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丰润区宝通钢铁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作业指导书
2018年7月5日
1、分级管控的目的
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分级管控的依据 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
2.2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组织机构划分图
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经过对本公司工作场所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本次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见表1。
序号 1 单元 子单元 原料钢坯、氧化铁、加热钢坯 加热炉 2 3 4 轧线 点炉、停炉 试车、换辊、换导卫、轧制、调整尺寸 处理事故、卫生、入成品库 轧辊区 检维修 加工、存放 日常巡检、 表1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4.名词解释
DB37/T 2882-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2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注:改写GB/T 23694—2013,定义2.1。
4.3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4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5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
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4.6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7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4.8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9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4.10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4.11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4.12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4.1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5、企业概况 6.职责
6.1 总经理职责
总经理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负第一责任。 其主要职责应包括:
(1)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资源;
(2)成立体系建设推动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制度,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
岗位职责与责任,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定期组织对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估; (4)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辨识。 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负责确定管控层级和运行的更新、评估等。
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承担专门工作小组的管理工作和方案的实施;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
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6.4 生产车间
负责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及时更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7.工作程序和内容
7.1 工作程序
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1)准备阶段; (2)制定判定准则; (3)风险点确定; (4)危险源辨识; (5)风险评价; (6)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7)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8)风险公告; (9)持续改进
(10)规范文件管理。 7.2准备阶段
7.2.1组建工作机构,业务培训
组建组织机构。企业成立以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成立以安全机构负责人为组长,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各车间安全、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组织、承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全员培训。聘请专家分层次、分阶段讲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标准,理解标准、统一认识、掌握方法。各部室、车间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进行培训,培训记录登记建档。 7.2.2收集资料
工作小组收集和研读企业的相关资料,在专家指导下,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企业平面图(包括各个车间、辅助生产和维修、办公区)及周边环境;
(2)安全、职业卫生及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程;
(3)组织架构图;
(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 (5)详细工艺流程;
(6)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
(7)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采掘、土建、设备大修等); (8)已识别的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 (9)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10)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11)应急预案及演练;
(12)隐患排查表(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节假日、季节、综合检查表);
(13)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14)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 (15)安全专篇; 7.2.3编写体系文件
建立企业的风险管控制度,编制分析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活动清单,完善设备设施清单,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和分析评价方法,并编写各类工作用表。 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与选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企业的承受能力、
职业健康安全的愿景和有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
根据本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行业特点,确定选用简单实用、而又各行业常用的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进行风险的评价和分析。 在对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时,还应考虑人、财、物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本公司自身实际和方法给出的等级判定准则,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应考虑以下因素: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条款;
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判断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如存在,按照法规要求登记备案重点管控。
运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进行风险评价时,对“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C)”的取值准则见(表7-1),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取值见(表7-2)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C) (表7-1) 分法律法规 人员伤亡 值 及其他要求 济损失 直接经停工 公司形象 (万元) 严重违反法5人以上死亡,1000以公司 100 律法规和标或20人以上重上 准 伤 3人以上5人以违反法律法下死亡,或1040 规和标准 人以上20人以下重伤 3人以下死亡,潜在违反法15 规和标准 伤 不符合上级丧失劳动力、截或行业的安7 全方针、制丧失、慢性病 度、规定等 不符合公司轻微受伤、间歇3 的安全操作不舒服 程序、规定 1
风险等级划分(表7-2)
完全符合 无伤亡 1万以下 停工 停工 全卫生要求 没有 形象没有受损 1万以上 设备利于基本的安1套引人关注,不肢、骨折、听力上 停工 10万以设备围 部分公司及周边范停工 或10人以下重100以上 装置地区影响 部分500以上 停工 影响 装置 行业内、省内停产 重大国内影响 实施期风险值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限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320 A/1极其危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级 险 行评估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160~320 B/2高度危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级 险 查、测量及评估 C/3显著危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70~160 级 险 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D/4轻度危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20~70 级 险 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E/5稍有危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级 险 存记录 立即或近期整改 2年内治理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20
