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看似严肃、枯燥,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不如语文课堂生动、丰富,不如语文课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节数学课,仍会让你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欢乐。学生学得也简便,自然而然地愿意上数学课。要让学生愿意上数学课必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对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向是许多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根据几年来数学教学的经历谈几点自我的看法
第一、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教师必须对自我所教学科感兴趣,自然就带动了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作一名用心的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细节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数学课本中的“你明白吗”,从中有很多常识,如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它是怎样传到中国的?人的心脏一年要跳多少次?诸如这类的问题学生也是很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给孩子们,他们会被数学课的丰富而吸引,自然对数学课就产生了兴趣。
第二,从生活中捕捉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很亲切,很有用处,而不是枯燥的数字累积。
数学源于生活,仅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便于操作,容易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
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真正让学生自我动手量身边的物体,用自我身体部位作测量工具测量或估计路程的远近或物体的大小长短。还有,在学习统筹方法和等量代换时不防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换一换。
要让数学课走进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自我先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就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也就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
第三,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当做到:学生能做的必须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必须让学生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而不是全部知识的“统帅”,全部知识都要由教师一个人来和盘托出,学生只能被动理解,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探究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供给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我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收获的欢乐。 总之,课堂应当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课堂应当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地方;课堂应当是师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课堂应当是焕发出生命活力
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相信会有这样的课堂,让我们都为有这样的课堂而努力吧! 教育教学随笔(十六): 青春作伴好读书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学校里,春暖花开,少年云集,既是读书的好季节,又是读书的好年龄。 本学期,学校将周五中午自修定为课外阅读时间,引领学生阅读、悦读。这是我校“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浸润学校”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很有远见的举措。
试想,学生从清晨开始一向做功课,直至黄昏时分,住校学生甚至奋战到夜晚八九点,哪有时间读书?学生在枯燥的题海中只会焦躁抑郁,何谈欢乐?即便是语文课,也被考试指挥棒所驱使,为了高分而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一天也只阅读一两篇短文而已,学生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呢?
而窗外春光明媚,花草树木尽情生长。草长莺飞,春暖花开,因为有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书籍正是人们成长的“阳光雨露”,是人类礼貌发展的“阳光雨露”。阅读,异常是“悦读”,正是青少年汲取礼貌精华、先进文化的最佳途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体机能快速成长的时期,记忆最强大,
精力最旺盛;思虑单纯,不为闲杂事务所牵绊。这正是“无边光景一时新”的人生之春,正是勤奋读书的最好时期。
晨曦照室明,绿树入帘青,学生不释卷,琅琅读书声。此情此景,用朱熹的《观书有感》来表达则恰如其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如同打开一面镜子,知识思想映眼前;阅读就像打开一扇窗,杨柳春风扑面来。 寄语学生,大好春光,正好读书,博览群书,内修积淀,外阔眼界,视通千载,神骛八极,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定基础。 教育教学随笔(十七):
今日是开學的第一天,學生的表现很另人满意,和上學期比有很大的提高,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上起课来也是十分的有劲头。为了上好这开學初的第一堂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激发學生的學习兴趣。
