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表征,即人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又包括概念、命题、图式,它们分别标志着个体对客观事物反应的不同广度和深度,这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活动而形成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步入到专家或者专利的地步,那么你的专业很容易被别人代替。现在社会有专业能力的人,满大街都是,知识不再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
常识:如果没有知识一定要有常识,怀才不遇的人几乎都是没有常识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有一位学者搭乘一位船夫的船过河,在船上学者问船夫:“什么事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船夫说:“不知道”,于是那个学者就告诉船夫关于人生的大道理:如哲学、伦理学等等,说得滔滔不绝,天花乱坠,船夫自叹弗如。就在这个当口,船发生故障漏了,水渗到船里,导致船快沉没了,这时,船夫问学者:“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学者在惶恐中不能作答,船夫告诉他:“是游泳”,说着,船夫已经跳到河里游到了岸,而学者则不知所措,等待着沉没的命运。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在船上,出现问题后怎么逃生是常识性的问题,这比起人生的大道理对每个人来说更为关键更为重要。
在的生活中,我们要对有人生意义的大问题予以关注,但对大问题的关注不能抹杀常识性问题的重要性,这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前提。就像我们不但要送卫星上天,而且还要解决任何生活中衣食住行的问题;不但懂得人生的意义,还要知道怎么做饭穿衣,两者都不可偏废。
见识:见识一词常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见识产生于人的才智,也产生于他的天性与心地。人只有走出去看世界,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趋势是什么,所见所闻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应该是见多识广的人。在大学里,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见多识广,适应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快,于
是,他们常常会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和“人气王”,进入社会后,他们也会比光有知识的人占得先机,捷足先登。
胆识:知识是一个境界,见识是一个境界,在知识、见识之上的胆识更是一个境界。说得直白一点,一桶知识能换来一滴见识,而仅有见识却还是不能换来胆识,只有再加一些其他的稀有元素,一桶见识才能转化为一身胆识。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胆量去拼搏。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如果没有勇气去争取,机会稍纵即逝。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在没有机会上,而是输在没有勇气上。人要有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勇气接受那些不可以改变的事情,而这个“勇气”就是所谓的“胆识”。由此可见,人在旅途需要具备知识、常识、见识和胆识,四者缺一不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