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

2022-06-1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童年记忆——惠山泥人

无锡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父母年轻时从福建泉州来到无锡工作,在我未出生前就在此扎下了根。相比泉州,因为父母而被称为第一故乡的城市,我更了解无锡。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美味的小吃,锡剧,蓝印花布,泰伯庙会……由于小时候家住惠山脚下,出门闲逛时走到泥人一条街,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泥人吸引我驻足观察。这便是无锡的一大特产惠山泥人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圆浑浑、胖乎乎的泥人“大阿福”了。笑容满满,憨态可掬,常常是一男一女的孩童成对。原来这也就是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着实形象讨人喜欢,摆设着着心情也会明亮些。不少手工制品尤其人偶类都有传说,大阿福也不例外,在惠山就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粘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后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创造,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活了下来。

说起制作这泥人的材料,是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而这惠山的泥人的特色还在于色彩鲜明艳丽,俗话说,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才能使人看了爽朗愉快。惠山泥人相当注重配色,作为彩塑,彩绘技艺在整个泥人的工艺制作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远看颜色近看花\",这是彩绘的总要求,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能细看;局部不能影响整体,纹样与底色须相互衬托,使之更美。光从配色这一要求就能看出惠山泥人工艺的复杂了。小时候在泥人店门口偶尔能看到艺人在灵活地上色,如今想来,我忍不住惊叹:“高手在民间。”

后来才知道,我亲眼看到的艺人亲手细心彩绘的惠山泥人是泥人中的手捏戏文,也称”细货”。细货手捏而成,制作精细,如今常见的是泥人中的“粗货”。粗货采用模具印坯,,造型单纯,用笔粗放,色彩明快,形神兼备。粗货为玩具,现在生产大都用模型印制(浇制),手捏泥人也有印段镶手,大都使用人头模具。因此,在做工上便简单多了,技术的复杂性远不如彩绘。细货手捏而成,制作精细。彩绘十分讲究和繁复,如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纹样、图案装饰,以及贴金描花、开相妆銮有的已形成固定的程式。真正具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自然是师傅们亲手捏制,一笔一笔细细描画的“细货”了。

惠山泥人的取材多样,有喜庆吉祥的人物,如大阿福、老寿星、渔翁得利等等。也有戏曲人物,这类题材多为“细货”。泥人们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那恬情含蓄的观音;含情脉脉的少女;笑逐颜开的刘海;慈祥和蔼的寿星;饶有情趣的弥陀;形象鲜明生动,喜怒哀乐各异。印象里的大阿福远远看着就是笑眯眯的,脸上红白分明。如果说泥人张的作品清新雅致,那么惠山泥人则鲜明艳丽。

五一假期回了无锡,去了惠山古镇走一走。原来的泥人一条街经最近几年的拆迁,已经不复存在。改造的惠山古镇人头攒动,惠山泥人的身影却不怎么突出了。社会生活变迁,手捏戏文也随着传统戏剧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式微,影响越来越小,创作不见创新。说起惠山泥人,很多人见到的仅有“大阿福”了,相比戏曲人物造型,现在的人只能够理解和欣赏这样的形象。曾经的“无锡市惠山泥人厂”已是“中国泥人博物馆”,惠山泥人的辉煌也许不再,谁又忍看它衰败。童年的记忆,因那条泥人街多了一笔色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