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埋暗挖隧道在粉质粘土层中带水作业实例研究

浅埋暗挖隧道在粉质粘土层中带水作业实例研究

2021-03-2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埋暗挖隧道在粉质粘土层中带水作业实例研究

汪 岩,刘铁柱,衣绍彦,孟克巴依尔

【摘 要】[摘 要]总结了北京地铁昌平线二期工程昌平新区站-南邵站区间暗挖段施工中遇到多水地层,在采用加深降水井、真空泵抽水和注浆止水等降、阻水措施仍无法达到无水作业条件时,在辅助明排措施的带水作业情况下顺利完成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建筑机械化

【年(卷),期】2014(035)010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粉质粘土;浅埋暗挖;带水作业

北京北部区县修建地铁由于靠近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开挖隧道多遇地下水丰富地层,会给暗挖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根据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浅埋暗挖隧道必须无水作业,但实际工程监督过程中,会遇到个别工程降、阻水难度大,在费用、工期等方面难以实现无水作业的情况,坚持要求实现无水作业并不现实。正在修建的北京地铁昌平线二期工程昌平新区站-南邵站区间暗挖段由于地质原因,降、阻水难度大,无法达到无水作业条件,在多次组织专家论证,按要求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后,暗挖区间在带水作业条件下,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贯通。

1 工程概况

昌平新区站-南邵站区间的暗挖段为区间风井至南邵站,暗挖段里程K9+600.9~K10+150.373,单线全长562.603m。于K9+943.057处设置暗挖竖井1座,竖井横通道内向两端开挖。

1.1 隧道断面结构型式

暗挖隧道单洞为马蹄形断面,断面形式见图1。平均埋深11.4~17.6m,全长为直线段,隧道竖向以0.64%坡度自区间风井向南邵站爬升,区间风井为暗挖段高程最低点(轨顶标高40.294m,地面标高66.78m,隧道拱底埋深约17.56m),南邵站处为暗挖段高程最高点(轨顶标高43.611m,地面标高59.66m,隧道拱顶埋深约11.0m)。

1.2 工程地质情况

隧道顶板大部分区段穿过的土层为粉质粘土⑥层、粘土⑥2层、卵石⑤层和中粗砂⑤1层,上部的卵石和粉土均为含水层,围岩等级为VI级。

边墙围岩主要为粉质粘土⑥层、粉土⑥2层、卵石⑦层、中粗砂⑦1层和强风化凝灰质砾岩1层,围岩等级为VI级。

结构底板围岩主要为粉质粘土⑥层、粉土⑥2层、粉质粘土⑧层和强风化凝灰质砾岩1层,围岩等级为VI级。

1.3 水文地质情况

暗挖段所处山前冲积平原,其间分布东沙河一级阶地、河床及河漫滩,表层主要以粘性土、砂土及碎石类土交互土层为主,其下伏基岩为侏罗纪凝灰岩。地下水特征如表1所示。

1.4 原降水设计概况

根据隧道埋深及地下水情况,里程K9+600.100~K10+0.000段布置降水井101眼,井深26.0m,井间距7.0~8.0m;里程K10+0.000~K10+150.373段布置降水井42眼,井深23.0m,一般井间距为8.0m。

1.5 隧道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

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初期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格栅(纵向间距0.5m)组成。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敷设防水层。

超前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纵向间距1m)并周壁预注浆,浆液采用水泥单液浆。初期支护背后采用无收缩水泥浆液注浆回填。

隧道采用正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施工工序为:①超前小导管打设并注浆;②上导洞上台阶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③上导洞核心土开挖及初期支护;④下导洞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⑤下导洞初期支护及注浆,详见图2所示。

2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现场施工时,上台阶位于粉质粘土⑥层,土体密实、表面光滑,空隙少、无裂隙存在,大部分土体干燥,少部分土体潮湿但无渗水,开挖过程顺利。

下台阶绝大部分位于粉质粘土⑧层,小部分位于粉质粘土⑥层及强风化凝灰质砾岩1层。粉质粘土⑧层土体强风化,孔隙多,竖向裂隙明显。在隧道底以上2.3m范围内,渗水、涌水明显。

由于土体竖向裂隙较多、横向裂隙较少,上层潜水通过竖向裂隙进入开挖掌子面处。而由于横向裂隙少,降水井周边地下水不能通过横向裂隙汇入降水井内,降水井影响半径小、降水效果差。造成掌子面开挖时渗水严重,渗水点位于仰拱以上2.3m范围。增加施工风险,且仰拱喷锚料中的胶凝材料(水泥)被冲刷流失,造成喷锚料不能凝结、呈松散状态,不能起到初期支护作用。

3 地下水控制措施及效果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单位主要采取4种方法防治地下水危害:①降水井加密、加深;②洞内真空泵降水;③掌子面注浆止水;④洞内排水措施。

3.1 降水井加密、加深

初步分析,降水井设计间距过大、深度不够是造成隧道内渗、涌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决定进行降水井加密、加深试验段,观察降水效果。

