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县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情况概述 ....................................................................................... 1
(一)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任务 ......................................................................................... 1 1、**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指导思想 ....................................................................... 1 2、**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目的 .................................................................................. 1 3、**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意义 .................................................................................. 1 4、**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 ................................................................... 2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完成情况 ......................................................................... 2 (三)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技术路线 ......................................................................... 2 (四)我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作法 ......................................................................... 3 (五)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发证过程中实施的技术质量保障措施 ..................................................... 3 1、制定严格的工作纪律 .................................................................................................................. 3 2、提出技术质量保障要求 .............................................................................................................. 4 3、严格对成果实行“三检一验收”制度 ...................................................................................... 4 (六)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发证工作避险措施 ................................................................................. 6 1、纸质资料管理方面 ...................................................................................................................... 6 2、权属调查方面 .............................................................................................................................. 6 3、电子数据管理方面 ...................................................................................................................... 6 (七)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技术依据..................................................................................................... 6 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地籍调查工作情况 ............................................................................... 7
(一)作业前准备 ................................................................................................................................ 7 1、工作实施前编写技术设计书 ...................................................................................................... 7 2、资料收集 ...................................................................................................................................... 7 3、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 .............................................................................................................. 8
(1)地籍区与地籍子区划分原则 ........................................................................................................... 8 (2)地籍区划分 ....................................................................................................................................... 8 (3)地籍子区划分 ................................................................................................................................... 8
4、宗地划分 .................................................................................................................................... 11
(1)宗地划分划分原则 ......................................................................................................................... 11 (2)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划分 ............................................................................................................. 11 (3)农村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划分 ..................................................................................................... 12
5、宗地编码工作 ............................................................................................................................ 12
(1)宗地代码结构 ................................................................................................................................. 12 (2)宗地编码原则 ................................................................................................................................. 12 (3)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编码方法 ..................................................................................................... 13 (4)全面开展宗地编码转换工作 ......................................................................................................... 14
6、工作底图的制作 ........................................................................................................................ 21
(1)标准分幅图的制作 ......................................................................................................................... 21
(2)村级行政权属界线图的输出 ......................................................................................................... 22 (3)乡镇行政权属界线图的输出 ......................................................................................................... 23 (4)行政区域图输出参数设定 ............................................................................................................. 23 (5)裁剪影像 ......................................................................................................................................... 24 (6)形成行政区工作底图 ..................................................................................................................... 27
(二)地籍调查 .................................................................................................................................. 27 1、权属调查 .................................................................................................................................... 28
(1)调查准备 ......................................................................................................................................... 28 (2)权属调查的原则 ............................................................................................................................. 28 (3)权属调查技术规定 ......................................................................................................................... 28 (4)权属调查的实施过程 ..................................................................................................................... 29 (5)违约缺席指界的处理 ..................................................................................................................... 30 (6)权属调查成果的检查整理 ............................................................................................................. 30 (7)权属审核 ......................................................................................................................................... 30 (8)对于权属争议的调处 ..................................................................................................................... 32 (9)记事 ................................................................................................................................................. 32
2、地籍测量 .................................................................................................................................... 32
(1)控制测量 ......................................................................................................................................... 32 (2)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 33 (3)测定界址点 ..................................................................................................................................... 33
三、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数据库建设 ................................................................................. 34
