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教育和科技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实质就是经济、教育和科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发的主要场所,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参与方。特色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移方面,具有显著的行业优势,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对促进行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更多空间,产学研合作所代表的创新行为在产业集群中的复制、扩散,有利于带动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本论文研究产业集群背景下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运行与建设。首先对特色型大学的概念、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进行厘清、梳理和总结。其次,对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提出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框架(选择—控制—分配—扩散)。再次,运用博弈论、e3 value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等方法分别对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的选择机制、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控制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在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扩散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内容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特色型大学的概念,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特色型大学历史沿革与产学研合作。本章内容阐述了特色型大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分析了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第三章为特色型大学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分析。本章内容阐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特色型大学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框架。第四章为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的选择机制研究。本章内容阐述了选择机制,运用博弈论对特色型大学在是否参与产学研合作,以及对合作方式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策略。第五章为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控制机制研究。本章内容阐述了机会主义行为及其控制机制,运用e3 value模型和e3 control模型,按照合作建立前、合作建立后,技术交易模式、商业化合作模式,从机会主义行为分类、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的角度,分别建立模型,研究了产学研合作的控制机制。第六章为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本章内容阐述了利益分配机制和产学研合作的典型利益分配模式,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别对技术研究阶段和商业化阶段利益分配进行博弈分析,讨论了特色型大学在不同阶段对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第七章为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研究。本章内容阐述了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影响,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仿真分析,对产学研合作对扩散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应当鼓励在产业集群中采取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技术创新。第八章为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策略。根据对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分析,提出建设策略:优化合作模式选择;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合理设计利益分配方式;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健全多方服务支撑体系;发挥大学联盟合作优势等。第九章总结了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指出研究局限之处,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构建了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框架,填补产学研合作机制方面理论研究的空缺。论文分析了特色型大学与产学研合作、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基于产学研合作内部的选择、控制、分配机制和外部的扩散机制,系统地建立了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框架,已知文献多是针对产学研合作某方面机制开展研究,尚未系统地对选择—控制—分配—扩散这样的机制框架进行研究。二、对特色型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机制中的作用和策略进行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作用,论文对特色型大学的历史发展沿革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对特色型大学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厘清。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普通高校参与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论文从特色型大学视角入手,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三、创新性地运用可视化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产学研合作机制,丰富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研究方法,拓展了相关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论文运用了基于价值理论的可视化模型(e3 value模型和e3 control模型)对产学研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设计其控制机制。从微观视角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创建了以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行为在产业集群中的扩散过程。此外,论文运用纳什讨价还价模型(纳什福利函数)对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的选择机制进行研究,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对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博弈分析,也颇具借鉴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