第一次试验段的范围为设计里程左K9+877至左K9+912和右K9+891至右

K9+918),长度为40m。在原设计降水井中间加设一口降水井,降水井加深到隧道底板下8m,井深达到30m。隧道开挖至加密区后,掌子面下台阶渗水区域降低约1m(渗水点由仰拱以上2.3m处降至1.3m处),且渗水量减小。

根据第一次试验结果,经讨论及改进,进行第二次降水井加密、加深试验段。试验段范围为设计里程左K9+772至左K9+856和右K9+762至右K9+846,长度80m,在隧道两侧原设计降水井中间加设一口降水井,降水井加深到隧道底板下12m,井深达到34m。降水井打设完成后,刚开始抽水时,左线平均日抽水量为70m3/口,右线平均日抽水量为30m3/口,左线日抽水量较大。正常抽水40天后,出水量逐渐减少,最终稳定在平均日抽水量10m3/口以内。隧道开挖进入第二次降水井加密、加深(井深34m)试验段后仅掌子面仰拱底以上0.6m范围内存在渗水现象且渗水明显减少,掌子面东侧(靠近降水井侧)土体渗水明显小于西侧。

通过降水井加深、加密到30m、34m两次试验段内掌子面的渗水情况分析,区间暗挖通过第一次试验段时掌子面渗水高度由仰拱以上2.3m降低到仰拱以上1.3m范围,渗水量减小。进入第二次试验段降水井加深到34m后,掌子面渗水高度由仰拱以上1.3m降低到仰拱以上0.6m范围内,渗水量明显减小。但渗水仍然存在,无法达到隧道内的无水作业要求。

3.2 洞内真空泵降水

经过降水井加深、加密两次试验段时均无法满足洞内无水作业要求,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施工单位增加了洞内辅助真空降水措施。掌子面采用钻杆直径40mm的便携式钻机成孔,成孔深度3m,插入土层PVC水管直径25mm,真空泵排水管直径600mm,正线隧道内两侧墙各放置1台超前真空降水采用真空泵抽水。

横通道马头门破除时即发现掌子面下台阶渗水严重,因此隧道正线开挖时立即采取真空泵降水。真空泵降水总流量达到1.5m3/h,达到真空泵额定抽水能力,但是掌子面渗水还是很严重,效果不显著。而且真空泵降水影响正常开挖,造成掌子面不能及时封闭,加大施工难度和风险,没有达到预期的降水效果。

3.3 掌子面注浆止水

在洞内真空泵降水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又对止水措施进行了调整,采取了掌子面注浆止水措施。开挖面共计进行3次注浆试验,在下台阶范围内、隧道两侧各打3个注浆孔,注入1∶1水泥浆液。成孔后缓慢加压,压力在0.5MPa以内时,浆液注入量非常小,每孔达不到0.5m3。压力在0.5~1MPa时,浆液从注浆孔和相邻注浆孔窜出,不能注入土体。由此可见,由于土体过于密实,浆液扩散半径小,串孔现象明显,浆液沿相邻注浆管回流,无法实现注浆止水效果。

3.4 洞内排水施工

在上述3种降水措施均达不到洞内无水作业的情况下,隧道土方开挖及初衬施工只能带水作业,对仰拱锚喷采取技术保证措施并在洞内采取排水措施。

为改善明流水造成仰拱锚喷混凝土质量差,采取了增大仰拱锚喷层厚度的办法,由原设计的300mm增加至700mm厚。待初期支护全部完成后,将仰拱锚喷混凝土分段凿除、分段复喷,以保证仰拱混凝土质量,并为防水施工创造条件。

同时,在仰拱两侧设置排水沟进行明排(图3)。排水沟排水坡度为6.4‰,与隧道设计坡度相同,每50m设置1个积水坑,每个积水坑放置1台1.5kW的潜水泵,采用

逐级接力抽水方式汇水至竖井积水坑,抽出竖井后,经沉淀池沉淀达到市政排污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排水期间最大抽排水量达3.2m3/h。

4 工程治水效果

从隧道正线土方开挖至初衬全部完成,现场隧道土方开挖过程中,仰拱部位一直带水作业。仰拱部位土体虽存在渗、涌水,但是土质密实、胶结性好,实际施工需先用电动风镐将土体松弛,然后才可用人工破除。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过滑坡、坍塌现象,隧道内拱顶收敛、地面沉降等监测数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带水作业环境下隧道施工安全可控。

5 结 论

经过上述试验及实践总结,在密实粉质粘土、竖向裂隙发育、横向裂隙少、孔隙多的地层,降水井加深加密试验对降低水位,控制渗水量有一定的作用;洞内真空泵降水试验和掌子面注浆止水试验降水效果不明显,可以视为降水无效。此3种工艺均不能达到使隧道内进行无水开挖施工的条件。为保证在此类地层中带水进行隧道土方开挖及初衬施工,还需采取增厚仰拱锚喷层、增加明排措施等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梦恕.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DOI:10.13311/j.cnki.conmec.2014.10.021

【文献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

cn_construction-mechanization_thesis/0201210137358.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