第一课描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节课下来,學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中的词语,既能背下来,也能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们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十分的进取和踊跃,完全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没有人举手发言的现象。尤其我觉得學生的思维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课文的最终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學生分析的异常好,甚至都说出了经过把小燕子比喻成音符,能够更好的说明真的是在谱写出一首春天的赞歌,让我觉得很欣慰。
为了更好的丰富學生的词汇,我们又积累了一些描述春天和小动物的词语,在课堂上學生随机说的时候,发现學生的词汇实在是太贫乏了,几乎说不上几个来,可见,學生平时不注重词语的积累,之后,让學生自我回家去搜集的时候,學生搜集了比较多的词语,并在课堂上做了交流,大部分學生都记下几个和课文不一样的词语了。 总之,作为开學的第一课,我觉得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學生的表现也是让我十分满意的。我忽然觉得學生长大了,懂事了,成熟了,我也相信孩子们在这一年的學习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针对學生词汇量少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的,有意识的培养學生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感觉在备课的时候真的没有充分研究到學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學生學习的进取兴趣,如何才能让學生真正地进入到學习状态中去,可是有一点能够肯定的是,真的用心去备课受到的效果也真的十分好。 教育教学随笔(十八):
教育、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在教育的星空中,我是一颗凡星,虽不夺目,但却璀璨;在教改的浪潮中,我是一朵浪花,虽不壮观,但却是浪尖上最有活力的一朵。在身为人师的这些日子里,我学习着、实践着;努力着、进取着;奉献着、收获着;留下了串串清晰、生动的足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1990年我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这句话就成了我工作的座右铭。
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平时对自身的师德修养比较重视,努力以自我的行为、作风和品质去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年青的我,以认真踏实不断进取的精神对待自我的工作;以对学生的爱心和职责感,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全体学生;以虚心好学的精神与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日,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课程新理念、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人文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等实践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以使自我的教学与时俱进,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在实践中,不仅仅增强了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还提高了研究本事和教学水平,更尝试着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收获颇丰。不断地将研究课,互观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着我们的许多问题,在认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本事,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本事。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不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仅有亲近学生,研究学生,才能展现自我,树立威望。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仅有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爱学生,和他们进行亲
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亲”和\"爱\"。所以多年来,我总是在工作中不断思索,在思索中不断提高自我工作的艺术性。虽然因为工作的繁忙有时会影响自我的情绪,有时甚至忘记了微笑。但经过理论学习,反思与同伴互助,很快意识到自我应当怎样做。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多溶入了些宽容、理解,多讲了些艺术性。我也最终发现,仅有我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走近孩子,关心孩子,即便是批评,也会被他们所理解。孩子们仅有真正理解了我这个他们所喜欢的教师,才会理解我。
每接一个班我都很用心的去教,对待特殊的孩子,我的方法就是给他信心,唤醒他内心的渴望,这就等于给他自我体内安了发动机。而运转发动机的“机油”就是我们给予孩子的赞誉和信任! 反思自我十八年来工作的历程,回顾前行中留下的串串足迹。我要感激曾热忱帮忙过我的领导们;要感激曾无私指导过我的老教师;也要感激曾悉心教育过的小朋友。正是无数个他们的存在,才使我体验到成长的喜悦、教师的欢乐和人生的价值…… 教育教学随笔(十九):
今日是我的早读,到学校了,小朋友还没有静下来读书。我挥手让小朋友们静下来,我们一齐走进课文,走进琅琅的书声中。几遍下来,我们开始交流昨晚的作业,我试探小朋友昨晚是否收集了关于少数民族风情的资料,昨日课堂上我只是随口说的,小朋友会做吗没有想到好多个小朋友举手了,拿来了他们收集的资料,有网上浏览的,有拿书来了,家还拿着本子,上头写了好多字呀。家一向说要跟大家
说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就是他抄在本子上的。他上来念了,跟上回涵说的有点像,但又有不一样,小朋友都很有兴趣。家念完了,棋拿了网上浏览的给我,我帮她念了关于索伦族的火神节的传说。 念到一半,下课铃响了,我停下来让小朋友下课,小朋友竟然舍不得。可是我想吊他们胃口呀,故意不再念,必须让他们下课休息一下。我觉得这么一来,小朋友想明白下文的欲望都被我调动起来了。上课了,我不急着念,而是引导小朋友要多看书。之后我念下来,我念得很轻,小朋友却都竖起耳朵,听得可仔细了。我讲完了关于索伦人的火神节,之后我褒扬了下课时给我指出错误的芳,那是个小巧玲珑的小姑娘,上课总会把亮亮的眼神投向我。她向我指出我昨日写的畲族的蓝姓应当是蓝,不是兰花的兰。
