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章节名称 第 十三 周 第 一 次课 备 注 第八单元 故园情深 季羡林《二月兰》 教学 时数 2 授课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形式 教1、了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 学 2、理解季羡林先生独特的人生经验; 目 3、了解把握《二月兰》的写作背景; 的及 4、理解掌握《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要求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时间分配 1分 1分 86分 1分 1分
教 学 1、季羡林大师的生平经历及创作; 重 2、《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点 与 难 《二月兰》以花喻女性的象征手法及其深刻内蕴 点 讨论 练习 作业 教 学 手 段 多媒体 讲练结合、互动讨论 季先生在本文中对亲人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人生意义? 阅读季羡林生平事迹及作品,体悟人生百味。 1、《大学语文》教学用书,周圣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第1版 参 2、 考 http://news.china.com/zhcn/jixianlin/11076896/20090711/15557441.html 资 3、 料 http://culture.ifeng.com/special/jixianlinbingshi/news/200907/0711 7299 1244855.shtml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八单元 故园情深
季羡林《二月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国宝级大师季羡林先生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
2、理解季羡林先生独特的人生经验; 3、了解把握《二月兰》的写作背景;
4、理解掌握《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季羡林大师的生平经历及创作;
2、《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难点: 《二月兰》以花喻女性的象征手法及其深刻内蕴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声情并茂体验式朗读文本 【教学内容】
1、季羡林先生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
2、与创作《二月兰》紧密相关的“悲欢交织观”、“亲情至上观”等独特
的人生经验;
3、《二月兰》象征手法的运用及深刻内涵;
4、《二月兰》反复、拟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艺术特色。 主要教学内容:
2009年7月11日,国宝级大师季羡林先生逝世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二
月兰》,我感觉并不只是学习一篇文章而已,我所要带给大家的是季羡林大师的生平逸事,以及从这些逸事中可以管窥到的一代大师的风范和人格。希望本次课程的讲授能够得到这样的效果——每个同学的心灵都得到一次洗礼;每个同学都获得一份教益,也许可以成为终生难忘的一次体会。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平
季羡林(1911—2009.7.11),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
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 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温家宝探望季羡林大师(八次看望)
2007年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95周岁生日表示祝贺。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徐京跃)“季老,我看您来了。”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6日,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温家宝说:“您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非常精神。您现在是红衣少年。”顿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房间里气氛显得轻松而热烈。
2003年、2005年,温家宝曾两次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我刚刚看过您写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有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
季羡林感慨地说:“我的一生大起大落。”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温家宝说:“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我们要坚持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
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温家宝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
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季羡林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要注意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 温家宝说:“中国要受到世界的尊重,第一要靠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幸福;第二要靠国民素质、民主与法制、精神文明、道德力量。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
温家宝举例说:“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解放。我们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说:“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已近10时。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季羡林切分生日蛋糕,请总理和大家一起分享。
温家宝起身告辞时说:“我对您的生日记得特别清楚。您在书上写道: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临别时,温家宝紧紧握住季羡林的手,久久不愿离去。 国学大师季羡林逸事
2007年11月7日,林青霞借来内地参加“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之机,看望了季羡林老人。同行的翻译家金圣华透露,林青霞息影后十分低调,平常在香港家里静心看书、画画、练书法,近来也提笔写写文章。当林青霞与季老握手时,有人对季老说:“您知道吗?她就是台湾的影星林青霞。”季老笑答:“全世界都知道。”林青霞特意赠送季老在香港购买的一条米色羊毛围巾,并亲手围上。随后,林青霞向季老讨教了读书、修身的方法,季老还为林青霞解答了什么是“良知”、“良能”。
故园情深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家乡行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他90岁的生日时,回到了家乡山东临清,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人士近300人参加了祝寿活动。面对家乡亲人,季羡林先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抒发了对国家、对故乡美好的祝福。 面对后生两次欲落泪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官庄,1917年6岁时赴济南求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46年从德国学成回国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创办了东语系。作为世界上极少数精通梵巴语、吐火罗语的学者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虽然他大半生都生活在外面的世界,但在内心深处对家乡永远保留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依恋。