7.4 风险点确定 7.4.1 风险点划分原则
本公司的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 立刻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进行管控。 7.4.2 风险点划分方法
公司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风险点的辨识:企业组织工艺、技术、安全、机电等专门小组力量,与现场车间员工、管理人员一起发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 7.4.3 确定风险点
本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风险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区域位置 表(7-3)
7.4.4 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公司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诱发事故类型等信息汇总填入风险点排查表。格式见《风险点辨识信息表》(表7-4)。
风险点辨识信息表(表7-4)
填报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示例) 风险序点名号 称
7.5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对所有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辨识方法的选择、辨识范围的确定、辨识活动的开展等环节。 7.5.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
类型 别 型及后果 级所在单位 的事故类责任单位 人 可能发生责任备注 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保持工作危害分析记录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
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 7.5.2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辨识过程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材料、成品等的运输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气候及环境影响等。 7.5.3 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组建危险源辨识工作组,在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培训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有组织地有序开展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步骤:发动全员参加、讲述方法、辨识、填写危险源信息、汇总、审查补充完善。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等。
——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7.5.4危险源辨识信息台账
将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的风险点的危险源及可能的事故类别、位置等相关信息填入下表。
(表7-5)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信息表 填报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所风险序点名号 称 置 位源 L E C D 在危险导致 性评价 级别 施 主要可能件危险危险典型控制措层级 作业条7.6 风险评价
对识别出的每项危险源,均应进行风险评价。本公司的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评价其风险程度。评价方法过程中,对各项指标的取值和风险程度的选择,遵循企业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确定的风险准则的要求取值评价。并将评价计算结果填入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信息表(表7-5)》。 7.6.1 风险评价方法及取值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简称LEC)。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
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根据建筑用石加工企业的实际确定取值标准如下: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表7-6)
分数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 值 10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6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 可能,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3 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1 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 0.2 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0.1 实际不可能。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 (表7-7) 分数值 10 6 3 人员暴露于危险, 分数环境中的频繁程值 度 连续暴露 2 每天工作时间内1 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0.5 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1次/年) 暴露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 (表7-8)
直接经分法律法规 人员伤亡 值 及其他要求 (万元) 严重违反法5人以上死亡,1000以公司 100 律法规和标或20人以上重上 准 伤 3人以上5人以违反法律法下死亡,或1040 规和标准 人以上20人以下重伤 3人以下死亡,潜在违反法15 规和标准 伤 不符合上级丧失劳动力、截或行业的安7 全方针、制丧失、慢性病 度、规定等 不符合公司轻微受伤、间歇3 的安全操作不舒服 1万以上 设备利于基本的安1套引人关注,不肢、骨折、听力上 停工 10万以设备围 部分公司及周边范停工 或10人以下重100以上 装置地区影响 部分500以上 停工 影响 装置 行业内、省内停产 重大国内影响 济损失 停工 公司形象 程序、规定 停工 全卫生要求 没有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1万以下 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表7-9)
实施期风险值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限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320 A/1极其危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级 险 行评估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160~320 B/2高度危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级 险 查、测量及评估 C/3显著危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70~160 级 险 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D/4轻度危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20~70 级 险 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E/5稍有危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级 险 存记录 立即或近期整改 2年内治理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20 / 立刻 7.6.2 风险评价及分级
根据5.6.1确定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识别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表7-9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的定量值确定风险级别,填入表7-5中。完成的本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信息表》。
风险分级是指根据风险值的大小(意味着危害程度),将风险划分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最终降低风险的目的。
下表为本公司风险分级及应对措施,根据风险划分标准将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评级,对于不同的级别的风险制定不同的管控措施,交由不同层级管理。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五级
7.6.3确定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是企业日常风险分级管控的重点,重大风险的确定按以下原则判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判定为重大风险:
重大 较大 一般 低风险 红 橙 黄 蓝 该危险源出现不可承受风险时 立即停产、撤人,做好应急 立即采取措施,做好应急 制定整改方案 下达整改指令 立即提醒、改进 责任 公司 公司 车间 班组 岗位 ——对于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的风险的;
——有限空间、高压电器抢险等作业现场9人以上的; ——相关方投诉涉及事故隐患的。 7.6.4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内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风险点的名称、类型、风险级别等信息填入风险台账,即风险点分级管控清单。 7.7 风险控制措施
