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述古希腊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答:公元前5、6世纪,古希腊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在莽莽历史长河中,灿烂的古希腊文化闪耀着其永恒不灭的卓越光芒。 古希腊最有影响的一面就是其文学文明。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那里较先进文化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其次在建筑方面,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对世界建筑艺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最初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根据自己的直观,以人类正常的常识为依据,用自然现象本身来说明世界;他们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中看到它们的统一和联系,看到它们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看到它们的矛盾和对立。因此,最初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在阶级偏见、宗教影响和认识的片面性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由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发展起来的原子论学说,不但是以后的唯物主义,而且是近代科学的先导;以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辩证法思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古代的系统哲学,虽然大多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的理性主义思想因素,在以后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起过重大的作用。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掷铁饼者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在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希腊神话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职责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发展变化。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后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从古老的神话中汲取养分。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
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而且对世界文化前行作出了难以估计的贡献。
2.论析希腊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答:古代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希腊文化是古代世界发展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都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它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恩格斯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因此,古代希腊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达到了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希腊奴隶制的发生和发展是古代希腊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城邦所推行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也为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因为它使一般公民有了参加文化生活的机会,从而使文化的发展有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在民主政治中占领导地位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为了发展工商业的需要,注意研究自然和社会现实,这就使他们能够冲破宗教的束缚,在思想上有比较自由发展的可能。先进的东方文化,尤其是埃及和两河流域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资继承和借鉴的有利条件。
古代希腊文化可以分为早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三个阶段。早期包括荷马时代和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这是希腊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时期。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及附近岛屿足早期希腊文化的中心。古典时期包括公元前5-4世纪,是希腊文化的繁荣时期。从公元前5世纪初起,由于希波战争的胜利,雅典成为希腊世界文化的中心。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希腊化时期是公元前4世纪末至1世纪。马其顿征服希腊之后,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灭掉了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在埃及、权利亚等地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吏流与融合,使它具有了新的特色,并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时在希腊本土之外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中心,尤以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最为著名,对当时整个希腊化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希腊化时期是欧洲第一个伟大的科学时代。
对西方的影响。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其中地理位置是一个原因,直接影响到希腊民族思维方式的发展,西方文明的特征是民主—法和理性-科学,但民主-法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罗马人,那么理性-科学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在笛卡儿之前,人们对人的主体性认识不足,这里面有一个科学发展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哥白尼革命——以地球为中心转到太阳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科学在中世纪的进展不理想,当然也有进展。古希腊文明首先在克里特岛获得发展。克里特文明以岛屿北部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在公元前2千年中期弥诺斯统治时期臻于极盛。显然是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文明在这之后突然湮没,古希腊文明发展移向巴尔干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的迈锡尼成为新的文明发展中心。迈锡尼文明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同时在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方面达到新的繁荣,已见于克里特文明的线型文字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更多的使用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希腊被新崛起的马其顿征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古希腊文明进入“希腊化”时期,在东方各国文明的的影响下,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新的发展。古代希
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西方文明发展的源头。
3.试论析文艺术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并对其进行评论。
答: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之所以不能打开道德的主体之门,这与西方文化中的思考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西方文化中,真正能触及主体之门的是作为启蒙思想的完成者和克服者的康德。康德从客体方面收缩回来,以三大批判分别透显主体在成就知识、道德和审美三个方面的能力。他在这三个方面的哥白尼式的回转,使得他不但在启蒙思想所提出的“抽象知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透显了知性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启蒙思想的完成者。而且进一步检定了知性主体的限度,从而更进一步地透显出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启蒙思想的克服者。但是,康德毕竟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之透显各种主体,乃是通过先验的批判,他要拉掉内在于生命的存在感受,这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哲学思考。此适合于讲批判哲学,但并不适合于讲人文主义,因为人文主义,必须内在于生命而开启一个质实的居间领域。而康德由先验批判而透显的主体,无法避免其抽象性,他所透显的各种主体,只是知识的逻辑圆满。