(一)数据采集的一般问题 .............................................................................................................. 34 1、必备软件 .................................................................................................................................... 34 2、电子数据管理 ............................................................................................................................ 34 3、数学基础 .................................................................................................................................... 35 4、数据采集基本要求 .................................................................................................................... 35 (二)土地确权数据采集库的建立................................................................................................... 35 (三)建立要素集 .............................................................................................................................. 35 (四)建立要素 .................................................................................................................................. 37 1、建要素 ........................................................................................................................................ 37 2、导入属性值 ................................................................................................................................ 38 3、建成要素 .................................................................................................................................... 40 (五)数据要素采集 .......................................................................................................................... 40 1、数据矢量化 ................................................................................................................................ 40 2、数据要素采集并赋属性 ............................................................................................................ 40 3、数据检核与入库 ........................................................................................................................ 46
(1)“飞地”及“插花地”属性录入 ................................................................................................... 46 (2)确定地籍区及及地籍子区范围 ..................................................................................................... 46 (3)拓扑关系构建 ................................................................................................................................. 46 (4)属性数据采集 ................................................................................................................................. 46
(5)分幅数据接边 ................................................................................................................................. 46
(六)外业调查成果提交 .................................................................................................................. 46 (七)自动生成相关成果 .................................................................................................................. 47 1、地籍调查表打印与签字 ............................................................................................................ 47 2、生成权属界线公告图 ................................................................................................................ 47 3、生成界址点成果表 .................................................................................................................... 47 4、生成宗地图 ................................................................................................................................ 47 5、生成地籍图 ................................................................................................................................ 48 6、相关面积统计计算 .................................................................................................................... 48
四、土地登记发证 ................................................................................................................................. 48
(一)土地登记申请 .......................................................................................................................... 48 (二)权属公告和登记发证 .............................................................................................................. 48 1、土地权属审核公告 .................................................................................................................... 48 2、土地登记审批及注册登记 ........................................................................................................ 48 3、发证 ............................................................................................................................................ 48
五、提交的成果 ..................................................................................................................................... 49 六、取得的经验 ..................................................................................................................................... 49 七、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议 ........................................................................................ 50
(一)地籍要素的测量 ...................................................................................................................... 50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0 (三)数据建库应加强质量管理 ...................................................................................................... 50 (四)权衡地籍管理信息化与纸质档案的轻重关系 ....................................................................... 50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技术报告
一、**县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情况概述
(一)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任务
1、**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成果为基础,以促进农村牧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为动力,采取信息化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农村牧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农村牧区土地产权信息,为农村牧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基础保障。
2、**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目的
随着市区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的变更日益频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村发展对土地管理的要求,同时社会科学水平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也要求土地管理更进一步向力度、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开展农村牧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属、位置、界线、范围、用途、面积,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利用、严格规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为了统一确权过程中地籍调查的数据标准,规范一致的确权登记的程序,完整清晰的登记结果,实现全县互通互联可交换的信息系统,逐步形成信息及时更新的机制。
3、**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意义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过程,是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建立土地登记簿的过程,也是摸清土地利用情况的过程,从而改变农村土地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夯实管理和改革的基础,确认农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通过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前提,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动力源泉。
1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4、**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
**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于2012年开始至2015年结束,2012年底前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5年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本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预计调查宗地5000宗,完成8个乡镇、101个村、831个组农民集体所有的3392平方公里土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形成**县自建国以来首次完整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资料和调查数据库。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完成情况
本次农村集体土地所用权确权发证自2011年11月开始筹备,2012年11月28日结束。共设置了9个地籍区,110个地籍子区,共调查土地3779.4629平方公里。采用图解法和部分解析法测定界址点16180个,界址线19693条,9454.297公里,设定宗地3918宗,其中,国有土地787宗,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2952宗,争议宗地179宗(集体与国有争议94宗,集体间争议85宗)。
通过权属调查及审核,确定国家土地所有权面积758.1964平方公里,合113.7295万亩;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2800.5693平方公里,合420.0854万亩;尚未确定土地所有权面积220.6972平方公里,合33.1046万亩。
利用内蒙古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建成**县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和争议数据库。利用土地登记发证系统,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942本,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2952宗,制作电子档案3879本(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2952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927本。
建成了GPS四等控制网。完成了3392平方公里的GPS四等点控制测量工作。
(三)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技术路线
充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采取内业处理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卷地毯的方式,翔实、准确的获取全数字化土地确权基础信息,形成从土地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汇总分析到信息服务全过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1、充分运用数字正射影像图及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成果,采用土地总登记的模式进行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2、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在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
