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梗死主要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脑血管供血障碍,以及局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或低氧环境引起的坏死或软化,从而导致相应神经系统缺损。现阶段由于居民脑血管病比例上升,而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占多数。由于疾病影响,患者部分功能损伤,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与康复,就此需要护理工作人员有效重视护理质量。基于此,文章简要围绕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措施 引言
脑梗死在中医上称为卒中或者是中风,其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脑栓塞、脑血栓形成与腔隙性脑梗死等。对于脑梗死这一疾病,我们必须要了解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以及早期危险信号,知晓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承担重要工作。就此,下文简要针对脑梗死患者护理方面进行分析。
1脑梗死的发病原因 1.1血管壁本身的病理改变
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人体的脑部血管壁的栓子剥落后导致其脑部的动脉发生栓塞,由此引发人体的脑梗死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病例,部分患者也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与糖尿病等。
1.2血液成分改变
人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病变、口服避孕药与高黏血症等均会引起血栓的产生。
1.3其他因素
药源性、严重外伤所致脑动脉夹层,以及极少数的未知因素。 2脑梗死早期危险信号分析
患者有感觉障碍,如:面部、肢体或口唇发生麻木现象,也可以发生听觉减退或者耳鸣的现象;病人可能单只眼甚至双目突然发生视物模糊不清、视物成对或者视觉减退的现象;病人的文字表述不清晰或者能力逐渐减退;出现头昏眼花,失去平衡,使病人出现跌倒及运步失稳的现象;当病人发生头疼时,明显感到这种头疼和以往的头疼发生的方式和疼痛均不同;病人可能发生性情大变的状况,性格、智力及行为都出现反常。
这些病症多为一次的病症,也可以多次发作于病人体内,加重患者的病情程度。在发现患者存在这些情况时,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为病人选择正确的护理方式,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
3临床资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从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8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平均高龄为27~80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经CT扫描发现不同部位的梗死病灶,达到脑梗死确诊条件。本组病例研究表明多数患者需要经历漫长的恢复护理过程。
4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4.1做好心理护理
脑梗死通常起病迅速,但多数病人在安静休息、入睡过程中突然发生,过后或次晨才被发觉为无法言语、一侧肢体偏瘫,甚至失语等。本组病例中有21例发生偏瘫,言语含糊8例。患者通常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带来的生活障碍无法理解,甚至处于绝望境地之中,而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病情的好转。作为护理人员应关心并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积极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念,向患者和家人讲述疾病的治愈历程,还应邀请治疗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和家人的思想负担,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2做好基础护理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压疮。所以,要定期让病人改变体位,每2小时检查一次,对病症较轻者,鼓励咳痰,或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咳嗽把痰咳出。必要时吸痰,进行雾化吸入或体外振动排痰,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以促使痰液迅速排除,以避免坠积性肺炎,并进行口腔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拭尿道口2次,以保持尿道口清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为了避免压疮的出现,需保持床铺洁净干燥,定期为病人擦拭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洁净干燥。
4.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改变,并依据发病前1-2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若有意识功能障碍较严重,头痛剧烈,频繁呕吐,躁动不安或瞳孔大小不等,血压高,呼吸脉搏慢等,即考虑脑梗死面积的扩大,出血以及脑疝的可能性。如:突然失语,肢体偏瘫加剧,意识困难加重时,可能有新的血栓产生,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保证呼吸道畅通,以便及时处理。
4.4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指导家属调理好三餐,并配合好营养素,以尽可能达到色香气俱全;至于食欲较差的患者,则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尽量保持适当的热量。食物摄入注意低盐、多吃蔬菜、水果等,少食蛋白质、奶油、动物内脏,以流质,半流质以及软饮食为主,防止食用辛辣刺激、坚硬的食品。做好吞咽功能评定后再进餐,能自己吞咽的病人,鼓励病人自行进餐,在吃饭过程中让病人充分咀嚼,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则给予鼻饲。
4.5用药护理
脑梗死病人需要多种药物的给予护理,住院期间的护理人员应向病人介绍各种药品的功效和注意事项,出现不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应用活血通络的药物,如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可有过敏性反应,如高热、皮疹等,要定期观察,注意滴速控制在20~30滴/分。用溶栓、抗凝药物应严格注意用药用量,观察有
无大出血情况。同时使用阿司匹林时要注重检查有无黑便、有无消化道出血、牙龈、皮下出血等现象。
4.6康复护理
4.6.1肢体功能障碍护理
病人由于患肢活动范围有限,再加之长期卧床,可能引起肌肉挛缩。所以应该随时把病人置于良肢位,早期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在病人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时,适时做肢体的被动及主动锻炼,并及时做肢体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主要采取被动锻炼及按摩方式,鼓励床上主动、被动运动,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次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和肢体挛缩变形。恢复期训练方法主要分为坐位、站立、行走以及生活中的训练。针对症状采取针灸、理疗(磁疗和中频脉冲电疗)等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执行各项中医护理措施,如耳穴贴压调节脏腑功能,舒筋活血,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热奄包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天灸疏通经络,增强抵抗力,腕踝针改善循环等,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4.6.2加强语言功能训练
语言功能的训练,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过程,训练效果主要取决于病人的配合和参与。护理人员及时告知病人失语是有机会康复的,建立信心,要耐心细致地辅导练习。鼓励患者大胆地和别人沟通,并指导病人完成口腔操,通过噘嘴、鼓腮、叩齿等练习,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揉廉泉、承浆、哑门等穴位,让患者逐渐学会发声,或通过照片、字卡、实物资料等训练。
4.7出院指导
患者在出院时多出现肢体功能失调等情况,在出院前告诉病人回家后要继续坚持康复训练,按时规律吃药,定期复诊,并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定期测血压,血糖,血脂,有不适症状尽早来医院。
5结果
经过我们全面精心的护理后,本组80例病例中,平均住院15天,其中57例恢复良好,10例治疗痊愈,8例留有后遗症,5例自动出院。
6体会
由于民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脑梗死病人总量增加,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在护理过程中密切注意对患者病情变化,针对性的实施护理与干预措施,全面了解脑梗死病人的护理规律,提升护理质量,使病人致残率和致死率得以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小焕.脑梗死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 [2]辛姝.脑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2020.
[3]陈小平.脑梗死有哪些早期信号?有这些症状要注意[J].科学养生,2020. [4]赵健敏.分析优质急诊护理措施对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药店周刊,2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