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洋经济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最终)

海洋经济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最终)

2021-08-2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海洋经济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韩增林 栾维新 张耀光 孙才志 刘桂春 刘锴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116029)

1. 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陆地资源减少以及陆域开发空间的缩小,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地位更加突出,开发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

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完全主权的领海面积38.8万平方公里,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海域总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此外,我国在太平洋上还获得1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1]。沿海地区是资源(如自然资源、交通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但沿海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 极易遭到破坏。因此,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实现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2]。

2.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2.1 海洋经济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我国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始于1978的年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调查内容

1

包括自然环境要素、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涉及到水文、气象、地质、地貌、海洋生物、海水化学、社会经济等。这些任务与经济地理研究内容衔接的非常紧密,由于海岸带是海陆交替的复合地带,通过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的调查研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形成机制和布局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入,于是在70年代末期由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最早提出了开展海洋经济地理研究,并把海洋经济地理作为一个较长期的研究方向与任务。

1988年,为了适应全国海洋开发及海洋地理研究的需要,在吴传钧、任美锷等著名地理学者的倡导下,中国地理学会增设了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 提出了有关研究方向,其中包括 “与海洋有关的经济地理问题”,大大推动了全国海洋经济地理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我国海洋和海岸带开发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不仅研究区域扩大到海岛,而且研究内容也涉及到海洋农业、海洋工业、海洋旅游、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及其演变、海洋地缘关系、沿海城市经济等。伴随了海洋经济地理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内容的丰富、实用性的增强,同时迭加上人口膨胀、陆域资源短缺的外在背景,海洋经济地理学引起了社会广泛的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2 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地域范围

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在涉海经济社会活动中利用海洋资源所创造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总和,它包括直接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服务和在海洋及空间进行的经济活动[3]。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指出“经济地理学以研究人类活动地域体系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其主要对象”。故海洋经济地理属于区域经济地理范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地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4]。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相关海洋产业(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工业、滨海和深海采矿业、海盐业、海洋水产、海洋旅游、海洋药业、海水淡化等)的合理布局、海洋经济地域体系的形成、

2

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等。

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地域范围包括海岸带、海岛及全部海域。但由于海岸带、海岛是人海陆的交汇地带,是人类向海洋进军的起点,也是未来海洋经济活动最频繁和海洋产业最集中的地带:另外,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因此目前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地域范围仍局限在海岸带与海岛。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改进,海洋空间资源的优势将逐步得到发挥,经济活动“向海上迁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经济学研究的地域范围将逐步拓展到整个海域.

1.3 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前景

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向海洋进军”的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矛盾:一方面,目前的陆地资源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可以大量提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的海洋的研究远不如对陆地的研究深入。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海洋经济地理学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与环境。

1.3.1 国际背景

从国际背景上看,主要有如下因素:①.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发生变化。海洋以前的战略地位主要集中于海上贸易和军事防卫领域、海上霸权主义国家利用海洋争夺霸权,侵略弱小国家;而现在海洋的战略地位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同时体现在重新划分海洋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全面保护海洋资源。②.海洋越来越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如下共识: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地球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和调节器。根据科学测算结果,在一年内,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价值为12万亿美元,而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价值却有

3

21万亿美元。③.世界经济的发展领域逐步向海洋经济集中。1990年第45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作出决议,督促世界各沿海国家将利用和保护海洋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近30年来,世界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海洋经济总产值以每十年翻一翻的速度迅速增长。1998年全球GDP为23万亿美元,其中海洋产值接近1万亿美元。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沿海国家都把开发海洋作为基本国策。

1.3.2 国内背景

从国内背景看,主要有如下因素:①.中国陆地资源日益短缺。尽管我国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资源量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陆地资源已经难以满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需求,因而有必要把眼光转向海洋,通过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来缓解陆地资源短缺的问题。②.海洋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在我国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中,除了海洋捕捞资源利用过度、海洋环境承载力出现区域性超载外,海洋其它资源如油气资源、旅游资源、交通资源、生物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仍具有巨大的潜力。③.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产业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海洋产业的直接产值已经由1979年64亿元,增至1998年的3350亿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海洋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④.海洋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密切相关。我国尽管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国民的国土海洋意识淡薄,海洋国土概念尚未成为我国上上下下的自觉意识,许多海洋资源被掠夺、海洋权益被侵犯.而作为海洋经济地理研究方向之一的海洋地缘关系研究对于提高国民的国土海洋意识,规范海洋政治、经济新秩序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5、6]。