3、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工作尽量利用已有的成果资料,减少工作量。已有资料主要包括城镇地籍调查资料;国有土地登记资料(特别是国有公路、河流、铁路等);2011年1:10000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资料;一次详查中的权属调查资料(图件和权属协议书);新的行政勘界资料等。
4、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测量工作采用图解法及部分解析法进行,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使用全解析法进行。
5、以信息技术和3S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技术主线,数字化工作方式为主要工作模式。强制使用内蒙古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平台,从数据准备、工作底图的制作、基础数据入库、编辑、面积计算和统计、成果输出、登记发证等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
6、完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2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四)我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作法
1、地籍调查时,要求一名指界人只能代表一个农民集体指界。乡(镇)、村农民集体可出具委托书委托指界人;组农民集体土地指界人须经三分之二(含)以上村民代表推举,并由所在行政村出具推举证明。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由法人代表指界。
2、充分运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对于本次调查权属界线没有变化的,不再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权属界线有变化或权属界线实地依据的地物有变化的,重新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过去未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的,重新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
3、经权属审核认定为乡(镇)、村、组三级农民集体所有权宗地,按宗地由系统自动生成《地籍调查表》(含宗地草图),宗地内扣除其他集体所有权宗地和国有土地(不够上图图斑标准且注明的除外)。对无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申请人使用已达二十年,由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经公告无异议的,直接确认土地所有权。
4、国有河流或季节河床、县级以上公路用地依法律法规确定国家土地所有权,直接应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不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不填写地籍调查表。第二次土地调查遗漏的国有土地,重新划界确权。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错误的,本次依据法律法规及权属证明材料予以纠正。国家所有的农、林、草牧场(圃),在权属证明材料齐全的前提下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附土地权属界线图)。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区分不清时,以稳定为前提,单独划分争议宗地,待条件允许逐步确认所有权。
5、城镇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调查到每一宗地,只调查,不发证。对同一所有权人且地块相连的的土地不区分使用权,合并为一宗调查。
6、对 “有证无地”、“有证无档”等各种原因形成的土地,统一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当地媒体进行公告,注销原土地登记。登记错误的,及时办理更正登记。
7、对每宗土地实地踏查、确定土地用途,对现状与变更调查成果不一致的,进行注记,待年末进行变更调查。
(五)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发证过程中实施的技术质量保障措施
1、制定严格的工作纪律
(1)为了保证原始资料采集质量,采取自查、互查和专查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做到分工责任明确,目标到岗,层层把关。要求作业队伍严格按各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设计书的规定执行,接受甲方的监督检查验收。
(2)要求作业队伍工作前首先进行局部试验工作,试验工作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确定最佳的作业方案。
(3)作业中各工程项目不得自行变更工作方案或降低精度要求,如需改变应提前书面汇报,待技术负责批准同意后,方可继续下步工作。
(4)作业前先踏勘,在布设控制网中遇到无法避开的障碍物超出设计要求时要及时向工程领导小组汇报,待方案定后方可进行。
(5)及时检查校对当日测量数据及整理原始资料。
(6)领导小组在作业前向参加作业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设计书和有关规范、规程、甲方技术要求交底,详细介绍了各项技术工作任务,测绘任务,作业质量要求,工作进度、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3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7)技术负责负责检查各组工作执行情况,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资料质量负责。
(8)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等技术性会议,不断总结和提高技术水平,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9)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及时解决计算机软件、硬件问题。
2、提出技术质量保障要求
(1)对控制测量产品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作业组自检、项目检验和作业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检查,质量达到优良级。成果由甲方验收。检查、验收过程有记录,结束后写检查(验收)报告。
(2)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有关规定,各级检查人员赴现场实行动态质量跟踪检查,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达标,发现问题,及时召开质量问题分析会,制定对策,以保证各项产品精度符合规范、规程、技术设计书和甲方规定精度指标,保证各项成果准确无误。
(3)加强全体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组织学习有关规范、技术设计书和甲方技术要求,搞好技术交底,强化质量意识,杜绝不合格产品。
(4)仪器设备经检验合格才能进入现场。
3、严格对成果实行“三检一验收”制度
图1 检查流程图
自检 返、改、补 互检 返、改、补 专检 返、改、补 验收 A:我们严格要求作业队伍对以下内容严格自检:
(1)对地籍控制测量成果自检内容 ①坐标系统的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②控制网点布设是否合理,埋石数量与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可靠; ③施测方法是否正确,各项误差有无超限; ④各种观测记录手簿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 ⑤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规定; ⑥资料是否齐全。
(2)对地籍要素测量成果自检内容 ①地籍要素有无错漏;
②观测记录手簿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 ③界址点成果表有无错漏;
④界址点、界址边和地物点精度是否符合规定。 (3)对地籍原图成果自检内容
4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①原图图廓线及方格网的绘制精度、控制点及图根点的展绘精度是否符合规定; ②图幅编号、坐标注记是否正确;
③宗地号编列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重、漏;
④界址点、界址边及地籍要素的展绘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规定; ⑤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籍要素与地籍调查结果是否一致; ⑥各种符号、注记是否正确; ⑦地籍索引图的绘制是否正确;
⑧面积量算方法及结果、分类面积汇总是否正确。 (4)对宗地草图的自检内容
①宗地图形与实地是否相符,四邻关系是否清楚、正确; ②大量数据是否齐全、准确,注记是否清晰合理。 (5)对土地利用现状图自检内容
①审阅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地类界线表示是否完整,多边形是否闭合,土地分类是否有逻辑错误;
②检查与地籍图中的相关权属要素和地物要素是否一致,图式符号应用正确,各种注记、图幅接边、图幅整饰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③检查线状地物、零星地类的表示是否必要和合理,是否有必要的宽度和面积; ④检查权属界线是否完整和闭合,权属界线和相关地物是否一致;
⑤土地利用现状图必须到实地进行100%巡视检查,巡视的重点是看地类的划分是否合理,图上表示的地类是否与实地一致,注记是否正确等。
(6)对数据成果自检内容
①数据格式必须符合《**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规定的内容、分层、代码和交换格式。提供的数据文件必须符合规定的测图系统要求。
②数据成果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数据成果的完整性,各类图形几何关系的拓扑完备性,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拓扑一致性,可以借助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门软件进行检验。要求各类要素的代码、几何特征、层次正确,属性表达完整;各层次的要素完备,无冗余,重点检查面要素的封闭性,多边形标识点是否唯一和遗漏,需要满足部分要求的,是否不重不漏;各层次之间的相关要素表达一致,空间上要求重合的要素,是否完全一致等等。
③面积计算资料检查主要检查其输出规格、各类限差和各类数据统计的吻合性,数据取位的正确性,并检查其资料整理是否符合统一规定,数量是否齐全及清单是否正确。
我们对上述内容进行了通过严格的自检,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自检要求。 B:对成果进行互检
互检的项目内容与自检相同,由两个作业队伍进行互检,完成了100%的内业互检,对外业互检我们根据内业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检查。国土资源局还进行了不定期的巡视检查。
C:抽调专门技术力量对成果专检
我们在专检中除完成自检和互检相同的项目外,还重点检查了以下内容: ①互检记录;
②技术设计书的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工作报告等的编写以及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立卷建档是否符合要求。
5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D:组织对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成果进行预验收
在三级检查完成后,局内对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进行了成果验收。验收中凡是地籍调查测量提交的成果资料均属验收的内容,验收时按照不低于规定的抽查比例分别对文字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和地籍原图五部分随机抽样的样本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对样本以外的,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带倾向性问题进行了概查。
我们认为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成果符合上级技术规范,符合技术设计书要求,可以提请上级检查验收。
(六)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发证工作避险措施
1、纸质资料管理方面
由于该工程资料较多,且相关地籍资料要做到绝对的安全和保密,若没有一个完整的资料管理办法,就会造成资料的丢失和混乱。
(1)我们确定项目的资料由专人全面负责管理。
(2)我们要求技术单位设置专柜存放资料成果,由资料成果管理员负责资料成果的保管、整理、保密工作,确保资料成果的安全性。
2、权属调查方面
为防止地籍调查时出现资料不全,界址不清等情况,我们规定:
(1)作业单位必须加强权属调查人员的业务训练,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2)权调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以做好统一部署,避免后续工作的浪费;
(3)禁止权属调查人员虚假作业,要求作业队伍每日必须详实填写工作日志,有问题宗地的权属调查必须在工作日志中作详细的说明;
(4)权属调查人员在数据录入工作开始前必须向测绘作业组及数据录入人员详细指明界址情况,不允许有任何遗漏,交底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电子数据管理方面
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质上是建立农村集体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数据库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的过程,因此确保各种电子数据存储安全性与数据保密性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建立了严密的计算机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办法,自始至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保证了数据安全。我们要求每个作业队伍设兼职计算机信息管理员1名,负责计算机的病毒防范及安全防护,每天进行数据成果及数据图形备份,定期进行垃圾数据的清理工作。作业队伍对数据要进行分类存放,做到数据容易查询、维护和更新。
(七)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技术依据
**县农村集体土地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质量控制、图形精度控制、流程控制、测试和验收标准,引用以下规程为主要参照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 2、《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18315);;
6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 5、《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6、《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 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8、《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1993); 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10、《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11、《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1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TD/T 1024-2007); 1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 14、《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 15、《土地登记办法》; 16、《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1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 1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1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2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92 2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2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 23、《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 2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25、《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补充规定》及相关标准; 其他需要遵循的政策、技术标准。
