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112010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研究
徐
青
摘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2010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国内外单纯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研究不多,且主要是研究风险形成原因,探讨风险规避方法的较少。为保障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构建一套风险管控体系,并建立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实行关键风险点的制度覆盖和合规风险的日常提示。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1-0075-03
作者简介:徐青(1974-),女,江西临川人,管理学硕士,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会计系财税教研室讲师,从事现代理财理论与方法研究。收稿日期:2010-02-05
一、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国际难题。与国外的情况相比,“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于国际平均水平”。2009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
[1]
建设速度,有利于迅速扩大覆盖面,建立经营基础。市场方面,虽然国内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大,但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明显,企业生产能力正逐步恢复,企业主经营信心增强,资金需求逐步增大。这给各大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重点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消
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仍然是调结构的重要方向。在这种形势下,笔者认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刚刚企稳回暖,但2009年11月发生的“迪拜事件”,又给世界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外部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势必影响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受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因此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将面临着经营环境不确定的挑战。这是贷款主体企业面临的挑战。银行方面,目前,银监会加大了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的推动力度,银行同业纷纷成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和事业部,同业竞争必会加剧。预计2010年信贷规模较2009年会有所收紧,银行同业将进一步在个人资产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上加大营销力度,势必出现个人资产业务往大做和中小企业业务往小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空间将受到挤压。
二、有关信贷风险的研究情况
Fazzari,Hubbard和Peterson等学者认为,信贷市
场的兴衰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萧条时期信贷收缩的压力将主要由中小企业承担。由
keeton提出,stiglita和weiss发展形成的“不完全信息
市场上信贷配给模型”指出,信贷市场上信用风险的两种典型形式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论证了信贷信用风险的根据———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了信贷配给的出现。要控制信贷风险就需进行信用分析和度量。国外关于信用风险实务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古典信用风险分析和度量与现代信用分析和度量。古典信用风险分析和度量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有“5C”、“5W”等等。现代信用分析和度量的研究,美国纽约大学斯特商学院教授爱德华·阿尔特曼1968年提出了著名的Z评分模型,1977年又建立了第二代ZETA模型,许多金融机构用以预测信用风险,取得一定成效。J.P.摩根1994年推出了著名的以Var为基础的市场风险度量制,——1997年又推出了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模型—信用风险度量制。继而,瑞士银行又推出另一类型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引起监管部门重视。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信用风险模型化”,2006年实行的新巴塞尔协议要求成员国运用这些模型[2]。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六项
措施和“29条”,这些政策2010年会继续得到落实和
深化。地方政府会继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拥有的政策机遇。监管方面,银监会和地方监管部门对专营机构建设十分重视和支持,一直采取宽松的监管政策。这有利于各大商业银行加快全国分支机构的
—75—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林毅夫、李永军根据经济周期理论,推论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高很可能与近几年来紧缩的宏观经济相关[3]。张杰从信用角度分析民营企业的信贷风险,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信用风险[4]。董彦岭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缺失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所在[5]。在实务研究方面,姚建平构建了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收益模型,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必须满足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收益模型中银行净收益大于零的条件[6]。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单纯针对中小企业的并不多。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也不多。同时,研究风险形成原因的较多,探讨风险规避方法的较少;单方面的研究较多,系统分析较少。
行,基层行的贷款审批功能弱化。基层行如提供发放贷款需要一律上报,经上级行审批。这样的管理模式延长了流程,增加了贷款环节,从申请到审查批准,手续复杂,需要较长时间。而中小企业需求资金急、频、少、短,因此往往延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时机,丧失部分中小企业客户。贷后监督检查功能弱化,贷后检查和管理职能没有真正落实。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未能真正建立,缺乏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往往只是看到问题和结果。只重视贷款调查和审查,忽视对信贷客户的跟踪监督、连续性检查和定期检查,忽视对信贷客户的信贷评定和贷款分类。贷款客户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时刻都处在变化之中,由于贷后管理不善、采取措施不及时,往往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第三,职能分离方面。贷款权力过分集中,责权利严重脱节。由于贷款权力相对集中,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真正的审贷分离。审贷分离制表面上体现了民主,而实际上是有权审批人具有绝对的行政和审批权威,真正了解企业实际状况的行处却无权决定贷款。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发放的贷款行处却要承担主要责任。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涉及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制约因素。就内部看,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监控手段滞后、决策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信贷审批流程中,针对一笔新增贷款,上级行作为审批行,不太可能与借款人直接联系,无法占有第一手资料。因此,上级行总是期望下级行上报的资料是经过认真审查、科学分析后形成的,是无风险的或者说是风险最小化的。下级行作为申请行,直接与借款人发生联系,对借款人的情况了解得比上级行多,其上报的每一笔贷款均是其经营业绩的一部分,事关下级行及信贷经办人员的业绩和切身利益。在盈利压力和存贷款指标考核压力下,为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业务指标或获得相关个人利益,下级行及其经办人员往往选择隐瞒借款人的真实经营情况,甚至与借款人串通欺骗上级行,以便顺利通过审批,达到提高业绩,寻求更多升迁和寻租机会的目的,这就容易致使上级行决策审批失误。另外,信贷人员存在知识层次和观念更新问题。信贷人员岗位交流少,有关新知识的专业培训较少,人员结构的知识层次进步缓慢,特别是现代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贫乏,难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其次缺乏完善、科学的信贷决策系统。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轻视或忽视决策研究环节,没有设立专门的信贷决策机构来负责全行的信贷政策、管理制度和客户信用评级标准。因此,信贷决策难免受主观臆断和思维定式影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无法保障整体信贷机制的有效运作和良好的长远发展。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下面,着重分析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来讨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控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信用评级系统,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至今普遍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适合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体系。