无论从国际背景看,还是从国内背景看,最近兴起的现代海洋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都为加大海洋资源的开发深度与广度、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提高海洋资源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工具,从而也为海洋经济地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3.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促动和相关的科研任务完成,近十几年来国家组织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等参与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和课题的研究工作,海洋经济地理学在这一科研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已经基本成为具有自身研究特色和研究内容的独立的经济地理分支学科。目前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如下几个领域: 3.1 海岸带管理

如前所述, 海岸带是人海陆的交汇地带,是未来海洋经济活动最频繁和海洋产业最集中的地带,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空前扩大,其对海岸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大量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洋,从而导致海岸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沿海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加剧了淡水缺乏;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整个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明显。在这方面,地理学家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将为设计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海岸带管理做出贡献。该管理以研究因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岸生态系统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岸地区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重点研究包括海平面上升、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及海岸城市化、海岸资源利用的增加、海岸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文化遗产等对海岸发展的影响,以及21世纪日程中其它重要问题所引起的空间表现[7、8]。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突出海岸带和海洋的综合管理,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支持方法和模型。人类已经对海岸地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采、旅游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促使海岸经济繁荣发展,但贫困、缺乏意识及管理不足等导致海岸和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生物甚至是人类栖息地破坏等负面效应。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国家和

5

地区政府部门已经对海岸带的综合管理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国外ICZM(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CAM)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水平比较高。通过部门间协调和合作,ICZM可以成为一个解决目前海岸带地区正在经历的诸多问题的有效机制[9、10]。海洋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战略问题,也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展的唯一的机会。在今后的10年中,科学和社会将在海洋和海岸问题中遇到相当多的严峻挑战。如果能战胜这些因难,那么人类社会将能合理地、生态化地对海岸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将掌握解决海洋和海岸问题的整体办法;个人、组织间、经济部门和当地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协调将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取得更大进展;社会各部分的环境教育和文化将会长足发展[11]。

3.2 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将越来越大,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成为海洋经济地理学最早的研究区域之一.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①.从空间区域整合分析和经济结构区域整合分析入手,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特点及调整方向。②.从研究港口的地域组合特征入手,将港口建设条件和腹地的运输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进行建港条件分析、港口合理布局、港口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港城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12]。③.从港城关系地研究入手,将海陆作为一体加以分析,探讨港口与城市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开展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④从高新技术的角度研究传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分析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的有利条件、瓶颈因素和相关对策[13]。

尽管目前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目前海洋产业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我国海洋产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对海洋产业的演变机理、空间布局规律的系统研究、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仍较薄弱等问题[14]。

6

有的国外研究将海洋产业发展置于长期的全球工业化背景下,研究交通运输、矿产和能量资源、生物资源、休闲和海岸工程等部门的特点和组织形式,对海洋产业工业化过程进行整体评价[15]。

3.3 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同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一样,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也是海洋经济地理学最早的研究区域之一。目前,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将不断加大,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海洋法律制度不够健全,难以克服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偿、无序、无度现象,从而导致海洋资源的无谓浪费和过度开发,致使海洋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化,海洋环境日趋恶化,直接或间接扰乱了海洋经济以至国民经济正常的发展秩序[16、17]。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①.海洋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②.研究我国海岛经济类型的划分、海岛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海岛经济发展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海岛可持续发展支撑系统[18]。③.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模式和海洋环境的保护研究。

国外也有海洋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海岸、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海岸特别是海岛资源与经济受人类活动和海洋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19],有相当大的脆弱性,因此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必须适度,而且要用科学尽可能的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划定海洋保护区,无论是一个地区对海岸的开发集中于重工业还是服务业,经济活动总会对海洋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即使一个海岸地区开展精品休闲旅游,也最好能够划定一个海洋保护区,以保护海岸线、海床、海洋和附近陆域的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等[20]。③.海岸资源特别是渔业资源管理研究。

7

搞好资源的管理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世界渔业资源在许多沿海国家中都有着相当传统和基础的地位,但同时也都面临着接近或达到最大的开发利用程度的威胁,学界已经开始从海岸带管理这一更宏观的背景下审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关注渔业管理的生态基础[21]。

3.4沿海城市经济研究

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最大差别是其与海洋联系密切,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中包含着大量的海洋经济内容,加之沿海城市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沿海城市研究成为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①.沿海港口城市组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从港城的相互关系入手,探究城市与海港的耦合驱动机理问题,探索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②.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研究.从旅游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海洋旅游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机制与方式,寻求城市经济发展与旅游开发二者之间最佳的结合点。③.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研究。从海洋资源的种类、丰度出发,结合具体的经济发展条件,探求沿海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方式、途径,在统筹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构筑最佳的海洋产业结构与开发模式。

国外有对沿海国家或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比如Beatriz E.Castaneda 曾用ISEW模型,即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对智利的社会经济福利作过研究。他分析影响沿海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并通过模型分析沿海国家的资源消耗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23]。