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地籍调查工作情况
(一)作业前准备
1、工作实施前编写技术设计书
在我县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始前,我们组织编写了《**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该《技术设计书》是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针对**县具体情况而编写的作业技术指导书。技术设计书编写工作由我局具有土地登记代理人资格的梁向春起草。编写时分概述、前期准备、地籍区地籍子区及宗地划分、宗地编码规则、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数据采集入库、土地登记申请、权属审核公告与登记发证、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及登记系统的应用几部分组成。编写完成后,交由南京国土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审稿,最后**县经国土资源局技术组讨论,由评审小组审核定稿。
2、资料收集
(1)历史资料收集
7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2)控制点资料收集
作业区共收集到四等控制点120点。经过踏勘点位实地保存完好。通过利用和检核其精度均符合要求。
(3)图件资料收集
本次共收集了2010年2011年1:10000电子版正射影像图、2008年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满足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底图要求。
3、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
(1)地籍区与地籍子区划分原则
①稳定原则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尽量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②代替原则
当未划分地籍子区时,相应的地籍子区编号用“000”表示,在此情况下地籍区也代表地籍子区。
③特殊地物单独划分原则
跨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的连续的铁路、公路、河流,可以单独划分为一个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用999表示。 (2)地籍区划分
在调查区内,主要依据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界线,结合明显地物特征划分地籍区。我县划分了8个地籍区,分别为五十家子镇、新林镇、统布镇、大营子乡、林西镇、大井镇、官地镇、新城子镇地籍区。
行政区代码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地籍区 林西镇 新城子镇 新林镇 五十家子镇 官地镇 大井镇 统部镇 国有单位 大营子乡 表1 **县地籍区代码表
地籍区代码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200 (3)地籍子区划分
在地籍区内,主要依据行政村或街坊界线,结合明显地物特征划分地籍子区。做到了地籍子区应不重、不漏。我县划分了110个地籍子区,其中国有土地9个,集体土地101个。
8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序号 行政区 行政区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地籍区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地籍区代码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3 103 103 地籍子区 东风村 河沿村 冬不冷村 常胜村 黄河子村 东街村 南街村 北街村 南门外村 西门外村 新兴村 十二吐村 巴吉沟村 乌兰沟村 枕头沟村 下仗房村 西山根村 苏泗汰村 七合棠村 老虎石沟村 小城子村 大金沟村 双井村 双兴村 英桃沟村 岗岗坤兑村 英桃漠河村 哈玛吐村 元宝山村 下场村 太平村 五星村 新合村 上升村 鹿山村 七一村 大勿兰村 八一村 毡铺村 大坝村 湖泗汰村 五十家子村 西耳子村 东边墙村 地籍子区代码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00 201 202 9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序号 行政区 行政区代码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地籍区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大井镇 大井镇 大井镇 大井镇 大井镇 大井镇 大井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统部镇 地籍区代码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104 104 104 104 104 104 104 104 104 104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106 地籍子区 水泉沟村 朝阳沟村 九连庄村 轿顶山村 大马金村 太平庄村 孤榆树村 东敖包村 老房身村 西边墙村 响水沟村 西南沟村 南沟门村 龙头山村 杨家营子村 上官地村 下官地村 两棵树村 二段村 王家沟村 马鞍山村 新民村 半拉山村 中兴村 小城子村 大川村 温都村 大发村 黑山头村 隆平村 小井子村 两间房村 曹家屯村 吉林坝村 甘珠庙村 统部村 水泉村 板石房子村 五四村 碧流汰村 乌兰沟村 敖包河村 大马金沟村 水头村 地籍子区代码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10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序号 行政区 行政区代码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150424 地籍区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国有单位 地籍区代码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07 107 107 107 107 107 107 107 107 地籍子区 宝林村 二八地村 五一村 大营子 和平村 土庙子村 东荒村 联合村 东升村 前地村 繁荣村 幸福村 老君沟村 南门外林场 大冷山林场 富林林场 新兴苗圃 隆平农场 公路 铁路 新兴苗圃 河流 地籍子区代码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01 202 203 204 205 210 211 214 217 表2 **县地籍子区代码表
4、宗地划分
(1)宗地划分划分原则
①地籍子区下划分宗地,宗地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②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宗地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和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集体土地所有权,包括属于农牧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宗地等。
③对几个土地所有(使用)权人共同所有(使用)的土地,单独划宗,按共有(用)宗地处理。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要分开,不可划到同一共用宗地内。
④土地权属有争议的地块可设为一宗地,界址线有争议的,将争议范围单独设宗。 ⑤水域、村内公用地、空闲地须单独设宗。
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单独划宗,宅基地使用权以户为单位单独划宗。 (2)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划分
①对于属同一农民集体拥有的权属界址线封闭的集体土地(含该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划分为一宗地。
②对于同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集体土地被公路、河流、沟渠等线状国有或其他集体土地(宽度大于5米的双线线状地物)分割的,分别划分宗地。宽度大于5米的双线线状地物(作为图斑)
11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也单独分宗。
③分割的线状地物狭窄、图上难以准确反映其实地状况的(宽度小于等于5米的单线线状地物),不分别划宗,直接扣除其面积,在所处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的备注栏注明“本宗地含XX(某某)农民集体的XX(二级地类名称)线状地物面积XX(多少)平方米”,或“本宗地含国有土地XX(二级地类名称)线状地物面积XX(多少)平方米”。在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对宽度小于1.0米的线状地物合并到相邻地类中,如果权属界线落在小于1.0米的线状地物上,对于小于1.0米的线状地物单独标出。
④对飞入本集体的其他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国有土地等,以土地所有权界线为单位划分宗地。对于大于等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飞地单独设宗;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飞地不单独设宗,归并到所处农民集体,在所处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的备注栏注明“本宗地含XX农民集体飞入的XX地类面积XX平方米”,或“本宗地含国有土地XX地类面积XX平方米”。 (3)农村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划分
①对于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公路、河流、湖泊和国有农林场(圃)等相连未被集体土地或其他国有土地分隔的作为一宗地。对于被集体土地分隔的,分别划宗。
②对于国有农林场(圃)内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单位用地、个人用地等,划为一宗地,不分开划宗。
③对撤销迁移的如原供销社代销点、粮管所粮站、乡镇政府、敬老院、医院、中小学等用地作为国有土地,单独设宗。
④对单位、个人使用的国有独立工矿用地,单独设宗。
5、宗地编码工作
(1)宗地代码结构
我局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宗地编码规则》对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及宗地特征码、宗地号。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全国宗地统一代码代码结构
(2)宗地编码原则
⑴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及特征码、宗地号。
⑵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尽量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⑶ 当未划分地籍子区时,相应的地籍子区编号用“000”表示,在此情况下地籍区也代表地
12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籍子区。
⑷ 跨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的连续的铁路、公路、河流,可以单独划分为一个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用999表示。
⑸ 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利类型、界址发生变化,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原宗地代码不再使用。
⑹ 新增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 ⑺ 各乡(镇)、村(居)行政区划代码由统计部门提供。
⑻ 为便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数据库维护和更新,将来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不再使用。分割或合并后的宗地,宗地号在本行政村区域内的最大宗地号后续编。
⑼ 本集体宗地编号在先;飞入本集体的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有土地等统一按照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规则,在本集体宗地顺序号后依次编号。 (3)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编码方法
⑴ 第一层次:县级行政区划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⑵ 第二层次:地籍区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⑶ 第三层次:地籍子区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⑷ 第四层次:土地所有权类型及宗地特征码
第四层次为土地所有权类型及宗地特征码,代码为2位,第一位为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第二位为宗地特征码,用A、B、S、X、C、D、E、F、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
权属性质 宗地类型 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 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 国有 林地使用权宗地 草地使用权宗地 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 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 宅基地使用权宗地 集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 林地使用权宗地 草地使用权宗地 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 土地权属类型 GB GD GE GF GW GY JA JB JC JD JE JF JW 备注 13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权属性质 宗地类型 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 宅基地使用权宗地 争议 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 林地使用权宗地 草地使用权宗地 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 土地权属类型 JY ZA ZB ZC ZD ZE ZF ZY 备注 表3 土地权属类型代码表
⑸ 第五层次:宗地号
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5位,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 (4)全面开展宗地编码转换工作
A:原宗地编码情况
①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宗地编码情况
第二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县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中共划分为2个街道,25个街坊,总面积14.0879平方公里。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编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3 **县二调城镇地籍号结构图