但人文主义要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最高原则,就不能从康德的那种概念性的主体之门进入。因为概念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这表示任何概念都有一定的限制性。但作为文化生命领导原则的人文主义,不能有这种限制,它应该是“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这是现代新儒家对人文主义的基本看法。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等等。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提倡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关注人和人性,宣扬人的价值,体现着新兴资产阶级所提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大力倡导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启蒙运动中的人文主义则始终抱着“人是可以得到完善的”这一希望。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起过十分革命的作用,直到19世纪,它始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4.谈谈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及人文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表现形式与思想内涵。
答: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恩格斯称之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最早是在意大利发展》。14、15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随着工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富裕的匠师和大作坊主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他们需要取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社会地位,需要将本阶级的价值观、思想文化提升为社会主流。但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是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为抗衡并最终战胜其时顽固、保守、愚昧而残暴的天主教会,必须找到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它必须能唤起大众的觉醒意识,同时应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现。于是,资产阶级将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他们认为,那是欧洲人都引以为豪的光辉时代,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那时盛极一时的古典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和罗马法将可用以同天主教会作斗争的实用的、有效的武器。于是,资产阶级积极倡导《复活》、《再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掀起了从文化到社会各领域的变革活动。《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
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13世纪属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突出特点是文学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前三杰》的三位文学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们的杰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突出位置。由于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这三位诗人的家乡------佛罗伦萨------的方言成为现代意大利语的前身。本阶段值得一提的还有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的大师乔托(1267至1337),他的艺术手法直接影响了其后一百年的意大利画风。(二)14世纪末至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高潮的准备期。期间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如画家马萨乔(1401至1428)、雕刻家多纳太罗(1386至1464)和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鲁涅列斯基于1434至1437年间主持设计的佛罗伦萨教堂大拱顶,规模宏大、巍峨华丽,令人过目难忘。(三)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是文艺复兴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从佛罗伦萨转移到了罗马。主要代表人物是《后三杰》----达.芬奇(1452至1519)、米开朗基罗(1475至1564)和拉斐尔(1483至1520)。他们留下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圣母悲戚》和《西斯多圣母》以及梵蒂冈博物馆内拉斐尔画室的大量壁画堪称世界艺术画廊珍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四)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
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1490至1576)、委罗奈斯和丁托列托,还有三位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布鲁诺、伽利略和康帕内拉。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等等。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提倡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教会把人视为上帝的渺小的创造物,人必须服从神,神的权威至高无上等谬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力量和智慧,认为人是上帝的“杰作”,是造物中“完善的典型”,人的理想是高贵的,人的力量无穷无尽,人的洞察力宛若神明;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蔑视人生,放弃尘世享乐的禁欲主义说教,认为禁欲违反了人的本性。在他们看来,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人文主义者对教会利用神的权威愚昧人们的蒙昧主义极为不满,主张发展人们的理性和智慧,认为理性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 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过不同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起过十分革命的作用,直到19世纪,它始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它逐渐失去了进步的历史作用。 5.论中国传统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父家长制公社成员间的亲族血缘联系。作为一种庞大、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血缘一政治社会构造体系,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宗法制规定,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是天帝的长子,奉天承运,治理天下土地臣民。从政治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法关系而论,天子是天下大宗。君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家地位。其余王子(嫡系非长子和庶子恻封诸侯,他们对天子为小宗,但在各自封国内又为大宗,其位由嫡长子继承,余于封卿大夫。卿大夫以下,大、小宗关系依上例。嫡长于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宗庙祭把制度,共同构成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如下体现: 一是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所谓父系单系世系,是指在血缘集团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虽然这在世界文明早期历史上是普遍的,但只有中国最为坚决。 二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家族由男性同祖子孙团聚而成,因其经济利益和文化心态一致,形成稳固的、超越历史的社会实体,成为社会生生不息的基本细胞。
“族权”成为与政权、神权、夫权比立而四的强劲的社会维系力量。
族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强大影响,是中国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的主要标志。族权有严格、固定的组织形式,它既与地方绅权结合,同时又与政权相结合。族权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
三是家、天下同构,此亦所谓“家天下的延续”。