在官庄,季先生还有几个亲属,都是他的晚辈。他们搀扶着老人步入老屋,在季先生的提议下,他与几位亲属共同祭拜祖先。季先生对母亲怀有深切的思念,6岁离别母亲,8年后回家,母亲已离开人世,从此再无缘相见。
在一篇散文中他引用“子欲孝而亲不在”,表达了缠绕自己终生的切肤之痛。而对家乡,季羡林先生的眷恋之情也溢于言表。他深情地回忆说:“早年我考上清华,家庭很困难,清平县(当时临清称清平)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补助150元钱,没有那150元,我很难上完清华,对家乡我永远心存感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多年来,季先生心系故土,为家乡孩子捐赠了数千册图书,并设立了奖学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盼望家乡多出人才。家乡人对季先生同样充满感激之情。季先生喜欢孩子,面对淳朴的农家孩子一口一个“老爷爷”、“太爷爷”,那一刻,季先生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我是一个农民,最欣赏的品质是忠诚”
季羡林先生以其谦逊朴实的人格魅力,赢得世人仰慕。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始终以身为一个农民而自豪。他说:“今天这么多人为我举办生日庆祝活动,我非常激动,但我感到最大的是惭愧。我感觉自己这个人并不是那么了不起,我是一个十分平常的人,从来没有什么大志,今天虽然做了一些事情,但离国家、离父老乡亲对我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我感到很惭愧。” 季先生说,他是农民出身,对庄稼、对下雨十分感兴趣。他说,坐火车来临清,一路上从河北看到山东,看到庄稼不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季羡林先生在十年浩劫期间,冒着危险翻译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成为
世界翻译史上的一件盛事,而他在学术上的真正冲刺却是在70岁之后。多年来的积累、学贯中西的文化素养让他厚积薄发,才思泉涌。近年来,季羡林先生主编了《传世藏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出版了二十四卷本的《季羡林文集》等。季羡林先生说,他做学问就像是农民耕作,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而连续写出700多万字的著作,也的确创造出了学术界的奇迹。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晓棠专程携新片《芬芳誓言》来临清为季羡林先生祝寿,老人看后深有感触。他说,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之处,概括起来就是:忠诚。电影《芬芳誓言》中主人公有句话说得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忠诚。“我之所以有可能做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因为我这一辈子都忠诚于我们的祖国、忠诚于我们的山东、忠诚于我们家乡临清。”
活到老学到老,季羡林先生的目标是活到120岁。季羡林先生思维敏捷、身体很好,许多人打听他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有一个三不主义,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他说,所谓“不锻炼”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除了锻炼外什么也不做。人还是应当多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让思维永远不僵化。
季羡林先生功成名就,是不是就此开始颐养天年了呢?季羡林先生说:“大家出于对我关心,感觉90岁年纪已经很老了。但现在中国人的寿命比从前已经增加了一倍,我的计算是,70岁算中年,90岁算老年。这么算的话,我不过初入老境。我感觉活到95岁不成问题,99岁的百寿也不成问题,再进一步,108岁我看也不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在北京的时候,我常和老朋友臧克家在一起。最近见他,他说要活到120岁,我说,我要是活到120岁,你就是126岁。他比我还大6岁。我们两个商量好了:目标是活到120岁。”
季羡林先生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寿命延长是好事,但应该怎么个活法?他现在仍然可以每天工作8小时。他有一句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只要活一天,就应该干一天工作,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为人第一,学问第二”
近年来,出于利益驱使,许多盗版商大肆盗印名家著作。季羡林先生的很多著作也成为盗版商瞄准的目标。说到盗版这个话题,老人一向慈祥的脸上露出几分凝重。他说:“市场上盗我的书的太多。有人给我做过一个大体统计,市场上
我的盗版书大约有100万册,主要是散文。这不光侵害了作者的劳动成果,也损害了读者合法利益。读者要睁大慧眼,辨清真伪,不要给盗版书商任何可乘之机。”
季先生研究了一辈子东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他认为,东方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更符合世界发展方向。他自豪地说,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纪,申奥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季先生说,他自己终生从事教育,没干别的事情。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中国第一个提倡的就是“为人”,为人第一。所谓“道德文章”,当然要先讲道德,然后讲文章,这是基础。为人第一,学问第二。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要做好这篇“道德文章”,把“忠诚”的道德核心发扬光大。 六岁离家去求学
六岁以前,季羡林先生有一个老师马景恭先生。他究竟教了季羡林先生些什么,现在完全忘掉了。六岁离家,季羡林先生到济南去投奔叔父。他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到济南去谋生的。从那时起,季羡林先生才算开始上学,曾在私塾里念过一些时候,念的不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之类,以后接着上小学。
季羡林先生在新育小学考过甲等第三名、乙等第一名,不是拔尖的学生,也不怎样努力念书。三年高小,平平常常。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季羡林先生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季羡林先生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学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学了一点语法、一些单词而已。季羡林先生万万没有想到,就由于这一点英语知识,他在报考中学时沾了半年光。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季羡林先生当时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是报了很差的正谊中学。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季羡林先生翻译出来了,只是为了不知道“已经”这个词儿的英文译法而苦恼了很长时间。结果他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
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季羡林先生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一下课,他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他的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季羡林先生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叔父并没有受过什么
系统教育,但是他绝顶聪明,完全靠自学,经史子集都读了不少,能诗,善书,还能刻图章。他没有男孩子,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季羡林先生身上。
季羡林先生说:“我今天勉强学得了一些东西,都出于他之赐,我永远不会忘掉。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晚十点钟才回家。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八年。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负担;但也不了解其深远意义,依然顽皮如故,摸鱼钓虾而已。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这一点不管多么单薄的基础不是那时打下的吗?”