行政区代码 150424 150424 区 林西镇 林西镇 区代码 100 100 街道 松漠大街南、宝林路东 松漠大街北、宝林路西 街道代码 101 107 表4 **县宗地统一编码街道代码表
行政区代码 区 区代码 街道 街道代码 街坊 一街坊 二街坊 三街坊 四街坊 150424 林西镇 100 松漠大街南、宝林路东 101 五街坊 六街坊 七街坊 八街坊 街坊代码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14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九街坊 十街坊 十一街坊 十二街坊 十三街坊 十四街坊 十五街坊 十六街坊 十七街坊 十八街坊 十九街坊 一街坊 二街坊 三街坊 松漠大街北、宝林路西 107 四街坊 五街坊 六街坊 004 005 006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01 002 003 表5 **县宗地统一编码街坊代码表
② 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宗地编码情况
第二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数据库中,共划分为8个乡级行政区,101个村级行政区。原有宗地代码采用四层19位编码结构,按层次分别县级行政区代码、乡级行政区代码、村级行政区代码、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4 **县二调农村地籍号结构图
③ 已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宗地编码情况
我县已发国有土地使用证编号比较凌乱,具体结构如下:
图5 **县已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地籍号结构图1
15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6 **县已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地籍号结构图2
图7 **县已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地籍号结构图3
图8 **县已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地籍号结构图4
④ 第一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地籍号编码情况
图9 **县已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地籍号结构图
乡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林西镇 冬不冷 冬不冷 冬不冷 冬不冷 冬不冷 冬不冷 冬不冷 良种场 良种场 大川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乡镇编号 01 01 01 01 19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18 17 17 村委会 南街居委会 东街居委会 西街居委会 北街居委会 东风 东兴 南门外 西门外 黑水 新兴 河沿 冬不冷 常胜 黄河子 莫力沟 苏泗汰 村编号 01 02 03 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5 06 07 01 02 16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乡镇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五十家子镇 老房身乡 老房身乡 老房身乡 老房身乡 老房身乡 老房身乡 老房身乡 兴隆庄乡 兴隆庄乡 兴隆庄乡 兴隆庄乡 兴隆庄乡 兴隆庄乡 兴隆庄乡 兴隆庄乡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新林镇 毡铺乡 毡铺乡 毡铺乡 毡铺乡 毡铺乡 乡镇编号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02 02 02 02 02 02 02 15 15 15 15 15 15 15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14 14 14 14 14 村委会 西山根 下仗房 上仗房 大营子 枕头沟 十二吐 三道梁子 乌兰沟 叩肯乌苏 巴吉沟 二道湾子 五十家子 石门子 西耳子 东边墙 水泉沟 朝阳沟 东敖包 南泉子 南沟门 西南沟 老房身 西边墙 响水沟 九连 葱根沟 兴隆庄 轿顶子山 烧锅 大马金 太平庄 孤榆树 新合 鹿山 七一 五星 大乌兰 中乌兰 太平 上升 毡铺 八一 哈什吐 大坝 二支坝 村编号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04 05 17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乡镇 毡铺乡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三段乡 三段乡 三段乡 三段乡 三段乡 三段乡 三段乡 三段乡 三段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大营子乡 繁荣乡 繁荣乡 繁荣乡 繁荣乡 繁荣乡 繁荣乡 繁荣乡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新城子镇 双井店乡 双井店乡 双井店乡 双井店乡 双井店乡 下场乡 下场乡 下场乡 乡镇编号 14 05 05 05 05 05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7 07 07 07 07 07 07 04 04 04 04 04 04 04 10 10 10 10 10 11 11 11 村委会 湖泗汰 上官地 下管地 两棵树 杨家营子 龙头山 三段 二段 新民 坝吐 半拉山 八号 马鞍子山 四段 王家沟 中心村 五一 三棱子山 二八地 宝林 和平 土庙子 东荒 繁荣 前地 东升 联合 幸福 永利 吉林坝 莲花山 大金沟 小城子 老虎石沟 海棠湖 郝来井子 七合堂 西樱桃沟 东樱桃沟 双井 公益阁 敖包吐 岗岗坤兑 哈吐井子 樱桃漠河 村编号 06 01 02 03 07 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1 02 03 04 05 01 02 03 18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乡镇 下场乡 下场乡 下场乡 下场乡 下场乡 统部乡 统部乡 统部乡 统部乡 统部乡 统部乡 统部乡 统部乡 板石房子乡 板石房子乡 板石房子乡 板石房子乡 板石房子乡 板石房子乡 板石房子乡 大川乡 大川乡 大川乡 大川乡 大川乡 大川乡 隆平乡 隆平乡 隆平乡 隆平乡 隆平乡 隆平乡 官地镇 官地镇 官地镇 乡镇编号 11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3 13 13 13 13 13 13 18 18 18 18 18 18 09 09 09 09 09 09 05 05 05 村委会 那达嘎 元宝山 下场 大井 哈玛吐 统布 水泉 甘珠庙 后吉林坝 嘎岔 曹家屯 两间房 小井子 碧流汰 五四 板石房子 乌兰沟门 敖包河 大马金沟 水头 温都 文武 四合 大发 大川 黑山头 红兴 七一 红卫 红旗 东方红 东风 中兴 小城子 北沟 村编号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1 02 03 04 05 06 01 02 06 03 04 05 04 05 06 表6 **县已发土地使用证地乡镇村代码表
B:制作宗地统一代码对应关系结构图 ① 二调地籍号转统一编码结构图
19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10 二调地籍号转全国统一编码结构图
② 一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号转统一编码结构图
图11 第一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号与统一编码对应结构图
③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地籍号与统一编码关系结构图
20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12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地籍号与统一编码关系结构图
C:制作宗地代码转换对照表
根据宗地的“权属性质”和“土地用途”等属性值,建立了原有地籍编号和新宗地编码的一一对应关系,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形成宗地代码新旧对照表。
6、工作底图的制作
(1)标准分幅图的制作
打开L_TFJHB_10000 图幅索引图层,加载行政区及宗地图层,选择输出分幅图方式,加载地类图癍及现状地物等图层,选择图幅输出文件夹,即可输出标准分幅图。过程如下:
图13 标准分幅图制作
21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14 标准分幅图制作
(2)村级行政权属界线图的输出
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确权级别为村时,需要按村输出权属界线图。在菜单 “成果输出\\输出行政区域图”,具体步骤如下:
图15 输出行政区域图过程
图16 输出行政区域图(图件整饰参数)
22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17 输出行政区域图(图例内容设置)
图18 输出行政区域图(裁剪图层)
(3)乡镇行政权属界线图的输出
图件输出的样式可参照输出到行政村级别的,但裁剪的图层,去除QSJZX、QSJZD、ZDZJ图层。因为按镇输出时,图件内容较多无法仔细分辨。
按乡镇输出权属界线图,主要是为了查看各行政村的界线范围与分布。
加载“SYTC_TDLY”村级索引图层及地类图癍、线状地物图层,选择相应注记,选择输出行政区域图即可。
(4)行政区域图输出参数设定
①左下角标注 1980西安坐标系 117度中央经线 2011年度栅格影像 ②右下角标注 ***测绘公司 ③左下角标注 **县国土资源局 ④图例内容
将所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图例内容去除
23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⑤裁剪图层的中英文对照 行政区界线(XZQJX) 行政区注记(XZQZJ) 权属界址线(QSJZX) 权属界址点(QSJZD) 宗地注记(ZDZJ) 勘测定界(KCDJ)(注:历年建设用地报批地块导入的图层) ⑥图件整饰步骤
a符号化图层(F8快捷键) b加载下一步骤裁剪的影像图层 c保存工作空间
d输出图片、打印成果图件 (5)裁剪影像
利用ArcMap应用程序将2011年度变更下发栅格影像数据,根据行政区范围进行裁剪。具体步骤如下:
①打开ArcMap应用程序 ②加载栅格影像图层
③加载初始化好数据库图幅分幅索引(L_TFJHB_10000)图层及行政区索引图层(村级、乡镇级)
④选择需要裁剪图幅区域
⑤在图层窗口索引图层上右键,根据选择要素创建图层“Create Layer from Selected Feature” ⑥调用toolbox工具箱里面的 Clip 工具
⑦如截图显示,选择裁剪影像图层,裁剪区域图层,裁剪影像存储目录 ⑧执行裁剪完成。
图19 加载索引图层
24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20 加载索引图层
图21 创建裁剪区域
图22 利用ArcMap裁剪影像图层
25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23 利用ArcMap裁剪影像图层
图24 利用ArcMap裁剪影像图层
图25 利用ArcMap裁剪影像图层
26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6)形成行政区工作底图
利用行政区域图叠加裁剪好的影像,形成行政区工作底图。
图26 利用ArcMap裁剪影像图层形成大营子乡繁荣村工作底图
(二)地籍调查
根据地籍调查规程和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技术要求,我们采取权属调查、地籍测量与数据入库同步进行的工作方式,提高地籍调查速度,提升数据库建设质量。
资料准备 资料分析、统计
获得图件资料。
以地籍子区为单位对权属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地籍子区宗地及界址点信息。
以宗地为单位实地核实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土地坐落、土地权属权源材料等用地基本信息。
经现场指界,确定界址点、线的具体位置,并与原权属资料进行核实。标注时要注意其属性,既界址线类别,界址点的位置等。对宗地重新进行宗地编号,并加入地籍区、地籍子区号;界址点按地籍子区进行统一编号做到不重、不漏。
将权属调查资料录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对权属调查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同一性检查,做到四个一致,即:表与表一致、表与图一致、表与实地一致、图于实地一致。
现场核实及调查 设置界址点、界址线
权属资料入库
相关性检查(四个一致)
权属资料整理、归档 将权属调查资料按地籍子区及宗地顺序整理归档。
27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1、权属调查
(1)调查准备
①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本次登记发证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只有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村民小组农民集体。要尊重集体土地所有权三类主体并存的现状,按照“主体平等”的原则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②确定指界人
a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指界人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指界人由该农民集体依法推举产生,可以推举熟悉集体土地演变过程和集体土地权属界线的老一代农民为指界人。乡(镇)集体土地由乡(镇)政府出具指界人证明。村、组集体土地由村委会出具指界人证明,并经乡镇人民政府确认。经推举产生的集体土地指界人不得再委托他人代理指界。鉴于我县未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登记则由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代为申请,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所有权主体)是村民小组、村、乡(镇)农民集体。
b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指界人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指界人为该国有土地使用者,国有土地使用者应由单位法人代表或户主自然人亲自指界,法人代表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自然人出具户主身份证明和户籍薄,若指定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须提交授权委托人和受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书及指界委托书。 (2)权属调查的原则
①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原则。土地权利归属的确定,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当前土地使用的实际状况。
②有利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土地确权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化解矛盾,解决争议。 (3)权属调查技术规定
①调查员根据审核过的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土地权属资料,并经相邻双方指界人共同指界确定界址点和界址线,并由调查人员将调查结果整理入库。
②对于下列情形,直接根据当事人提交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不需重新指界: a土地权利已经登记且权属界址没有发生变化的;
b当事人提交的使用集体土地的批准文件、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等材料中已经明确土地权属界址的、相邻宗地已经登记发证的;
c原来宗地边界已经经过指认,边界至今无变化的;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形成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中核定的权属界线,经复核无误的; e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双方有边界协议或正式文件,或者国有土地使用者已办结土地登记手续的。
