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现状调查 为了解关于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 市十余家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笔者在江西省南昌 2000 份,回收有效
问卷 1821 份,调查对象为大一至大四学生。
1.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分析
通过对所收回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 仅有 20.21%的
用户日均使用时间在 2 小时以下,44.49%的用户每天平均使用社 交网站
进行社交在2—4小时,而35.3%的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社 交网站在 4 小时以上。 分析以上数据, 说明当代大学生在使用社 交网络的时间分配上较为合理,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
2.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分析
调查发现,社交网络的设计及其人性化,操作简便易学,且 界面丰富多样、 富于变化, 使得其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受到了 极大的欢迎。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发展, 运用社交网 络进行社交以近乎成为了一种零距离、 零成本、 高效率的社交方 式,社交网络信息实时更新, 这些优势使得它成为大学生们交流 学习、追逐时尚、娱乐消费等的平台。目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社 交网络有新浪微博、QQ及微信等。而诸如微信、QC几乎随时随 地都可以使用的软件, 克服了了传统通信方式高成本、 时间长等 缺陷,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节奏, 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社交平台。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存在一人多户现 象,即每个人都会选择多种社交网络,在南昌大学生中,使用频 率排名前三位的便是 QQ微信、微博。在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 中超过半数的用户选择用来与朋友聊天以及通过朋友圈了解好 友的最新消息,并与朋友进行互动。而
26.3%的用户选择用来了
解时事新闻政策,打开视野。 18.9%的用户选择了通过社交网络 来了解八卦新闻,查找身边新奇的新闻。
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1)方便沟通,打破障碍。社交网络极大的方便了现代大
学生的人际沟通, 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 人际交往是大 学生的基本要求, 而社交网络也正是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交 流的平台, 打破传统只能当面交流或事后电话沟通的障碍, 通过 网络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与朋友交 流,并且使广泛结交良师益友并深度探讨学术问题成为可能。
2)网络传输,消息实时更新。通过诸如微信朋友圈、
空间之类的平台, 使朋友间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 生活与动态,并且经常实时互动, 一方面可以增进朋友间的感情, 使彼此间不会因距离遥远而变的生疏;另外也可以拓宽交流渠 道,使相隔千里的人也能了解到彼此的感情与心情,
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心情。
并且可以通
3)匿名交流,保持平等关系。由于诸如微博、知乎论坛
类的网站是匿名注册、登录、发表言论,使得人们在发表看法的 时候更加轻松, 不受拘束与限制, 并且能够使网络上的每个个体 间保持相互的平等, 没有所谓的等级的区分, 保持彼此的神秘感, 使得在网络上交流各自的思想与看法变得更加真实、有说服力。
4)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由于互联网的全球化与普
遍性,使得使用社交网络的交往几乎可以遍及全球各地, 在交流 中了解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 开拓视野 的同时提高
了个人的交往能力与交际技能, 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模 式,拓展了交往空间,借助社交工具有助于扩大交际语言,并最 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满足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即为认同感,个体认
为是某一群体或者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 而大学生的这种群体归 属感,主要表现在个体有困难时向群体求助。 大学生在与他人的 互帮互助中, 而社交网络正是一种可以加强将个体与群体联系的 平台,用户可以在社交网络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同时可以引发 许多人的认同感, 社交网络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把想法相同或相近 的人联系在一起, 引发彼此间更多的探讨与讨论, 而这种方式正 是一种很好的满足大学生集体认同感的方式, 也同时可以使自身 思想受到群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在社交网络上通过与志 同道合的人分享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获得彼此的帮助与认同, 即寻得一份集体归属感并同时获得一份自我认同感。
2.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过分依赖,影响正常生活。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在
日常使用社交网络时过分依赖, 每隔几小时就要登陆一次社交网 络查看是否有消息,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 有的同学甚至 是每隔几分钟就会登录一次, 而这种过度依赖的现象就导致了很 多同学将社交的重心完全放在了手机社交网络上, 而忽视了现实 中正常与别人的沟通与交流。 有些同学甚至表示, 过度依赖使得 无法专心专注的思考学习, 而总是会担心自己的手机上有没有消 息,有没有人又找自己有事情。
2)不当使用,增加孤独感。正确使用互联网可以提高大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发情感孤独, 甚至是性格孤僻等症状。 而长期沉溺于网络社交甚至会导致情感 淡化,缺少热情,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很多依赖于网 络的大学生满足于在虚拟世界的情感交流, 缺乏必要的、 真实的 社会实践参与体验, 一旦依赖于虚拟世界的交流, 便会对现实生 活中的社交漠不关心甚至疏远, 久而久之变得孤独, 不适应真实 社交。
3)使现实人际关系弱化。社交网络可以进行人际交往,
寻找交流对象,然而过度依赖则会导致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很多学生会无时无刻不低头玩手机, 并导致逐渐弱化了现实生活 中的人际交往, 由于在虚拟网络环境下人们一般无法得到最真实 的面部表情、
肢体的反馈, 使得人们逐渐弱化了对这种真实交流 的敏感程度, 而这种长期的机器化交流会使人逐渐淡化现实中的
人际交流,在完全不同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现实生活中变得不适
