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2022-02-1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 基础结构的雏形。网络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成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 使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其负面影响,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喜欢上网甚至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第二部分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网络对大学 生的利弊影响。充分肯定网络为大学生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造成 负面影响;第三部分就如何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出 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都应负起各自的责任。

关键词:网络成因;大学生;利弊影响;责任;对策 一、大学生上网实际状况及原因 (一)大学生上网状况 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究竟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 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本人于 2012年初在河南省洛阳师范、洛阳理工等几所高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本次调查主 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5个部分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有效问卷185 份,有效回收率92.9。同时为进一步摸清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及其所受影响,我又重点访谈了10名同学以了解情况。结合其它权威机构与我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

1.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年6月的报告,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4.2亿,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所占比例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大学生。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 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 194,人数约为2404 2万,其中,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而这一年龄段的网癮青少年中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又最高。 从上述调查结果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18岁以下的 网民)和25?30岁的网民,35岁往后的网民人数呈下降趋势,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 现年轻化的态势。而从绝对数据上显示18?24岁的网民有6669万人,这中间绝大多数是 大学生。 2,大学生上网偏好及其行为倾向 娱乐方式的选择 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方式 娱乐方式 数量 百分比

网络交际(聊天) 92 46%

查询娱乐咨询 42

21% 网络游戏 38 19%

〈购物、拍卖等〉其他 28 14%

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娱乐方式的选择选项数量百分比聊天92 46%查阅娱乐资讯42 21%网络游戏38 19%。其他28 14%。由表1.2的统计数据来看,\"聊天\"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使其成为最受学子青睐的娱乐方式。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压 力使他们倍感艰辛,心理上常处于抑郁状态,非常需要有共同话题人的抚慰。而此时网络 聊天工具的出现抚平的他们内心的缺失。现如今腾QQ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互相联系时必备工具。同样是在2005年google推出的最热门搜索词中,\"网络游戏\"列第六位。在 \"其它\"选项中,\"听歌\" \"看电影\"等娱乐项目居多。 (2)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依赖程度 人数 百分比 忘我 28 14%

相当沉迷 12 6%

一定的依赖 100 50%

偶尔上瘾 60 30%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自己控制上网时间,60人偶尔会上瘾。有一半的同学对网络有一定 依赖,但还是知道适可而止,在一定的时间内会想上网。还有12位同学已经相当沉迷, 一两天不上网就会感觉异样。大约147。的人上网的时候就忘了时间或者自己放任自由,这种自控能力不仅体现在上网上,学习生活中也会有很明显的体现。各个班的情况差不多每个班都有几个人整天长时间地呆在电脑面前,把除了上网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抛开,包括上课,吃饭等。

依凡.葛尔柏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十条标准:①下网后总是不忘网事;②不满足上网时间;③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④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⑤总是想借助于网络缓解压力;⑥视上网比学业更重要;⑦为上网而不惜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 ⑧不惜支付巨额网费;⑨不愿向亲友吐露频频上网的真相;⑩下网后有焦虑、失落感。只要满足以上10条中的5条,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28.9%。从学历层次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4.3%。

10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95%左右是网民,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达到9%以上。网络成瘾的 状况显然己经形成。

(二)大学生喜欢上网甚至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

许多大学生越多地使用网络越发被网络空间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以致花费越来越多的 时间上网,甚至因此忽略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导致大学生过度沉溺网络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形成的合力结果。 1.网络本身的特点

