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汉口学院 刘瑜
【摘要】社会的急速发展与变革,带来了诸多新鲜事物,涌现出各种各样高科技工具,互联网就是这些变革中最典型的代表,并迅速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隐患如网络成瘾,成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主要采取问卷和量表测量,研究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行为特点,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戒除网瘾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手段。本综述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通过对网络成瘾概念的阐述,一些实验的简单介绍,并结合网络行为特点,成瘾行为学习机制,来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网络成瘾 自我同一性 人格特质 社会支持
1网络成瘾概述
1.1网络成瘾的界定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互联网使用中负面影响最严重的,也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点。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欧居湖是这样定义网络成瘾的“:网络成瘾是只以网络为中介,以网络中储存的交互式经验、信息等虚拟物质、信息为成瘾物所引起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沉醉于虚拟的交互性经验、信息中不能自主,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行为。”
1
美国心理学家Young(1998)在对DSM一IV上所有的成瘾诊断进行分析之后,认为赌瘾(pathologieal gambling)的状态最类似网络成瘾,因此将网络成瘾定义为一种没有涉及中毒(intoxication)的“冲动一控制失控症”(impulse一control disorder)。网络成瘾现象也被称为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eal Internet Use,PIU),最早为“网络成瘾”命名的Goldberg(1996)认为,PIU的症状包括:(l)耐受性:即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时间上网才能满足;(2)退瘾症状:当失去网络联系时,会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不断想着网上发生了什么;(3)渴望:渴望更多的上网次数和更长的上网时间;(4)消极生活影响:如失业、财政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
1.2常见的网络成瘾评价标准述评
目前,在中国比较正规的一些刊物研究中用的比较多的、公认比较经典的诊断标准或测验量表是由Young教授和台湾的陈淑惠教授所制定的。
Young总结了对496例过度使用网络者的研究,并对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该诊断标准为8个题项,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以上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8个题项是:(1)我会全神贯注于网际或在线服务活动,并且在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我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线上才能得到满足;(3)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并没有成功;(4)当我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我会觉得沮丧、心情低落或是脾气容易暴躁;(5)我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比原先意图的还要长;(6)我会为了上网而甘愿冒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工作机会损失的危险;(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我涉入网络的状态;(8)我上网是为恶意逃避问题或试着释放一些感觉诸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沮丧。
台湾学者陈淑惠(1999,2000)认为,网络成瘾量表的概念模式应包括以下症状维度:
2
第一,网络成瘾耐受性(tolerance),指随着网络使用经验的增加,必须通过更多的网络内容或更长久的上网时间才能得到与原来相当程度的满足;第二,强迫性上网症状(compression),有一种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第三,网络退瘾症状(withdrawal),指如果突然被迫离开电脑,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
坐立不安等反应;第四,网络成瘾相关问题,指由于使用网络时间过长,忽略原有家庭与社交生活并产生身体不适等反应。
2 网络成瘾的病因学解释
PIU病因尚未明了,目前的病因解释主要有:互联网的影响、上网行为的动力学理论、行为学习理论。
2.1互联网的特点
网络空间的特点是一个“虚拟世界〞,一个无形的信息空间,它的使用能使人们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脱出来,从疾病、社会称许效应中解脱出来,允许人们加入到感兴趣的群体中进行思想交流,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现实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此削弱或失效从而会产生更多更新颖的人际关系。
Suler对人类在网络空间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以下9点:①有限的感知体验。②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③平等的地位。④超越空间界线。⑤时间延伸和浓缩。⑥永久的记录。⑦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⑧变化的梦幻般体验。⑨黑洞体验。正是这些特点对某些上网者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溺于这一虚拟现实。
3
2.2上网行为的动力学
Young在美国心理学会105届年会上发表了“病态的网络使用的原因”中指出:病态的网络使用者很少将网络作为搜索信息的工具,而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性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的人格面具,他们将大量时间花在聊天室、新闻组(主要用来张贴或下载黃色图
像)。Suler认为一些人越多的使用网络就越发被网络空间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以致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上网,甚至因此而忽略了他们的真实生活。他认为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以下需求:①性的需要②改变感知体验的需要。③成就和控制的需要。④归属的需要。⑤人际交往的需要。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
2.3关于网络成瘾的行为学习机制理论
2.3.1网络成瘾的阳性强化机制
阳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有明显的正性奖励作用使行为获益,从而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操作网络中的角色和情景获得好的成绩、得分,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在认知和情绪水平上可以产生正性的情绪体验,精神上的胜利感,因获得好的成绩感到自尊、自信、个人的权力和能力也得到象征性的满足。这些物质的、心理、情绪水平上的正强化作用使上网行为进一步加强,有不断地去追求这些物质奖励和积极的个人体验的冲动,使上网的频率、时间和经济花费增加,阳性强化在成瘾的初期阶段对这一病理行为的形成起到主要的作用。
2.3.2网络成瘾的阴性强化
4
阴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可以避免和减轻某种痛苦和不快,成瘾后,现实的适应功能明显受损,学习成绩下降,人际交往减少,社会适应不良。老师、父母的一些批评、责备、会使患者感到自己丧失对生活的控制力,摆脱这一境况的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再回到网络中,网络带来的刺激、兴奋和成功的体验使对现实中的苦恼、无助,失去控制和无价值感一扫而光。这时网络就起到阴性强化的作用。因此,阳性强化在成瘾行为的初期阶段起主要作用,而阴性强化在网络成瘾维持阶段起了较大的作用。
