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2022-03-2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土壤学复习资料

一.概念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次

2.土壤学:研究土壤肥力的形成、组成,基本性质,肥力特点和改良利用的一门科学。

3.母质:土壤母质是地表裸岩在阳光、空气、水等因素的作用下破碎所形成的疏松的但不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矿质颗粒的堆积物。 4.成土矿物:指自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5.成土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的规律所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6.农业土壤:经过人类投资、定向干预,及人为种植农、林、经、果、茶的土壤。 7.土壤肥力:土壤满足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8.原生矿物:起源于岩浆,存在于岩浆岩中,在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只改变了形状,大小而以原来的化学内部构成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9.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下强烈的分解破坏,破坏后的残体又重新聚合而产生的一类新矿物。 10.有机物:即复杂的含碳化合物(腐殖质90%是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11.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

12.腐化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的中间产物,在经微生物作用而合成腐殖质的过程。

13.自然土壤:指土壤母质在野生生物的作用下,具有了自动供肥和自动调节水、盐、热、气、肥的功能,形成了完整的土壤肥力,但无人类投资的土壤。

14.成土五因素: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母质。

15.胶体:凡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的颗粒都称为胶粒,胶粒存在于分散介质。 16.土壤胶体:土壤中直径介于1~1000nm之间的颗粒,这类颗粒存在于土壤溶液中。 17.土壤矿质胶体:凡土壤中以矿物质为胶核所形成的胶体。

18.土壤有机胶体:土壤中以有机质作为胶核所形成的胶体。主要是腐殖质、蛋白质、木质素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19.土壤-无机复合胶体:土壤中的胶体约有90%是以复合胶体的形态存在。

20.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通气透水性和保水保肥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土壤肥力高低的首要指标。(依据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含量的重量百分数划分土壤类型。)

二.简述题

1.自然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两个循环矛盾的统一

(1).养分的地质大循环:指地表岩石的风化产物经河流流入海洋,在海洋中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该沉积物经各种地质作用露出地表,形成新的沉积物,然后风化又沉积的往复循环过程。特点:规模大,周期长。

(2).养分的生物小循环:指绿色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转变为生物体得有机物,生物死亡后,生物体的有机物又经微生物分解转变为矿物养分,这种养分的“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的循环过程。特点:规模小,周期短。

(3).两个循环的关系:对土壤来说,这两个循环是同时,同他进行的,但能对养分的作用确实相反的。大循环使养分不断地从岩石中释放出来,有不断的将其淋失。小循环使养分不断地富集在土壤中,阻止养分的流失。 当其大小循环统一时,即养分的富集与淋失平衡时,就是自然界的土壤。 对生产的启示:阻止生物地质大循环,加强生物小循环。

阻止大循环:如坡改梯、实行横坡种植,增加土面覆盖,植树造林,创造连续植被都可以阻止或者减弱地质大循环。 强化小循环:合理的轮、间、套作,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都可以强化生物小循环 2.土壤的改良

(1).砂土:宜种性:生育期短,耐旱耐瘠的作物,适合种植洋芋、红苕、地瓜、花生等块根块茎类。特点:“四不保”:不保水、不保肥、不保苗、不保收的地产土壤。

改良:(1)容土掺泥,引洪漫於,可增加土壤的粘粒,改沙为壤。 (2)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结构。

(2).粘土:宜种性:生育期长,需水需肥的作物,适合种植稻,麦,棉,玉米等。 特点:粘土土粒结持紧密,粘重难,干硬湿粘。

改良:(1)容土掺沙,翻砂压淤,增加土壤中沙粒的含量,改粘为壤。 (3).壤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土壤。

主要性质: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兼具两者的优点,克服两者的缺点,为最佳质地。 质地层次控制了整个土体的水、气、肥的运行转化,对植物的生长有更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产生原因:a.母质具有层次性,所形成的土壤也具有层次性。

b.水的淋溶作用,将上层粘粒淋至土体下部沉积,形成上沙-下粘。 上沙-下粘:生产反映良好,植物的长势好,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强。 上粘-下沙:生产反映不良,前期不发苗,后期易脱肥。 3.有机质的农业调节

(1).调节目的:a.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有机养分,改良土壤性质,有利于农业生产。b.促进保肥,促进有机质的腐化,增加腐殖质的积累,使土壤肥力不断的提高。

(2).调节的方法:a.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b.调节土壤的水、气状况,控制有机质的转化方向 c.合理的轮、间、套作 d.调节残体的c/n和土壤的ph

(酸性土壤可适量的施用石灰;碱性土可适量的施用石灰或硫磺,将其调到中性范围) 4.土壤母质的形成过程——岩石的风化作用 A. 按风化因素和特点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