“家国同构”的本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国是家的放大,“族权”与“政权”的统一。换句话说,中国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都是从家族伦理演绎而来的。或者如梁漱溟所曰,中国有家而无国。
在古代西欧,血缘政治基本被地缘政治、等级政治所取代。在中国则不同,地缘、业缘、物缘都以血缘为基础,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国”与“家”彼此沟通,“社会赖以运转的轴心,是宗法原则指导下确立的以父子—君臣关系为人格化体现的伦理—政治系统。” 四是根据血亲道德关系形成宗法法律制度
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使宗法秩序呈瓦解之势;秦汉以降,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外,行政官员的选拔、任用,实行荐举、考试制(隋唐以后定型为科举制),即以“贤贤”取代“亲亲”。但是,宗法制的影响仍然延及后世——
其一,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单系世系原则,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以确保权力和财富不致流入异姓他族。
其二,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组织——家族长盛不衰,成为超越朝代更迭的不绝如缕的社会细胞。这种家族香火的延绵,又往往仰赖祠堂、家谱、族田三要素的顽强存在。 其三,族权与政权结合,族权在宣扬纲常名教、执行礼法、维护宗法专制秩序方面,与国家政权目标一致;国家政权也以家族精神统驭臣民,正所谓“家国同构”、“君父一体”。诚如近人梁启超所说:“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近人严复也认为,直至近世,中国人“犹然一宗法之民而已矣”。这都是透视古今的灼见。
中国社会组织的特色,与宗法制延绵不绝紧密相连的,是专制政体的长期持续。 早在国家初成的商周时代,君主专制便现端倪。如果说,春秋以前,天子的专制权力以分封制为基础,世袭诸侯赐土而且临民,享有较大分治权;那么,战国以后,郡县制逐步确立,君主的专制权力通过直接指挥非世袭的朝廷官吏实现,从而向统一的专制主义集权制过渡。公元前206年,秦王赢政“振长策而御宇内”,正式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此制一直沿袭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与欧洲在中世纪后期方形成君主专制相比,中国的君主专制形成早、持续久,而且两千余年间虽有起伏跌宕,其总趋势是愈益强化,并形成对社会生活各层面的严密控制,包括用户籍、里甲制度牢笼人身;用政治控摄文化、权力干预学术,从而使“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宗法一专制”社会结构与农业自然经济相辅相成,造成一种以“内圣一外王”为目标的伦理一政治型文化范式,延绵久远,直至近代方有解体之势,然其深层结构继续承传不辍。
6.“文明”与“文化”概念的联系区别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
有意义。一般来说,文明的内在价值总要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总会包含着文明的内在价值。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惟文明偏在外,属于物质方面。而文化偏在内,属于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向外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业而产生。„„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陶富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其一,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其二,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也越高。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就是指能力较强、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反之为“弱势文化”。然而,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并不总是自愿的,更不是等值的。在这一过程中,“强势文化”常常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种影响和渗透自然有其好的一面,它使得居于劣势地位的“弱势文化”不得不改变其固有的状态,以提高其文明含量。因此,可以说,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也正是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的文明总量的过程。但是,这种影响和渗透也有其坏的一面,它使得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越来越小,文化面貌日渐趋同。因此,可以说,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
尽管不同文化系统间的交流和渗透是一种历史趋势,但是这种交流和渗透却并不总是自觉或成功的。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文化的要素与功能、文化的结构与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而每种文化要素都有实现其文明价值的特殊功能,以满足人类群体的需要。尽管人类的文明需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由于不同的人类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因而满足其文明需求的文化方式也不尽相同。 文化系统不仅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而且各要素之间亦有着内在的结构关系。一般说来,文化的诸多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结构中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实现其文明的价值。在不同的文化结构中,有些要素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征,但其内在功能却有着相似之处。在另外一些不同的文化结构中,有些文化要素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对应的相互关系,而其所需功能则往往由其他文化要素加以“代偿”。
一种民族文化尽管有其自恰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
7.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地理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作为生产力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环境,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甚至具有决定意义。地理环境在人类的形成、工具的制造、生产的种类、生产力发展速度等方面,无不具有巨大甚至决定力量。对于人类社会关系、经济制度性质的影响则通过生产力来实现间接影响.所以,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发达。由此,我们看到文明的产生与农业生产情况联系了起来,而农业生产又与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环境有关。所以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也就与地理环境产生了莫大的联系。接下来,我将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浅析潇湘农业文明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其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了水源、地貌、气候等多个方面。从水源上来说,河流似乎总是与人类文明,特别是远古文明的发展相伴相随,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认识上最为统一。这四大流域分别是两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沿岸,境内有湘、资、沅、澧四大河流,为潇湘文明的起源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八百里洞庭”更为境内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地貌上说,湖南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湘北肥沃的洞庭湖平原成为了该地农业发展的温床。从气候来说,湖南为大陆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化较大。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充沛的水源以及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还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文明的前进提供人力,物力的保障。 其二,经济环境。
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带动了湖南经济的发展,而良好的经济环境有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早在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定