3.网络成瘾与其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
3.1网络成瘾的人格特制因素分析
3.1.1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相互关系
在网络使用动机方面,有四种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相关。其中获取信息的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希望通过网络结交志趣相投朋友的用户显示出较强的网络成瘾特征,在时间管理问题、上网退瘾症状及强迫上网症状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以扮演不同于生活中的角色为动机同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通过网络使用来完成娱乐休闲活动的用户在时间管理方面表现出较严重的问题,具有强迫上网倾向,这一动机也与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
3.1.2 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关系研究
大部分研究多采用16PF人格问卷,随机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也可以配套使用SCL—90量表或者孤独量表。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比较来看,网络成瘾者在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和独立性有别于对照组,网络成瘾不合群,具有较独立的个性;情绪容易兴奋、不稳定;并具抑郁的倾向。SCL一90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
5
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对照组,在恐怖、抑郁、敌对和精神病性项目上网络成瘾组得分要高于对照组。抑郁量表的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抑郁水平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16FP调查结果,说明网络成瘾者抑郁水平较高。孤独量表的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的孤独水平远高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实了16PF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具有孤独,不合群的个性特征。
3.1.3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者,具有不良的个性性格特征。那么究竟是由于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具有不良的个性、性格特征才导致容易成瘾,还是由于成瘾才导致心理健康水平差、具有不良的个性、性格特征,或两者兼而有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 .2 网络成瘾与上网发生情况的相关分析
3.2.1 研究对象
依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四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550人作为被试,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及自编的大学生上网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3.2.2 研究工具
3.2.2.1 网络成瘾量表
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编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由20道题目组成,每道题有6种选择,赋值0一5分。根据总分判定测试者是否网络成瘾及其程度。31一49分判定为网络使用过度,50一79判定为网络成瘾倾向,80一100判定为网络成瘾。
6
3.2.2.2 自制的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
这部分问卷包括9个问题,对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学校、专业、性别、年龄、上网历史、每周上网地点(网吧,学校,家中)、常使用的网络功能(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信息搜索,电子邮件)、在家中的排行(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产生网络使用问题后的应对方式(自己解决,求助师长,求助朋友和同学,心理咨询)等项目。
3.2.3 研究结果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量表测量,得到以下结论。网络成瘾倾向者、网络使用过度者的每周
上网时间要明显多于正常网络使用者。网络成瘾倾向者网络使用较多的是有互动功能的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有网络成瘾倾向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是由于男性更具有攻击性和恃强性,因此更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因为性别和专业有相关性,而性别与网络成瘾也具有相关性,要搞清楚专业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需要分别做男、女性别分层的研究这样才能说明专业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显示,理工科的男生网络成瘾倾向明显高于文科和医科男生,理工科女生也比文科女生更有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是否独生子女,与上网地点没有显著关系。
3.2.3家庭教养与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表现在过分千涉、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由于研究的局限性还不能充分说明父母的态度与大学生网络
7
成瘾的关系。
3.3 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探讨
3.3.1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是Erikson的自我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其涵义丰富多样,
至今仍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根据Erikson(1968)的观点,自我同一性从以下几方面来理
解:(1)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感觉,以及别人对自己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知觉或意识。(2)自我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a、个人独特的意识感,个人在意识上对自己的独特性和自己是一个独立体的存在,即个体的“同一感”b、对个体人格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c、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集体或群体在理想、价值或社会同一性上的内在一致感和一体感;d、自我整合的过程,将童年期形成的认同等经验与青少年期的自我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从而在个体内心形成一种和谐一致的感受。(3)同一性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在同一性形成过程中,自我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4)同一性是一种社会心理结构,这种结构通过自我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模仿、认同和积极的自我建构来反映社会的影响。同一性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可指导注意、加工信息、控制意识以及选择合适的行为。(5)同一性具有五种功能:a、给个体一种根植感,提供一种理解自己是谁的结构;b、通过投入价值观和目标为个体提供意义和方向感,提供给个体一种个人控制感和自由意志感;d、努力寻求价值观、信仰和投入之间的一致性、连贯性和协调性;e、通过对将来的发展前景和各
