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教育之路的起跑线,也是孩子人生教育的最重要一环。
它既是我们的第一课,也是终生受用的一课。家庭教育注重培养我们的个人情感、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每个家庭都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也各有特点,我们细心发现,但凡成功的人士背后,往往都有着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 家庭文化;影响;启示
United States domestic cultural revelation
[Abstract] Family education is every child's education the starting point on
the road, and also their edu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life. It was our first lesson, is also a lifelong lesson. Family fostering our personal emotions, thoughts, character, personality, and so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Each family has different family and also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that, behind every successful person, and tends to have a successful family.
[Keywords] Family culture;impact;revelations
1.美国家庭文化
美国建国至今两百多年,便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从某种层面上来看,美国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为超级大国,最主要的原因或许与它的家庭文化离不开关系。美国是一个多移民融合的国家,可以说每一个新移民家庭都有着不一样的家庭文化,在这种多样化的大环境下成长,从而就会使得美国家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西方文化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鼓励人们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竞争追求现实利益,努力获取个人想要追求的幸福和利益。在美国,这种表现最为突出。竞争意识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美国普通家庭里。要想在社会上成功,就必须拥有竞争的能力,因此美国家庭文化中十分重视竞争环境下子女能力的培养。
美国家庭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竞争取获胜,大多数的美国家庭不溺爱孩子,从小就要求他们独立自主,让他们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十八岁的孩子就开始独立生活、交友,不再依赖父母。同时,他们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而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父母们往往不会也没有权利决定孩子们应该干什么,他们认为孩子从出生后就
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意愿,他们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从小就培养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孩子们在社会中生活中的能力。[1]
有人曾经说过: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喜欢自我表现的民族。当然,这与美国人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美国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时刻处于一种激烈的竞争之中。大多数的美国家长们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去展示自我、推销自己,因为这是在竞争中取胜必需的手段之一。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不劳而获,享受父辈留下的财富。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上任时宣布到遗产税将会逐步取消。从表面上看来对美国的富有阶层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实际上,这项计划一宣布,就有超过100名的富翁联名上书反对这项计划。这些富翁认为,让孩子们过多地享受遗产没有任何好处。他们应当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幸福。美国父母们看起来都比较“小气”,他们不会随便满足孩子的要求,大多是鼓励孩子们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即使未成年的孩子也要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来赚取零花钱。稍大的孩子会利用假期去做一些艰苦的体力劳动来赚取自己的费用。十八岁后,他们就基本不再接受父母的资助,开始自食其力。[2]
2.中国家庭文化
中国的家庭中,当孩子遇到问题了,家长要是有时间或是心情好了,偶尔会耐心的解答问题,要是心情不好,或是不好回答的问题,便用有事或没时间来躲避问题。这样致使孩子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中国的家长不会教育孩子,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就让孩子进屋学习,自己却只顾着自己的工作或娱乐,这样的后果是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自我。又或者,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难题通通交由家长负责,孩子则是安心的站在一旁,只要观看就好了,这样如何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把孩子交给爸爸或妈妈其中一人照顾,孩子长时间看不到爸爸或妈妈。变得容易疏离其中一方,而对另一方则是百般依赖,影响了家庭的完整性。另外中国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做。比如打扫或是叠衣服等简单劳动也不愿意让子女尝试,结果显而易见只会让他们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中国家长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来和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较,比的孩子都没自信了。他们从不满足孩子的成绩。通过这些,中国家长应该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双管齐下,时常浇灌,抚育小苗,终究有一天小苗会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一位母亲伤心地讲述她念大学的儿子时说:“我儿子学习很好,但什么也不会干,而且非常自私,只关心他自己,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我们有病他从不在意,可他自己有点小病,就催我们带他到大医院去看医生,嫌校医院水平低而不去那里就医。”她接着自责地说:“这不能怪别人,都怪我们从小把他惯坏了 。”试想,只关心自己,连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还会有什么社会责任感可谈呢?[3]
3.中美家庭文化对比的启示
2
从美国家庭文化与中国家庭文化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家庭文化重点在于培养孩子们拥有多层面的能力。他们尊重孩子,将孩子看成独立、自主的个体,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能力。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父母却忽略了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忽略了孩子们精神上的培育,造成很多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气,缺乏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因此中国家庭应当重视家庭文化的构建与改善,更好地运用家庭文化的影响力。[4]
第一,将孩子看作平等、自主的独立个体。从美国家庭文化的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不愿意接受强加给他们的决定,而更希望能由自己做出选择。目前,中国的家长并没有把孩子看成平等、自主的独立个体。他们帮助孩子选择爱好,选择专业,选择服装,选择朋友,选择工作,甚至选择婚姻。实际上,家长们应当在家庭中首先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帮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分辨是非。不仅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还要给孩子们选择的权利,并且尊重他们的选择。绝对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让孩子为实现父母的理想而拼搏,而不是成为父母操纵的傀儡。
第二,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创造力。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充满了未知的孩子。中国的家长们普遍存在着从众的心理,喜欢将孩子们进行同一标准的比较。忽视了孩子本身的潜能,盲目的认为:别人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我的孩子在学习上也必须名列前茅;别人的孩子是梨园春擂主,我的孩子必须是少年音乐家。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与创造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孩子自身的天赋与个性,培养孩子的爱好与兴趣,并尊重孩子的理想与选择,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让孩子们始终充满创新的想法与思维。
第三,给孩子磨练的机会。中国的家长有一种理念: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他们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为孩子洗衣,为孩子整理房间,甚至为孩子送饭到校。天未冷,就给孩子厚厚的包装起来。他们忽视了孩子需要艰苦生活磨砺的必要性;他们没有认识儿童时期的挫折与磨难使孩子的意志坚强,是培养孩子百折不挠精神的必要条件。中国的家长们应该考虑在生活中给予孩子们必要的磨练,提倡美国的教育理念:富日子,穷教育。
4.总结
通过对美国家庭文化的几个方面的探讨,可以说我们对美国家庭文化的基本内涵、发展概况及教育影响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尤其是对比中美家庭文化中存在的教育差异,更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美国家庭文化的印象。家庭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文化类型, 在一定程度上它成为我们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 也对全面深刻了解和认识美国文化中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艾琳,《美国式家庭教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6-27页 [2]李盈,《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第10期,2004年 [3]杨旭,《世界家教智慧全集》,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年 [4]史蒂芬.柯维葛雪雷,《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