3.5 海洋地缘政治、经济研究

8

1994年11月16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海洋新秩序开始建立,海洋地理从此在海洋的行政管理和政治边界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并把它在陆域从事法律与政治学科间合作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海洋地缘政治、经济的研究中.随着海洋资源勘探手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发现,围绕着海洋这一“蓝色国土”的冲突越发凸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海洋地缘政治、经济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起来。

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①.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问题。②.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研究。1>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与海洋地缘政治关系。2>.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海疆与海权丧失的海洋地缘政治背景分析。3>我国现实的海洋地缘政治格局与我国在海洋世纪海洋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4>.在太平洋世纪中破碎带与边缘带的现实与今后发展预见。③.中国的海洋地缘经济研究。1>.海洋地缘政治与海洋地缘经济关系分析。2>.太平洋世纪我国与海洋临国间的经济问题研究。3>.我国与海洋临国间有关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研究。

3.6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同时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滨海地貌、气候、海水浴场、海上娱乐等为特色的滨海、海岛旅游业发展很快,旅游业已经成为海洋开发中的新兴产业,滨海旅游也成为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领域。

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①.以沿海地区为重点,强调旅游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其形成、演化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发展战略和开发布局模式。②.研究沿海地区旅游系统开发与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③.沿海地区旅游系统调控、优化的主要措施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④.研究沿海地区旅游系统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与相关影响因素的耦合、

9

发展关系和作用方式.⑤.研究沿海区域旅游系统的等级层次、结构形态、空间组织和管理模式[22]。本方向在保持人文地理区域差异特色的基础上,注重与旅游经济学、园林学、建筑学、旅游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和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3.7 多学科集成研究

集成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地理学科内部的集成研究,即促进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家之间的相互配合,以适应海洋问题的综合性、区域性、交叉性特征和适应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研究需要;二是多学科之间的集成研究,即促使地理学家与其它学科尤其是海洋学科之间的合作,集中致力于研究海洋两个具体领域空间表象:气候变化与大洋生物和非生物过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对海洋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另外,由于区域海洋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地域经济系统,并且是一个不稳定的非线性远离平衡状态的耗散结构.因此近年来,许多先进的系统论方法(如SD模型、AHP模型等)也被引入到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中来。

4.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展望

针对目前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对今后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做如下展望:

4.1 现有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7个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

10

就,但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海岸带管理目前仍旧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在市场调查与研究方面仍嫌不足;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海洋高新技术在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作用和海洋立法等方面研究得不够;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对沿海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沿海旅游系统优化等方面研究得不够;海洋地缘政治、经济研究的可操作性不强;沿海城市经济研究对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耦合驱动机制的研究需要加强;多学科集成研究的集成度不够,一些最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没有完全成功地融合到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中去.今后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不足,将现有研究领域进一步引向深入。

4.2 海洋经济地理的理论研究

尽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海洋经济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这些研究多是针对海洋产业部门如港口、海运、滨海旅游、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等方面从实证的角度入手的,对于海洋经济地理的理论研究仍显薄弱。目前尚未形成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关于海洋经济地理的系统理论,由此导致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向仍不固定.今后,应该加强海洋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界定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向,进而研究海洋经济地理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奠定牢实的理论基础,指出明确的研究方向。

4.3 海洋经济地理的方法研究

现代地理学已经完全从以前的定性描述阶段步入到定量研究的历史阶段,部分学科甚至已经步入到应用3S技术进行研究的新阶段。海洋科学是3S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但由于学科之间结合的不够,海洋经济地理的方法仍嫌落后。一方面,现代系统理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理论如ANN、GREY、FUZZY、WAVELET、GA、MARKOV、NONLP

11

等方法并没有在海洋经济地理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另一方面,应用最新的3S技术进行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今后应该加强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及3S技术在海洋经济地理中的应用。

4.4 海洋经济地理与其它经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研究

学科间的交流与渗透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叉关系越来越复杂,可以说,没有一门学科可以离开其它学科而单独发展。海洋经济地理作为一门地理学科,尽管也已经融入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但显然目前这种融入程度还是很不够的。为了促进该学科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应用最新的经济学理论与其它学科(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来完善、改造海洋经济地理学。就经济学来说,与本学科联系最密切的是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一方面,目前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对海洋经济的研究比较薄弱,迫切需要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补充;另一方面,海洋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方面的论述多从宏观角度分析对策入手,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往往避重就轻(如海洋经济的市场化、海洋环境破坏的经济损耗成本换算等),因此,海洋经济地理学也迫切需要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完善。只有本着“博采众长,以我为主,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努力吸收其它学科的精华,才能将海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阶段。