7.7.1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
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有减轻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应急措施等。 7.7.2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
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按如下顺序选择排除、替换、降低、隔离、程序控制、保护、纪律等。
7.7.3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风险控制措施应结合建筑用石加工企业的实际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国家和行业法规、标准等,充分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按如下顺序选择控制措施: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制定控制措施前,应首先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该项风险,应提出改进的控制措施。
7.7.3.1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限位、过卷等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7.7.3.2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才能控制的风险,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 7.7.4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
对辨识确定的所有危险源按照法规、工艺、管理等要求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填入表7-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信息表》中,形成分级控制和隐患排查的依据和责任划分的依据。
对确定的风险点,按照7.7.3的原则,考虑法律法规、经验、安全管理技术、常规控制措施和行业发展水平,制定与企业、社会及行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分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培训、个体防护和应急控制等措施。编制的风险点管控措施填入《风险点分级管控清单》,作为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依据。 7.7.5 评审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7.8 风险分级管控 7.8.1风险分级
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级、5级\\D级:蓝色风险;低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班组应引起关注,负责D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所属岗位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
状,保留记录。
——3级\\C级:黄色风险;一般危险,需要控制或整改。车间应引起关注,负责C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所属班组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2级\\B级:橙色风险;较大危险,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较大及以上风险危险源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各业务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1级\\A级:红色风险;重大风险,极其危险,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公司应制定管控措施,进行重点管控。 7.8.2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
本公司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分为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及岗位级等四级进行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
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例如:公司管控的风险,车间、班组、岗位均应进行管控。
7.8.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层级
公司应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将包括全部风险点及各类危险源的风险分级管控层级信息,填入《风险点分级管控清单》中;同时绘制企业风险点的“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7.8.4风险告知
本公司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8 文件管理
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
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产生的文件进行管理。如风险判定准则、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方法,作为管控措施的制度、规程等进行管理。
应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产生的记录、文档进行管理,确保记录或文档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受控。 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备可追溯性。 9 绩效考核 9.1 成果
公司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至少产生以下成果: ——风险点排查台账、危险源统计表; ——岗位与作业活动划分清单、设备设施清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及分级管控信息表;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风险告知牌;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 9.2 效果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9.3 绩效考核
企业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应对整个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过程、最终成果及整体的安全绩效进行考核,作为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明确绩效考核的对象、方法、考核频次及奖惩措施。 企业可参照内部的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考核奖惩。 10 持续改进 10.1 评审
本公司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评审应当根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或公布。
10.2更新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完善风险信息。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10.3沟通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公示或公布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全面辨识、管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三、责任部门:
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安全部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实施。各单位(车间、班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各负责人及部门职责见《风险分级管控指南作业指导书》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求 1、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 实施全员培训
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3、更新及评审要求
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4、识别范围
识别范围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五、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2、本公司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具体方法见《作业指导书》
3、评价、控制措施制定
1)各部门将识别的危险源和评价情况填写《危险源识别评价登记表》,并制定控制措施。
2)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备处组织制定控制措施,报分管领导批准,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责任部门实施。
3)确定为或较大危险源的,由各部门(车间)制定其控制措施,并经安全设备处确认后各部门组织实施。
4)确定为一般危险源的,由各部门(车间)的班组进行控制管理。
5) 确定为低危险源的,由各岗位进行控制管理。 4.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实施
1)安全设备处将确认通过的控制措施下发各责任部门(车间),并由责任部门(车间)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2)安全设备处进行以下工作:
a)对重大危险源或较大的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做好记录。
b)每月对各部门(车间)的一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处理或通报。
c)将验证结果及检查、整改情况存档。
5.记录、资料管理
1)安全科统一保存危险源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 2)各部门保存本部门危险源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
设备设施清单
单位: 序号 设备名称 1 2 4 5 7 ...