③下列情形,进行了相应技术处理
a对于因依法征用、调整土地等引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已核定的土地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直接引用征用、调整土地的法定文件、图件,不再办理指界、签字手续。对于图上界线不明确或与实地不一致的,进行了补充调查,补办了必要手续。
28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b在界址调查过程中,对不易判读、容易产生错误的界址点进行了点位注记。
c对调查中发现的违法用地,及时报请国土局进行处理,对短时间内难以处理的,只进行登记,在备注栏内注明违法用地的内容。
d对于第二次土地调查时误将国有荒山、荒地、河流、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等权属性质划为集体所有的,本次依法确认国家所有权。
e对于第二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权属调查工作不到位、界址确认手续不完备的,按要求进行了补充土地权属调查和确认;
f对于第二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权属界线与实地不一致,原界址点设立不符要求或已发生变化的,重新进行了调查和指界确认。
d双方指界过程中,当没有法律依据证明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流等土地,都定性国有土地。 (4)权属调查的实施过程
① 发布集体土地确权总登记通告
在全县范围内张贴《**县人民政府集体土地确权总登记通告》,同时由乡镇人民政府及村委会配合调查人员以书面或登门形式通知本辖区内土地所有者及使用者,并自始自终配合做权属调查的宣传工作。
② 登记申请
权属调查开始前由调查人员将《指界通知书》发送给被调查单位,同时将《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指界委托书》一并送到、并填写存根,同时收集了如下证明材料:
a申请人身份证明:对于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是单位的,其身份证明包括:法人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是个人,其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或户口簿;对于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b土地权属权源资料:个人递交用地批准或报批手续,地上建筑产权证等;单位提交土地批准文件、图件、用地协议、地上附属物产权证明、法人登记执照及用地现状图等材料。对于提供不出土地所有权、所有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的,由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书面形式说明历史上用地情况及用地经过,主管部门证明,提交房屋所有权证(或购买协议),其用地界址线位置经四邻签章认可,按有关规定审核,作为权源资料,确定土地使用权。调查人员在接到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提供的材料后,认真审核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说明其原因,并限期补交所需材料。
③ 现场调查核实
现场调查时,调查人员携带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的申报材料、工作底图、定界工具同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及四邻的法人代表或所有权人、户主到现场,共同指界,法人代表不能出席的由委托人出席并出具法人代表委托书,所有权人、户主不能出席的,要求委托人出具法人代表委托书和身份证。
共用宗地由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共同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对于确有困难时,允许委托代表出席,出具法人代表委托书和身份证。
调查人员在实地对调查单位或用户的法人代表身份证明(无身份证明的,可由户籍证明代替),权属证明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进行了验证和审核,并将其复印材料归档。
④ 界址标志设置
现场指界界址确认后,在双方指界人均在场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对所认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置
29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界标,以防止权属调查、勘丈绘制宗地草图与地籍测量对界址点的判别差错,作为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等。
(5)违约缺席指界的处理
①对于一方无故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确定;双方违约出席指界,由调查员依据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将确定的结果以书面形式(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送达违约缺席者,要求对所定界有异议时,必须在15天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承担重新划界费用,逾期不于申请重新划界,已确定界自动生效。
②对于指界人出席指界,并认定界线但拒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按违约出席指界处理。对于用地单位法人或所有权人、户主长期不在本地的,调查时按四邻指界和调查员的经验进行确权,能联系上的,以挂号信形式将调查结果(复印件)寄给用地单位法人或所有权人、户主,要求必须在二个月内对调查结果给予答复,若对调查结果有异议,在此期限内必须到现场出席指界并办理有关手续,过期不办者,将视为认可,调查资料内保存挂号存根,作为依据。
③对于既不指界,又不按规定要求提供权源材料的单位或个人,由国土局发文限期申请登记并配合调查,逾期仍不配合者,除按违约缺席指界处理外,报领导小组同意后,通知地籍股停办相关用地手续,并依法处理。
④无法调查到用地单位法人或所有权人、户主通讯地址的,在地籍调查结束前,进行公告,在公告时间范围内提出异议的,可重新认界,过期的确认原调查结果。 (6)权属调查成果的检查整理
权属调查完成后,必须对权属调查成果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和分项处理,为地籍测量、建立信息库及今后的地籍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自检
一个地籍子区的权属调查完成后,权属调查人员及时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自检内容如下:
a.检查地籍要素属性数据录入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漏项; b.检查界址认定手续是否齐全有效;
c.检查宗地草图的绘制、注记内容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
自检过程中,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补办;符合要求的提交审核人员检查审核。 ②审核
审核人员对调查人员提交的调查成果要逐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与自检内容相同。检查合格的,审核人员在审核意见栏注明评语通过;不合格的,注明不符之处,返回交给调查人员补办。 ③调查资料的整理
经检查合格后,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写好资料说明,即本地籍子区宗地总数、界址点总数、权属、权源尚有争议的宗地等。最后移交给建库组进行权属信息录入。 (7)权属审核
我局所有权宗地权属审核遵循如下原则:
①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目前该农民集体实际使用的本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确定所有权。 ②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土地可以确定为农民集体所有 a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并颁发了土地所有证的土地;
30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b实施《六十条》时确定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c原属于国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经带地入社和实施《六十条》时固定为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
d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的,确定为现使用者所有。虽满二十年,但在二十年期满之前所有者曾向现使用者或有关部门提出归还的除外。
③凡是土地界线清楚,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没有打破小组之间界限的,所有权要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
④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要确认给该乡(镇)农民集体,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为行使;
⑤不能证明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或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应依法确认给村农民集体所有。对于已经打破了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界线的地区,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村农民集体;
⑥因移民安置、土地整治等情形,涉及土地所有权调整的,要在经农民集体协商同意,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确定土地所有权。
⑦农村中心村土地所有权界定
a中心村范围两个或两个以上村民小组的农民宅基地,如果经调换土地,且各组农民宅基地相对集中,之间界线清楚,土地所有权调查到组。
b中心村范围两个或两个以上村民小组交叉的农民宅基地,或农民公寓用地,组与组之间土地权属界线不清,无论土地是否经调换,此集体土地作为村农民集体所有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c如果中心村土地原来就为国有土地或乡(镇)农民集体土地则所有权不变。 ⑧并村联组集体土地所有者确定
a因“合村并组”导致行政村或村民小组区划调整的,土地所有权确权时不得改变各农民集体成员在合并前所享有的土地份额。
b并村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村干部人数,村与村整建制合并或打乱村建制合并,但并未打乱组建制,每个村民小组的土地权属界线并未打乱。因此,并村后的村作为农民集体调查。
c联组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组干部人数,将两个(含)以上村民小组联合成一个联组,原村民小组土地没有联合。因此,组农民集体按联组前的组农民集体调查,联组不作为农民集体调查。
⑨农村沟渠路土地所有权界定
a县级以上(含县级)公路用地属于国家所有,县级以上(含县级)水利部门直接管理的渠道等水利工程用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公路两侧保护用地和公路其他用地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未经征收的农民集体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
b乡(镇)修建并管理的沟渠路属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修建并管理的沟渠路属村农民集体所有。
c灌排渠沟一般包括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渠沟,农渠、农沟以下设毛渠、毛沟等临时灌溉渠及排水沟。干渠、干沟、支渠、支沟(大沟)应确认为国有;一般情况,斗渠、斗沟(中沟)宜确认为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农渠、农沟(小沟)宜确认为村农民集体所有;毛渠、毛沟所有权归属于附近农田的所有权(一般为组农民集体所有)。
d一般情况,组内沟渠路宜确认为组农民集体所有,跨组不跨村的沟渠路宜确认为村农民集
31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体所有,跨村不跨乡(镇)的沟渠路宜确认为乡(镇)农民集体所有,跨乡(镇)的沟渠路宜确认为国家所有。
e乡(镇)通向村的主要农村道路可为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其余农村道路归村农民集体和组农民集体所有。 (8)对于权属争议的调处
我县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情况复杂,多形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表现在国有林场与各农民集体及农民集体之间。因年代久远,书面证据缺失,知情人多已过世,现场勘查也难以取证。
我局处理权属争议的原则是:当权属存在争议时,采取协商、处理、搁置争议的原则予以调处。对权属界线不清、权属不明的土地所有权争议,我局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互谅互让、团结友善、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能够解决争议的,划定土地权属界线,认定土地所有权性质,确认土地归属,录入相关宗地属性信息;双方难以经协商、处理的土地权属争议,调查时可搁置争议。为了保证土地面积量算的不重不漏,划定工作界线,用于面积量算,该工作界线不作为今后确权、划定土地权属界线的依据。
潘俊峰局长对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非常重视,亲自带队深入各个乡镇调查了解。在保稳定的前提下,兼顾国家、集体双方的利益,参照历史变迁情况和现实使用情况,从实际出发,经过调处及双方权利人友好协商,争议宗地由670宗减少到179宗,争议面积由660平方公里减少到220平方公里。
我局已经建立了土地权属争议数据库,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后,土地权属纠纷调处还将作为我局重点工作继续开展。 (9)记事
我们要求作业队伍认真填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调查记录手簿》,每日记载权属调查、地籍测量以及指界人等信息。
2、地籍测量
(1)控制测量
①已有控制点资料的评价
本次图根平面控制,采用GPS测量手段,RTK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技术测定图根坐标,测量时将基准站设在已知点上,利用已有四等点进行点位较正,其坐标差最大△X2.1cm, △Y1.3cm 。测量时对部分一级导线点进行了检测,其平面位置△X为3.4cm,△Y为0.1cm。
观测图根导线时,对部分一级导线点点间边长进行了检测,其坐标反算值与测量值最大相差1.5cm,精度良好。
②控制网布设
测区图根控制主要是采用利用GPS测量手段,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测定。只有在试点村采用GPS-RTK和图根导线相结合的办法布设图根点,其目的主要是检测GPS-RTK施测图根点精度。
图根点是测定界址点、地形、地物各要素的依据,图根点的布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碎部测量的要求。
当测区四等点密度不能满足GPS-RTK加密图根点要求时,采用静态GPS测量手段加密了一级
32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导线点。在不同时间、不同工作区域,测区共加密一级网2个,二级网8个。
③一、二级点埋石
一、二级导线点位点的埋设在通视条件良好,易于利用和保存的地方,在埋石困难的沥青或水泥地面时打入刻有十字的钢桩代替标石,标石、钢桩规格如下:
a建筑物顶上设置标石,标石和建筑物顶面牢固连接。
图27 建筑物上控制点标石设置
b坚硬地面设金属钢钉标桩,钉帽为Φ80mm球缺形,中间圆孔为点位标志。钢钉为Φ25mm螺纹钢,长240mm。加工时钉帽和钢钉满焊并垂直,钉桩时要求钉帽卧入地面,帽顶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
图28 坚硬地面设金属钢钉标桩
(2)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图根高程控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技术,高程线路与一级、二级图根平面导线点重合,其技术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执行。 (3)测定界址点