8
种选择的意识,进行一种潜在的认知。
3.3.2网络成瘾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同一性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自我同一性的尺度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自我投入的功能,网络成瘾者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尺度和将来的愿望尺度上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说明非网络成瘾者可以比较好地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即使遇到各种心理危机,也能努力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前进方向和价值观,并积极的自我投入,进行不懈的努力。
从同一性危机上来看,网络成瘾者的得分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表明其同一性危机程度较深、人格发展迟滞,同一性发展不完善。同一性危机包括时间观念、自我疑虑、角色尝试、工作无力、自我确信、权威混淆、价值定向等层面上。因此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来看,网络成瘾者的同一性发展水平落后,不能很好地解决同一性危机。并表现出诸多症状:
1.同一性意识的过剩:网络成瘾者在内心不停地考虑自己“是什么人”、“该怎么做”,个体被这些问题所束缚,失去自我,这是由于他们与现实生活脱离,导致自我的迷失。
2.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网络游戏中的角色化和参与性,使青少年产生了虚幻的观念,自己无法做出力所能及的一切选择和决断,总是不断地回避和决断,陷入麻痹状态。
3.与他人的距离失调:由于长时间上网,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拒绝与他人交往,被他人所孤立,丧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
4.时间前景扩散:无休止地在网上做毫无意义的活动,时间感丧失,甚至产生时间意识
9
障碍,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于一种无力的状态。
5.勤奋感的扩散:由于埋头于网络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勤奋的感觉,无法集中于工作和学习。
6.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团体,接受被社会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艾里克森认为,同一性与同一性的混乱是青少年必须经历的危机,在这一时期个体的发展充满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各种矛盾,而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成瘾者失去自我感和现实感,导致与人交际能力的降低,孤僻或不合群,也容易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无法有效解决同一性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扩散。网络中虚拟的完美与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巨大差距导致其社会期望过高,希望社会按自己意愿存在,希望随心所欲而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最终导致自我的缺失和人格发展障碍。
3.3.3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网络成瘾致使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建立自我同一性,反之,非成熟的同一性状态使个体陷入一种无力又无所谓的状态,使个体不相信以现在的状态能改变未来,从而对将来的自我投入也较低。其中弥散性同一性是一种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个体在这一状态下对未来比较彷徨、迷惑,没有价值感和目标感,很容易转向弥散型的个体的耐受性提高,表现为随着上网时间需求的增加,耐受性增强,而个体自我同一性被更加延迟,使自我同一性停留在较低的弥散性状态。进而会影响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另外,许多在网络中可以实现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中却根本无法做到,会导致网络成瘾
10
者对现实的投入较低,对网络的依赖感觉更强。网络成瘾者因丧失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而产生焦虑,为了消除焦虑又上网寻找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可见非成熟的同一性状态更容易让个体陷入网络成瘾的泥沼中,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成瘾多发生在青少年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3.4 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
3.4.1 社会支持概述及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指稳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社会支持有两类划分:弱社会支持和强社会支持。后者是个体获得来自团体或个人的有力支持,这种支持关系是稳定和深入的,有强烈的情感支持。前者只是一般的联系和交流,很难有心灵和情感上的支持。
对于网络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当前也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活动可能会增加个体的社会支持感。研究者发现在网上建立友谊的现象很普遍,并且这些关系和采用传统交流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一样密切。对个体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发现,个体容易受到“在线”(being online)状态的吸引,与真实的人际交往环境相比,更加偏爱虚拟的交往环境。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使用不利于发展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因为
11
在线关系狭窄,虚假,有时甚至是利用性或敌意的。此外,网上建立的友谊比起因空间接近而产生的友谊显得更有局限性,网络使用会减少社会联系,降低个体的社会支持感。实际上网络朋友多属于弱社会支持,很难像现实中的朋友、亲人那样提供实质性和情感上的帮助。
3.4.2 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当个人获得较多的现实社会支持时,个人较不会提高网络成瘾倾向,当个人获得的现实支持较低时,则比较容易提高网络成瘾倾向。
根据依恋理论,个人为了得到外界的支持会持续的侦查外在环境,以确定自己是否处在一个具有安全基础的环境中。因此一但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与满足感时,其依恋系统便会促使个人更加注意环境中的回馈与刺激,并且转向其他可能给予安全感的环境与对象。而当个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足够的人际支持与安慰时,便可能因此转向网络世界寻求支持,尤其在网络上个人可以自由地倾诉内心的想法。再加上网络的去抑制特性,使个人在网络人际交流中能展现真实自我,并且容易对网络交流者产生好感,进而形成良好且正向的人际关系。这些因素使得个人能够透过网络人际交流,得到心理慰藉与安适感。因此可见,网络成瘾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更为深层的心理需求,而并非单纯是个人逃避现实的压力而沉溺于网络上的玩乐等表象行为。但网络成瘾者往往过分依赖网络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却同时发现网络的虚拟难以给自己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反而更加深内心的孤独感。
4. 结论与建议
12
4.1 有关网络成瘾的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新颖性、即时性、丰富性等特点以及个体的个性因素,自我同一性状态和社会的支持程度是都与网络成瘾有非常高的相关关系,当然也许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家庭教养方式,学校的管理以及一些病理性原因。
