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讲解

2020-01-20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讲解

内容简介:

一、 全书结构和第一卷第一章概况

全书共分两卷。第一卷(序言、1—3章)。批判青年黑格尔派

第二卷(序言、1—5章)。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一卷第一章中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二、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写作: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出版: 马恩生前只出版了第二卷第四章

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

马克思:“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三、写作意图

-----

(一)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

(二)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三)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写作背景: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发表后,给了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以致命打击。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继续宣扬他们的思辨哲学理论,并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另一个代表人物,他在1844年11月,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在该书中,他把布·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推向极端,鼓吹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他和布·鲍威尔一样,是德国抽象哲学的最终结论的代表人物,也是在哲学上反对共产主义的头等重要的人物。

1845年10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公开发表文章,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教条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的文章比做宗教徒对异教徒的审判,因此决定反击青年黑格尔派。他们认为在当时“发表一种反对的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和思想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则斯·赫斯等人。1844年9月,莫则斯·赫斯等人在德国科伦建立了一个名叫“共产主义俱乐部”的组织,开始宣传他们的思想观点。这些人自命为共产主义者,并把自己的学说叫做“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把德国的思辨哲学同空想共产主义学说混杂在一起,以费尔巴哈的抽象人道主义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却主张小资产阶级所有制即一般的私有制,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妄图用爱的说教来实现人类的解放。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应是一种超阶级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承担者是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而不是无产阶级,甚至同无产阶级毫无联系。

-----

“真正的社会主义”像瘟疫一样,在德国“有教养”的人们中间传播开来。从1845年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在法国和英国的正义者同盟中也开始泛滥,严重地危害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给予全面批判。

《形态》的写作,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两个转变”。1844年,他们已经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1845年春,马克思来到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既是批判费尔巴哈的纲要,也是他们新世界观的萌芽的第一个天才文件。

1845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推进他们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理论的制定,并完成批判德国思辨哲学的工作,从1845年9月到1845年8月,他们共同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重要的著作。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来到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他的唯心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布·鲍威尔、施蒂纳等作了彻底的清算,批判了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流派——“真正的社会主义”。在批判的过程中系统阐发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思想。

意识形态一词在当时有特殊含义,即用来指谎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出来的,没有

任何根据、没有生动内容的理论和幻想。简言之,就是被歪曲了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一术语来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德国思辨哲学,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先知,是和这个流行的看法有关的。

本书主要贡献

-----

本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作了全面阐述,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把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五、主要内容: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科学论述。

第 [Ⅰ] 部分

1、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

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p5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

① 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5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

“现实的个人”是针对“思辨的个人”的。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当作自己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人的创造活动和自主活动变成了“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社会历史被看作是“绝对精神”的逐步实现。

-----

青年黑格尔派虽然不把社会历史归结为上帝或绝对精神之类的神秘的东西,而归结为人本身的活动。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超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范围。

鲍威尔把人理解为“自我意识”

施蒂纳认为人是“唯一者”

他们都是以概念、范畴为出发点,更露骨地表现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历史观。他们把“自我意识”当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他们反对一切现实的革命斗争,把改造世界归结为批判家的思维活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青年黑格尔派玄想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他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因此他们理解的人只能是无前提的“思辨的个人”。

费尔巴哈:从孤立的、生物的意义上看待人,所以他所说的人始终是抽象的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批评的那样,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

② 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

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第

-----

6页)他们还说:“这里

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P7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阐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所指的“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这样就同施蒂纳和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从根本上划清了界限。

③ 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两个方面:“现成的”即自然基础,包括人的生理条件和各种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即历史基础,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须面对的由前人所创造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起点等。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除了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外,还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的各种生活资料.因此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P6,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否承认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前提时,强调了具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方面.即现实的人、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的统一。可以说,“现实的个人”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人,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因此,它是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物质的生产关系出发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这