应,甚至会刻意逃避现实的人际交往, 从而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的 于很多社交网络不必填写完整基本信息, 而很多时候所填信息也 与实际不符, 使得很多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即使看到对方的消息 也持一定怀疑态度, 而在一些完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 人们可以 完全卸下人前的模样, 任意发表看法, 一个人可以在生活中扮演 多个不同角色, 扮演不同身份, 使得很多同学在网络上与网络下 完全判若俩个人。 而由于匿名登录发表言论, 使得很多学生的言 论毫无约束,甚至肆意散步网络谣言,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兴 趣发表看法,使得网络传播存在极大的信任危机。
下降。 4)社交网络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由
5)语言退化。在社交网络中,由于信息的隐秘性,很多
人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使用文明用语, 放松对自我语言的约束与管 制,用语低俗, 而当这种行为随着网络使用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形 成为一种习惯时,当回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时便很难再改。
而这种标新立异的低俗用语却因为其自带的独特感受到广大网 民的追捧,并在网络上疯狂流行。
三、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对策研究
1.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1)心理压力大。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所面临
的毕业压力、 人际交往压力、 学业压力等使得大学生在一个高压 环境下高速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很容易会将长期压力积
压在心底而无处宣泄, 但由于社交网络的普及, 人们可以随时随 地针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个人看法, 甚至借此发泄个人 情绪,而这种宣泄往往会得到网络上一些人的回应与认同, 并因 此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成为了可能。
2)环境决定,缺乏沟通。由于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家中
的独生子女, 使很多同学缺少与同龄人的必要沟通, 使得他们缺 乏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而在社交网络中, 由于彼此间的沟通 缺乏面对面的眼神与表情交流, 则淡化了实际的人际交往则可以 进一步满足大学
生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心理。
3)大学生心理。由于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是第一次离开
家庭进入集体式宿舍生活, 在行为及思维方式上则需要一段时间 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内心孤独甚至有 些被孤立的感觉,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马斯诺的需求理论,个 人心理的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但社交网络正是一个 可以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平台, 她为人们之间交流情 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 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谈, 从而找 到一种自我归属感, 内心的孤独感便可得到弥补, 而这种强烈的 归属感和认同感愈强烈,愈会使得大学生依赖于社交网络。
4)现实人际交往少。“依赖于手机的低头族”已成为当
代大学生的常态, 当周围的同学即使相互见面也都在低头玩手机 时,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变少, 每天将自己封闭在 人机环境中, 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接触, 造成了现实的人情关系 的冷漠,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对社会问题的淡然或是自卑。
5)政府缺乏监管。由于中国很多社交网站监管不到位,
致使大量不良信息充斥着社交网络的界面, 而这些不良信息将会 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意志力的形成, 甚至会最终导致不 良人格的形成。而针对这种行为,政府缺乏监管,没有合适的法 律来约束诸如此类的行为, 监控与执法脱节, 使得这类违法行为 在网上肆意妄为。
2. 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社交网络的宣传教育。大学生
所处的是价值观形成的黄金阶段,却也正是最容易被影响的阶 段,如果受到了正确的引导,则会逐渐走向正确的道路。所以, 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及其必要。 加强大学生使用社交网 络的自我约束意识, 加强宣传与教育,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为 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社交环境。
2)重视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导向,
在网络告诉发展的今天更是对人们的思想以及观念教育起到了 极大的作用,正确、全面、客观、真实的报道,对于大学生正确 使用网络也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做到:一、紧跟时代脚步, 反映贴合客观实际,传播主流意识;二、报道贴合群众,拒绝庸 俗八卦的小道消息;三、保持自身职业操守,倡导文明网络。
3)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引导。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
养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环境的组成便包括家庭、 社会与学 校。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长已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 了解电脑网络, 甚至对网络上所充斥的不良信息毫不知情, 任由 孩子使用社交网络, 如此毫无约束的情况极有可能使大学生无法 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因此家庭、 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 使用社交网络的正确引导。
4)进行自我引导与自我教育。作为网络时代的主体,大
学生自身也应该认识到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由于大学 生的思想和行为尚未成熟, 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还会有考虑不周 全的情况, 则需要通过老师、 家长以及社会公众媒体的引导讲解 分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与自省,吸取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并主动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同时加强自我主动教育, 凭借自身 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和训练,大道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加强 自我约束力,在能够明辨是非的前提下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有意识的克服自己的问题,并持之以恒,改正不良的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