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陈少峰:做好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对策

陈少峰:做好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对策

2022-11-0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做好“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旨

北京大学 陈少峰

(编者按):今年是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修编年,各级政府正在抓紧规划的制定工作。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大三方文化产业咨询网专家陈少峰教授在“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研讨会”上做了专题演讲,并就有关如何做好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以下是陈少峰教授的发言。

今明两年是制定和开始实施‘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年份,也是文化产业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经过各级政府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政产学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的时期。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从今年开始的未来十年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因此,在各地政府和有关城市在制定新的文化产业五年规划时,应当更具有前瞻性,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首先,制定‘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的目标是指导投资界和产业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现状、趋势与企业发展的水平,也需要研究重点项目和产业升级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子规划,而是必须充分体现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目标、战略定位、具体对策、路径选择、配套政策、重点项目和具有中观和微观性质的实施方法。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应当包括三个层级的规划。其一是纳入发改委整体规划,包括宏观目标、产业选择、重点项目和扶持、优惠政策等。其二是独立的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包括宏观和中观层次的规划。其三是微观的规划,包括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对所有重点项目和企业运营方案做可操作性的规划,即包括可行性规划和执行规划。

1

其次,新制定的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应当以已有的各项政策、规划和问题为基础,做好两个规划之间的衔接与产业发展提升方向的具体研究分析。换句话说,新的规划应当同时注重对‘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总结,或者对已有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总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举措,以期实现对现有发展格局的可持续化和专业化提升。当然,新的规划应当更加注重操作的可行性和加大政策支持保障的力度。在新规划的范围方面,可以结合中国文化产业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当把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等领域列入规划范围,同时确立以文化产业带动制造业升级发展的目标。特别应当重视的是,在国家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金融政策出台之后,新的五年规划应当重视培育龙头企业和扶持企业上市等具体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目标和措施。

再次,各地已经建成或者即将在新规划中以建设文化产业园或者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抓手之一。那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当注重文化产业集聚园建设的质量和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由此,对于已有文化产业园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需要予以总结;对于即将建设的产业园,也要提出更加具体而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定规范管理的政策,以避免圈地或者空巢,从而浪费土地资源。因此,各地应结合发展文化产业时重视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建设的特点,在所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应当对如何定位、发展文化产业园,乃至如何提升已有的产业园的集聚效益做充分的思考、反思与对策提案。总体上说,规划中的每个文化产业园区应当重视企业集聚,重视扶持龙头企业,在未来五年中应努力孵化和培育出1-2个今后的上市公司,以促进产业集聚度的提升和资源整合的力度。

第四,应当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以事业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对文化事业发展做相应的提升和资源使用规划,包括事业单位活动资源如举办庙会、节庆等的资源开发,文化与体育场馆的使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从事经营性拓展业务的开发,

2

以及深化并全面解决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等。对于部分新增文化事业建设项目,应当与文化产业项目结合,进行项目拓展性规划,如大剧院的建设应当和多厅电影院、青少年文化中心的建设结合,博物馆的建设应当和文化旅游、旅游纪念品和培训等结合,以形成规模化的资源整合开发的新格局。此外,在规划中应当继续推动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做好部分分流下岗人员的安置工作,保障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在做好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政策引导时,还应当重视企业团队有关市场化运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持续的人才培训,引导企业认真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改进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新的规划在涉及文化产业的具体产业选择上应当突出(或者大中城市至少应当包括)和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其一,选择具有未来前景的产业,包括“数字文化产业”、“3D技术与3G技术”以及内容产业等。其二,选择与新媒体对接的产业,如新媒体视频化和多媒体产业,传统艺术产业与新媒体艺术产业,内容提供的传统产业与新媒体结合的内容产业及其产业链开发等。总之,重视未来型产业和与本地产业结合的提升型产业,是重要的产业选择目标或者规划标准。其三,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注重发展文化旅游与活动经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塑造若干个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品牌等。其四,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地区,应当重视创意发展的新方法,避免在仿古和体现传统文化元素上打转,也避免做文化搭台、出钱邀请旅游、祭祖等无经济效益的项目。其五,应当避免跟风的做法,抛弃不符合本地资源条件的“热门项目”,避免一窝蜂地做某些产业规模不足和财政收入匮乏的基地等。

第六,针对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要求,资源禀赋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人口较多的城市,应当规划建设若干个具有品牌效益的特色项目或者文化产业集聚园,如中国文化出口基地、中国艺术产业基地、3D技术与影视动漫基地、网络文化产业基地、茶道文化产业基地、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园区、时尚品牌文化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品牌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在规划产业集聚发

3

展时,应当重视可行性的研究,减少一般的以地产为主的文化商贸街或者地产物业的占比,避免仿古建筑。同时,规划中应当包括对已有的产业集聚园的总结分析,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重新定位、梳理和提升。

第七,新的规划应当注重规划项目对综合效益的促进。考虑到文化产业“无中生有”的特性,‘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应当考虑如何创新资源,以及发挥综合效益的潜在空间。规划中应当注重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带动本地其它相关产业的产品销售和城市营销等的项目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重具有专业化水平和产业高集聚度的产业链建设,如创意、策划、企业集聚、产品研发、产业配套、营销、出口、广告、品牌授权、对外连锁经营、文化旅游、夜间娱乐、人才培训和本地产业升级等一体化的产业链的打造。例如,应将部分文化产业集聚园同时打造成为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对已有的重点项目应当规划如何延长产业链。

第八,新的规划应当高度重视失败的教训总结,防止再度出现过往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总体上说,应当避免忽视软件和内容建设的硬件式思维方式,避免如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占用过多土地资源、缺少财政收入从而需要财政长期补贴、个人艺术家为主、重点不突出、企业发展无力等的做法和项目。只有在避免错误的做法、同时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方面做好规划与促进工作,才能实现真正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基于做好‘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建议各省市自治区发改委或者宣传部在制定文化产业新规划时,做一些“如何做好文化产业规划”的前期研讨和有关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省情、区情等研究分析工作,确保能够制定出高水平的‘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共同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4

(陈少峰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北大三方文化产业咨询网首席专家)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