第一,风险防范方面。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情况加以考虑,均按大企业的评级指标。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完善,企业管理人素质不高,财务信息普遍失真,加上资产负债率高、研发实力弱、投入不足、产品生命周期短,很难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贷款的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另外,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缺乏有效的合规担保,不能提供足够的抵押品,也就无法获得贷款。揭示行业发展规律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目前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合理的中小企业行业分析,难以准确揭示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
第二,风险管控方面。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门和岗位,有关机构设置和职能不独立,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虽然制订了一些信贷管理规定和信贷员岗位责任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贷款决策规则和程序来规范信贷行为,贷款因人、因事而异,受行政干预大,贷款凭经验决策,影响到决策的准确性。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用风险状况,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贷款审批程序繁琐,银行的信贷审批管理实行审贷分离,实行统一的授信授权管理,审批权基本集中在总行和省级
—76—信贷机构、职能设置也不够合理。如一些商业银行目前设置的公司业务部、住房信贷部、信贷管理部等,部门职能趋同,条块分割。这些部门各自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缺乏相互联系和相互沟通,信贷工作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沉溺于完成指标,对信贷市场调研、开发客户及制定信贷经营战略等信贷经营研究不够,不利于有效防范与控制信贷风险。
银行自身的风险控制职能弱化。内控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约束乏力,业务风险隐患不能及时有效清除。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金额相对较小而业务笔数较多,银行往往把监督重点放在大贷款业务项目上。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有章不循、明知故犯、违章经营、违章操作的现象。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罚机制,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行为往往处罚不力,无形中助长了一部分人的违章操作。
第三,对外建立五重风险防范措施。中小企业信贷中心应抓住当前金融危机下各级政府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契机,争取多方支持,积极推动建立个人无限责任、抵押担保、行业风险顾问、政府支持基金和政府风险补偿五个方面的防范措施,减少贷款的损失率。推动建立政府支持基金和政府风险补偿的举措,也完全符合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六项措施”和“29条”精神,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将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二)贯彻合规优先原则
第一,推进合规教育常态化,培育合规文化。商业银行应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心员工的合规教育和培训,增强客户经理反洗钱意识。可每日向员工发送内控合规短信提示,定期编发合规教育专刊,建立合规园地,培育优良的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合规环境。
第二,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商业银行应制定中小企业信贷中心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细则、中小企业信贷中心合规督导官管理办法等合规制度,加强制度管理,规范制度制定流程,及时梳理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覆盖业务关键风险点。
第三,健全内控合规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应设立内控合规部,设立法律事务岗、合规管理岗,落实合规优先要求。建立合规督导员队伍,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将合规管理的要求落实到各经营与管理环节。建立中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和举报信箱等,强化内控监督管理。组织签署中小企业信贷中心第一负责人《合规承诺书》,组织全体员工签署《员工守法合规承诺书》,强化员工职业操守和职业纪律管理。
第四,加强日常内控合规管理。定期召开内控评审会,制定内控评审会实施细则。可实行季度内控评审会制度,强化内控评审的跟踪落实。开展新建机构辅导验收工作,接待总行审计部常规检查,形成整改报告,落实问题整改。开展案件防范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信贷资金流向、印章管理和员工异常行为等关键环节。围绕中心经营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审查和服务,开展法律事务和法律专项培训,完善合同文体,把好法律风险控制关。
参考文献:
四、改善措施
为了保障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稳定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建立一整套风险管控体系,和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一)构建风险管控体系
第一,建立五项风险管理机制。防范风险,制度是关键。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经理前置机制、高效双签审批机制、远程集中放贷机制、快速预警反应机制和创新的后督察机制,加强贷款重点环节的监督和检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具体来说,就是采取风险关口前移、简化审批流程的做法,引入风险经理。风险经理直接介入调查,与客户经理组成“双人四眼”调查,双线报告。建立多个双签组合,对信贷业务全面实行双签审批。建立全面风险预警体系,实现行内违约信息的及时识别和即时通报,并与人行征信系统实现实时对接。结合内控、监保和审计等部门的工作要求,借鉴我国纪检监察工作经验,设立后督察岗,配备专职人员加强贷后监督和检查,构筑防控客户经理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风险防控制度。通过开展电话回访、非现场监控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有效监督风险,发挥防控机制的威慑力。
第二,对内建立五岗分离制约机制。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具体可细分为10个环节:发起、调查、上报、审批、放款、检查、清分、预警、清收和归档。通过对信贷业务整个过程、各个环节实行流程化管理,实现制度覆盖风险点。在具体操作上,建议对信贷业务各环节实行五岗分离,即实现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审贷岗、作业岗、放款岗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特别重要的是设立专职的作业岗,由作业岗的作业人员统一办理贷款相关手续,包括抵押登记或核保,而不是由客户经理去办理贷款相关手续。这样,可彻底分离操作性风险,同时还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张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091103/16266918071.shtml,2009-11-03.
[2]葛效瑾.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研究:以A商业银行为
例[D].山东大学,2007.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
研究,2001(1).
[4]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4).[5]董彦岭.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南开大学,2003.[6]姚建平.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收益模型[J].重庆建筑大学学
报,2001(4).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