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施盐碱地土壤改造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安市改造盐碱地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实施盐碱地土壤改造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安市改造盐碱地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2024-07-29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实施盐碱地土壤改造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安市改造盐

碱地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田苗;王延星

【摘 要】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土壤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开发和改良盐碱地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大安市盐碱地改造的总体情况,首先从盐碱地改造技术分类入手,而后总结技术特点,分析典型技术应用,最后对实际应用的技术进行结果分析,旨在为盐碱地的进一步改造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 【年(卷),期】2015(000)017 【总页数】1页(P95) 【关键词】盐碱地;改造;技术 【作 者】田苗;王延星

【作者单位】大安市农业局;大安市烧锅镇乡农业站,吉林 白城 1313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156.4

1 盐碱地改造技术

根据大安灌区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有脱硫石膏治碱、有机肥调碱、以水冲碱、以沙压碱等技术手段有效改造盐碱地。

脱硫石膏治碱。脱硫石膏呈酸性,与苏打置换,pH值较低,且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磷、硫、钙、硅、锌、镁、铁等养分,可以代替石膏改良碱土、花碱土和盐土,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活动条件,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肥调碱。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强盐碱地通透性,增加盐碱地肥力,改善盐碱地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农田土壤,保证充足的有机质返回土壤,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循环,达到保持和增强土壤肥力及生物活性目的。 以水冲碱。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

以沙压碱。以沙压碱就是客土覆盖,拉取风沙土覆盖盐碱土上,改善盐碱地理化性状。 2 技术特点

脱硫石膏治碱。可使土壤pH值达到水稻正常生长所需范围,即在7.8以下。据生产实践表明:脱硫石膏在盐碱化土壤代换性钠的作用非常大,在轻度盐碱地脱硫石膏用量为10吨/公顷,使苏打盐土土壤代换性钠降低38%,碱化度降低19.8%,增产58.6%;中度盐碱地(pH值8~9)用量15吨/公顷,脱钠率77.9%,碱化度下降26%,增产率86.2%;重度盐碱地(pH值10以上)用量30吨/公顷,碱化度19.7%,增产111.72%。

脱硫石膏是燃煤电厂的副产品,方便易得,见效快,一次性使用该产品就可以进行土壤改良。脱硫石膏的使用价格每吨200元(成本价、运费、摊铺等),中度和重度盐碱地每亩需要投入200~400元。

有机肥调碱。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通透性,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碱性,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

有机肥包括牲畜粪便、绿肥、商用有机肥等。牲畜粪便经完全发酵后施用量1立方米/亩,每亩成本100元左右,收集方便,费时费工,须长期施用,但效果最佳;商用有机肥施用量50公斤(1袋)/亩,亩施用成本150元左右,价格略高,效果一般。

以水冲碱。以水冲碱是盐碱地改造的常规方法,目的是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亩用水量1000吨左右,成本在200元左右。

以沙压碱。以沙压碱是大安市西部、南部乡(镇)盐碱地改造的主要措施,近年来由于风沙土资源紧张,破坏原生态环境,使用得越来越少,以覆盖风沙土厚度0.15米计算,每亩地需要风沙土100立方米,亩成本1000元(成本价、运费、摊铺等)左右。 3 典型技术应用

四棵树乡华清公司盐碱地治理。2012年,华清公司承包四棵树乡建设村22500亩盐碱地,盐碱程度平均pH值达到10以上。公司利用脱硫石膏进行了600亩的盐碱地改良,改造后数据表明:改良后第一年土壤平均pH值由10.46降至8.38,碱化度由64.52%降至15.62%,地块由不能种植的重度碱土改良为可以种植的农田,改良效果十分显著。秋季实际测产,平均亩产量达300公斤,在改良后第一年就实现种植并有一定的产量。2013年、2014年连续扩大试种面积,分别达到3000亩和3900亩,平均亩产量达400公斤。随着土地的不断熟化,产量会逐年稳步增加,今年培育稻田秧苗6000亩。

两家子镇金发农民种植合作社盐碱地治理。2012年,金发农民种植合作社寇金有承包两家子镇6800亩盐碱地。盐碱程度平均pH值达到9以上,通过施用脱硫石膏和过石治理技术,平均pH值降至8.2~8.3。当年稻米亩每约产出310公斤,品质正常。

新平安镇金刚公司盐碱地治理。金刚公司隶属央企中建公司。2012年承包新平安

镇9750亩盐碱地,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伏翻—水洗—秋翻的常规水田种植方法。pH值从10降至8.5,亩产250公斤左右。 4 结果分析

技术应用成本较高。灌区水田开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公司开发,面积在10000亩以上,公司实力强,有资金保障,对盐碱地改造投入巨大;二是个人开发,面积500~1000亩,逐步投入,持续发展。目前,盐碱地改造技术已经成熟,基本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技术进行集成改造,亩改造成本500元以上,改造成本相对较大。

投资回收期长。盐碱地经过改造后,都可以当年见效,一般第一年水稻亩产量可达到300公斤/亩,第二年350公斤/亩,第三年400公斤/亩(水稻价格1.5元/公斤,正常生产成本450元/亩)。无论应用何种技术进行盐碱地改造,都需要3年以上时间才能基本改造成熟田,5年左右才能达到投入与产出平衡,10~12年才能收回投资,投资回收期略长,但是耕地资源属于战略性资源,后期的收益十分可观。

种植人员缺乏。现在承包灌区土地的多数是外地大型公司或者个人,有一定的资金进行水田开发,但需要熟练的、有经验的种植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田开发进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