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浅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2024-05-1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作者:赵鹏程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2期

[摘 要]近年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本文结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建议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教育。用音乐的感染力、表现力、综合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有健康思想道德的人,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目标下,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教什么,在音乐的教育中大学生能够学会什么,是非常值得音乐教育者们思考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在高等教育德育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音乐是开发学生身心潜在能力的较好方式, 借助音响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启示和净化,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如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这是一首由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和著名曲作家刘炽先生共同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插曲。是由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领唱与混声合唱组合成的作品, 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旋律委婉动听热情奔放,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 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音乐形象的熏陶、感染和启示, 让学生在情操、品格和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 来达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实现音乐教育对德育教育的作用。可见, 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音乐教育是提高普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是对学校全面培养人才的有利配合。因此, 在高等教育中开设音乐课, 不仅十分必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 音乐教育应该成为普通高校的主要课程 音乐与人类共生共存,音乐对人类具有重要的价值,音乐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是人类知与行的一种基本方式。对于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来说, 学习音乐不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素质教育或美育的需要,更是学习人类的基本思维和行动方式只有通过完整和充分的学习才能领悟其丰富的内涵。

以“ 纯粹美学” 为基础的审美的音乐教育, 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影响很大。我们似乎只知道音乐这东西可以“ 审美美育” ,甚至连我们自己的传家宝“ 娱人教化” 都差不多忘记了。孔子有一句名言“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表明仁人君子修身最后的完成是“ 成于乐”,即通过音乐的学习完成一个人的修身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乐记》中所谓“ 乐者乐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认识影响了几乎整个中国音乐教育史。只看到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将使音乐教育无法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世界敞开,只把美育作为音乐教育的前提限制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应该懂得美也是由文化来界定的。

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作为美育或者素质教育的手段来体现其教育价值,学科地位较低,在大学教育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对人和文化发展起作用。我们应该完整和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作用,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地位,使其成为大学的主要课程。

当今许多国家已经不把“ 美育” 、“ 技术”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了, 而是把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放在文化及人的发展上。美国提出全面认识和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并最终在世纪末把音乐教育确定为学校的核心课程。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种民族,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以上六点是不能用美育来概括的正是美国音乐教育界看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的文化价值才使得音乐教育成为学校的核心学科。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提高中国音乐的地位

中国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能够体现民族灵魂的本质,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正是维系我们自身过去、现在及未来音乐文化的纽带。

以礼乐之邦而著称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作为音乐文化传承形式之一的音乐教育则给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但我国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占有主体地位对中华音乐文化认知的现代性意义的忽视,导致了我国的音乐教育中课程设置与自身文化传统的断裂,没有一个完整反映中国音乐文化特征的系统课程。同时,更缺乏对自己音乐文化理论的建构。这正是半殖民地的历史给我国音乐文化带来的世纪性的残缺。专业音乐教育迄今为止在整个体制上仍然采用西方样式。西方的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等在专业音乐教育中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民歌、说唱、戏曲等只是作为专业音乐创作或演奏唱的素材, 而不是作为独立的音乐文化进行艺术、美学方面的解读。哪怕是学民族音乐的学生也都在用钢琴平均律训练耳朵,更没有中国哲学的课程, 以至于对民族自身音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艺术创作及认知方式缺乏了解甚至丧失自我文化身份, 随着西方音乐的价值、审美、艺术流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格概念来发展中国的音乐。古琴虽然是中华音乐文化的代表, 但对古琴琴曲的阐释方式如解读、打谱等几乎没有多少人关注了。“对西方音乐了解不多,但对民族音乐的东西了解更少”,作为中国人,这是一种悲哀。应该说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丧失自我和文化错位的音乐历史。专业音乐教育的现状, 直接影响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高雅音乐主要是西方交响音乐。迄今还有许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心存自卑感,这是典型的后殖民心态。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力量,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今以选修为主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显然对中华音乐文化的传承关注不够。如果我们自己不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民族文化在文化艺术领域将丧失独立性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附庸, 这是危险的。我们将不知道我们自己的音乐是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

我们的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建构任务, 否则我们的音乐将没有现在,甚至会失去未来。中国音乐的学习绝不仅是歌唱、民族音调的识别。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与灵魂。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灵魂音乐,中国大学生需要分享中国文化中音乐所赋予的灵魂,正如任何其他文化需要它的灵魂一样。如果一种文化丧失了表达它的个性的音乐那么它就可能丧失了灵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唤醒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确立文化本土性, 是非常重要的。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保持文化特性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责任因为它关系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因此,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首先立足自身,充分挖掘自身音乐传统的声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及文化价值的现代意义,重新解读西方和解读我们自己。 四、结语

音乐是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长期被忽视的情况下,如何认识世界以及重构自身,这是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沛,世纪末美国音乐教育改革述评,中国音乐增刊续集

[3]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任鹏飞,论音乐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音体美) [5]王小舒,凌晨光,《审美艺术教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