注:1.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 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2.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类别 动力类 动力类 通用机械类 起重运输类 起重运输类 型号 PQD5000 CPD30 数量 所在部位 2 1 6 3 2 二、三车间 公司x部位 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 仓库 是否特种设备 是 备注 空压机 变压器 电焊机 行车 叉车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1 4 5 6 7 8 9 10 ... 作业活动内容 入库 动力巡检 设备维保 工装器具维修 氧乙炔切割 岗位/地点 仓库 各车间、配电室 各车间 维修间 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 焊接车间 活动频率 备注 每天 每天 每周 每天 每天 每天 每天 每天 叉车作业 检维修作业 动火作业 吊装作业 人工电焊 打磨 吊装上料、下料、转运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单位: 风险点 编号 作业步骤 序号 名称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风险分级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工程技术措施 管控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管控层级 成品库 车间 热加车间 机加车间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备注 类型 名称 管理措施 制定与运输方有关的叉1 车作业 送货进入厂区 4 车辆伤害 厂区道路安装减速带,设置人车分行线 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告知;签订安全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安全责任;置限速警示标志 叉车安装限速装置,作业叉车叉车作业 夏季高温时车辆水箱开锅或断水 3 烫伤或车辆事故 厂内车速10千米/小时,车间内车速5千米/小时;定期对限速装置进行检测,确保有效 叉3 车作业 车间 车间主任 成品库 热加车间 机加车间 成品库 车间主任 1 活动 作业 2 装卸车作业时超载作业 3 车辆伤害 严禁超负荷作业 车间 热加车间 机加车间 车间主任 附件5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单位:
风险点 检查项目 风编号 类名序名险标准 分级 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后果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管控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钢丝绳断丝、变吊1 索设备设1 施 设备设施 2 行车 行车 制动 滑轮与护罩完好,转动灵活;制动器工作可靠,升高限位开关与联锁保护装置完好可靠;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档器等停车保护装置有效 3 起重伤害 滑轮与护罩完好,转动灵活;制动器工作可靠,升高限位开关与联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档器等停车保护装置有效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知识教育 车间 热加车车间主形、卷筒排列,无跳槽现象;吊钩无好; 4 起重伤害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及安全知识教育 车间 管控层责任部责任人 型 称 号 称 级 门 定期检修钢丝绳断丝、变形、卷筒排列,无跳槽现象;吊钩无裂纹防脱装置完好 热加车车间主具 裂纹防脱装置完间 任 锁保护装置完好可靠;培训及间 任 附件6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单位: 序号 1 2 3 4 5 安全生产责任制 6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专项检查 排查项目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工商营业执照、体系认证证书、消防验收文件等是否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每季度是否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保留安委会会议通知、纪要、签到。) 是否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职责。 是否健全安全管理人员任命文件。 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各岗位、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各级各部门是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与各班组;各班组长与员工)。 排查周组织级别期/每月 /部门级 综合性检查 排查周期/每季度 √ √ √ √ √ 组织级别/公司 √ √ √ √ √ 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排查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工伤事故管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天然气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粉尘防爆管理制度、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领导现场带班制度、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电气临时线审批制度、劳动合同安全监督制度等。(根据公司实际)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安全生产投入 教育培训 目标计划 是否建立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接受培训,并按规定取证,且证件在有效期内。(证件按规定进行再培训教育,培训教育学时足够。)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向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是否开展日常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四新”教育、转岗、重新上岗等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教育规定时间或内容符合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接受培训,并按规定取证,且证件在有效期内。(证件按规定进行再培训教育,培训教育学时足够。) 是否建立新员工三级教育卡,并按规定存档。 年度安全培训记录、试卷、签到、成绩统计是否按规定存档。 是否建立安措经费年度提取计划及使用台账。 √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是否建立规章、制度发放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否建立年度安全指标分解及考核,安全指标分解必须分解至各部门。 √ √ √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相关方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安全操作规程 基础管理 是否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并及时更新。 是否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保留缴费明细及发票)。 是否建立事故控制指标、事故台账、事故报告表、事故结案处理表。 是否建立相关方安全协议、相关方人员登记表、外来人员告知书。 是否建立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劳保用品发放台账。 是否建立危险作业审批表(临时用电、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 是否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是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按规定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是否建立设备设施台账、设备运行和检维修记录。 是否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教育培训。 是否进行防雷接地电阻检测,保留记录。 是否进行手持电动工具、移动电器绝缘电阻检测,保留记录。 是否进行电气设备接地电阻检测,保留记录。 是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发放记录。 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备案(保留备案回执)。 是否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记录、演练总结。 是否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台账及维保记录。 是否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是否建立职业危害作业点台账。 是否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是否建立职业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是否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台账及维护保养记录。 是否建立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处置记录。 是否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申报。 是否审核相关方有关安全资质和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44 是否与承包商等相关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安全管理责任。 是否定对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监督管理等。 √ √ √ √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单位:
专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业检查 消季综合性检节性安全查 岗检查项目 风编类名险号 型 称 分责任部序名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号 称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制定与运输方有关厂区道路叉1 车作业 送货进入厂区 安装减速带,设置人车分行线 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告知;签订安全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安全责任;置限速警示标志 个体防护措应急处置措每班/岗管控措施 位点车间巡防、用电、查 检检 检 特种设备 级 门 每天/车每周/部门 每月/公司 每季度/公司 施 施 施 成品库 作1 业活仓储作热加3 车间 机加车间 位 间 √ √ √ √ 动 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