①解析法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是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界址点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33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界址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cm) 级别 中误差 一 二 三 ±5.0 ±7.5 ±10.0 允许误差 ±5.0 ±15.0 ±20.0 注1:土地使用权明显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一级,隐藏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二级。 注2:土地所有权界址点可选择一、二、三级精度。 表7 解析界址点精度指标
②图解法
图解法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图解界址点坐标不能用于放样确定实地界址点的精确位置,界址点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1 2 3 项目 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 界址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 界址点相对于临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 图上中误差(m) ±0.3 ±0.3 ±0.3 图上允许误差(m) ±0.6 ±0.6 ±0.6 表8 图解界址点精度指标
③我局工作方法
在集体土地确权地籍调查工作中,我们对界址点和界址线的采取以图解法为主,解析法为辅的工作方式,大大节省了地籍测量时间。数据库中我们保留界址点16180个,而实际工作中测定的界址点远不止这个数目。
三、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数据库建设
(一)数据采集的一般问题
1、必备软件
(1)内蒙古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强制使用内蒙古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工作平台,信息系统的使用应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从数据准备、工作底图的制作、后续的数据入库、编辑、面积计算和统计、成果输出等。通过软件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规范,确保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保证各环节衔接时数据检查的可行性。
(2)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2、电子数据管理
各种资料是以电子文档形式在计算机硬盘中存储,建立严密的计算机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办法,若一旦发生意外,出现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从一开始就给予高度的重视。
每天进行数据成果或数据图形备份工作、计算机的安全工作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定
34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期进行垃圾数据的清理工作。
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存放,做到数据容易查询、维护和更新。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
农村土地确权调查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
标准分幅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5 000、1:10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 (4)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km2)和亩。
4、数据采集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已有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果 (2)外业调查时应实地逐图斑调查
(3)权属界线应认定合法、位置准确、表示规范 (4)图、数、实地三者应一致
(二)土地确权数据采集库的建立
利用国图公司已经建好的采集数据库范例,打开后另存到一个指定的位置。另存后利用
Catalog应用程序,打开数据库在数据集上右键属性窗口,重新导入待处理**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数据库空间参考。
图29 创建完成的**县集体土地确权采集数据库样式
(三)建立要素集
建立要素集,命名为nmg150424,并导入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地理数据集空间参考,如下图:
35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30 建立要素集
图31 导入参考坐标系统
36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32 导入参考坐标系统
图33 建成标准要素集
(四)建立要素
1、建要素
右键建立要素。步骤如下:
图34 建立要素
37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35 建立要素QSZD
2、导入属性值
导入或添加属性值
图36 建立要素QSZD导入二调ZD属性值
38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37 导入属性值
图38 继续建立要素JZX
39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39 建立要素JZX并加入(导入)属性
3、建成要素
分别建立DJQ、DJZQ、QSZD、JZD、JZX、LSD、LSX、LSM、XZQ、XZQJX、KCDJ、QSZD_QLR、QSZD_ZCDJ、QSZD_TXQLDJ、QSZD_QSLYZM、QSZD_QSDC、QSZD_SQDJ等满足自治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农村地籍子系统及发证系统的要素。
(五)数据要素采集
1、数据矢量化
应用ArcMap应用程序,加载土地确权采集数据库各图层及最新栅格影像数据,根据外业工作底图标绘的权属界线等信息,通过矢量化到土地确权采集数据库内。
土地确权数据采集库按乡镇进行处理,一个乡镇一个采集数据库。
2、数据要素采集并赋属性
相关要素属性可导入**县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及汇交后的土地确权数据库相应属性值,具体属性值填写要求参考附表。
参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记录手簿,矢量化调查底图上的权属界线、地类图斑界线和线状地物等。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2mm。
(1)界址点采集要求
①界址点为土地权属界址线的转折点,原则上采用全解析法采集。鉴于我县实际,实际工作中对工作底图和栅格影像数据中容易判读的采用图解法采集,量算界址点坐标,界址点点间距用
40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坐标反算求得,以直线距离表示;不易判读的,实地经双方指界人指界,采用RTK实测,将获得的80坐标解析数据标注于栅格影像图上,并作相应技术处理,保留原实测数据存档备查。
②两个以上权属界线的交叉点、明显地物、地类界线与宗地界址线交叉点必须在工作底图上标注界址点,并作界址点注记。
③重要的界址点应设置界桩,并在土地权属调查表中记录标志类型和界址注记。
④界址点预编号,在地籍子区内,按顺时针方向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确保地籍子区内无重复。 ⑤精度指标:图解法测定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图上不得大于±0.8mm;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点位中误差±10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20cm。
⑥在界址点采集过程需要同时录入界址点的属性(属性表名:JZD) 序号 1 2 3 4 5 6 字段名称 标识码 要素代码 界址点号 界标类型 界址点类型 界址点说明 字段代码 BSM YSDM JZDH JBLX JZDLX JZDSM 字段类型 Int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字段长度 10 10 10 2 2 200 小数位数 值域 >0 见表 非空 见表 见表 约束条件 M M M M M O 备注 见附表9 见附表1 见附表2 表9 界址点属性结构
(2)界址线采集要求:
界址线为宗地的边界线,原则上是根据双方指界人的描述而确定走向的二个界址点之间的证明权属界线的连线。权属调查时应对权属界线走向作文字注记。在界址线采集过程需要同时录入界址线的属性:(属性表名:ZDJZX)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Int Char Float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Varbin Char Varbin 字段长度 10 10 15 6 6 1 1 200 19 19 小数位数 2 值域 约束条件 M M M M M M M C C C C 备注 标识码 要素代码 界址线长度 界线性质 界线类型 界址线类别 界址线位置 界址线说明 权属界线协议书编号 权属界线协议书 权属争议原由书编号 权属争议原由书 BSM YSDM JZXCD JXXZ JXLX JZXLB JZXWZ JZXSM QSJXXYSBH QSJXXYS QSZYYYSBH QSZYYYS >0 见表 >0 见表 见表 见表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见附表9 单位:米 见附表3 见附表 见附表4 见附表5 见本表注 见本表注 见本表注 见本表注 注: 本表9、10和11、12两组字段,其中一组字段的值为必填。 表10 界址线属性结构
(3)宗地属性录入
在进行数据矢量化的过程中,由界址线并不能完全确定,所以许多时候宗地是无法构面的。所以可以在宗地图层上随便绘制一个小面,以示宗地的临时区域,便于录入宗地属性,在后期宗地图形确定了,再将属性移植过来即可。(属性表名:QSZD)
41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序号 1 2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Int Char 字段长度 10 10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M M 填写方式 导出VCT时系统自动赋值 【要素代码赋值】 预编地籍号在地籍子区内不重复 表(3-9)对应 填写要求 见附表9 见本表注1 (1)要保证宗地的属性结构正确 (2)保证行政区代码及权属类型有值且正确 (3)各项编码符合要求 标识码 要素代码 BSM YSDM >0 见表1 3 地籍号 DJH Char 19 非空 M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地籍区编号 宗地东至 宗地南至 宗地西至 宗地北至 土地所有者名称 土地使用者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权属单位代码 宗地座落 坐落单位代码 权属性质 土地所有权类型 使用权类型 权属类型 土地用途 实测面积 DJQBH ZDSZ ZDNZ ZDXZ ZDBZ TDSYZMC TDSYZMC ZZJGDM QSDWDM ZDZL ZLDWDM QSXZ TDSYQLX SYQLX QSLX TDYT SCMJ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Float 12 15 15 15 15 30 30 15 19 16 19 2 2 2 2 4 15 2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见表3注3 见表3注3 见附表 见附表 见附表 见附表 见本表注2 >0 M M M M M O M M M M O O M O M ★ ★ ★ ★ ★ 单位:平方米 21 扣除面积 KCMJ Float 15 2 >0 M 单位:平方米 22 发证面积 FZMJ Float 15 2 >0 O 单位:平方米 1:地籍号为19位数字顺序码,组成包括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数字顺序码,街道|乡(镇)行政区划代码(地籍区)为3位数字顺序码,街坊|村(地籍子区)为3位数字顺序码,宗地权属类型为2位英文字母(见附表8),宗地号为5位数字顺序码(详细内容参见宗地编码规则)。 2:土地用途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执行,填写本宗地内主要用途的二级类编码; 3:宗地的权利人、权属来源证明、权属调查、注册登记、他项权利等信息用扩展属性表描述,其扩展属性表结构描述表见表(4-9);扩展属性表的标识码应于本表中对应的标识码保持完全一致,如:某一宗地的标识码为“1001”,则其对应的所有扩展属性表中的标识码也必须为“1001”。 4:本表★为必填字段。 表11 宗地属性结构
(4)权利人属性结构录入 (属性表名:ZD_QLR)
序号 1 2 3 4 5 6 字段名称 标识码 地籍号 土地证号 权利人名称 权利人证件类型 权利人证件号 字段代码 BSM DJH TDZH QLRMC QLRZJLX QLRZJH 字段类型 Int Char Char Char Int Char 字段长度 10 19 50 100 2 20 小数位数 值域 >0 非空 非空 非空 见表32 非空 约束条件 M M O M M M 备注 见表3注3 表3-9对应 表3-9对应 42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注 法人代表姓名 法人代表证件类型 法人代表证件号 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法人代表电话号码 代理人姓名 代理人证件类型 代理人证件号 代理人身份证明书 代理人电话号码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FRDBXM FRDBZJLX FRDBZJH FRDBSFZMS FRDBDHHM DLRXM DLRZJLX DLRZJH DLRSFZMS DLRDHHM Char Char Char Varbin Char Char Char Char Varbin Char 50 2 30 15 50 1 20 15 非空 见表32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见表32 非空 非空 非空 M M M M O O O O O O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表12 权利人属性结构
(5)权属来源证明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QSLYZM)
序号 1 2 3 4 5 6 7 字段名称 标识码 地籍号 土地证号 权属证明文件类型 权属证明文件编号 权属证明文件日期 权属来源证明 字段代码 BSM DJH TDZH QSZMWJLX QSZMWJBH QSZMWJRQ QSLYZM 字段类型 Int Char Char Char Char Date Varbin 字段长度 10 19 50 100 50 10 小数位数 值域 >0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YYYYMMDD 非空 约束条件 M M O O O O M 备注 见表3注3 表3-9对应 影像文件 表13 权属来源证明扩展属性
(6)申请登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SQDJ)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2 3 4 5 6 7 8 标识码 地籍号 土地证号 申请书编号 申请书 收件人 收件日期 收件单 BSM DJH TDZH SQSBH SQS SJR SJRQ SJD Int Char Char Char Varbin Char Date Varbin 10 19 50 50 50 10 >0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YYYYMMDD 非空 M M O M M M M M 见表3注3 表3-9对应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表14 申请登记扩展属性填写要求
