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共青团改革视野下“第二课堂”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赜

高校共青团改革视野下“第二课堂”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赜

2020-02-2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18卷 第5期2018年9月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ChinaUniversitfScienceandTechnoloSocialScienceEditionyogy

Vol.18 No.5Se.2018p

()文章编号:2095-2708201805-0074-04

高校共青团改革视野下“第二课堂”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赜

倪炎,赵斌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关键词:创新实践;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工作

“摘 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实施过程中激发了团青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潜能。深入剖析了“第二课堂”的覆盖群体与成果实效、基地建设与管理情况、认知程度与育人效果,发现了创新实践活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引导作用,优化了高校共青团的改革方法,确定了“第二课堂”的创新发展思路,完善了教学相长与素质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加速推动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理论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用于实践的绿色通道,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2共青团高校改016年联合下发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强化第二课堂的参与过程

]1

。随和完成质量,细化创新实践成果的考核方法[

面向的群体为包含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全体大学生,但目前的实践活动大部分以本科生的需求和方向为主,团队创新实践甚至只囊括部分本科学生干部,无法全面覆盖至研究生和博士生等广大学生群体。实践项目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较弱,导致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不关注创新实践活动。寒假创新实践多为分散实践并由大学生自主开展实施,缺乏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与汇报,学生参与惰性大,完成效果不尽人意。创新实践活动一般由文件下达、自主申报、审核立项、活动开展、答辩考核等部分组成,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半途而废或创新成果未达标现象。剖析实践过程发现学生在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应付或草草了事的现象比较严重,组织部门监控手段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实践全程引导和激励措施不到位,导致创新成果参差不齐。

(二)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单调且形式有待于创新拓展

目前高校的创新实践活动多以红色调研走访、偏远地区支教、勤工助学等形式开展,往往注重启动仪式,实践过程流于形式,结果草草收场,成为学生课外放松的好机会。在创新实践内容选择上脱离专业背景和社会发展潮流,导致学生实践过程中无法学有所用,完成实践内容存在障碍也无法体验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背离了创新实践的初衷。随着社会

,革实施方案》其中第三方面明确要求高校全面推行

后各地高校出台了共青团改革方案,规划和修订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创新创业、思政学习、公益活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统称创新实践。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创新实践是高校实施政治引领、服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基本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知识延伸工

2]

。“作的有力支撑[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深入建

设和全面实施为高校创新实践工作的驱动牵引与创新发展提供了依托平台,同时也对高校开展共青团组织创新实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创新实践活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创新实践活动覆盖面与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创新实践活动经过近三十年的蓬勃发展,形成了系统化、多样化、成熟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同时

3]

。创新实践也催生了许多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点[

收稿日期:2018-05-15 修回日期:2018-06-18

),,作者简介:倪炎(女,江苏省徐州市人,中国矿业大学辅导员(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团委书记)硕士,主要从事高校1991-学生管理和共青团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

等:高校共青团改革视野下“第二课堂”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赜 第5期 倪炎,

75

高速发展,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逐年提高,创新实践已成为团青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但是,实践内容单调,无法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展实践活动;创新实践形式局限,实践载体或接受单位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度不足,无法实现课堂知识与应用实践的有机融合,严重阻碍了“第二课堂”的创新发展。

(三)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与长期协作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实践基地(平台)是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在拉近大学生与社会间的距离中起到桥梁的作用。高校各级组织积极筹备实践基地的建设、签约、挂牌工作,但在签约过程中容易出现只注重签约数量,而忽视基地的建设质量和长效运营机制导致出现盲目签约的现象,不能发挥出创新实践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作用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提高作

用[4]

动实施过程中出现大量相同或相似的项目。同一类型的实践基地重复建设,导致实,能够有践活

效利用并持续开展实践工作的基地数与签约数不成正比,实践基地无法发挥真实效用。实践基地缺乏长效机制导致实践项目更新过于迅速、没有经过系统消化、无法得到全面传承,同时在使用中缺乏细致的开发,品牌实践活动项目建设也出现动力不足。部分媒体甚至出现反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声音,认为支教活动流于形式,破坏了当地中小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这与高校和当地实践基地缺乏长效合作机制有很大关系,扭曲了大学生支教的初心和社会帮扶活动的意义。