4.5 海洋经济地理尺度研究

目前,总体上说,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尺度是小尺度的,基本上以海岸带、海岛的研究为主,而对于国家性海洋经济地理的中尺度乃至全球性海洋经济地理的大尺度的研究仍很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海洋经济地理的研究也应该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扩大研究尺度,丰富研究内容。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研究内容、对象、方法与手段都要

12

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更需要国内乃至国际间的合作。既然海洋经济地理研究尺度发生变化是一个必然的现实,海洋经济地理学家们应该提前作好准备,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作到未雨绸缪。

4.6 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沿海地区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中国与世界上其它频海国家莫不如此,沿海地区是运输网和城镇最为集中的地区。因此沿海地区的运输和城镇布局不仅涉及到陆域相关产业的研究,而且需要对沿海港口及其它海洋产业的布局进行探讨,即把海陆作为一体化加以综合分析。以我国为例,许多沿海省份提出了建设海上强省的口号,部分沿海城市也提出了建设海上城市的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海陆经济作为一体来统筹考虑。但由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涉及到的产业部门众多,部门间的关系复杂,因此研究难度较大。但尽管如此,由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的巨大现实意义,该研究将是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4.7 海洋软科学研究

一门学科的发展直至逐步完善离不开软科学的研究,软科学研究最大的优点是其具有前瞻性,软科学开展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其对应学科的发展,海洋经济地理学也不例外。但由于软科学具有极强的政策性、简单性、通俗性特征,从而导致许多学者不屑于该项研究。就海洋经济地理学来说,由于在海洋软科学方面做的不够,从而导致该学科发展的软环境仍不令人满意。为了使人们了解海洋、热爱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维护我国海洋的权益、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展海洋软科学研究。如进行全民海洋国土意识培养机制研究、国家海洋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国家海洋立法研究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真正投入到海洋保护中来,从而为海洋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供

13

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结论

海洋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理论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海洋经济地理学在提高人民的海洋国土意识、加快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深化海洋的管理体制、优化海洋的产业结构、加大海洋的保护力度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作为一门新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大力完善。我们相信,随着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深度的逐步推进和研究广度的逐渐扩大,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并在实现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也将日益突现。

参考文献:

[1]韩增林,张耀光,栾维新. 关于海洋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展望.人文地理.2001.5, pp.89-96

[2]杨荫凯. 21世纪初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宏观经济研究2002.2, pp.35-38

[3]孙斌,徐质斌. 海洋经济学[M].青岛出版社,2000

[4]韩增林,栾维新. 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M].大连:辽宁师大出版社,2001.1—17

[5]何翔舟.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几个问题. 海洋科学.2002.1, pp71-73

[6]王珏,王金柱.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五大制约因素及六项对策.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2,

14

pp.4-7

[7]于英卓,戴桂林. 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师.2002.11, pp.19-20

[8]许维安. 论海洋文化及其与海洋经济的关系.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第22卷第5期, pp.6-9

[9] Karen P.Fabbri, A methodology for supporting decision making in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39 (1998), pp.51-62

[10] Magnus A.K.Ngoile, O.Linden, lessons learned from Eeatern Afria: the development of ICZM at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Vol.37, No.3, pp.295-318

[11] Guillermo Garcia Montero, The Caribbean: main experiences and regularities in 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astal areas,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45(2002), pp.677-693

[12]徐杏,王建峰. 构筑新世纪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发展的新体系.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5, pp.38-41

[13]张耀光,胡新华,高辛萍. 我国海洋经济高技术的“瓶颈”制约及对策.人文地理.2002.3, pp.90-92

15

[14]潘义勇. 海洋产业与21世纪的中国经济. 学海.2001.2, pp.65-74

[15] Hance D.Sm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world ocean,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43(2000), pp.11-28

[16]汤天滋,王文翰. 开展海洋资源核算促进海洋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研究.2001.8, pp8-11

[17]胡新华,张耀光. 辽宁海洋国土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2001.4, pp26-33

[18]杨金森,等. 海岸带管理指南[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19] Luky Adrianto, Yoshiaki Matsuda, Developing economic vulnerability indices of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in small island regions,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2(2002), pp.393-414

[20] Paola Salmona, Debora Verardi, The marine protected area of Portofino, Italy: a difficult balance,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44(2001), pp.39-60

[21] P.E.Kearney, N.L.Andrew, R.J.West, Some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Austrilia`s marine and coastal fisheries resources,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Vol.33, No.3, pp.133-146

[22]崔功豪,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0

16

[23] Beatriz E.Castaneda, An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ir(ISEW) for Chile, Ecological economics, 28(1999), pp.231-244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