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 164 •

DOI: 10.11997/nitcwm. 201706050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年第3卷第6期Vol.3, No. 6, 2017

•经验荟萃•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陈玉兰\\程洪英2,张红芳3,胡继梅1

(1.江苏省南京市大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南京,210044;

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江苏连云港,222000;

3.江苏省南京市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收集24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 员相关资料,调查统计基本情况,包括岗位、受伤时间段等,跟踪观察出现锐器伤后的处理情况。结果24名 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士 22名,输液针头是最常见的致伤锐器,08 :00 ~ 12 :00是发生锐器伤高危 时间段,拔针及拔针后处置不当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因素,24名护理人员均完成追踪随访,未发生血源性传 播疾病。结论加强职业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关键词:锐器伤;输液针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职业暴露中图分类号:R 473.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7)06-0164-03

Tracking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sharp injuries in nurses

CHEN Yulan1, CHENG Hongying2, ZHANG Hongfang3, HU Jimei1

(1.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Nanjing Dachang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0044;

2.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0;

3.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Zhongda Hospital Jiangbei Branch Affiliated

with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of sharp injuries in nurses, and to summarize the related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followed-up after suffering sharp injuries. Results

The baseline data of 24 nurses suffering

the sharp injurie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job position, occurrence time, etc. All nurses were

Most of nurses suffering sharp injuries were

clinical nurse (22/24). The most common sharp instrument was infusion needle. Sharp injuries mainly occurred between 08: 00 am and 12; 00 am. The main risk factor was inappropriate with­drawal of needles. All the 24 injured cases were followed-up, and no one suffered from blood- borne spread disease. Conclusion during their duty time.

KEY WORDS: sharp injury; infusion needl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近年来随着医疗安全事业的发展,管理者对 医疗护理职业损伤问题日益关注。据报道,每年 全世界约有100万人员意外受到针刺伤,20多种 经过血源性传播的疾病均可通过针刺伤传播[1]。 艾滋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 炎病毒(HCV)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血源性传播疾

收稿日期=2017 -04 -12

通信作者:程洪英,E-mail :3〇56454162@ qq. com

Vocational training,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im­

proved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crease of sharp injuries among nursing staffs

病[2]。临床中护理人员是出现针刺伤的高危群 体,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可因操作不当、患者不配合 等诸多原因引起。本研究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 锐器伤进行了追踪分析,并探讨总结防护措施现 报告如下。

Vol.3, No. 6, 2017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165 •

i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南京市大厂

2. 2职业暴露时的防护情况及暴露后的测试结 24名锐器伤护理人员均完成追踪,跟踪时间

果及其追踪结果

段分别为1、3、6和12个月,均未发生血源性传播 疾病。追踪调查显示锐器损伤时戴双层手套的护 理人员仅2名,掌握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的护理人 员22名,21名护理人员了解相关概念,标准预防 知识问答回答准确率79.17%。

1.1 一般资料

医院出现锐器伤的24名护理人员的相关临床资 料,其中临床护士 22名,非临床护士 2名;工作5 年以下的18名,工作6 ~ 10年的2名,工作10年 以上的4名。1.2 方法

调查统计所收集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岗位、 3讨论

受伤时间段等,然后跟踪观察出现锐器伤后护理 人员的处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调查过程中 严格按照院内规章制度执行,并使用现代化的感 染检测软件对出现锐器伤的护理人员进行观察。 在跟踪随访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调查方法,电 话随访、面谈等,准确了解伤者的处理情况和后期 康复情况。

2结果

2.1锐器伤数据分析

本组锐器种类、锐器伤发生时间段、锐器伤发

生的主要操作、锐器伤暴露源种类以及处理措施 见表1。

1

锐器伤数据分析

例数

构成比/%

锐器种类

输液针头12

50.00注射针头7

29.17其它

520.83锐器伤发生时间段

08:00 ~12:001562.5014:00 ~18:003

12.5006:00 ~08:00

2

8.33其它时间

416.67锐器伤发生的主要操作

抽血及注射

416.67拔针及拔针后处置不当9

37.50回套针头帽

1

4.16处理针头等利器废物520.83其他

520.83锐器伤暴露源种类

HBV3

12.50HIV

14.16梅毒

14.16HCV

1

4.16未知病原体312.50无病原体15

62.50处理措施

局部挤压冲洗消毒21

87.50

上报院感科24100.00

血液监测1666.67注射乙肝疫苗4

16.67注射青霉素

1

4.16

3.1临床护士是锐器伤高发群体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医院中最容易出现锐

器伤的是临床护士[3],临床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 理服务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伤害性的器 具如注射针头、输液针头等,若护理人员操作不够 仔细或患者不够配合,则很可能出现锐器伤。本 次研究中显示锐器伤高发生率主要集中在 08 :00 ~ 12:00,此阶段是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的高 峰期,高强度的工作量极易造成操作不规范、护理 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增大了锐器伤的发生 几率。对此,管理者应实行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人 员,减少工作负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纳 入的24名护理人员中仅有2名戴有双侧手套,自 我保护意识缺乏,应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重点加 强自我保护意识,杜绝锐器伤的发生。3.2锐器伤常见暴露源