还有我褒扬了菲菲,因为下课她跟我说此刻她的作业做完了总和涵一齐到晓风书店去看书。这下好多小朋友喊出来了,说他们也到书店看书呀,因为教师跟他们家长说带小朋友到超市不如带小朋友到书店。哈,听到那里,我真的笑了!看来我在家长会上说的话,很多家长记在心上,把话儿传给了小朋友,并且真的在实施了。可不,我还记得上周日记中,有两三个小朋友写到书店的事呢!作为语文教师,我努力鼓励小朋友多看书,只要爱上看书了,学好语文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我此刻除了培养小朋友的读书兴趣外,还有我时时跟小朋友说要学会把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这是读书的根本,也是语文的目的。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
听了程老師的一席话,我也深有感触,小班制条件下课堂教學的价值取向与传统课堂教學相比较,它的优势的确很突出。
我们都清楚學习不是明白了什么,记住了什么,學习是學生经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小班制条件下,便于教师针对學生的认识水平正确地选择,组织和设计教學的资料,并以开放、对话的方式呈现。
例如《影子》一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但學生对太阳和影子的位置关系搞不清,是教學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40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帮忙下,在课堂上做起了游戏,我们搬开桌椅,在腾出的空地中间,小朋友们围着灯站好:“今日,老師把太阳公公也请来了,想不想和太阳公公玩一玩,看看自我的影子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什么时候在左,什么时候在右。”40个小朋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在教室里试着活动,他们边跑边互相持着对方的影子。“噢!影子甩不掉。”这就是书上说的“影子像条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因为學生围成的是一个大圆,所以处在灯光的任何一个位置的影子學生都能很直观地看到,根本不需要教师对身体与影子的位置变化关系作任何解释。
这样,在实际活动中,本课难点迎刃而解,实现了玩中學,學中玩的初衷。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一):
“午睡”事件
中午午睡的时候,我发现云天小朋友翻来翻去久久不能入睡,我走过去轻轻的问:“云天,你怎样了,是不是不舒服”听了我的话,孩子趴在我耳朵上悄悄说:“教师,今日是我妈妈的生日,早上来园时爸爸说了他要送给妈妈一件礼物,我是妈妈的孩子我想我也应当送一件礼物给妈妈,你看:我给妈妈画了一幅画,名字就叫“欢乐一家人”画上高高个子的是爸爸,有点胖头发有点卷得是妈妈,这个是我······”听了孩子的话我的眼角有点湿润,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我夸奖了孩子的做法,可是让她此刻必须把礼物放好,离园时送给妈妈,此刻必须立刻入睡。孩子带着甜甜的微笑很快进入了梦乡。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二): 敏感的孩子
夏月星是个活泼可爱、小嘴甜甜的孩子,平时总爱在我面前蹦蹦跳跳的,是全班孩子的“开心果”,这不三天没来幼儿园上学我还真有点想她了。心里正这样想着,孩子就“飘”到我身边来了,脸上满是期待的表情,不巧此时我正在忙着报表,没及时和她打招呼,等我忙完事情猛抬起头来时,映入眼帘的是孩子那一张委屈的小脸,我立刻意识到自我的失误,赶紧向孩子补充迟到的问候:“月星,刚才教师太忙了,对不起,你没来幼儿园教师可想你了,来抱一抱”孩子的脸上最终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孩子是敏感的,异常期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也会使她们感到教师是喜欢他的。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加细心一些,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爱护她们天真的心灵。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三): 当小教师
每次进餐之前,孩子们都要提前休息一会,孩子们在休息时候小嘴也不会闲着,不管这点就开始淘气起来了,想安静会都安静不了。我左思右想有什么办法呢?还真想到一个办法,就是能够让孩子们安静的趴在桌子上,我给孩子讲故事听,每次讲完故事就开始吃饭了。有一次,我在提问中发现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能记住故事资料的孩子真是少之又少。这回我在讲的时候,我组织了一个活动,想让每位孩子都当小教师,把我讲给他们听的故事,让他们当小教师在重复的讲给孩子们听,等我讲完以后,我先请上几位小朋友讲,这几个孩子虽然讲的不太流利,可是经过我的引导,还是顺利的讲完了,我还是给孩子鼓励的给予肯定评价。第二次,我在请上的小朋友,就讲的异常好,听他讲就明白,他听故事的十分认真,我在孩子们表扬了他,同时,还给其他的孩子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从此,我在讲故事的时候,我又给孩子们提出了当小教师的活动,孩子们听故事的认真度明显有所提高了。我相信经过我的培养,还有耐心的教育,加上我对孩子们的及时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就会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四): 玩具要回家
玩具是孩子的最爱,每一天区域活动时间总有10几个孩子在建构区玩的不亦乐乎,可是玩完玩具后总有孩子不把玩具收拾好就到另一个区域玩去了,教师不得不跟在后面收拾。怎样办呢怎样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呢
我想了想,于是在班里开展了一个“玩具要回家”的游戏,我事先录制好了表扬的语言和哭的声音,游戏中能收拾好的孩子就能得到玩具娃娃的表扬,并奖励一个贴花,落下玩具的孩子妈妈就哭,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在不知不觉中纠正了不良的坏习惯。 经过游戏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玩具玩完后必须要送回家,不然他见不到妈妈会很悲痛很难过的。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五):
由于和大家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对于4班的很多问题我还是宽严适度,关键问题我绝不纵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处理,可是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则让放手让班委去处理,以此来树立班干部的威望,并且培养他们的管理本事。