网络的虚拟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与现实的广阔天地,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轻 易获取庞杂的信息;可以在匿名状态下,自主选择交流对象,向对方尽情地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精神寄托。二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性与实时性,对 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网络游戏具有引人入胜的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 超越时空的游戏,使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可以随时找到共同的爱好者,在攻克游 戏难关时可获得一种成就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在网络媒体面前,大学生不仅仅 是读者,而且是演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网络之中,网络互动可以满足大学生 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并产生愉快的体验,这就容易使大学生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的区别,导致他们对网络不同程度的依赖。 2.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和人格特征 首先,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人生的过渡期,心志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且缺乏自控力,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深陷其中。当学业竞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或生活不顺利 时因为缺乏应对困境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勇气和信心,很容易出现沉溺网络的消极行为,企 图通过这种方式逃避现实或调整心态。其次,上网行为是个人主动选择的行为,并不是所 有上网的大学生都会成癮,这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国外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症 患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国 内有学者指出,患网瘾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倾向于情绪激动、易烦恼、忧虑抑郁、缺乏自 信,在生活中表现为无法面对现实、急躁不安,易受环境支配。这类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 找到自信和快乐,用虚拟的理想自我代替现实自我。个人因素与上网行为互为因果关系, 可能是个人因素导致过度上网,也可能是过度上网导致人格因素的改变。

3.大学生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 在家庭环境方面我们发现:网络成癮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 明显的差异,网络成癮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显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更多的拒绝、 否认和严厉惩罚,这可能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上网成瘾的孩 子都生长在单亲家庭,他们缺少父母关爱,因此就会在网络或者其他方面寻找归宿感;其 次,一些家长期望过高,管教过于严厉,孩子因压力过大而逃避现实,转而在网络轻松自 由的环境中寻求快乐,尤其能够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自信和尊严,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在社会环境方面:如今上网条件非常便利,不仅校园周围集中了不少网吧,学生宿舍本身 就安装了网络信息接口,学生只要买台电脑就可以在寝室里无限上网。校园生活单调,自 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很容易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网络。在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下 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方面都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就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适应障碍,网络便成了他们回避生活的一种方式。

4.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 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

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 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 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自我约束能力本身不强的学生,就开始了自己比较随意的生活。网络上的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本身就给大学生 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网络成瘾的现象就很容易造成。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学生,虽然会利用 空闲时间在网上学习,搜索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资料但高校的教育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学生之间又有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大学生活是学生们脱离父母、 开始独立生活的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会感到一无所有, 爱情和事业都还处于空白阶段大学生在遭遇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就业危机时,往往把网 络作为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

5.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站、网吧多如牛毛,这为大学生求学提供了便利,也为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了诱因。由于我国网络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黄、赌、毒\"等非法网站沉渣泛起,社会不良思潮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在网上泛滥。这些因素很容易让大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方向。近年 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 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网络传播是当前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大学生虽然也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网络 信息的制造者,但更多的时候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 活方式,人们的伦理道德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是双重的。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观念从单一向多元方向发展 多元化是当前大学生道德观念变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特征,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 势。网络的外开放和信息的多姿多彩,决定了喜欢网上冲浪的大学生道德观念必然是多层 次和多样性的。网络信息的海量与即时性使大学生道德的观念鲜明地体现了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2)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观念从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现实社会中。大学生不再只置身于相对封闭的校园,而是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吸纳了各种社会信息,兼收并蓄, 把自身道德观念的变化置于更广阔的范围和空间之中。而网络的出现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的壁垒,形成了一个与地球空间相对应的信息空间,这就是网络的全球性特点。 无论一个人是在东海之滨,还是在世界屋脊,只要与网络联网,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并且可以自由筛选所需信息。这就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从原来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方向发展。学校所传授的特定道德观念不再让学生深信不疑,学生也不再轻信盲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由原来仅限于学校这个小圈子转变到面向整个社会面向世界。 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消极影响

(1)沉迷于网聊和网恋之中,造成身心伤害 有的大学生善于接受和追逐新潮,但缺乏与之相应的社会经验和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于是常常沉迷聊天中、网络游戏中,交友、谈恋爱,从而醉生梦死,迷失自己。大学生网恋 现象比较普遍,据调查有607。的大学生有长期或短期的网恋经历,其中50%被调查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有男女朋友。另据调查发现,有高达80%的大学生网民在一些网络区域或游戏中有过\"网婚\",有些人还不止一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以网恋的感情具有不真实性、不可靠性,只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楼。还有一位年仅