自尊感低,孤独感高,恃强性高 、乐群性低、情绪不稳定、并具抑郁倾向的个体更容易网络成瘾。在现实社会中喜欢并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有丰富的兴趣爱好的个体也善于给予别人支持,更容易获得强社会支持。获得强社会支持的个体可以获得自尊感和安全感从而抵御网络的诱惑。达到成就型同一性状态者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明确的目标感和适应社会的价值观,能有效解决现实中的危机,不必退缩到虚拟网络中。而弥散型同一性状态者处于迷茫探索阶段,在网络中获取信息,解疑答惑。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所以容易迷失在网络中,从网络聊天中获得情感支持,从网络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建立虚拟的人际关系,反而与现实越来越脱节。如果能有效引导,可以达到延缓型同一性状态,但若不能及时扶助则可能在网络中越陷越深。
4.2 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瘾的一些建议
1.对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过度沉迷于网络会给其身心带来的害处。可以通过学校宣传,与家长积极沟通,多边对其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和“网下”的人际关系,。并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大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
2.明确网瘾者的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瘾类型。网络成瘾存在多种类型,如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下载成瘾,对于不同类型的成瘾,其人格
13
特征可能不同。在使用动机方面要看是属于人际交往不良缺少安全感和自尊感;还是属于迷恋于网络游戏希望从中获取成就感,或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或者是喜欢聊天功能渴望结交朋友和喜欢扮演不同的角色等。针对不同的网瘾类型和使用动机采取不同的戒瘾方法。
3.了解网瘾者的人格特质,对于乐群性低、孤独感高的个体,要引导他多参与现实中的活动,鼓励周围的同学多与其交往。对于自律性低的学生可以帮助他制定时间计划表并按时监督。对于有抑郁倾向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相关活动,培养大学生乐群、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
4.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确定正确的上网态度和目的。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开设网络使用课程,帮助其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水平,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工具。
通过对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来看,要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建立成熟的自我同一性,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三方的共同努力。学生本人要认识到网瘾的危害,积极构建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优良的人格品质。家长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及时制止孩子错误的网络行为,对孩子多宽容而不溺爱,多引导而不是严厉惩罚。学校方面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和文娱活动,同时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人格发展、心理疏导、人际交往、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并设计一些教育活动(如,心理游戏、心理剧、角色扮演、情感情绪体验、行为训练等)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心理手抄报,让学生及老师进行阅读。
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提升自我,完成学业,培养积极的个性,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的绊脚石,是个人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在积极研究如何使个体良性发
14
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双剑合壁,以使得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2.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巧(4):
281~283
3.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4):599,
4. 桑标,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代青年研究.2001, (5) : 31-35.
5. 余文武,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88(5):
140-144.
6.张江燕.《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用户的心理因素及其调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7.汤明.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抑郁感和孤独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依赖的关系.北
15
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2000,6.
8.李靖,赵郁金.上网爱好程度、人际信任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00~201.
9.周军,郑日昌,刘佳因.因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685~687.
10. 易晓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科学, 2005,28(6): 1476-1478.
11.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99-104.
12. 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53-155.
13. 张日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 .心理科学,2000(23) .
14. 管雷,冯聪.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87-90.
15. 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青年研究,1998,(5):1.
16. Martin, J·(1997)·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aper
16
presented atthe 10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18, 1997 Chicago,IL·
17. Anderson KJ.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Journal of Ameriean College Health,2001,50(l):21一26
18.Loytsker J,Aiello JR. Internet addietionandits Personality correl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ehologieal Assoeiation Washington,DC,APril11,1997
19. Kiesler S, et al.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 Am Psych,1984,39(10):123-134
20.Young KS, Robert R. 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n April 1998.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