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小学 王蕾 2013 .5 .8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 一、课前激趣,过渡导入。 1、谈话。
炎炎夏日,荷花盛开。那一方方美丽的荷花池,就成为人们纳凉消暑的好去处。老师在农村长大像你们年纪时,最喜欢在村里的荷花塘去玩儿。房前屋后、小路两旁、稻田一角,几乎都种满了荷花,我喜欢摘一片荷叶,举着它当作伞,既遮阳又挡雨;被我们玩出很多花样。翻莲花、打莲蓬就更不用说。孩子们,你见过哪里的荷花,它长得什么样子? 2、全班交流。
请3、4个孩子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荷花池,荷叶、荷花长得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理清大意。 1、简介作者:
(1)、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课文,《荷花》,作者叶圣陶。
2、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荷花 (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因为他们都属于花。)
3、指导齐读课题。(荷花很美应该怎样来读,再读一遍。)
4、 初看荷花。
大家想看看荷花吗?(播放荷花影象或图片) 要求:建议看的时候同桌可以讨论一下,看你能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你所见到的荷花。
5.初步自读课文。
1、交流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等生字。
3.运用查字典的方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 (2)碧绿:(3)莲蓬: (4)翩翩起舞:
(5)饱胀: (6)破裂:出现裂缝。 三、教学第二小节。(出示内容) 1、 带问题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要求;用心去感受感受,觉得作者笔下的荷花怎么样?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读,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 交流。
a、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课件出示图片) 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好吗?(指导朗读) b、 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抓“冒”
(a)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在这里你用一个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确) (b) 荷花从这么多的荷叶中冒出来想干什么呢?(鼓励)
c、 有的……有的……有的……(每种姿态的荷花配图,指导朗读。)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赞美这迷人的荷花。 四、教学第三小节。
1、叶圣陶爷爷写了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想看吗?(结合图片观察)
要求:仔细观看图片,把你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脑中,待会讲给我们听。要是给你讲的荷花再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师辅导为荷花加上动作表示。)
2、导读9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3、 学生读第三小节。猜猜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交流。(大自然,引导感悟大自然真是的太神奇。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与这位伟大的画家对话吧。)
五、教学第四小节。(出示内容)
1、播放录音带,激读。想不想与录音带比一比呢? 2、学生交流朗读课文。
谁来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 3、内化感悟。
这次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去看,用心去听,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感觉到自己仿佛自己成了什么?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 4、齐读课文。
荷花是那么的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迷人,荷花的魅力是呢么令人难忘,我们陶醉了…… 六、小练笔。
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赞美荷花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呢?(同桌交流)让我们也来当回作家,模仿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也来写写自己荷花的理解。 荷花你真美啊------
忽然,我仿佛自己成了一朵荷花…… 请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题目来写一写。 七、总结结束。
1、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
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板书: 荷花 有的……
冒 有的…… 千姿百态 (多、美) 有的……
课后反思: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丁点改革,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注重借助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将图画音乐合理引入课堂,丰富课堂形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利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情景,多读,如闻其声而能其心声,如见其人而见其心,让他们情为所动,产生该有的情感和心灵震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课文逐层分析引导读,递进读的要求,重视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初读-读懂-感情读。学生说荷花的姿态三种,教师就顺势引导,以便学生更自主地理解“一朵又一朵的姿态”。
一段美的情境会省去我们教者多少繁琐的分析讲解。本节课中设计的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升华情感。比如:配乐范读,创设并引学生入情境。(学生变换角色描述)这些情境地创设显然大大优化了教学,节约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文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