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哈大齐工业走廊视域下的产业园区共建研究

哈大齐工业走廊视域下的产业园区共建研究

2020-01-0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8年4月总第207期第2期·经济学研究·大庆社会科学

DaQingSocialSciencesApr.,2018SerialNo.207No.2哈大齐工业走廊视域下的产业园区共建研究朱微(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共建产业园区可以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促进区域间经济合作,保护环

境。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建设应遵循复合发展、培育优势、有序发展的原则,凝聚合力、优化配置,使产业集群发展。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共建产业园区应该进一步明确各园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引导和增强产业园区之间的战略交流与合作,创新园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加强宏观管理,促进园区提升发展质量。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园区;区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341(2018)02-0080-03

区域一体化将有效实现独立地区、城市所无法发展的经济规模和产业集聚,将有效改善单一城市在空间、资源等方面的缺点,能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协同发展。产业园区一方面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推动产业集群,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共建产业园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产业园区的布局与定位及如何促进其发展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不断进行分工,这种分工可能是横向的,也可能是纵向的,企业会按照更为专业的方式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内部规模经济。

(三)共建产业园区能促进区域间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具有较强的企业合作功能。在产业园区扎根的企业,既存在产业间的配套关系,也就是传统的上下游关系,同时也存在合作共赢的关系,企业间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开拓品牌经营。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共建产业园区,将大大促进区域间的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的共享,将有效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四)共建产业园区能有效保护环境

产业园区将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可以节约环境治理的成本。在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引导企业间的废料相互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为区域间的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一、共建产业园区的意义

(一)共建产业园区能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产业园区具有较强的企业集聚功能。园区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将大量的优势要素集聚在一个区域内,实现了企业的聚集,形成了规模经济。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园区共建,可以有效整合区域间的优质资源,使资源配置合理化,大大提高园区的生产效率,促进区域间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共建产业园区能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产业园区具有较强的企业分工功能。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园区内的企业根据实际发展状况

[收稿日期]2017-11-17

二、产业园区布局的原则与定位

(一)原则

园区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转移趋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E003;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SGB2017167;大庆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庆市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RW06

[作者简介]朱微(1983-),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创业管理研究。

窑80窑

素。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达到区域间的共生发展,促进区域间产业园区融合,园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需要科学定位。这需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化、现代化1.复合建发展律设相原和结则特点合,。将。

增产强业产园业区与现代化园区在城市、城市

之间发挥资金融通、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供销渠道互通的功能,使产业园区在空间、功能上成为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桥梁,依靠技术、人才、管理,将培育内生动力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经济功能和城市功能复合发展方面的作业园2.区培,育应优势原该注重则结。合区域一体化产业园区的区背景位优势下共用。

建的和资产

源禀赋,大力吸引具有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的

大项目、大企业入驻,借助大项目、大企业的品牌、资源、人才、信誉等优势,培育园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园区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园区的竞争优势又为进一步吸引新企业提供可靠保障。企业的集群和产业的集聚使各类企业、机构既可以相互竞争也可以结盟,使企业间互相创造需求、互相承接业务。产业园区建立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发展方期规3.划有式,根序、管据发展理理产业原念园则,区的自。营产造业宽园松身区的发展的创业氛围优势,结合应区域间经该。

有中远

济发展特点,确立产业园区的中远期目标。按照

础建设1年完成,初见成效3年完成、发展成规模5年完成”的目标,有序地进行产业园区发展。要加强信息、技术、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配置,通过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引导,分阶段完成产业园区建设。

(二)定位

区域一体化的载体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承载着为企业营造良好经营环境的重任,也肩负着增强区域经济内聚性、引导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使命,因此产业园区的定位要紧密结合区域的发展区发展1.凝聚呈现多合力特点元,。

化优、化分配置散化状。目态前,,这区域间的对于区域一体产业园

化发展是不利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产业园区间加强合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间资源

合理配置,凝聚合力共同发展。产业园区要共建共享网络通信系统、生产辅助性设施、供排水系统等基础性公共设施。要在咨询服务、成果转让、技术

研究等方面共享资源。要根据区域间的资源禀赋不同,将各区域间的产业园区有效整合,并根据各自发展的特点设置主工业区、物流仓储区、中介服务区、就是2.小产产业企业业发展集群孵化区。发展等在区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功能错位的格局。

