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井区(科)段队 工种(职务) 考试日期 总分 — — — — — —装订线以上不准答题— — — — —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40分。 1.自燃事故属于责任事故中的一种。( × )
2.在冬季,经领导批准,井下个别硐室可采用灯泡取暖,但不准用电炉取暖。( × )
3.劳动者本人可以自行购买劳动防护用品。( × ) 4.过滤式自救器只能使用1次,用后就报废。(√ )
5.佩戴自救器脱险时,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 6.隔离式自救器在使用中外壳体会发热,当感到呼吸温度高时,可取下鼻夹和口具。(×)
7.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是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救的设施。(√ ) 8.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劳动时休息的设施。(×)
9.当掘进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报告调度室,立即发出警报并撤人。(√)
10.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 11.如果有防水措施,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12.局部瓦斯积聚是指在0.5 立方米以上的空间中瓦斯浓度达到1%。(× ) 13.炮眼封泥应用黏土炮泥,黏土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水炮泥封实。(× ) 14.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做炮眼封泥。(√) 15.炮眼深度超过1 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 m。(×) 16.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挂。(√) 17.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18.在采掘工作面,同一起爆网路,应使用同厂、同批,但不一定同型号的电雷管。(×)
19.爆破前,爆破工在检查连线工作无误后,应将警戒牌交给瓦斯检查工。(×) 20.装药时,所有炸药和电雷管的聚能穴方向可以相互错开。(×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法律法规是(D )。
A.煤炭法 B.矿山安全法 C.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煤矿安全生产是指在煤矿生产活动过程中(B )不受到危害,物(财产)不受到损失。
A.人的生命 B.人的生命与健康 C.人的健康
3.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A )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矿长 B.各职能机构负责人 C.各工种、岗位工人 D.特种作业人员 4.从业人员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C )。 A.不得拒绝执行 B.先服从后报告 C.有权拒绝执行
5.凡长度超过(A)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A.6 m B.10 m C.15 m
6.煤矿井下构筑永久性密闭墙体厚度不小于(A)。
A.0.5 m B.O.8 m C.1.0 m
7.矿井反风时,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B)。 A.30% B.40% C.35%
8.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B)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A.闭合 B.切断 C.开关 9.硫化氢气体的气味有(A )。
A.臭鸡蛋味 B.酸味 C.苦味 D.甜味
10.煤矿井下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B)。 A.3 m/s B.4 m/s C.5 m/s D.6 m/s
11.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B)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A)。 A.26℃ B.30℃ C.34℃ D.40℃
13.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A )占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不可测知的因素
14.油料火灾不宜用(A)灭火。 A.水 B.沙子 C.干粉
15.国家标准规定,电雷管的安全电流为( A)。 A.0.05A B.0.15A C.0.45A 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炮眼封孔必须使用(AD)等材料。
A.黏土炮泥 B.细砂子 C.粗砂子 D.水炮泥 E.煤粉 2.外伤急救的技术有(ABCD)。
A.止血 B.包扎 C.固定 D.搬运 3.判断骨折的依据主要有(ABCD )。 A.疼痛 B.肿胀 C.畸形 D.功能障碍
4.在煤矿井下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有(ABD)。 A.耳听 B.眼视 C.晃动伤员 D.皮肤感觉 5.在煤矿井下搬运伤员的方法有(ABC )。
A.担架搬运 B.单人背负 C.双人徒手搬运 D.汽车搬运 6.水炮泥具有(ABCD)的作用。
A.消焰 B.降尘 C.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D.降温 7.老空区往往有(ABCD )。
A.大量积水 B.有害气体 C.火 D.残余煤柱 8.炸药爆炸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为(ABC)。 A.水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9.爆破母线与(ABC )应分别挂在巷道两侧。 A.电缆 B.电线 C.信号线 D.管道
10.下列哪些是装药时常见的安全隐患(ABCD )。
A.一个炮眼内装多个雷管 B.装药量过大 C.装垫药 D.不清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