19岁的大学生因网恋,只身千里访网友,当梦中缠绵被现实无情地击破后,竟几度殉情,差一点魂断山城。此外,由于网癮导致这些学生 无法正常饮食、上课、睡眠,身体素质急剧下降,甚至诱发疾病,导致死亡。

(2)道德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与社会责任感弱化

由于互联网釆用的是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任何政府、组织、个人都不可能统治占有它, 是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主 人,没有谁是最终的管理者。这就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道德相对主 义否认道德的普遍性,将个人视为自己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对历史上的优秀道德传统 与他人高尚的品德持怀疑态度。网络的高度自由很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放纵自 己的行为,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淡薄甚至消解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网络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及全新的学习方法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 加现代更能融入这个世界。但是高校中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上网达到痴迷的程度,荒废 了学业,让人十分痛心。

1.广纳网络精华,提高就业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平台当代的大学生,基 本上步入了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依赖书报、杂志、广播、影视等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去认识社会、了解他人和自我,获得交往和娱乐,而是利用网络所提供 的一切服务去发展自己,享受生活。他们通过网络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甚至走向世界。学生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对以前老师传授的,教科书上写的,宣传报道的内容进行考证,可以无拘无束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评判世界。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培养相 互理解、相互依存的全球观念和开放意识。 1.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现代意识。 网络的显著特点是运行快捷、同步、使用简便,它以快捷的速度传送和处理巨大数量 的数据信息,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与通讯系统。网络技术使得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效率观念的形成。同时,网络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使得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他们可以在这里主动的获取、发布、评论和反馈各种信息, 这种互动性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自由沟通的平等地位。而且,网络本身就有许多规则,对这些规则的遵守,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一种平等意识和契约意识。 三、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社会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要加强网络立法尽快制定较为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保护上网青少年权益的相关管理 条列和法律法规。

1.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世界各国都己经开始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网络立法工作 尚处于起步阶段,1999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是 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最高的法规。互联网的全球性特征,使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各种谣言都在网上广泛传播。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辨别正确与错误的能力、对色情诱惑的抵抗能力、对西方文化的反侵蚀 的能力都比较薄弱。而目前我国互联网上信息监管力度却非常薄弱。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 加强网络的监控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网上信息随时进行动态监测,要加强对电子 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 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 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

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 环境。 2,在网络信息产品的开发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在网络信息产品的开发上要注重人文关怀,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希望,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如果开发商开发的网络产品没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内涵,沉迷于网络的人就可能会丧失最起码的正义感、道德 感和最基本的判断力,振兴中华也将成为一句空话。要解决这一问题,抓住网络信息产品 开发的源头是关键,只要我们在网络信息的源头上注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网民就自然会 受益其中。任何时候都要强调以人为本,把关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国家应加强对网络信息产品开发商教育和指导,同时还要加大对网络信息产品抽查力度,禁止那些暴力的、色情的甚至反动的网络信息产品流入市场。只有在源头上注入了更多的活水,才能抵御那些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的网络产品对对大学生 的思想进行侵蚀。 (二)学校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学校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方面对于没有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应 采取积极的防御,另一方面对于沉入网络其中的学生,应采取过往矫制的措施。网络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创造网络的同时,也将各种道德观念带进网络,网络不是道德教育的真空 地带。面对着网络中的多元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在进行着各自的选择,这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