居的农业生活。因受到中原诸部落的影响,当时的湖南就有了种植水稻的经验。同时,湖南是上古时期比较开发的地区,这主要反映在夏禹治水、黄帝轩辕氏等神话传说和部分遗迹上。农业发展后,部分人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商业活动,促进了湖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对农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促使人们改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春秋战国时代,位于江南的句吴、于越、东越和东瓯以及楚国并“通渠三江、五湖”,改善了水利条件,同时较多地使用了青铜农具,并在春秋晚期铸造了一定量的铁制农具,除此之外还注意田间管理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当地农业。
其三,社会文化环境。
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社会文化环境的好坏对农业也有重大的影响,如战争往往造成农业生产水平的下降,和平易带来农业文明的繁荣等。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北方人大举南迁,秦国攻打楚国时,许多楚人移居湖南垦殖,给湘水流域一带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当时的长沙已成为楚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在大量的北人南迁后,江南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日益。湖南出土的铁农具有锄,锸,斧等,其中长沙地区发现的铁农具尤多,达100件以上。此时,牛耕作为生产动力也已受到重视。当地官吏往往能“教用犁耕”,并采取“官贷耕牛”等措施,以利牛耕的推广,而且南方地区还将北方传入的旱地牛耕技术转化为适宜南方水田耕作的技术。可见北人带来的先进的铁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不论是对当时江南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在加大垦田力度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人南移后还带来了江南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区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坡塘闸坝,推广蓄泄排灌的技术,同时重视耕作技术,讲求精耕细作。
综上所述,由此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没有尼罗河的滋润,就不会有古埃及灿烂的文化;没有两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就不会有古巴比伦文明;没有印度河的哺育,古印度将不复存在;没有滔滔黄河、滚滚长江,华夏文明又怎能得以发扬光大?„„ 自人类出现以来,环境就对人类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理环境又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当然地理环境决定论还是有它的不足之处的,我们应该相信人类可以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合理地改变自然环境,从而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8.中华文明的特点与精神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中国人民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使命。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行为,都会得到中国人民真诚的欢迎和拥护。一切有损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举动,都会遭到中国人民强烈的反对和抗争。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 9.试析中华文明生成的地理与社会环境(1577)
华夏文明的原体是这样形成的 从横向看 ,从炎黄时代就 已繁衍生息在这块大地上的华夏 、东夷 、苗蛮三大部族 ,在共处和战争交替状态下逐渐形成了人 口较多 、势力较大的华夏族 ,其文明融合、同化其他部族文明而形成 了春秋时代的中原华夏文明 从纵向上看 ,夏商周三代承前启后 ,继承创新 ,到春秋 时代逐步形成 了以周 后来为齐鲁 为代表的华夏文明。
每一种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如此。中华文明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 的世界上最古 老的文明之一 ,地理环境对中华文 明的发生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1适度的自然条件是人类文明发生发展所必需的。) 只有适度 的 自然条 件才是人类早期文明发生 发展所必需的 , 因为这种 自然条件既可为早期人类提供一定 的生活生产条件,
又促使人类不断地利用和 改造 自然 , 从而促使了早期文 明的发生和发展 。中华文明最早兴起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 而不是北方 草原荒漠地带和华南地区, 就说明了这一点。 2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地理环境 。文明在形成过程 中是相对脆弱的 , 封闭与隔绝 的自然环境为其发展提供 了天然 的安全屏障 , 避免了邻近强悍 氏族或部族 的人侵而可能引起 自身文 明形成过程的中断 , 因而, 这种相对封 闭与隔绝的地理条件对于人类文 明 形成就有 了特别重要 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发生也是在我国相对隔离状态的 自然条件下完成 的, 受地理环 境的影响 , 中华文 明才有了本土起源和多元发展的特点。 3)河湖沿岸的平原地带是人类文明最早形成 的地 区。) 沿河湖的平原有 着肥沃 的土壤和便利 的灌溉条件 , 是早期 人类进行农业生产 活动 的良好场所。正因如此 , 河湖沿岸的平原地 区便成为人类文明最早形成 的地方。
4)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全新世 中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条 件 , 为早期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 世界各个文明正是在这样的机遇 中先后形成的。
5)温带 、 亚热带是人类早期文明发生 发展 的主要地带. 于温带和亚热带在 自然条件方 面富于差异性 和 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 这样的 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提供了必要 的 自然基础 , 也促使人类需要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 , 从而促成 了人类早期文 明的发生和发展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 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 学习条件和其它集体性社团等。社会环境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从政治因素看,
秦汉统一帝国的建立 ,更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加速吸收 、融合 、同化周 围众多 民族文明的成分 如羌 、戎 、狄 、楚 、越 苗 、蛮等 ,最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新文明形态。其后 ,经过两晋南北朝汉族与匈奴 、鲜卑、揭 、氏、羌等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五代两宋汉族与契丹 、党项 、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以及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 、满人建立的清帝 国的 民族大融合 ,以华夏文明为主体 ,不断吸收 、融汇 、同化众多少数民族文明 并使 自身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文化因素,华夏文明的核心是其精神层 次的思想文化传统。华夏文明在形成之初是 以宗周文 明起 主导作用 ,其他文明补充的形态 。到 了春秋战国 ,产生 了诸子百家 ,经争鸣、交融 ,主要形成 三大派 一是宗周文化与东夷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先秦儒家 二是发源 于齐 、完成 于晋 、盛行于秦的法家思想 三是宗周文化 与荆楚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道家思想。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到秦汉以后的儒道法佛 ,以至近代中学西学 ,一直是处于百家争鸣 、互攻互取 、交流融通 ,形成 了多元竟争 ,儒家居 中制衡的基本格局。佛教之输入 ,为华夏文明注人新的生机。
农业看,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都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10.读后感:
《菊与刀》是本讲文化、讲民族性的人文类著作。然而本书的形成以及强大的影响力是他显得如此耀眼、如此与众不同。
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1946年,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发表后,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和好评。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指出:“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本尼迪克特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确实,作者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看《菊与刀》的正式内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给我们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客观的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