产业竞争日渐激烈重要的当载下体

,产业集群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提高经济活动的附加值,可吸引大量的投资。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发展,应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依托,鼓励区域间的企业流动,参与到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中,不断提升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不断促进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从而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要依托产业园区,加强集群企业间的联系,不断开发产业上下游新产品,将产业链条扩展延伸,不断强化产业功能。要建立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使企业实现集聚发展,这样规模效应才能显现,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将大幅提升。

三、促进共建产业园区的对策建议

哈大齐工业走廊是指以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市为核心,以其周边的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为依托,沿线还包括全国百强县肇东以及安达等县级市在内的区域城市群。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所属城市群总面积达到12.4万平方公里,拥有2000多万人口。哈大齐工业走廊是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部署之一,也是黑龙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哈大齐工业走廊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共建产业园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明确各园区的重点发展产业目前园区之间存在重点发展产业重叠的现象,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园区应依据自己的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进一步明确园区的产业布局,确定重点发展产业。园区间应重新调整企业分布,将同类型、同行业的企业集中整合到同一个园区,实现资源、信息、人才、技术共享。企业集聚有利于打造园区产业品牌,有利于园区吸引更多同类型企业进驻,从而扩大相关产业规模。比如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庆光明产业园、大庆铁人工业园四个工业园区都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可以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细分为石油装备、新能源装备、农机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社会通用装备

窑81窑

“基等细分产业,由每个园区根据自己的优势集中相关企业、整合资源、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二)引导和增强产业园区之间的战略交流与合作

从产业园区规模看,目前各园区发展不均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占地规模、企业数量、产值远高于其他各园区,为平衡各园区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元区间的多层次交流和战略合作。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合作园区的互动机制,由直接合作(协作)双方多方)的园区政府牵头,动员双方(多方)园区管理机构,共同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间的联动机制。鼓励双方多方)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方式的长期或者短期合作,共同促进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第二,鼓励和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对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的技术、人才援助,提高国家级开发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辐射与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综合优势,引导其加强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内重点产业园区的科学建设与现代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区域内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开发区之间进行企业(资金或者股权)联合、技术转让、管理援助、联合研发、产品定向采购、服务承包、信息化建设、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合作。第三,建立合作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在区域产业园区之间相互建立各自工业园区的分园,各个园区分园的工业产值在园区生产总值核算时划归其原来所在的工业园区所有,其税收依共享原则按照一定比例在主分园区之间分享。

(三)创新园区建设和运营模式

国办〔2017〕7号文件提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探索多元化的开发区运营模式。支持以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资建设、运营开发区,或者托管现有的开发区,享受开发区相关政策。鼓励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在现有的开发区中投资建

窑82窑

设、运营特色产业园,积极探索合作办园区的发展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开发运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融资”。这是国家释放的重要信号,就是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开发区建设。先期可以汽车产业园规划区域以及宏伟园区、兴化园区、林源园区等为平台,由高新区设立独立法人与社会资本合作,按照将其打造成为上市公司的目标设立管理体制,以公司为开发建设主体,统筹推进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力争在合作办园区方面实现突破。

(四)加强宏府应1.该调整逐步和提完善观高建立经济管理省开,促级发区进园区提升发展质量和市的(审批县)级与经济监管开。市发区

的申报条件,进一步规范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程序,严格控制新增加省级和县级经济开发区的审批数量。对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实行动态考核和评估,把其中综合绩效不高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降为市(县)级经济开发区,强化省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对各级各类开发区的集中审批权。同时,建立由政府、园区、专家、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增强社会对集中审批权的公开监督产业2.。

整合。从宏产观上业园引区内导经济存在开较发区为明显进行的园同质区整竞争合和

、产业同构情况。为了避免此现象,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促进园区的产业整合,一方面通过对产业园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进行规范,提高园区的准入标准,对于入住的企业严格要求,强化技术研发等核心指标在园区产业整合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投入,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园区的软硬环境进行改善,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不断加强园区产业整合,使园区产业的布局更加合理,从而突出园区的差异化发展,加强园区及园区内核心产业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

〔责任编辑:卫宇坤〕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