今日早晨进班后大家都在忙忙碌碌,收作业、做值日,忙的不亦乐乎,从中我看到有的同学没有任何任务,可是没有学习,坐在那里无所事事,或者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应对这种情景我没有说什么,我的想法是:第一、想看看这些同学什么时候能够踏实学习;第二、
看看班委能不能看到这种现象。让我比较欣慰的是,过了两分钟团支书丁海峰在教室中走了一周,就杜绝了不学习的现象。等到丁海峰做到自我的座位上时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等所有同学完成任务后,我和孩子们谈了自我的三点想法: 第一、班委所做的完全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其实他们在管理别人的同时是在耽误自我的时间,但我们的班委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将心比心,对此我很感动,所以,期望所有同学支持班委的工作,有的时候他们也会犯错误,有的时候语言可能会粗鲁一些,这个时候期望大家在支持他们的同时也要包容他们。
第二、同样是孩子,为什么自我非要等待别人去管理呢,所以每个人都要加强自律,抓紧时间
第三、课代表、收作业组长在工作时要尽量压低声音,因为一个人声音大了就会有几个人随之附和,于是班里给人呈现出的现象就是乱哄哄,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所以,期望大家在公众场合学生压低声音来说话。
最终,再次感激班委的付出,因为有了你们的倾尽全力,4班才会天天有提高,同时,期望每个孩子能够加强自律,充分利用时间,不虚度光阴。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六): “闹事”的淼森
淼森是个看上去活跃的男孩子,可是缺乏自信,他时常自我在一个地方撒欢,当你走近他时,他却又表现的不知所措。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异常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异常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我的约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为淼森供给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我感兴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够帮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我的本事,向自我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能够给自我和别人带来进取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我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教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七): 教师,请你吃糖
一跨进教室,只见小吉拿着一包糖向我走来,我还以为她要检举哪位同学带零食了呢。没想到小吉走到我面前,双手捧着那包糖说:“教师,我请你吃糖。”我愣住了,喃喃道:“你姐姐结婚了?不对呀。你又没姐姐……”“教师,是我公公家的女儿结婚了,奶奶去喝喜酒拿回来好多糖啊,我想把这包送给你。”“哦,多谢啊!”我边
说边琢磨着,我该不该收下她的礼物呀?拒绝,不好意思吧,这可是小吉的一片心意哦;收下,也不好吧,都说了不能带零食,不能吃零食,我收下了不就意味着我这个教师食言了……朗读声早已停止,学生们都注视着我俩,我真是两难呀,可我不能影响学生的早自习呀。先收下小吉的礼物再说吧。我就在全班学生的注视下收下了小吉的礼物,把它放在讲台的抽屉里,然后让学生继续早读。
收了小吉的这份礼物,我该怎样做呀,况且全班学生都看到了这一幕,我得想个好计策。对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我决定把小吉的这份礼物分给全班同学,让学生和我一齐分享受这份“爱”。那么多同学怎样分呢?自我再去买些吧,算是搞个小小的活动,让学生在复习之余简便片刻。说干就干,第三节课的下半节课,我就借小吉的名义把欢乐和大家一齐分享。看着学生有说有笑,完全忘记了学习的烦闷,我的心境格外舒畅。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享受之后就得更加努力了。
多谢小吉的这份礼物,让我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爱,也让学生们欢乐相伴好好学习。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八): 教师要“公平”
雨涵是大班的孩子,她聪明伶俐,活泼大方,小嘴异常甜,胖乎乎的,很可爱。教师们都很喜欢她,就连她犯错时我们也舍不得批评她。今日雨涵和几个小朋友一齐擦桌子,没擦完就出去滑滑梯了。航
宇说:“教师,雨涵没擦完就玩去了,”我正在拖地,航宇的声音又低,我没听到,也没在意。航宇撅着小嘴和几个小朋友说开了:“教师真偏心,雨涵没擦完桌子就走了,教师也不批评她。”这次航宇的声音很高,也很生气。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七嘴八舌的说:“就是,就是,教师不公平,偏向雨涵”。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项活动中,我都是给雨涵开绿灯,使雨涵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骄傲自满,不守纪律的坏毛病。加上我没有及时制止,这让其他小朋友觉得教师偏心,只喜欢雨涵不喜欢自我。我的做法既害了雨涵,也伤了全班孩子。于是,我及时向孩子们道了歉,保证再也不这样了。孩子们点点头。
作为教师,必须要及时检讨自我的行为与做法,因为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影响。 教育教学随笔(二十九):
今日午时学校组织教研活动,又能够听到两位教师的精彩课了。一看听课表没有三年级的,有点遗憾,再一看,有四年级杨教师的课,没关系,教学本来就是相通的。
杨教师选的《小珊迪》是篇选读课文,自我对于这类的课文真得是力不从心,要么感到没什么可讲,要么是这也得抓,那也得抓,非得二堂课才能解决。今日借此机会就好好学习吧。课一开始课件出示现代孩子幸福生活的照片,和课文中小珊迪的悲惨生活构成了强烈的
比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小珊迪的可怜。自我平时的语言太平淡了,杨教师的每一处过渡都值得我学习,比如:小珊迪只是想要件能御寒的衣服,要个能够充饥的便当,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吃饱穿暖这样的要求过分吗?这样扣人心弦的话语,怎样不让学生感到小珊迪的可怜呢?杨教师的媒体激发,更加呈出小珊迪的可怜以及他诚信的可贵。在黑背景中跳动的白字,让人从视觉上感受到珊迪的可贵之处,那忧伤的音乐让人从听觉上感受到了小珊迪的可怜。听杨教师说为了选这首背景音乐,他听了五六十首歌,才选中了这么一首。这是怎样的概念啊,难怪感觉那歌与文字似乎是同存的。而后一节六年级胡教师的古诗又是另一种感觉。课前的找两张地图的不一样点,让学生对北宋和南宋从地理上有了大致的了解。抓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遗民和《题临安邸》中游人这两种截然不一样身份的人,细细分析古诗,让人感生两种强烈的感想,这两者间微妙的关系正是课堂的升
