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anɡ lú yá xiǎo xī méi zi
jiǎn shǎo rónghuà yàn zi chóng gāo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泥融(rónɡ nónɡ) 惠崇(cónɡ chónɡ ) 芦芽(lú nú ) ...梅子(méi mén) 泛舟(fàn fàng) 不减( jǎn jiǎn ) ...三、比一比,组词语。
融( ) 燕( ) 溪( ) 减( ) 泛( ) 隔( ) 蒸( ) 蹊( ) 喊( ) 眨(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迟日:__________________ 泥融:____________________ 芦芽:__________________ 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_________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在序号下打“√”。
1.泥融飞燕子( ①泥土湿润 ②泥土融化)
2.迟日江山丽( ①迟到的日子 ②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 3.绿阴不减来时路( ① 树荫 ② 阴暗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4.小溪泛尽却山行( ① 却是 ② 再,又) 六、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
泥融飞燕子 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沙暖睡鸳鸯 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 竹外桃花三两枝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七、阅读《绝句》理解诗句中动静结合的好处,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燕子的“飞”表现了燕子的勤劳,而鸳鸯的“睡”表现了鸳鸯的懒惰,这样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
(2)这说明燕子总是在飞儿,鸳鸯总是在睡,这是两种动物的常态。( ) (3)一“飞”一“睡”,体现了有动有静,这样动静结合的画面,使人觉得生动而有趣。( )
(4)燕子也有停歇的时候,鸳鸯也有活动的时候,诗中的“飞”与“睡”表现了动物有时是活动的,有时是静止的。( )
八、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分清诗人的观察与联想,填空。
苏轼在诗中再现了画景。如写到春江边的( )与( )。江中嬉戏的( ),以及水边的( )和( )。诗中又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如“春江水( )鸭先( )”,是诗人的感受。“正是( )是诗人的联想。这样的题画诗,虚实结合,情趣盎然。
九、阅读《三衢道中》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诗人的心情,判断。
(1)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 (2)诗中的“绿阴”和“黄鹂”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三衢山秀丽的景色。(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是实写,表明黄鹂的叫声太少了。( ) 十、延伸阅读
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写句意。
桃花映水鲜。 . 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
A.牧童要到哪里去? B.牧童去哪儿了?
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
. 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
参考答案
一、鸳鸯 芦芽 小溪 梅子 减少 融化 燕子 崇高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rónɡ chónɡ lú méi fàn jiǎn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融 崇 芦 梅 泛 减 三、比一比,组词语。
融(融化) 燕(燕子) 溪(小溪) 减(减少) 泛(泛滥) 隔(隔着) 蒸(蒸发) 蹊(蹊径) 喊(喊叫 ) 眨(眨眼)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迟日:春天白天渐长。 泥融:泥土湿润。 芦芽:芦苇的嫩芽。 上:上市的时候。 却:再,又。 阴:树荫。 五、① ② ① ② 六、连线。
泥融飞燕子 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沙暖睡鸳鸯 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 竹外桃花三两枝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七、(1)× (2) × (3)√ (4) √
八、竹 桃花 鸭 蒌蒿 芦芽 暖 知 河豚欲上时 九、(1)√ (2)√ (3) × 十、1.桃花倒映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 2.B
3.表现了牛没有人看管,一只鸥在牛背上睡着了的情景。这样的情景给人悠闲、恬静和舒适的感受。
4.示例:夕阳西下,天色虽晚,可依然晴朗。河边的桃花倒映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草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地上的牛还在吃草,可牧童去哪儿了?牛背上一只鸥悠闲地睡着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