(1).物理风化:指岩石在物理因素(温度、水、风)的作用下而发生的形状、大小的破坏过程。(2).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CO2,O2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破坏,并使原来的化学成分破坏形成新物质的过程(3).生物风化: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岩石的分解和破坏作用

B.土壤母质的特性发育: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转变成土壤母质,而土壤母质产生了一系列的特性性 a.外观和结构疏松多空,有了一定的通透性和透水性

b.外部产生了微细的粘粒和胶粒,粘粒之间形成毛管孔隙,使之有了蓄水的能力,同时粘粒的表面电荷不平衡,常带负电,可吸附保存阳离子,使之有了一定的报肥能力

c.土壤母质中,释放了一些水溶性化合物,如可溶离子,这些可溶性离子都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是母质还不具备完善的土壤肥力,还不能生长绿色植物。

原因:①本质:母质中无氮素②无有机胶体,满足不了水、热、气的调整 C.土壤母质的类型: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

①残积物:岩石的风化物没有经过搬运,保留在原地而形成的母质

特点:多分布于山丘、山体的顶部或丘陵区顶部的平缓之处,没有分选性,多为砂石和啥粒的堆积物。砂石有明显的棱

角,形成的土壤一般较薄,砂石土含量多,养分少,土壤较贫瘠。

②坡积物:在山区,岩石的风化产物在水和重力的作用下沿坡移动到平缓处堆积而成的。

特点:多为山体的中上部的物质堆积在坡脚而成,一般在山体的下部,可成坡积群。有一定的分选性,但分选度不高。 分选性:由于搬运作用,在搬运过程中,使性质不同的物质发生分离的性质。 坡积物:在山区,岩石的风化作用有暂时性洪水的搬运,堆积在山谷出口而成。

特点:分布于山区、山谷的出口处,外观成扇形,洪积物的分选度高,一般扇柄处窄,沉积的颗粒粗,多为砂石和粗沙。形成的土壤内扇柄到扇缘由粗到细,肥力逐渐提高,从上到下,沙壤,粘土,烤烟最适合种在偏沙的土壤上。 冲积物:岩石的风化产物由河水的搬运堆积于河流两岸而成。

特点:分布于河流的两岸形成冲击平原或冲击坝,分选度高,具有层性或带性。

成带性:冲积物让河成呈带状分布,有上游粗,下游细,近河粗,冲积物中粗细颗粒明显分层。 三.论述题

1.水碱作用对土壤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①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③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2. 常见的自然界的成土过程

如:我们学校周围存在两种土壤,一种是紫色土,一种是红壤。

紫色土是一种成土时间相对较短的幼年土壤,它形成于紫色岩上,由于岩性松软,物理风化强烈,成土时间很快,加之一般处于坡地,水土流失大,土层更新频繁,土壤不能稳定的脱盐基-脱硅-富铝化,还没有脱硅,土层既发生更新,所以土壤始终是一种幼年性土。这种土壤就是我省大面积存在的紫色土。

红壤是一种成土时间相对较长的老年性土,它由原来的母质稳定的通过了脱盐基-脱硅-富铝化,水解作用已经达到了第三个阶段,于是形成了红壤。

所以,成土时间不同,土壤的发育深度不同,所形成的土壤也就不同 3.农业土壤的形成特点 成土因素 成土动力 成土特征 成土方向 自然土壤 自然因素(成土五因素) 两个循环的矛盾统一 植被单纯,更新慢,有机质积累多,变化小 受自然因素的支配,成土速度慢,且可向有利和不利的方向发展。 农业土壤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两个循环的矛盾统一 作物种类复杂,更新快,有机质积累少,变化大 受人类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支配,成土速度快,且力图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总之,农业土壤的形成,是人为因素参与了土壤的形成过程,改变了各成土因素的对比关系,定向培肥土壤的过程。 4.土壤是由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的形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风化作用成土作用人类耕种熟化作用

地表岩石----土壤母质-----自然土壤---------农业土壤 5.北方土:处于脱盐基阶段,南方土:处于富铝化阶段, 土壤中盐基含量较高,硅土壤盐基流失多,养分少。 的含量也较高,称为高硅硅的含量也低,物理性质 土,土壤基础肥力高。不良,属低硅土,土壤基础肥力低

归纳:岩石经过化学风化后,进一步变小、变细,产生了微细的粘粒(<0.001mm)和胶粒(<0.0001mm)的颗粒;同时,复杂的物质变简单,产生了一些简单的氧化物和水溶性养分。 自然土壤与土壤母质的主要差异: 土壤母质自然土壤 矿质胶体少矿质胶体丰富

通透性弱,养分少通透性强,养分多 不含氮素,不含腐殖质含氮素,也含腐殖质 不能生长植物能生长植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