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24-09-0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尹明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哲理道出了教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俗话说:“嫩枝易弯也易直” 。中学生年龄社会经验不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之中,而且可塑性大、可变性强。这就更加说明了加强学生正确的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叶圣陶所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育人。”我们认为,从现代意义上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地发展,从而更有价值地生活。懂得“何以为人”、“为何而生”。

新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历史作为人文科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如何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下面我将借用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儿做法与尝试。

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当前的高中生基本上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不强。虽然已经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但是脏话,尤其是带有侮辱性的话经常是随口而出,对师长缺乏尊敬,对同学缺乏友爱。尤其是近些年来,学生因为一些小事,动不动就跳楼,动不动就拿出刀子捅人,不计后果,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当我们面对这些的时候,常常会感叹,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不容否认,在我们这个日益工具化、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价值理性的不足,也已到了应该引起我们深深忧虑的地步,“人们走入了手段的王国,却迷失了人性的目标;跨入了物质的天堂,却跌下了精神的深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小的说,如明星赵薇的日本军旗装事件,清华研究生向动物园黑熊泼硫酸事件等。大的看,如我们的一些父母官,不顾民意、民情大搞官本位的“政绩工程”,特大矿难事故发生后的刻意隐瞒虚报伤亡人数等等。这一切告诉我们,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国民的人文素养,重塑国民性格成了当务之急。

邓小平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的失误。从某种程度上,

我们可以把这种失误理解为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失误。当前对学生加强人文精素养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积极发挥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

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而人文精神则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是人对自身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对价值理想和良好伦理道德风尚的追求。现代,学术界一般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基础,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自觉、批判和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和思考。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它是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孔庆东简洁地概括了人文素养包含的三个特质:热爱生活、博览群书、悲天悯人。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当我把‘人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业知识。”①爱因斯坦的这段话突出了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标准。其实培养人文素养是整个教育事业应当担当的责任,当然,人文学科更能在这方面体现学科优势。中学历史教学面对的是正值花季的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决定着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情感特征出发,让历史教学融入人文的氛围之中,带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磨砺和馈赠,以取得知识、思想、能力与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看看现在不少的中学生,生活条件特别好,但骨子里他不热爱生活,精神极度空虚;自私、冷漠几乎已经成为其普遍的性格特征。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胆子太大,什么也不怕,不尊重生命,没有对天地和生命的敬畏。不懂得保护弱小的人,不懂得宽容不如自己的人。当这些青少年将来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后,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根植于人内心的人文素养是靠从小养成的,所以,人文学科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视为当务之急。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而唤醒学生心灵的无疑是人文精神,历史作为一门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倡导人文精神的教育,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好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服务。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挖掘模块主题,探寻人文内涵

新课程的突出特点是体现人文精神,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在内容和结构上,新课程大胆创新,采取“贯通古今,中外混合”的原则,对历史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创造性地采用“模块”这样的专题形式。高中阶段分必修和选修两大内容:必修内容有三本书25个专题,分别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与文化等不同领域反映历史进程和历史概貌,是全体高中学生

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选修课程共有6个学习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这样的安排,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体现出强烈的以人为本的色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紧紧抓住这样安排的目的,在实际的课堂中关注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意识。

新课程的每个模块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一些专题中侧重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比如必修一的第一个专题,而第二个专题近代,则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于近代史上的一些人物如魏源、林则徐、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教师可选择一些典型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在历史故事中受到启发,感悟伟人的力量。如黄海大战中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就可以邓世昌为典型人物。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我找了很多有关邓世昌的资料,最后整理成如下的材料向学生展示:

邓世昌(1849——1894),广东番禺人。自小立志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1884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遂将其调入北洋水师,任“飞霆”、“镇南”炮舰管带。在他精心训练下,“致远”舰“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斗力的主力战舰之一。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

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

邓世昌与2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这段材料展示后,学生在课后的作业中,写道:以前我只知道邓世昌是一个民族英雄,现在我明白了,邓世昌之所以能成为民族英雄,与他从小的志向和一直以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要成材必须要有志向,必须要努力。看到学生这样的感言,笔者感到很欣慰,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有所感悟,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是探寻人文内涵的结果。

2.改进教学方法,孕育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我们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是很难实现的。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倡导在过程与方法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情感和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学习主体,即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换一个角度讲,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文立场出发,在教育过程中提倡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因此,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都在尝试改变以前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人文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如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一课,我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导入,充分考虑考虑到了学生关注时政的特点,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激起了他们探究当年如何由经济危机走向政治危机进而走向战争危机的强烈愿望。在授课过程中,我通过展示一段又一段精选的材料,让学生思考,探究,最后大家经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共识:面临经济危机各大国各自为政,都把本国的利益放在首位,大打关税战,采取利己损他的做法,最终使经济危机走向政治危机进而走向战争危机。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师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这样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很自然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对当前的经济危机有了较深的认识。无须教师陈述,学生都知道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各大国只有团结一致,通力合作,才能使各国最终摆脱经济危机,否则历史的悲剧就很有可能重演。有了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当今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国际事件就有了较深的认识,有了更好的判断力,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各大国的呵护。

可见,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这种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的眼睛。”

3.提高自身素质,深化人文意识

对人文精神的传递、培植,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说是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有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人。现在思想观念革新的速度,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陈旧,不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很难说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学生。

要想培植学生人文精神,首先应该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我认为一个历史教师需要有:一、自由的思想,二、开放的观念,三、兼容并包的胸怀,四、较强的科研能力,五、一定的知识贮备,六、高度的人文素养,七、较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能力。这就要求一个教师应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样才能使历史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历史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总之,人文精神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把人文精神理解为“文科教育”, 不仅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观念、课标、教材、教法的精神实质, 而且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很好地发挥。这表明, 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人文精神在具体教学中的体现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国民的人文素养,在高层面,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里,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用爱心、恒心、细心去关心、呵护他们、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