-----

种考察方法既不同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抽象思辨的方法,也有别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学的方法,而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方法。他们抛弃了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转而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确立了自己的历史观的新的出发点,正是在新的出发点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才能创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2、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P7

即使人们的观念是错误的、模糊的,是同现实发生矛盾的,它也是物质生活过程的产物。

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任何意识现象都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人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但是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因而,他们的观念不是凭空臆造的,不是“纯粹”的意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意识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随着分工和交往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意识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正是在意识获得了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统治阶级才有可能对现实作歪曲的反映。使人们相信并非存在决定意识,精神、观念成为独立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即使是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P23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对唯心主义精神统治世界观念的考察和揭露,从而得出结论: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

第 [Ⅱ] 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进一

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1.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关于人的解放的错误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青年黑格尔派这些“聪明的哲学家们”没有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改变现实的客观存在、改变现实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

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P9

2.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不可能唯物主义地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只能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P1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之所以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除了他的阶级局限性之

-----

外,从认识论来看,是他坚持消极直观反映论的必然结果,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

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P10-11

3.再次阐述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并考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生活资料生产本身。这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第二个因素是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第三个因素是人口的生产活动,即人口的繁衍;

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的生产。

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方面,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P11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都必须首先注意这一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

历史活动的第二个基本方面,是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因此,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正是由于“新的需要的

-----

继续”,历史的延续才成为可能。因此,为了满足新的需要进行的生产和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共同构成“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它们是一切历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条件。

历史活动的第三个基本方面,是人口的生产,即人的增殖。没有人,便没有历史。所以它同物质资料生产一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人和动物不同,人的生产意味着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在远古时代,家庭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了。

社会历史活动的上述三个方面,就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这三者在历史上同时存在,而且在始终历史上起着作用。因此,不应把这三个方面看作历史的三个不同阶段。

历史活动的第四个基本方面,是社会关系的生产。因为,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是说,一当进行生产,必然同时产生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没有这种社会关系,生产便无法进行。因此,被社会关系所确定的人的物质关系和人的历史是一样长久的。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就呈现出“历史”,它完全不需要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存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是研究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社会状况的发展,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

4.阐述关于意识的产生和本质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

产活动、人们的物质交往以及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是人们的物质关系

-----

的直接产物。“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己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P13-14

任何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者都是人,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这里的人是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而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因而,他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不是凭空臆造的,是人们客观物质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P14

5.分析社会分工及其后果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社会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他们认为,由于社会分工和与之同时出现的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产生了所有制,因此“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P16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社会分工与国家产生的关系。他们指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P16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即产生了不同的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其他阶级实行统治,而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即国家的形式。

再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社会分工引起社会活动的异化。他们指出,只要私有制还存在,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就会处于分裂状态,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分工对于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制,

-----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

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P17这就是说,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活动的异化,亦即人的本质的异化。

6、关于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阶级的产生、划分以及各个阶级的状况,都是由生产决定的。

阶级是同分工直接相联系的。由于分工使人们与劳动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不同,把人们分成不同的阶级。在一个阶级内部,个人必然屈从于阶级整体,这同个人屈从于分工是同类现象。

社会分裂为阶级只是和生产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因而不是永恒的。在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时候,以至私有制变成了它们的桎梏而要消灭之时,阶级就会消灭。

国家是随着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分工的出现产生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由于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第16页 然而这始终是在各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上发生的。由于私有制和对抗阶级的存在,被统治阶级感到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矛盾的,统治阶级则力图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的利益,于是国家以公共的全社会利益的代表的身份出现。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国家只是在表面上为整个社会的利益服务,而实质上,它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国家始终是阶级的国家,它所代表的利益始终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国家不能解决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的统治,因此,“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

-----

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第16页 下

“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第20页 下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第22页

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P25

7、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

p18.19 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8.论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了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之后,提出要消灭这种异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