初中毕业以后,季羡林在正谊念了半年高中。一九二六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他提倡读经。教国文的老师是王崑玉先生,是一位桐城派的古文作家,有自己的文集,后来到山东大学去当讲师了。他对季羡林的影响极大。季羡林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读〈徐文长传〉书后》,受到他的高度赞扬,批语是“亦简劲,亦畅达”。季羡林在吃惊之余,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弄到了《韩昌黎集》、《柳宗元集》,以及欧阳修、三苏等的文集,想认真钻研一番。
一九二九年,季羡林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学习了一年,这在季羡林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国文方面,这里有几个全国闻名的作家:胡也频、董秋芳、夏莱蒂、董每戡等等。 灵感来自勤奋
一九三0年,季羡林高中毕业,到北平来考大学。当时考一个名牌大学,十分困难,录取的百分比很低。为了得到更多的录取机会,季羡林那八十多位同班毕业生,每人几乎都报七八个大学。季羡林却只报了北大和清华,结果两个大学都考上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季羡林选了清华,因为,季羡林想,清华出国机会多,他的专修方向是德文。
在所有的课程中,季羡林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季羡林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季羡林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一九二四年,季羡林清华毕业。母校山东济南高中的校长宋还吾先生邀季羡林回母校任国文教员。教了一年书,到了一九三五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季羡林报名应考,被录取。一九三五年深秋,季羡林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始了国外的学习生活。从一九三七年起,季羡林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季羡林的留学生活结束时三十五岁。
一九四六年秋天,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从那时到现在,季羡林一直没有离开北大过。
季羡林说,他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季羡林也有“第×职业”
季羡林作为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是语言文学,他不喜欢义理,所以写的哲学文章很少。但到晚年,却又一反常态,大谈起“天人合一”的玄学来。文章一经发表,便语惊四座,颇有影响。他还谈起了另一种哲学———消费哲学,也引起轩然大波。
消费与经济基础有关。季羡林的经济基础如何呢?从账面上来看,季羡林的工资是北大教师中最高的,因为他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确定的“老一级”教授。但他每月的工资,经过七折八扣,领到手以后,平均约700到800元钱。这些钱,他要给小保姆张淑贞一半,除了她的工资,她还有一个男孩,在北大二附中上学,学费、杂费、生活费全部由季羡林负担。这样一来,他再交完房费、天然气费、电费、电话费等,实际上拿到手的也只有300元左右了。用它来支付全家的生活费,怎么会够呢?
这里就有了一个对比: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被定为一级教授,在六类工资地区的北京,每月拿的工资是345元,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的院士)每月津贴100元。这是一个“不菲”的工资数目。因为当时物价奇低,去莫斯科餐厅吃饭,一顿大约1.5元到2元,汤菜俱全,还有黄油面包,外加啤酒一杯。如果吃烤鸭,六七元钱足矣,还能吃只挺大的。这样的物价,有每月450元的固定工资,简直是“阔死了”。而如今,他是全国最有资格的“老一级”教授了,因为比他资格更老的陈岱孙老教授已经去世。
而他的全月基本工资加各种补贴,也就一千二三百元钱,这就是他每月实际上留在手里只有300多元钱的原因。
这样的老教授,工资这样低,怎么维持生活?老先生笑笑说:“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是提高的话,也绝没有降低。”人们问难道你有点金术吗?他回答说,非也。季羡林道出的奥秘是:20世纪50年代大学教师主要靠工资生活,不懂什么“第二职业”,也不允许有“第二职业”。而今天却大改其道,学校里也有种种形式的“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季羡林也有了“第×职业”,就是“爬格子”。他爬了60多年格子,名气大,稿费多,时不时地就收到稿费。这样,他手头虽只剩300元的工资,却从来不感到拮据,原因就是有源源不断的稿费做后备军。 50年前的雨衣仍在穿
手头虽然有钱,但季羡林在生活上却向来没有太高的追求。对吃,一如既往,从来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早晨仍然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他从来不让家人或保姆陪他4时起床,为他做早饭,所以早餐是几十年的“一贯制”,从来不变化。午晚两餐,素菜为多,很少吃肉。饮食如此简单,他全家的伙食费不过500元多一点。
至于穿,季羡林简直是个清教徒。他的衣服多是穿过十年八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有一件雨衣,是他在1946年从德国回到上海时买的,至今仍在穿。有一天,一位专家说,你的这件雨衣,款式真时髦!他听后大惑不解。专家一解释,他才知道:原来50多年前流行的款式,经过了漫长的沧桑岁月,在不知经过多少变化之后,在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指导下,现在又回到了50年前的款式。他听后,大为兴奋。没想到自己守株待兔,终于守到了。他也没有想到,人类在衣着方面的一点小聪明,原来竟如此脆弱!
