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会计体系,一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这次预算会计改革,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建立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这是预算会计法规建设上的一个突破。但是,在此情况下,有些同志就产生了事业单位是否还属于预算会计范畴的疑问,有的同志还认为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可以纳入企业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系。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问题,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的性质、目标和原则,也关系到其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我们认为有进一步加以明确的必要。 一、会计的两大分支 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人们管理财务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着会计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古到今,从我国到外国,会计历来是按其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企业会计是适用于农、工、交、商、金融等企业单位的会计,是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经营资金活动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处于经济基础领域,这些部门中的企业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社会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创造价值,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非企业会计,即我们所说的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用以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精神生产和社会福利领域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财政、行政、事业等单位,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处于上层建筑领域,它们从事各种业务活动,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在社会再生产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和非企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方面的职能,是否具有生产经营性。企业会计同预算会计的主要区别,则在于是否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是否具有营利性。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以后,要求得到回报,企业终止时,投资者要收回原来投入的资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盈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会计要以营利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资本的保值增值、所有者权益而展开。行政和事业单位进行各种公务活动,公益性、社会性业务活动,其出资者投入资金以后,不要求得到回报,这些单位一般也不会终止,个别单位终止时出资者也不一定都收回资金,它们在业务活动中有的无偿提供服务,有的虽有收费但也并非足额补偿,而是由国家财政提供全部或大部的资金。所以,预算会计要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都要围绕着社会效益而展开。非营利性是预算会计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也是预算会计各个组成部门的共同性。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特征,才能明确事业单位会计必然归属于预算会计(非企业会计)的客观依据。199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要点”开宗明义指出:“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体系之一。”这一概括,为我们认识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建立预算会计法规制度的管理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把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中的会计分支而单独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这次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个创举,它有助于适应形势发展而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其所以要确立事业单位会计的相对独立会计分支地位,是因为人人认识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项:
1.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
2.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要实行经济核算,其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大都与业务活动相联系,可通过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增收节支,争取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
3.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即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事业单位,大都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有人把这种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的行业称为第四产业)。这些部门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的作用就越显著,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正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成为预算会计中的一个单独的分支。我们研究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是为了按照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制定法规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应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需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事业单位会计已经企业化了,已经按企业会计的规则运行了。这是因为: (1)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尽管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但其绝大多数还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资金来源为辅,完全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的还是少数,有些单位虽然能做到日常收支相抵,但重大工程项目依然要依靠国家财政扶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国家财政资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应该受到国家预算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约束,而且其会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应该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设由同一部门进行,使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很好地衔接起来。
(2)事业单位的性质及资金来源,决定了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水利、林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而追求利润必然会使其业务活动走偏方向。这里还要指出,一些单位虽然能够实现收支相抵后还有结余,但这是它们加强管理、量入为出的结果,绝不等于在主观上就是以营利为目的。把事业单位会计当作预算会计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来进行法规制度建设,既照顾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又维护了预算会计体系的统一性,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定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取得法人资格,从而确立了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而在西方通常则采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在内涵上近似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对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需要作一些具体分析。所谓事业单位通常可理解为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其范围习惯上涵盖较广,包括不同的行业和经济类型。从行业来看包括以下三类:
(1)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 (2)气象、水利、农业、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单位; (3)民间公证(会计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等)、咨询服务等社会中介机构。从经济成份来看则有公办、民办、中外合办等事业单位。 我们认为,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是应该而且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过去事业单位的范围较广,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单位逐步由社会性、公益性为主转向营业性、开发性,资金供给的自给率不断提高,经营的目的和单位的性质实际上发生了变化。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近期看有如下的趋向:有些单位,如大多数的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基础理论的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兴办的文艺团体、图书馆、博物馆等,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公益性,主要由国家财政供应资金,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这些单位就应该按事业单位进行登记注册,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有些单位,如会计师事务所、应用型、开发型科研院所、民办的文艺团体、体育场馆等,具有较强的营业性、开发性,而且以营利为目的,这些单位不妨按
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如这样,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同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在适用范围上就可以基本上一致起来。这里还必须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性质、非营利性质是始终不会改变的,事业单位会计的发展依然有广阔的前景。在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上,应较多地考虑公办和民办的差别。在美国,私营企业和私立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并由官方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和民间的注册会计师协会确认其权威性;州和地方政府机关、地方公营企业、地方公立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由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仅由注册会计师协会确认其权威性;联邦政府机关、联邦公营企业、联邦公立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则由国会下设的政府会计总局制定。可见,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是按公立和非公立分别制定的。在日本,企业会计准则由大藏省企业会计审议会制定和颁发,至于非企业会计准则则分为政府会计、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三种,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这表明他们对公立的和非公立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也是分别处理的。我国已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都明确其“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非国有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这实际上也考虑了国有和非国有事业单位由于资金来源的不同,其职能、性质具有一定的差别,在会计法规制度设计上可以分别安排。国外的上述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而我们自己的成功经验更应该坚持并加以发展。我们研究事业单位会计在整个会计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预算会计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维护和完善预算会计的管理体制,搞好预算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同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的法规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同其财务规则、财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紧密地衔接起来。这是预算会计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广大预算会计工作人员的殷切期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