-----

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P18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由于异化所导致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进而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第二,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而这两方面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并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成为现实的共产主义社会,那种以往的强制的社会分工和人的异化才能被消灭。

9.对唯物史观作了精辟的概括,阐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P21“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

-----

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而是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惟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各代所遇到的这些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的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的革命动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P22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看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已基本完成。尽管在这段文字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尽管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

-----

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及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

第 [1II] 部分

1、阐明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与社会阶级结构的关系

-----

(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於这个阶级的。” 第23页

(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第23页 上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第24页 中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第24页 下

第[IV]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结构的依赖关系。

-----

1. 论证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P23“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p2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与交往形式产生矛盾,而这种矛盾不仅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还是引起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思想意识的矛盾和政治斗争的根源,并不可避免地要爆发为社会革命。

2.阐明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交往形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p27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3、阐明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的、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

-----

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个“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0、41页)

唯物主义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P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他们在《形态》中从对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的分析中得出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并把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为经济基础。虽然他们仍然沿用了“市民社会”的概念来说明经济基础,但其含义实际上是指“生产关系”。他们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前提、内容和作用的剖析,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

“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

个人的个性是由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偶然的东西。因此,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共产主义将是偶然的个人的扬弃和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

4、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运用他们刚刚创立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指明了发展方向。

-----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关注共产主义问题,把共产主义作为他们理论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在《手稿》中已对共产主义学说作了初步的阐述,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把自己称为人道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把自己称为共产主义者,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资本主义客观经济现实的分析,在共产主义根本性质问题上,得出了与空想共产主义根本不同的看法:“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p19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它不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之上的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P26上 这就是为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生产资料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

-----

死灰复燃。” p18

马克思和恩格斯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它与历史上的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也只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开辟了世界市场,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但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对于这些生产力来说,私有制成了它们发展的桎梏,正如行会成为工场手工业的桎梏和小规模的乡村生产成为日益发展的手工业的桎梏一样。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而许多这样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根本得不到利用。”①“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②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已使私有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是共产主义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而且创造了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是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物质力量。“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③“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④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必然,但是“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

-----

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p22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产生了消灭资本主义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他们也就同社会的各个人迄今借以表现为一个整体的那种形式即同国家处于直接的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⑥。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就是消灭私有制。以往的革命理论都不触及社会的基础——私有制,都是在私有制范围内的权利更换。而共产主义则不同,它要触及并消灭社会大厦本身,要消灭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灭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p26“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②(见《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三章“圣麦克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进行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建立在以往历史所创造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它将在消灭私有制的情况下,真正克服生产力的自发性质,把现存的生产条件变为联合的条件,使社会生产力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共产主义对私有制的消灭、共产主义的实现是生产力及大工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④也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大工业生产及生产社会化普遍确立,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才能得以形成,因而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才能避免。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还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思想,“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p19。这一思想,恩格斯在1847年所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作了明确的表述。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预见到美国将发展成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并认为欧洲要不陷人对美国的依附地位,唯一的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社会革命。在这以后,他们再没有重提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的设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的生活状况也作了阐述,他们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生产力的总和,个人的自主活动与物质生活达成一致,个人也消除了自发性,向完整的个人发展,即个人实现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p17

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时候的理论已经远远高出《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论述,他们已摆脱了人本主义的影响,把共产主义及人的发展完全置于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置于物质生活条件之上。他们虽然没有详细地构思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但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预见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总结: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形态》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这一伟大科学发现不仅使他们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他们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

透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哲学著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思想资源。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两次转变。这两次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哲学领域革命变革实现的过程。《形态》就是这个过程大致完成的标志。

《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它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在这里,许多思想是第一次确立或论述的。比如,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个概念,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马克思后来曾在给魏德迈的那封著名的信中简明地陈述过这些特点),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而在《神圣家族》中,他们还自称为“现实人道主义者”)。

最根本的特征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弄清并简要陈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关系的揭示,标示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市民社会科

学解剖的决定性突破:它给了人们了解社会全部结构和历史全过程一把钥匙。《形态》中其他的基本特征都是从这个重要的发现中派生出来的。在《形态》中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全部观点,都是它的逻辑展现。这一矛盾关系的揭示也是第一次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论证。

总体上说,在《形态》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质已经

-----

具备,这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思考题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什么?