他的老主意是:以不变应万变。他想,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一个人穿上十分豪华的衣服,打扮得珠光宝气,天天照镜子自我欣赏,那他不是疯子,便是傻子。穿衣服给别人看,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千差万别,那么你满足了这帮人,必然开罪于另一帮人,反正不能让人人都高兴。所以,季羡林的穿衣哲学是我行我素,就是这一身打扮,你爱看不看,反正不能让你指挥我。在穿衣方面,他是个完全自由自主的人,他的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春、
夏、秋、冬,永不变化。他的用品也是如此。只要能用,他决不丢弃,敝帚自珍是他的用物哲学。他的穿戴和用品,也真因为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不同,有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评论:赶潮流者说他是老古董、老保守、老顽固,而学者层却认为他是一个典型的儒者。儒雅的风度,从其学识和人品中来,而不是从其衣着中来。
季羡林消费哲学的核心是: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他觉得无聊,“斯下矣”。他的潜意识永远是: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
季羡林绝非“大款”,但他在自己的消费哲学指导下,素衣淡食,生活简单,却把大把大把的钱送给身边急需的人,或者捐给家乡的学校。这样的消费哲学,但愿能有更多的人会理解。
前面我们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用来介绍季羡林生平以及相关逸事,目的就在于让同学们了解大师的经历与思想。下面来学习他的《二月兰》。 创作背景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经历复杂,出生在极端贫困的山庄里的贫农之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我当时生活的写照”。文革中,他“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分配挖大粪、看门房、守电话、发信件,变成“不可接触者”。如此丰富的阅历和坎坷的人生经验,奠定了他散文创作厚重的底色。
他在解释写自传原因时说:“我这样的经历,过去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体会,恐怕有很多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今天年轻的知识分子,甚至许多中年知识分子,大都不能体会。”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基于同样的“经验共享”的目的。
季羡林的人生经验是独特的。与本文有关的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悲欢交织观。对十年浩劫中的苦难,他在《八十述怀》里说:“我当然是在劫难逃,被关进牛棚。我现在不知道应该感谢哪一路神灵:佛祖、上帝、安拉;由于一个万分偶然的机缘,我没有走上绝路,活下来了。活下来了,我不但没有感到特别高兴,反而时有悔恨之感在咬我的心。活下来了,也许还是有点好处的。这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原因并不神秘:我获得了余裕和时间。”其二是
亲情至上观。他在《赋得永久的悔》中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所谓红是指难以下咽的红高粱饼子。 内容述评
本文反复多次描写了二月兰意象,作者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二月兰象征着什么,这是解读本文题旨与作者立意的关键所在。
二月兰与季先生记忆中的往事有关,与他生活周围的人有关。作者由花及人,移情于花,人与花才在想象中互渗合一。“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这里表面上是说二月兰,实际上指人,即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相依为命、共度患难的老祖、婉如、小保姆杨莹,甚至还有小猫虎子和咪咪。只有她们才能在他的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一下子爆发的灵感,则是古已有之的“借花喻人”。在这象征手法里,值得关注的是两点。一是借花喻人的“人”大多是作者的亲人,如老祖、婉如、德华等,这反映了他从自己人生经验中得出的对亲情的特别珍重。在他眼里,亲情的价值远在名誉、地位、金钱之上。二是借花喻人的“人”都是女性。不仅他的亲人是女性,保姆是女性,连他钟爱有加的小猫虎子和咪咪,作者用的代词也是“她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花是女性的原型象征。作者写二月兰用了拟人化的“她”,再借花喻人,都源于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说,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了亲情,更歌颂了女性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
二月兰象征着平凡的众多女性平常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十分平凡的野花”,“以多胜”——众多平凡女性的写照;
“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寓示着女性具有险恶环境下原始的本能的顽强生命力量;
“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是女性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态度的隐喻。在世态炎凉、人心叵测的文革中,她们决不反潮流、随风倒,依然保持着一种“平常心”。这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历经沧桑考验的生存智慧,在
普通人特别是平凡女性大众身上积淀得尤为深厚。
