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制下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2022-10-2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37卷第21期 Vo1.37 No.21 ・12. 2 0 1 1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Ju1. 201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1—0012—02 郡县制下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付莉莉 摘要:阐释了郡县制对中国城镇体系发展和演变的影响,并从权利制约机制、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密集区发展三方面提 出了郡县制对我国当今城镇体系建设的启示,以期指导目前城镇建设工作。 关键词:郡县制,城镇体系,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城镇体系溯源 市已达1 690个,成为我国早期城镇体系中的主体。此外,郡、县 中国的城镇体系初形于西周奴隶社会末期,渐形于春秋战国 大多设于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镇,强化了城市的经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一定数量的城市,一定的城市 济职能,形成了地区政治经济中心。郡县制推行以来,我国形成 规模,多样化的城市职能乃至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都是城 了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体系,也新兴了大批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 镇体系形成的必要条件。西周晚期商品经济繁荣,以诸侯国为代 城市,城市职能结构多样化。 表的地域经济异军突起,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人口逐步增 3)地域空间结构。郡县制打破了宗法分封制的束缚,原有城 长,各诸侯国首邑城市发展迅速,新兴城市也不断涌现,城市数量 市等级规模不受限制,发展壮大,新城市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秦统 一大增。周王朝时期的“营国制度”确定了全国城邑的等级规模,形 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全国各郡县发展,组织移民戍边及 成了以政治统治为核心的三级城邑网络:王城一诸侯城一卿大夫 开发南方地区,大批新城市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新建起来,城 都。最早形成了我国自上而下垂直线性城市结构。中国早期城 市地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东汉时全国城市网基本形成。 市职能以政治统治为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批以农业经 3郡县制对我国现今城镇体系建设的启示 济,手工业经济,商业贸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开始涌现。最终,在 3.1 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梳理纵向城市管理体制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城镇体系初现雏形。 秦代郡县制注重分权制衡。首先,郡城除设立守外,还设尉、 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早期王朝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从西 监两级长官,这三者相互平行制约,又直接受制于中央,以达分权 周的宗法分封制,到秦汉时期的郡县制,无不对中国城镇体系发 之效;其次,为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监察职能,防止郡拥兵自重,秦 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下将以郡县制为例,探讨其在中国城 在郡上设监郡御使和丞相使,从而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制 镇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其对当今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启示。 衡;同时秦代地方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中央以监察为主。 2郡县制对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基于城镇体 中国自建国以来就实行“中央一省一市一县一乡”五级行政 系组织结构视角 体系,中央政府拥有最高的权利,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都不直接执 春秋时期已有郡、县设置,至秦统一后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 行法律,只有镇以下各级政府具有管理地方的实权,并直接与民 制,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郡县制对我国早期 众发生关系,为民众服务。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干强枝弱的纵 乃至近代城镇体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向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和制约;然 1)等级规模结构。西周根据爵位尊卑的等级制度建立了王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转变中央政府的职能,以对地方监 城一诸侯城(诸侯国国都)一都三级城邑体制。然而,由于周初分 察职能为主,赋予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更多的行政事权,防止出现 封诸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严重,导致诸侯国与王城政治 地方积弱的现象。 经济联系日渐稀疏,诸侯国越分越小、越分越远,核心城市衰落, 3.2发展壮大县域,缓解城乡“二元结构” 这些都反映了我国早期城市体系的松散性。秦时郡县制取代分 自郡县制推行以来,县城的设置一直较郡城稳定,大多以经 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首都一郡城(诸侯国都)一县城三级城 济职能为主。“中央一郡一县”三级制的行政管理制度结构精简, 市等级体制,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 县城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不被中央直接管辖,发展的自由度高,且 权,避免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汉代又增设司隶部和刺史部统领郡 大多以经济职能为主。县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行政 县,完善了郡县制,使城市等级结构层次分明。秦汉时期,首位城 单位,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其发展壮大将有利于推动城市 市迅速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如秦咸阳和汉两都;同时小城市特别 进步,并带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缓解城乡“二元”的矛盾,对我国 是县级城市大量涌现,城市规模结构清晰。随着郡县制的推行, 城镇体系的发展完善意义重大。在中国当代的行政管理体制中, 我国城镇体系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等级规 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实行“市管县”的模式。地级市为了 模结构特点。 自身的发展,无形或有形地压制县城的发展壮大,出现了“市卡 2)职能组合结构。西周初年,各诸侯国都都建立在奴隶制宗 县”“市压县”的现象,加大了市与县城之间的差距,不利于我国城 法分封政体的基础上,体现着强烈的政治和宗教色彩,但经济职 乡“二元结构”的缓解。目前的有效做法是在行政区划上由“省一 能并不突出。