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以前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人家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似乎相差甚远。但是通过大学里体育课上的学习与课后的练习,我对太极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自身也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按摩五张六腑,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技术体系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我们学习的是原国家体委于1956年改编、整理而成的简化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前后贯穿。并且受场地、气候、年龄、器械等条件的影响限制较少,且运动量适中,利于开展与普及。整套动作分为八组,包括“起势”“收势”共二十四个动作,练习时间约为5~6分钟,简练明确,医学易练。
太极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我在学习的时候总感到自己动作僵硬,肢体的协调性很别扭,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联系中摸到了一些太极的门路。下面就说一下学习太极后的感受。
简化太极拳练习要点:
1、 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通过摆好姿势检查脚手是否和身体正中线方向一致,看能不能产生的合力为原则,通过把脚手骨骼调节顺,便于保持攻防最佳间架。在此基础上注重以外形带动身体转动划圈,注意外三合的协调配合。
比如我们所学的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就是调节我们动作的一致性,也让我们进入一种攻防最佳的状态,既保护了自己不受到来自敌人的伤害,也能够在敌人进攻之时反攻回去。2、 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
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这就如同我们学习的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在压制敌人和退避敌人的攻击时让身体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身随意动。不然岂不就让敌人攻击到自己了么?
3、 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这就如同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当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外三合基本能协调配合后,意念开始以身体带动外形练拳,手臂等上肢意念上要慢于身体,身体通过节节贯穿保持气血传递,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有蠕动感,使身体的每一个局部都能够转动,手落下时自然松垂,如衣服架上挂了一件服装,袖子下摆自然,如树上挂着的衣服,随风荡漾。手臂上摆时,手指向上,手臂尽量和身体中垂线保持平行,身体以脊柱为轴保持左右对称,上下协调,能通过身体把圆圈转出来,一切动作都为了转圈,并且通过身体传递,下至脚底甚至穿过地下循环再反传至头顶而完成身体大循环即大周天,有利于气血流畅,能很好的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对防身技击更有实效性。
四、呼吸自然。很多初学者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对于呼吸的掌握不准,造成憋气或者该换气的时候变成吐气,吐气的时候变成吸气,使自己的身体不是感到轻松而是感到更加的疲惫,心肺难受。其实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当然考虑到初学者的能力一般都是采用自然呼吸。
最后,我个人觉得对于太极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恒心和毅力,只有坚持我们的身体素质才回更上一层。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无极而生,人生又何苦不需要这种意气形神的修炼呢!当我们了解了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残酷,才明白学习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武器。与此同时,家中的压力,学习的压力,与朋友相处的压力同期而至,难免心中波动起伏,情绪很不稳定常常会沮丧、自责、怨天尤人。于是太极告诉我们,心意相随、松静自然,甚至不必循规蹈矩,做人可以圆而不滑,学会面对和开解,不是硬碰硬,而是以自己的不变应世界的万变。也会让我们心胸宽广,做事更加有原则。这是我对太极学习之后的浅薄心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