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理解“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4.试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

5.试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是如何阐述共产主义学说的?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德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高举批判的大旗,在哲学上力图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革;但对反动势力的斗争仅停留在对宗教和基督教义的批判上,因此,青年黑格尔运动虽然在德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哲学批判却严重脱离现实,将改造社会的事业等同于理论斗争,日益蜕化为革命运动的羁绊。他们认为,思想、概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受观念的支配,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故而从观念、思想出发就可以理解物质世界。要改变现实只需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即可。对于如何进行思想革命,费尔巴哈提出用抽象的人及人与人的相互需要代替现存的宗教观念,鲍威尔将理论家的批判视为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而施蒂纳则以为宣称某些思想观念为“怪影”并予以抛弃就可以摧毁现存的世界。

-----

青年黑格尔派在言辞上非常激进,其哲学著作对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影响极大,但其所谓的斗争实际上却是虚假的.实际上并未超越黑格尔,如果对这种空洞的革命词句下的虚伪斗争和保守本质不予揭露,科学共产主义运动就不能在群众中健康地展开。因此,揭露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就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首要目的。

“意识形态”

今天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是指同经济基础紧密联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形式。但马克思恩格斯在此使用的“意识形态”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有特殊含义的。19世纪初,法国哲学和经济学家D.特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并无褒贬之意。但特拉西与当时的一批理论家都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并极力反对拿破仑建立君主专政政治,这激怒了拿破仑,拿破仑就以轻蔑的口吻称这批理论家为“意识形态家”。从此,“意识形态”就有了特殊的含义,指一种荒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瞎编乱造出来的东西,是脱离实际、没有任何生动内容的幻想。对“意识形念”作这样贬义的解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这部著作时是很流行的,他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德国18世纪末以后时代的特殊产物 当时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以人道主义、自由主义为旗帜,取得了统治,而40年代的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工厂的工人只占15%,而且当大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争夺统治时,已经面临着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只能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所谓的革命变革,他们接过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的理论,却将其与它所反映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关系割裂开来。黑格尔把它变为“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鼓吹自己超越了黑格尔,但实际上却只是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来反对整个黑格尔体系

-----

或反对别人抓住的其他方面,既没有跳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也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德意志意识形态”概括的是当时德国以思辨的方式使实在神秘化的哲学体系和观念形态,与“科学的世界观”相对立。

消灭异化

诸多哲学家都很重视人们受到其创造物的统治,并屈从于这种统治的现象(异化)。他们都认为应当消灭异化,将人们从这种虚幻的存在物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但在如何消灭异化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当时的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占据着哲学的主要阵地。他们认为,只要让人们认清这些幻想、舍弃哲学幻想并用其他思想代替这些幻想,就可以使人们摆脱这种虚幻物的统治,从异化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有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其内容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 这也就是“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这段话一般被看作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基本慨括。

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聪明才智和肉体力量都体现在劳动产品上;此外通过这种活动,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的性质却完全改变:“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

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里说的“自由”,是人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指人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能力;而“自觉”则是能在理性支配下自愿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状态。然而异化劳动却使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丧失,变成了像动物一样的生存。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这就是说,产品、劳动及人的本性的异化。必然导致人与人的异化:这种异化,被马克思称为“人的自我异化”。人类的阶级分化就是人的自我异化。有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把这种异化看作自身强大的证明,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

以上四个方面的异化都必须通过现实的手段才能予以改变,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只是天真、幼稚的空想而已,思想的批判决不能代替现实的批判,思想的改变也无法代表更不能代替现实的改变。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