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成长
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杨莹 从一个刚刚师范毕业的青涩学生,到如今已是一个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教师。这期间的变化,只有自己一路走来,才会有深刻的感悟。回想这些年走过的日子:成功的不成功的、快乐的不快乐的„„很多往事变得模糊,但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给我带来的欢喜和忧愁却是难以忘记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幸福大于烦恼的。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编写着我们之间最动人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故事中,我体验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同时也找到了一些更好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在教育思想上成熟了许多。
自从二年级接手这个班,这个孩子就特别引人注意,他很聪明,但又很调皮,性格也很倔强。虽然上课不是很专心,但考试打八、九十分不成问题。最大的毛病就是爱打架,打架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他去“管”别人,因为处理不当就打起来。他每天都会去办公室几次,向老师告状。经过与他谈话,了解到在家里因为爸爸对他打骂比较多,这应该也是引起他喜欢打架的原因之一。后来,经过多次与他谈心,他与同学的相处方式有所改变。
上个学期,他的情况变得更糟。我从同学口中得知,他晚上不回家过夜,一个人在外面留宿。但他每天按时上、下学,所以老师并没有发现这个现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跟他家长联系。他爸爸竟然用很平淡的语气告诉我,他已经不是一、两次不回家了,是经常的事了。他们没有告诉老师,是不想给老师添麻烦。他不回家的原因就是他犯了错误以后,爸爸批评或者打他,然后说要他出去,他就真的出去不回家。刚开始一、两次爸爸妈妈还去找他,后来他们也不去找了。我问他晚上不回家去哪了,他说有时去网吧,有时在街上走走,然后找个小宾馆,在大堂沙发上睡,有时在小区的传达室看电视。听了之后,我非常惊讶。惊讶于他这么小的年纪胆子这么大,可以经常不回家;也惊讶于他的家长,对他这样不负责任。之后,我多次找这个孩子谈心,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从小把他丢给爷爷奶奶,不管他,等他读书了,才把他接来。他觉得爸爸妈妈小时候不管他,现在也没权力管他,加上爸爸经常打他,所以他非常反感。然后与他妈妈也谈过几次,他妈妈也意识到以前对他的
管教方式可能不当,今后在这方面需要改进。后来有段时间,情况有所好转。
不过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变得更糟,他不仅不回家,还不来上学了。我了解到他这样的原因就是,他家长为了缓和与他的关系,为了让他不再出走,所以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让步。他要看电视,就每天在完成作业以后,允许他看电视;他说要电脑,开始家长不同意,他就去找奶奶帮忙当说客,达不到目的,又不回家了,后来干脆学也不来上,每天背着书包像是来上学,实际去了网吧玩游戏。这样旷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家长没办法,又只能为他买了台电脑。这样的情况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上个学期末。他在学校和同学的相处也有很大问题,动不动就对同学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觉得不能用一般的方法来教育,他这些行为的产生,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他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由于年纪小,他不懂得父母的严加管教也是一种爱,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而且,他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孩子,脾气很犟,自尊心特别强。所以,我希望他在学校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快乐,我跟所有同学说要他们多帮助他,尽量不与他发生矛盾,也向班上所有任课老师说明了情况,希望老师对于他能多一些理解。老师们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在他犯错误的时候都能比较宽容,理解他,总是和他好好讲道理,一般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我更是经常找时间跟他谈心,下课也时常跟他聊聊天,试着跟他拉进距离,他犯了错误,我一般不马上批评他,而是等他平静下来后再跟他谈,跟他讲道理,这样他更容易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对老师,对同学的态度渐渐改变,不像之前那么抵触,有什么事情也愿意主动跟老师讲。我暗暗为他的改变而高兴。
这个学期一开学,我就发现他有了更大的转变。开学打扫卫生时,我并没有安排他来学校,可是那天一大早,他就带着工具来的学校,主动加入到打扫卫生的行列,扫地,拖地,搬书„„一直干到最后才走。后来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肯定了他这种主动为集体做贡献的精神,他也特别高兴。开学到现在,他没有出现过之前那样不回家的现象,没有和同学打过架,每天能按时来上学,完成好作业。虽然有时会做一些违反规定的事情,但相比他之前的表现,是有很大的进步的。我也问过其他老师,老师们都反映他的表现比之前好多了,而且还发现他特别有礼貌。看到他这样积极的态度,他的这种改变,我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我想,他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毕竟父母之前对他进行的不太正确的教育方式已经让他的心灵受到了伤害。现在他的点点进步,是所有老师和他的家长,一起共同努力,用真心换来的。可能以前,我遇到这样的学生,面对他所做的一些事情,我肯定会非常地生气,甚至是“发火”。但随着教龄的增长,我意识到:也许一时的发火能让学生心生敬畏、加深印象,可这样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次数多了,学生也会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了。真正有用的教育,是要用真心去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他们才会从心底信服你。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类似的故事也许还会发生,它是我教育天地中的一页小篇章。在这块天地中,我和孩子们互相陪伴着共同成长。我喜欢和孩子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有孩子陪伴的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潜能生时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每个孩子都可爱的花朵,有的如傲放的月季玫瑰,花香四溢,令我们喜爱;有的却如山谷里的野百合,虽然也开了,白的白,黄的黄,但是不起眼不亮丽;还有的需要等待,等待他开花的那一天。这对于班主任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幸福呢?在老师爱的浇灌下他们犹如野百合般顽强地生长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拥有最美的春天!
那么我们一线的教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采用激励教育,以唤起孩子的信心。 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次要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学生自信。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也反思还要多与孩子的父母交流,让他们也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第三,教师爱护学生,同学友爱同伴。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
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面对这位的改变,让笔者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