至秦设郡县制,郡级别最高,其次是县,县下设乡、 市一县一乡”四级制向“省~县一乡”三级制的回归,减少层级,既 亭、里等,构成了全国自上而下的垂直行政中心体系网络。据史 有利于地级市对县域的压制,又节约了大量管理资源。郡县制作 料记载,秦设三十六郡,设县800—900;至汉武帝时,行政中心城 为一种政治制度对中国城市体系的影响不可小觑。 收稿日期:201l一04—04 作者简介:付莉莉(1988-),女,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湖北武汉430074 第37卷第21期 V0l_37 No.2l 2 0 1 1年7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Ju1. 2011 ・1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21-0013—02 浅谈城市滨水空问规划设计 徐中兵 摘要:以巢湖市环城河区域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要点,结合该区域的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 对其多个地块进行了功能分析及定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旅游规划路线,从而将滨水空间的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对今后 同类项目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滨水区空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和陆地共同形成的一种 证,是对过去的感怀,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 独特的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中心,城市水体为主线,包括其周围 2)遵循生态性和特色性。滨水区域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 与水体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其独特的地理位 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态走廊,也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重要 置和生态环境对城市整体布局以及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栖息地。滨水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要遵循生态原则,注意保持生物 1项目背景介绍 多样性。滨水空间景观的设计要与周围的建筑风貌和环境氛围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巢湖,处在南京都市 相协调。滨水空间的城市特色应考虑到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环 圈、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带的交界处。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 境的差异,根据实际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在的特质,突出城市特 色性。 一座历史悠久的滨水老城。全市拥有182 km长江岸线,是安徽 省皖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会合肥到南京、芜湖、马鞍山 3)遵循功能整体性。滨水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的有机组成 等沿江城市的交通走廊。巢湖市城区河道纵横,颇具特色,为城 部分,应加强各种功能空间的综合性组织和利用,满足社会活动 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的多样性和复杂化的需求。在提高环境的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 本项目力争将巢湖环城河区域打造为集度假休闲、游乐购物、 的同时,增强滨水区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城市滨水资源与城市的 民俗展示、旅游观光、人居乐园为一体的RBD大型商务休憩社区。 生活紧密相连,城市滨水区既是自然生态资源,也在城市中扮演 多重角色,因此滨水景观的设计也要注意功能性,要满足城市的 2规划原则 多种需求 J o 1)遵循历史文脉性。城市要避免时代的单调感,如果割裂城 4)遵循时尚性。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是为城市的未来设 市现在与历史的联系,将导致城市的无思想状态。保留具有历史 计遗产,不应一味地仿古,应与时代同步,甚至超越时代。设计要 文化价值的建筑与人文景观,有利于营造滨水景观的文化氛围, 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场所精神,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也可以增加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和延续, 结合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既有地域文化韵味,又有时代气 能体现鲜明的场所性和强烈的特征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本保 息,能促进人们交流、深受人们喜爱的公共空间。 3.3优化城镇密集区的建设 体系的建设中,郡县制仍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如何发展基层 城镇密集区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已经开始 行政单位的力量和城市集群效应,发挥其在城镇体系建设中的积 设置郡、县。到秦汉时期郡县制的推行,城市职能分工明显,郡县 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设置层级分明,随着全国城市网络的形成,各城市组群也渐渐浮 参考文献: 现,群组结构特点明显。在这些城市组群相互依托,联系紧密,推 [1] 王泽伟,范楚平.泰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 动了特定区域的发展,这是最早的城镇集群效应的反映。 示[J].理论探索,2004(4):97-98. 优化城镇密集区的建设包括制定城镇密集区的发展规划、合 [2]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 理进行城镇职能分工和产业布局、促进城镇密集区基础设施的共 务印书馆,1996. 享等。城镇密集区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区域一体化、节约社会资 [3] 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源、增强区域竞争力。 [4] 赵炎才.中国传统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特征分析[J].上海 以上是郡县制对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在当代中国城镇 行政学院学报,2009(2):31-38.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under Prefecture system FU Li.U Abstract: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mpacts of Prefecture system on Chinese urba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and proposes current urban syste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from three aspects of power restriction mechanism,rural—urban dual sturcture,and city agglomeration,with a view to guide current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Prefecture system,urban system,organization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1—04—08 作者简介:徐中兵(1982.),男,助理工程师,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