HBV的临床感染率较高,据统计在中国约有 1.3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本研究中锐器伤暴露源 中HBV也占到12. 50%,其经过针头刺伤而传染 的概率高达6% ~ 30% [4]。根据调查显示,除了 HBV夕卜,HIV和HCV的感染率分别为0. 3%和 1. 8%,虽然数据上看感染的概率并不高,但这两种 病原的危险性却非常高,均需终生接受治疗。因此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职业暴露, 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在为患者提供帮助的同时注 意自身安全,严格遵守医院的职业规范和操作要 求,将职业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5]。

3.3 常见锐器种类及相关引起锐器伤的操作

导致锐器伤的锐器种类主要包括输液针头、 经皮针头及静脉输液针头、被突出于废弃物收集 盒开口的锐器。本组中有9名护理人员是由于拔 针及拔针后处置不当导致的锐器伤,其次便是锐 器使用后处理不当,导致锐器暴露在空气中出现 了锐器伤,且此类锐器伤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综

• 166 •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3卷第6期

上来看,针刺伤最容易发生在从患者体内拔出直 到置入利器盒内的这段时间,此阶段由于治疗的 结束,护理人员精神有所松懈,很可能由于疏忽导 致出现锐器伤。因此,预防锐器伤的工作不仅仅 是在护理操作中做好自身的保护,同时护理内容 结束后,也要加强对使用后物品的处理,及时将针 头放入锐器盒中。

3.4锐器伤后处理

护理人员在出现了锐器伤的情况后,均要进 行登记上报,及时协助医院感染科的调查和治疗, 不可隐瞒和遗漏。本组24名锐器伤护理人员中, 大多数护士能够在受伤后及时采取简单的清洁和 消毒处理,但在血清学抗体的追踪检测和疫苗注 射方面做得并不理想。3.5 应对措施

预防锐器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 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程 度,同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护 理操作。

3.5.1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规程:护理人员的 日常操作有较高的几率受到锐器伤[6],需要在日 常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到 输液针头、注射针头等器具时,一定要避免将锐器 面朝向自身或他人,同时还要佩戴好手套等保护 器具,在取下针头、单手套上针帽时,小心谨慎,避 免用力过度导致针头飞出误伤自身或他人。已经 使用过的针头,在操作完成后注意不可用双手回 套针帽,同时,在分离针头的过程中,也不能直接 用手去分离,应当选择使用血管钳或者镊子将其 分离,整个操作要做好对双手的保护,禁止徒手操 作[7],需戴好保护手套。医疗废弃物的及时处理 至关重要,首先要对废弃物进行严格的分类,避免 具有传染性的废弃物与普通废弃物混合放置,其 次容易出现损伤性的废弃物要放置在锐器盒内后 再丢弃,并且要做好封口处理。3.5.2完善医院职业防护管理:完善职业防护 管理首先需要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规范医务人 员在工作中的操作、穿着等,强调工作人员注意保 护自身和他人,尽可能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医 院每年为员工做健康体检一次,对乙肝表面抗体 阴性者,做好疫苗接种,提高员工的免疫力,保护 易感人群。若有护理人员出现了意外损伤的情 况,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伤害加重,同时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对感染现场的情况 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登记,评估护理人员的受伤情 况,对受到意外损伤的护理人员进行血液检测和 跟踪观察,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若出现心理焦 虑等情况,还需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此外在日 常护理工作中尽可能使用预防锐器伤的医疗用 具,改人工清洗为机械自动清洗,减少锐器伤害的 机会和频率,相关有资料显示使用更加安全的医

疗设备可以减少62% ~ 88%的锐器伤[8]。本院 为减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风险,经院感染管理 科以及护理部联合申请,为每个科室配备了防护 整理箱一只,整理箱中包含有眼罩、面罩、防护口 罩等保护用具[9],为护理人员提供完备的防护器 具。虽然锐器伤很难做到完全杜绝,但仍需积极 做好防护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做 到最大程度上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徐卫,石娜,倪丹丹.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J].中国医院,2009, 13(2) : 47 -48.

[2] 程科萍,王少康,孙桂菊,等.医护人员锐器伤的

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 : 321 -323.

[3] 郑步勇,朱国英.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管理

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 23(2) : 394 -396.

[4] 刘秋鸣.我国临床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

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7, 10 ( 7): 25 -26.

[5]

高小东,胡必杰,王文娟,等.上海市70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0, 20(12) : 1713 -1714.

[6] 赵静,李九红.护士锐器伤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J].护士进修杂志,2015, 30(6): 503 -505.

[7]

王佩琼,陈弘星,贺腊慧,等.76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现状调查[J].吉林医学,2014, 35(5) : 977 -978.

[8]

吕永杰,韩平平,佟庆波,等.消毒供应中心初级职别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 感染学杂志,2010, 20(23) : 3711 -3712.

[9] 程艳萍.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调查分

析与防护对策[J].江西医药,2014, 49 (12): 1535 -1537.

(本文编辑:尹佳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