针对大学新生对于大学新的生活不能很快地适应,导致其产生各种消极情绪,从而通 过网络来寻求一种发泄情绪的途径,逐渐产生对网络的依赖情绪以致沉迷于其中。我从切 身的感受中体验到以下几点:(1)做好大学生的入学辅导,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主要措施有介绍校史、校情,宣传优秀学生事迹,从多层次多角度介绍我校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校风、学风教育,强调学校规章制度,以学风促考风。(2)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手段的培训,使他们意识到大学学习与高中方法的不同, 要学会自主学习。(3)从\"软\" \"硬\"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学校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资源建设及使用情况,让学生学习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1.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当今的大学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道德素质就是做人的准则和标准。但这不能表明所有的大学生都不需要进行道德修养,因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阶段,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导致了其他方面的多元化,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道德紊乱现象,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极少数大学生放弃道德修养,放松道德素质的培养,崇尚个人主义的道德价值目标,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的文明行为。通过上述可知,在网络的空间里,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目的和追求。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放肆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有的学生沉迷于其中,有的已经把网络游戏当成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在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重新塑造自我,这些问题都说明大学生缺少一种坚定的道德信念,加强道德修养也是极其必要的。 (1)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意识 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网络空间缺乏类似现实空间中的监督机制,因此在毫无约束和 监督的情况下,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内省\"和\"慎独\"意识。\"内省\"和 \"慎独\",即在内心世界开展对自己思想实行独立的道德评价和批判,在无人监督和独自活 动的情况下自觉履行道德规范和准则。笔者认为这是每个人道德的至高境界,大学生 应该努力由他律转变到自律,这样才能提高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做到慎独,提高自律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作为学校要有明晰的网络道德准则为学生提供行为指导,以便于学生个体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防止道

德行为失范。

(2)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所谓道德责任就是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时,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对自己的行为评价所 产生的一种义务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责任调节着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 关系,并调整着义与利、竞争与合作等关系。因此,增强道德责任感就是要把道德责任内 化为义务感,并从中升华出道德觉醒的高尚光辉。

3.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网络文化)的方向、内容、形式应该能代表大多数学生的要求,符合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真实需要。学校可以釆取多种途径使每位大学生都 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而不要忽略任何一部分人,像以往的球类比赛、知识竞赛、各类讲座等,其实这样一个系统在各个学校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面对的是大部分的学生,很自然 地就会忽略一部分弱势群体,而我们所说的恰恰是需要一个更为特殊的系统来面对少部分 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人。除了这些活动,学校可以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开展各类有意义的 活动,让他们尽情地投身到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努力中,可以成立不同的社团,社 团的章程有可能使学生中的校园生活从无序走向有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担负起 集体中一员的责任。 4.适当的心理咨询

怎样救助已患上\"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建议要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 工作,使其与学校心理指导教师组成针对网络成瘾问题的救助志愿组织,帮助患有不同程 度\"网络成癮症\"的学生尽快走出困境。对已经沉迷上网络游戏不可自拔有网络游戏成瘾 症的学生,可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手段来矫正。认知行为疗法为常见方法。要对有成瘾行 为的学生讲明其行为的危害性。通过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意图或动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跟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时候要走进他的心灵,慢慢地聊天,会认同比较 快,谈话会比较的自然。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加强联系,不让他们的活动脱离教师、家长的 监护;禁止与染上\"网络游戏成瘾\"的人群来往;培养、支持健康的业余爱好活动;设法 使该成瘾者与同龄人有良好的关系,使其不脱离正常人群。

(三)家庭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1.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 家长首先必须给孩子更多关爱、引导,良好的沟通和谈心会使孩子敞开心扉,愿意和 父母谈论自己的事情,包括玩游戏。有些父母会认为都是大学生了,不需要这些了。其实,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更高的学历,在父母的眼里,他永远是孩子,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不仅 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的关心,更重要的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关爱和理解,这样也就不会产生代 沟的冲突,父母和孩子也会成为很好的朋友。还有家长应该多领孩子参加一些比玩网络游 戏更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安排好自己的休闲方式,使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情趣, 更加温馨。这样求学在外的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就像父母在身边一样, 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 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 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 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 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 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 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

(四)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 爱,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 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结论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己经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己经并将 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态势、经济运行模式,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同 时更为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网络己经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网络作为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极大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也要看到它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陶醉在它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益处时,一定不要忘了它还有造成消极影响的一面,这些情况必须引起重视。社会、学校、家庭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扬长避短,釆取有效的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网络的负面效应,为大学生创造清洁、良好的网络环境,让他们能在这个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