(7)权属调查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QSDC)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字段名称 标识码 地籍号 调查表号 指界委托书 预编地籍号 说明 权属调查记事 调查员 字段代码 BSM DJH DCBH ZJWTS YBDJH SM QSDCJS DCY 字段类型 Int Char Char Varbin Char Char Char Char 字段长度 10 19 50 19 200 600 50 小数位数 值域 >0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约束条件 M M M M O O M M 备注 见表3注3 表3-9对应 影像文件 43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字段名称 调查日期 宗地草图 界址标示 地籍勘丈记事 勘丈员 勘丈日期 调查审核意见 调查审核人 调查审核日期 字段代码 DCRQ ZDCT JZBS DJKZJS KZY KZRQ DCSHYJ DCSHR DCSHRQ 字段类型 Date Varbin Varbin Char Char Date Varbin Char Date 字段长度 10 300 50 10 50 10 小数位数 值域 YYYYMMDD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YYYYMMDD 非空 非空 YYYYMMDD 约束条件 M M M M M M M M M 备注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注 表15 权属调查扩展属性填写要求
(8)权属审批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QSSP)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0 非空 >0 >0 >0 >0 非空 非空 非空 YYYYMMDD 非空 非空 YYYYMMDD YYYYMMDD 非空 非空 非空 YYYYMMDD 非空 约束条件 M M M M O O M M M M M M M O O M M M O 备注 见表3注3 表3-9对应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标识码 BSM Int 10 地籍号 DJH Char 19 使用权面积 SYQMJ Float 16 2 独用面积 DYMJ Float 16 2 共用面积 GYMJ Float 16 2 分摊面积 FTMJ Float 16 2 审批表号 SPBH Char 50 初审意见 CSYJ Varbin 审查人 SCR Char 50 审查日期 SCRQ Date 10 审核意见 SHYJ Char 200 审核人 SHR Char 50 审核日期 SHRQ Date 10 公告日期 GGRQ Date 10 公告结果 GGJG Varbin 批准意见 PZYJ Varbin 审批人 SPR Char 50 批准日期 PZRQ Date 10 领导批示 LDPS Varbin 注: 若本宗地属变更登记,则需要填写原土地证号。 表16 权属审批扩展属性填写要求
(9)注册登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ZCDJ)
序号 1 2 3 4 5 6 字段名称 标识码 地籍号 登记卡编号 登记日期 登记记事 登记卡经办人 字段代码 BSM DJH DJKBH DJRQ DJJS DJKJBR 字段类型 Int Char Char Date Char Char 字段长度 10 19 50 10 200 50 小数位数 值域 >0 非空 非空 YYYYMMDD 非空 非空 约束条件 M M M M O M 备注 见表3注3 表3-9对应 44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序号 7 8 9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50 50 50 小数位数 值域 非空 非空 非空 约束条件 M M O 备注 见本表注 登记卡审核人 DJKSHR Char 土地证号 TDZH Char 归户卡号 GHKH Char 注: 填写新颁发的土地证号。 表17 注册登记扩展属性填写要求
(10)地籍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DJQ)
字段类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型 1 2 3 4 5 6 标识码 要素代码 地籍区代码 地籍区名称 控制面积 计算面积 BSM YSDM DJQDM DJQMC KZMJ JSMJ Int Char Char Char Float Float 长度 10 10 9 15 15 15 数 2 2 >0 见附表9 见GB/T2260 见GB/T2260 >0 >0 字段小数位值域 条件 M M M M M O 见本表注1 单位:平方米 单位:平方米 见本表注2 约束备注 1:地籍区代码在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扩展到行政乡镇级,即: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乡级代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 2260中的6位数字码,乡镇级码为3位数字码。 2:指地籍区界线坐标计算的椭球面积。本标准中所有面积字段如无特别说明,均指椭球面积。 表18 地籍区属性填写说明
(11)地籍子区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DJZQ)
字段类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型 1 2 3 4 5 6 7 8 标识码 要素代码 地籍区代码 地籍区名称 地籍子区代码 地籍子区名称 控制面积 计算面积 BSM YSDM DJQDM DJQMC DJZQDM DJZQMC KZMJ JSMJ Int Char Char Char Char Char Float Float 长度 10 10 9 15 12 15 15 15 位数 2 2 >0 见附表9 参考GB/T2260 参考GB/T2260 参考GB/T2260 参考GB/T2260 >0 >0 字段小数值域 条件 M M M M M M M O 见本表注1 单位:平方米 单位:平方米 见本表注2 约束备注 1:地籍子区代码参考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扩展到行政村级,即: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乡级代码+村级代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 2260中的6位数字码,乡镇级码为3位数字码,村级为3位数字码。三者组合即为地籍子区代码; 2:指地籍子区界线坐标计算的椭球面积。本标准中所有面积字段如无特别说明,均指椭球面积。 表19 地籍子区属性填写说明
45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3、数据检核与入库
(1)“飞地”及“插花地”属性录入
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实地会被其它权属主体的土地分隔(如国有交通用地、水域等)。我局按上级规定,不同所有权的集体土地,除权利人达成“共有”协议外,不得人为地组合在同一宗地内。不论跨行政区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还是同一地籍子区内不同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在属性录入时,土地坐落按实际坐落单位填写,土地所有者按实际所有者填写,即取消“飞地”及“插花地”概念。
(2)确定地籍区及及地籍子区范围
按照上级技术要求,本次地籍区及地籍子区界线不套合行政区界线,我局按技术规程从新确定了地籍区及地籍子区界线,由此而引起的面积调整准备时机成熟时进行变更。 (3)拓扑关系构建
检查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拓扑处理,建立拓扑结构。 (4)属性数据采集
按规定的数据结构输入属性数据,并进行校验和逻辑错误检查。 (5)分幅数据接边
分幅采集的矢量数据,图廓线两侧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0.6mm、不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2.0mm时,可直接按照影像接边;否则应实地核实后接边。接边后图廓线两侧相同要素的图形、属性数据应保持一致。
检查数据完整性、准确性、逻辑一致性,以及数据分层和文件命名的规范性等,满足要求的导入数据库。
(六)外业调查成果提交
外业调查完成后,需提交如下标准格式数据库,由南京国土信息有限公司负责建库处理,生成内蒙古农村土地调查管理信息系统标准数据库。
46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图40 外业调查成果提交目录树
(七)自动生成相关成果
1、地籍调查表打印与签字
在外业权属调查时,将调查表主表内基本信息、界址点点位说明、界址线走向说明调查清楚并并录入到相关要素属性信息内,建库完成后利用地籍管理软件输出地籍调查表,由专门人员到村委会召集有关指界人及负责人手工签字盖章。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地籍调查表打印模板内宗地四至及界址签章表均对应宗地编码,工作很不便利,我局及时联系国图公司修改模版,使地籍调查表内宗地四至对应权利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生成权属界线公告图
数据库初步建成后,在权属审核的基础上,对无争议的集体所有权宗地按地籍子区打印带影像的权属界线公告图,公告图加载地类界线、权属界线、权属界线号、界址点、权利人名称及宗地号信息。由系统生成权属宗地地类面积分类表、权属宗地面积表、权属宗地四至及界址线走向说明信息。以上信息连同权属审核结果一并按土地登记发证要求予以公示。
3、生成界址点成果表
由系统自动生成2份宗地界址点成果表,一份装入地籍调查表,一份集中存档。
4、生成宗地图
由系统按宗地生成带影像的宗地图2份,一份装入档案,一份粘贴在土地证上。宗地图加载权利人名称、地籍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号、界址线长度及宗地四至信息,宗地图标注标准比例尺,不标注坐标信息,不加图框。
47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5、生成地籍图
地籍图按权属单位加载影像及图框彩色打印,同时加载界址线、线状地物权利人名称、地籍号、地类界线、地类代码、地类编号界址点号等信息。
6、相关面积统计计算
按照数据库成果要求综合统计并打印各类面积统计数据。
四、土地登记发证
(一)土地登记申请
1、《土地登记申请书》以宗地为单位由系统自动生成后,交由指界人代表土地所有权人提出土地登记申请。为体现村民小组、村、乡(镇)农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地位,土地所有者一栏按权属调查情况填写“**组、村、乡(镇)农民集体”名称。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盖村民委员会公章;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委会法人代表申请,加盖村民委员会公章;;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土地登记申请。一个土地所有者拥有两宗以上土地的,按宗地分别申请登记。
2、利用扫描仪等设备将权利人身份证明及签完字的土地登记申请书等文件制成电子数据,同时建立对应链接。
(二)权属公告和登记发证
1、土地权属审核公告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及地籍调查成果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登记要求的,将系统自动生成的权属界线走向、权属宗地面积、权属分类面积、权属公告图及权属审核结果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固定场所(当地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所在地)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为30日。对于土地权属争议尚未解决的,不予公告。
2、土地登记审批及注册登记
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将权属审核结果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国土局以网络化办公形式会签审批,由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自动以宗地为单位打印《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卡,土地登记卡续表,按权利人出具土地归户卡,按所有权人为单位制作《集体土地所有证》。
3、发证
以所有权人为单位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所有证》发放到每一个集体土地所有权组织。
48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五、提交的成果
1. 技术设计书1式5份;
2. 地籍草图(地籍子区工作图)1套; 3. 地籍调查表及相关资料1套;
4. 四等GPS控制网观测记录手簿1套; 5. 四等GPS控制网平差计算成果报告1套;
6.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观测记录手簿1套; 7.一、二导线和图根导线平差计算成果报告各1套; 8.控制点点之记(含四等点及一、二级导线点)1套; 9.控制点网图(含四等点及一、二级导线点)1幅;
10.控制点成果表(含四等点及一、二级导线点、图根点)1套; 11.宗地界址点坐标及面积表2套(装入每宗调查表资料袋内); 12.1:10000分幅地籍图2套(用绘图仪喷绘); 13.宗地图2套;
14.地籍子区地籍图2套; 15.地籍图分幅结合表2幅;
16.以地籍子区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2套; 17.分类面积统计表2套;
18.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分布示意图2幅; 19.界址线检查资料2套; 20.界址点检查资料2套; 21.仪器检验鉴定资料2套;
22.**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调查数据库; 23.**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 24.地籍调查技术总结1式5份; 25.地籍调查工作报告1式5份; 26.检查验收报告1式5份; 27.数据光盘2套;
28.成果资料清单2套。
六、取得的经验
1、采用图解法进行界址调查,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作业工效,降低了劳动强度。
2、GPS、GIS、RS技术在本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ArcGIS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利用为本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3、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懂得测绘基础知识、有责任心和有数据库建设经验的专业队伍,保证了权属调查的质量和地籍调查的现实性和准确性。
4、地籍调查工作将界址点的实地设置、土地权属权源资料的认定、纠纷的调处、地籍测量等地籍调查工作与数据建库有机结合,有效保证了权属调查与测量的连惯和一致性,避免了权属调
49
**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报告 查与地籍测量成果质量不一致,工作前后衔接难度大等弊端。
七、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议
(一)地籍要素的测量
本次确权界址点只有平面坐标,地势高低无法反映,对于今后土地开发、土地评估及合理利用土地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建议在今后地籍测量中,把高程也看作是一个重要要素。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本次确权调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复核,有很多土地现状与二次调查成果不符,能否简化变更调查程序,放宽时间要求,及时对问题地类进行变更,确保土地利用现状的现势性。
(三)数据建库应加强质量管理
数据库内要素属性设计虽设置了登记发证关联字段,但这些字段却没有必填的限制要求,导致一些字段为空,建议使用权发证建库将这些关联字段设置为必填,以保证登记发证各项要求。
(四)权衡地籍管理信息化与纸质档案的轻重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加强,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即将实现无纸化。虽然纸质档案很重要,但查阅费时费力,制作时又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土地登记工作中除申请人身份信息、申请书签字盖章、权属证明材料等不能由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外,其余各类登记资料全部由系统自动生成。纸质档案不合格,证明数据库没有达到发证标准。因此,土地登记工作中应加强数据库数据录入质量检核工作,同时注重纸质档案的电子化,从而实现真正的国土资源信息化。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