是哪只手吗?”孩子们都能说出来:“右手”!接着我再让他们举起他们的右手,几乎每位同学都能很快的举起右手。这样的动手活动,融入了生活,更能让孩子理解,并且深刻的记住。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
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三、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索和尝试,培养创新能力。
四、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只有有序的数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如: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相对面和会数出共有几个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
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这样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形状和大小是一样的,更深一层的认识了长方体。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了发展。
五、动手操作,促进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整体成绩。数学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的因素。非智力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沟通,鼓励,或是培养兴趣等方面解决,对于智力因素,在数学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学语言表达的差异:有些学生可以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能够理解就不错了,谈不上正确的表达;计算的差异:有的学生对于口算能够做到脱口而出,而有的则必须要一个一个地掰手指;抽象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可以很快的脱离具体,从数学上去理解、说明算理,而有的则必须有具体形象的表象支持才能理解,一旦离开就又无法理解了。而在这些差异中,理解和抽象的差异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缩小、弥补,让他们多看、多动手摆,因为后进生需要更多的具体形象去支持他们思考,只有具体形象思维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发生质的变化,转为抽象思维。例如我们班的一个后进生,他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一次我下课找他订正作业,几和第几这部分内容他完全弄不明白,我怎么说他都不明白第几该怎么找,无奈之时,我抬起头,忽然看到学校了栽一排整齐的大树,因为这个孩子一下课就喜欢在操场上跑,突发奇想,我就让他跑到第1棵树,摸一摸,如果他摸对了,我就竖起大拇指,他就可以跑回我这,接着我再让他去摸第3棵树,错了我就摇摇手,直到对了,我再竖起大拇指,反复几次,他真的理解了第几的概念,而且他还玩的很开心。
总之,动手操作,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动手操作过程,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而且对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才能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都有着重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