二月兰还象征着一种女性情感与气质特征,即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它们同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的产物。作者周围的女性,在文革中并不视他为异类,殚精竭虑给他弄好吃的,希望给他增添生趣。作者之所以能在绝境中活下来,全依赖她们身上的这种美好品质。(文革自杀事件举例——老舍;普通亲人)
人事沧桑,世态炎凉,使作者对人生悲欢抱着复杂的心情与认识。长期的“不可接触者”的经历,“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最后,作者连“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都不甚清楚了。悲中有欢,欢中有悲,悲欢难辨,这就是结论。这也是二月兰所象征的平凡女性的人生态度,更是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生存智慧。 艺术赏析
一、运用反复这一手法染气氛、突出意象、强化情感,是《二月兰》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1、“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开头、中间出现两次,一字不差。
2、“笑对春风”出现两次;“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出现三次;“紫气直冲云霄”出现四次。
从反复的修辞格来说,属于间隔反复,与连续反复相区别。也就是说,在反复的语词或段落中间,间隔着其他文字或段落。就本文而言,二月兰的反复描写之间,插入了作者的回忆、情感与议论。
反复手法的运用在本篇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先,它表达了作者对二月兰及其象征的平凡的女性美好品质的强烈赞颂之情。这种情感是如此炽热、充盈、强固。一而再地冲击着作者的心灵,非反复强调难以表现。
其次,是凸现意象。“二月兰”是题目,也是全文继续抒情的中心,还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只有一次次重复,才能加深读者印象,聚焦读者的关注点。
再次是渲染全篇的情感氛围。本文具有抒情散文的特征: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景物描写的间隔反复,首尾呼应,营造出贯注全篇的情感基调和氛围,使叙
事、议论浸润在其中而显情感色彩,达成以整体和谐统一的情感感染人的艺术效果。
二、以花喻人的拟人化手法在本文中也有独到运用。
将女性比作花是通俗比喻,古今中外皆然。由于这种比喻的反复出现,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但将《辞海》里也找不到条目的二月兰来比拟女性,则因花的陌生化和具象感,反能唤起新鲜奇异的审美感觉。作者对二月兰拟人化描写的地方甚多。二月兰的“怒”,“怡然自得,笑对春风”,“亲眼目睹”,“沉默不语”,“她”,甚至二月兰的“紫色”也是一种象征女性灵气、人生遗憾、命运悲剧等内涵的情感色彩。二月兰的拟人化与作者周围女性的拟物化是互渗的。作者由花及人,由人及花,交替描写与叙述,于是女性一切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态度也在作者主观感情的投射下,成了二月兰的品格。
拟人化的手法在本文中还有多处使用,如写苍松、翠柏“都仿佛恢复了青春”,写小猫则是:“她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她们视我为好友”,都是极有文采与寓意之笔。
三、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生动,也是本文的特点。
二月兰从“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到“变成百朵,千朵,万朵”,藤萝与二月兰的区别“所差的就仅仅只缺少那一团白雾”,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细察。
作者还特别注重景物和画面的色彩感。写二月兰“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写松柏“郁郁葱葱”,写榆树高枝“刺入蔚蓝的晴空”,写春天景色是“烟”和“紫雾”,写小猫在二月兰丛中是:“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此外,描写常因情感与想象的渗入而显得生动。如二月兰“正努力攀登,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令人耳目一新,似能感受到作者的诗人气质与灵动心境。
小结: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前对穷通寿夭也是颇有一些想法的。十年浩劫以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
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今天我们赏读了季先生的二月蓝,也了解了一些有关老先生的生平、逸事,相信每个同学会有一些感悟,心灵受到某种触动。文学的力量就在于此,愿我们感悟生活,享受生活,丰厚生活的内涵。无愧于生活的赐予——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无论是顺途还是坎坷,一路前行:纵浪大化,不喜不惧。
讨论、练习、作业:
1、季先生在本文中对亲人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人生意义? 2、阅读季羡林生平事迹及作品,体悟人生百味。 参考资料:
1、《大学语文》教学用书,周圣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2、http://news.china.com/zh cn/jixianlin/11076896/20090711/15557441.html 3、http://culture.ifeng.com/special/jixianlinbingshi/news/200907/0711 7299 1244855.s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