华。最终在“醉”和“累”的关系中很自然地结束课文。这种效果特有震撼力。
听到的终究是别人的,要把这些精华吸收转化为自我的,这是听课的最终目的,这样的学习就是幸福的。 教育教学随笔(三十):
班主任不仅仅应当有着除一般教师的素质之外的特定素质(包括班主任工作技巧)并且这种特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一点则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者认可。正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
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样,“班主任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那里,“发展”首先意味着“自我发展”,即“自我培养”——我从来都认为,认为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从根本上说,仅有自我才能够培养自我。班主任当然也不例外。
在李镇西教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李教师写到:班主任坚持写随笔是“自我发展”或者说是“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说,结合班主任工作写教育随笔,是我成长的捷径。我不止一次听到一些教师对教育写作的怨言,我想,所有吧教育当做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的教育者都会认为,教育写作不可是有意义的,并且还是欢乐的。
而我当初之所以想写教育随笔,是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启发。最早读苏霍姆林斯基时,我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30多年如一日第坚持写教育随笔的精神所感动,正是这几十年的教育随笔,使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后人称做“活的教育学”、“教育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融真挚的教育情感、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于一体,语言平易,娓娓道来,但又不乏文学的魅力。在读过一些即使硬着头皮读也实在读不懂的教育“理论”著作后,读到这样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真正的教育名著,我每每感慨不已:没有令人仰视的“理论框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术语,通篇只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也能够写呀!当然,我那时绝多没有
想过将来也要写什么“教育名著”,但用文字记录下自我青春的足迹,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于是,我也试着写我的教育随笔了。 异常需要指出的是,教育随笔的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异常是“思考”,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人们不是常说“一个作家应当同时是一个思想家吗”?那么,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当同时又是一个思想家者。而班主任的随笔写作,便是教育思考的很重要的途径,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我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当一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记录)时,他已经进入教育科研的状态了,并且这种研究带有鲜明的人文风格与个性化色彩。我认为,这是一线教师结合自我的实践进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
教育研究,之所以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研究不一样,在于它更多关注的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不是精确的而是模糊的。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这和被教育者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具体到班主任工作,师生水乳交融的亲密接触,心灵之间的息息相通,使得班主任的工作与研究完全合二为一,并且充满感情。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带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我认为,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最富个性化的研究,我们每个教师包括班主任都能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研究。“生活体验研究”,我能够通俗第理解成一边“生活”(实践)、一边“体验”(感受)、一边(思考)——把自我的生活体验作为研究对象,自我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而这种研究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做,不管你是否有”课题“,你每一天的工作,就是你的课题。
应当说,班主任坚持不懈写随笔,是需要毅力的。所以没有崇高的事业追求,是不能对日常工作如此热爱并且深入思考的。我经常想,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小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四个字首先意味着一种没有理由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理解的神圣的使命感!作为一个普通教师,也学他一辈子都站在最基层学校的教室里,每一天都和孩子们在一齐,但这不妨碍他以自我点点滴滴的奋斗精神推动这中国教育的提高,进而推动着中国的提高,无数位班主任用心血写成的教育随笔,便是构筑中国班主任学辉煌的金砖玉瓦!
班主任在随笔中成长,就是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在攻克难题的艰辛中成长,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中成长。“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对每一位有追求的班主任来说,这个课题能够从自我做成,从小处做起——比如,从写教育随笔开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