(四)大学生对创新实践的认知程度与育人效果有待强化

多数社会创新实践活动在校外基地(课余时间)开展,组织部门与指导教师均无法全程跟踪,只能通过实践报告来评判项目质量并考核实践成果。评判标准的单一性导致大学生缺乏前期规划和素材积累,实践过程应付了事,实践报告依靠东拼西凑或编造虚假材料完成。同时创新实践环节落实不够细致、重点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关键环节感触不够深刻,学生收获甚少,无法达到创新实践的既定目标。创新实践是高校实现育人职能的有效载体,但从活动开展和成果总结来看,育人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高校各级组织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在育人工作中

专注于实践项目的内容、形式,而很少从团员青年个体需求出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缺乏对创新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比较随意,部分学生仅把实践工作当成任务草率完成,无法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综合锻炼和提升。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共青

团创新实践的引导作用

(一)修订实践学分认证方案,引导实践成果量大质优

高校各级组织和广大学生对创新实践工作不够重视,主要因素在于以往的实践学分认定比较模糊,部分高校并没有在本科培养方案中予以注明,导致多数师生认为这是一项不与学业挂钩的课外活动。改革方案要求高校制订“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的评价机制和认证方法,保证全体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学分认证的严谨化、客观化、系统化。例如配备专业教师带队参与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按照项目内容核定教师工作量,保证实践项目的创新性和拓展性;创新实践报告不再是学分认定的唯一标准,而是通过现场视频支撑材料,团支部实践活动研讨会等多种渠道综合评定。确保了实践学分认定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提高了广大高校教师与学生对创新实践的认识。高校教务部门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更为细化的修订,认定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为必修课程,这对创新实践的认证工作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同时“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在高校全面实施,促进校团委、学生工作处等部门提供多样化实践活动平台,学院层面培育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和提供师资力量的支持,保证了创新实践项目的优质高效完成。实践的完成质量直接与学生成绩单、学分基点挂钩,确保其思想上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对实践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因素,保证创新实践项目的量大质优。

(二)强调创新实践的育人意义,引导团青学生参与的主动意识

创新实践工作通过帮助、指导大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培养综合素质和提升自我竞争力达到育人的目标[5]

的工作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根据高校团委以往

,因此深刻解读改革方

76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案并对创新实践工作进行创新和发展,能够帮助高校各级组织厘清如何最大化行使育人职能的思路。以往创新实践工作未得到高校各级部门的足够重视,学生实践过程管理粗放,教师指导动力不足,项目开展随意性较强,与第一课堂的投入相差甚远,育人效果不佳。《共青团高校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后,高校对创新实践方案进行修订和规划,强调实践项目的社会性和创新性,探求第二课堂的发展方向和育人功能,对高校育人工作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改革方案要求各级组织重视综合素质实践工作的落实,创新实践与学生的学分认证和学业成果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提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创新实践给予的支持和要求为强化大学生的主动意识提供保障,也为高校育人工作搭建了平台。

三、高校创新实践工作的改革方法与创新发展

(一)落实创新实践政策,完善宣传奖励机制需要高校给予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创新发展

,高校须在《共青团高校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专业特色、学生培养方案等出台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对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平台建设、基地发展、教师选配、学分认证等进行严格审定,以确保全体大学生高质量地开展实践活动。高校制定奖惩制度引导综合实践类课程编制精细的教学大纲,认真落实创新实践项目执行环节的监督,配备专业教师对实践项目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指导和修订,加强教师呼吁和学校宣传解读,提高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主动性和有序性。制定实践成果的综合考评细则,要求提供调研报告、视频音频等多项物化成果予以支撑;学分认证更加细化,对实践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创新实践评价工作的完整性和实践学分的客观化。在完善宣传、奖励机制方面,利用校、院等各级新媒体平台宣传优秀实践项目和创新实践基地,凸显“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效果,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并挖掘其兴趣点,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工作。表彰优秀创新实践团体和先进个人,鼓励高质量实践成果的涌现;同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提出更高标准,并提供优越的实践平台和

实施空间。

(二)多元实践活动协同开展,长效基地建设强本拓新

大学生实践创新类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含志愿服务类、校园文化类、科技创新类等,高校在创新实践工作中需注重实践创新类活动的相关性与发展性,努力打造内容丰富且具有影响力的长效创新实践基地。在现今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突出矛盾上,对于按短期支教模式建立的实践基地不能仅维持一个月甚至几周的活动后就此结束,还应考虑长期开展有益于山区儿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帮扶公益活动,从而保证支教类实践基地长期协作和多元实践活动创新发展,克服短期支教效果不佳带来的社会问题。高校各级组织部门应对所属实践基地运营效能建立评价机制与考核制度,对实践内容与本质类似的基地予以整合或对长时间不举办活动、应用效果不佳的基地予以降级或不再续签。而不再因为大量相似实践活动分散大学生的实践时间和集中力,导致活动开展泛滥又没有针对性,长期以往不利于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提升实践基地的建设质量来吸引大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能够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长效发展,推动创新实践优秀成果的产出。因此,拓展创新实践内容,将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创业项目培育、爱心活动、自愿服务、走访调研等涵盖其中,拓宽广大团青学生全员参与的渠道。创新创新实践形式,设置不同门类的科研创新项目,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并择优培育跟踪指导,开展环保调研与原因分析,顺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等等,以适应不同专业与层次的高校团青学生。

