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基于名师工作坊电子信息类教师培养的研究①
张高胜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南宁530031)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实践当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
动力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对电子信息类的高素质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对当前电子信息类教师的教
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名师工作坊的途径,能够有效地整合多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育能力、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观摩学习、合作交流、互相竞争等,促进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满源,
对电子信息类教师的培养进行研究。足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基于名师工作坊的方式,
[关键词]名师工作坊;电子信息类;教师[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20-0010-02
一、名师工作坊的运作方式
名师工作坊主要以“名师”或者“名师培养人”为主导,围绕其教育思想,以科目为纽带,以教师的自我提升为宗旨,其最终目的是打造高素质的、有较强影响力的教师团队,进而实现区域教师的进步发展。在名师工作坊中,参加研修的教师不仅要听专还要讲给专家和同行听;不仅要观摩别人上课,更要自己备家讲,
课、讲课让别人观摩。通过个人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实践、评点反思等,让培训教师对课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有全新的认由于教师之间的能力水平存在差异,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实现全体教师的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大范围提高教师水平时,往往需要采用“典型带动一般”的运作模式,拉近教落后的教师自觉向优秀教师学习,实师的差距。在这一模式下,
名师工作坊可由名师现自身的快速提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来选择几名坊员参与到其他工作坊的活动中,互相观摩学习,通力合作,也可以在工作坊内部、工作坊之间采用竞争的方式,展示名师风采、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基于名师工作坊电子信息类教师的培养策略(一)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1.加强思想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思想指引是有效开展名师工作在名师工作坊正式开展实施之前,必须确坊的必要前提。因此,
立科学合理的思想基调。在电子信息类教师培养过程中,名师工以名师专家为核心,以电作坊应当是以工作坊组织模式为载体,
以研修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对相关教子信息技术教学为纽带,
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探索,建立起优秀电子信息类教师的培养机制,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教师队伍;通过为教师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教师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树立一些标语、口号等,如“成长没有只有一路走来的足迹”“当你追求卓越,成功就一步登天的奇迹,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等。
2.明确价值取向
工作的价值决定影响力,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我的内在驱动力,还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而名师工作坊是一种内、外相结合的团队学习形式,是坊员学习发展的共同体。在电子信息类名师工作坊一方面能够通过思想上、理念上教师的培养过程中,
的渗透激发坊员内在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构建利于教师成长的平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包括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宝贵的教学经验积极地进行学等。教师要在明确名师工作坊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习与思考,同时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3.树立正确目标
目标是名师工作坊前进的方向,是一切活动开展的依据。在名师工作坊中,应当将“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爱心的教师”作为总体目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细分为四个目标:)教师精英化:以培养精英电子信息类教师为目标,引导坊员(1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知识与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多种高效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2)研究问题化:在研究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坊员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完善电子信息教学模式;(3)演示典型化:通过学术沙龙、名师论坛、学术报告、课堂点评等方式,展示思考过程和优秀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质量;(4)成通过教师实录、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形式,将果实物化:
研究成果实物化,使其能够发挥更加广泛和长远的效益。
(二)设置合理的激励措施1.发展规划激励
规划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个人的发展需要规划,教育教学“塑造有理想、有道德、的发展也需要规划。名师工作坊应当围绕
有知识、有爱心的教师”的目标来制定三到五年内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指导个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现实基础和
①本文受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坊建设项目支持。
-10-
课题◆校企◆人才
发展需求来制定个人的发展规划和年度成长计划。在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电子信息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动力能够被激活,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学工作与教研工作中去。同时,
要对进步显著、表现优秀的坊员及时进行表扬,并进行宣传,以发挥其表率作用,达到激励人心的效果。
2.规章制度激励
合理规范、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是促进坊员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一个团体组织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名师工作坊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首先是资源保障制度,确保足够的经费、人力、物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能够维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建立奖励制度,定期选择表现优秀的坊员外出进行学习;建立培训制度,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为坊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活动,
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建立学习制度,如每天1个小时的自学时间,每周写一份学习报告,每个月读一本教育书籍等;建立成果展示制度,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坊员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教研成果,互相探讨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收获与心得,既能够使坊员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也能使他们参考他人的优秀成果,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与专业水平。
3.个体档案激励
档案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忠实地记录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激励坊员不断突破和超越自己。在电子信息类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可为坊员建立记录档案袋,收集坊员的学习成果、教学成果、评价成果以及在名师工作坊中获得的奖励或突出表现等,使其成为坊员的一种象征。在具体的内容上,可设置教师道德考核、教育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家长与其他教师评价等多个方面的记录,
与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相关的荣誉证书、发表的教研论文、课题研究立项等材料的复印件以及参加专业学习中的作业、个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等,让坊员清晰地看到自己已有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构建专业化成长平台1.构建学习平台
学习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学习是推动电子信息类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必要途径。名师工作坊在活动过程中,不仅是要为坊员提供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等,更重要的是为坊员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坊员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如书本、专家、同事、网络等,以此来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教育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逐渐积累人脉与经验,引导坊员形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意识,可通过向优秀教师学习,优化坊员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来促进坊员专业成长,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
2.构建交流平台
教育教学本身是一个充满了多变性和灵活性的过程,即便是对同样的问题,不同教师在分析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坊员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学术层面的交流,更是思想上的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思想交流碰撞,
课题
往往能够形成“1+1>2”的效果,激发思维的火花,引发出更多的教育智慧。因此,名师工作坊除了专业的学术交流外,还要为坊员搭建起思想交流平台,
如通过QQ、微信等网络实时交流工具,成立专门的电子信息专业交流群,教师可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发布到交流群中,
与其他教师一同交流研讨;对一些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通过电子信息教研网页、论坛等进行交流,吸引更多的专业教育人士参与。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坊员也可通过聊天软件、视频会议等方式,尽可能地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寻求解决的策略。
3.构建实践平台
教学是一项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工作,一名优秀的电子信息类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因此,
名师工作坊的教研活动在积极组织学术交流的同时,还要注重为坊员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坚持“教研科研一体化”的研修理念,广泛开展“理论+实践”的研修活动,通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一课多上等形式,提高坊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如名师进行示范教学、
对比教学研讨等,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优化其实践教学行为;以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为导向,
设计教学方案,由坊员与名师一同上课;开展课堂活动,如课堂展示、
命题比赛、教学能手评比以及教案、论文、教例等多种体裁的撰写比赛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名师工作坊的内涵与形式,调动坊员的参与热情,促进他们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自身的能力对最终的教育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教师与教育活动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建设起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当今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来说,市场对该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电子信息技术更新发展很快,更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精神。在电子信息类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采用名师工作坊的方式,能够打造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
促进电子信息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参考文献:
[1]林祎晨.新媒体时代下教学资源共享途径的探析:以易班名师工作坊为例
[J].青年时代,2017(7):105-106.[2]程例.基于三维发展的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坊”基本任务探析[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12).
[3]李莉.名师工作坊内教师网络研修效能的优化策略[J].甘肃教育,
2016(18):25.[4]周铮铮,孙泽锟.基于易班名师工作坊平台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6(6):63-64.
◎编辑马燕萍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