(三)量身定制大学生实践项目,深度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

创新实践活动如何贴近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并引发其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努力创新一直是高校实践工作的难题。实践活动方案老套、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无法满足实践述求等会导致其不感兴趣或被动接受,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学科专业、兴趣方向等进行摸底和了解,以便根据不同个体定制合理而贴切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索,完成内容充实的实践成果。高校在建设“第二

等:高校共青团改革视野下“第二课堂”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赜 第5期 倪炎,

课堂成绩单”制度时必须结合办学特色,充分摸索和详细规划,打造特色鲜明的实践项目,保障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共同履行育人职责,引导“第二课堂成绩

6]

。对于研单”成为社会评判、人才选聘的重要渠道[

77

优质师资指导体系,强化创新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并规划优秀实践项目;引导各级组织部门重视创新实践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共同完成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拓展提升。通过加大优质创新实践项目和长效实践基地的宣传奖励力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争先创优的使命感;鼓励多元创新实践活动协同开展,提供优越的创新平台和广阔的实践空间,建立优质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团队;融合专业特色打造适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实践项目,引导个体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索,强化大学生对创新实践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以此辅助共青团创新实践工作创新和个体综合能力发展,达到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参考文献:

[][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1N].

国青年报,2016-11-22.[]增强三性深化共青团改革[中国青年报,2N].2016-11-23.[]]胡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思想理3J.[]]高道才,林志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建设研究[高等农4J.

():业教育,2014,864-66.[]]文大稷.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经验探究[思5J.

():想教育研究,2018,1139-143.[]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就高校共青团改革答记者问[中国青6N].

年报,2016-11-22.

():论教育,2016,1107-111.

究生指导教师更应关注其日常的想法,从科研创新实践着手,打造适合其创新发展的实践项目,深刻体会创新实践活动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在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力拓展科研创新项目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认真指导;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讲座,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并为优质创业项目提供培育资金,树立标杆性的创业成果,提高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在团课、团日活动、团员大会上明确说明创新实践的内涵,宣传优秀实践项目和团队,增强全体大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理解度和认可度,强化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实现第二课堂的育人价值。

四、结语

践工作奠定了基础,对团青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针对创新实践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需建立多样化实践活动平台和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引导和驱动为创新实

ExlorationsforInnovativeDevelomentof\"theSecondClass\"ppfromReformPersectiveofColleeCommunistYouthLeauepgg

(,,,,)SchoolofresourcesandgeosciencesChinaUniversitfMininechnoloXuzhouChina221116yog&Tgy

,NIYanZHAOBin

:;;;Keordsinnovativepracticecommunistyouthleauesecondclasseducationalworkgyw

:,AbstractAsanimortantgrierinthereformofcolleecommunistyouthleauethe\"secondclassre-pppgg

ortcard\"sstemhasstimulatedthepotentialtoparticiateinsocialpracticeinnovationandbusinesspyp

,start-uctivitiesfortheyouthleauestudents.Basedonthecoverinrousandachievementsthecon-pagggp

,,structionandmanaementofthepracticebasethelevelofconitionandtheeducationaleffectthesocialgg

racticeofthecommunistouthleaueincolleesanduniversitieswasdeelnalzed.Theproblemsandpyggpyaychallenesfacedbocialinnovationpracticeandbusinessstart-uctivitieswerediscovered.Combiningyspag

”withtheguidinfunctionsofthe“secondclassreortcardsstem,thereformmethodswereputforwardgpy

tothesocialpracticeincolleecommunistyouthleaue.Theinnovativedevelomentideasweredeter-ggp

”minedfor“thesecondclasseducation.Themodesofpersonneltraininuchasteachinndstudingsgayg,benefitforeachotherthequalit-orienteddevelomentwereperfected.Theacceleratinocializationypgs

rocessofcolleestudentswerepromoted.p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