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
题
一、选择题
1. 金字塔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古埃及的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的用途是( ) A.教堂
2. 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知识积累卡,对这张知识卡片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 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 C.这部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 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有一情节:猴神大叔帕万把与小萝莉带回准岳父家中,请求收留说:穆尼漂亮又温柔,准是个婆罗门。不料几天后穆尼露馅儿了,猴神又对准岳父说:那她就是个刹帝利。这一情节反映了古印度哪一制度至今仍根深蒂固( ) A.奴隶制度
4. 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千姿百态的印度佛像、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无不充满智慧与神奇。与上述文明成就诞生地相对应的大河流域分别是( ) ①黄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印度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①②③④
5.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如图所示文物与文明对应正确的是( )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B.种姓制度
C.宗法制度
D.世袭制度
B.寺院
C.神庙
D.陵墓
A.①﹣中国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巴比伦文明、④﹣古印度文明 B.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中国文明、①﹣古印度文明 C.①﹣古印度文明、②﹣中国文明、③﹣古巴比伦文明、④﹣古埃及文明
试卷第1页,总21页
D.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中国文明
6. 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ú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
7.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强调公民的平等 C.保护公民的财产
8. 从地图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B.保护公民的隐私 D.表达生者的敬意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A.亚历山大东征 C.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9.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社会集团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农民阶级
C.西欧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城市的兴起都发动了争取自治的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10. 如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B.罗马共和国扩张
D.拜占庭帝国达到鼎盛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试卷第2页,总21页
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 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1. 有人评价屋大维说“他找到的罗马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他留下的罗马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
A.罗马城址是屋大维发现的,富丽堂皇的罗马城也是屋大维修筑的 B.屋大维凭借武力攻占了罗马古城,用大理石代替了砖瓦结构的建筑 C.肯定了屋大维结束罗马数十年内乱,确立了帝国体制并带来了繁荣 D.屋大维夺取政权以后,出于独裁统治需要把罗马城建成了军事要塞
12. 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 A.秦朝与罗马帝国 C.汉朝与罗马帝国
13. 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其光荣与伟大之处分别是( )
A.城邦众多;建立帝国
B.民主政治发达;奴隶制高度发达 C.民主政治发达;法律体系缜密 D.法律体系缜密;民主政治发达
14. 德国著名考古学家谢里曼凭着对《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坚定信念,靠一生的奋斗,发掘出了特洛伊古城遗址。这一考古成就表明:( ) A.《荷马史诗》是完全正确的 B.《荷马史诗》是有史为据的 C.《荷马史诗》是后人演绎的 D.《荷马史诗》是诗人想象的
15. 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些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这种以裸体为
B.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与拜占廷帝国
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
试卷第3页,总21页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16. 建筑是无声的语言,不同地区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图片中的建筑能反映罗马建筑艺术风格的是
A. B.
C.
D.
17. 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是 A.《汉谟拉比法典》 C.《陶片放逐法》
18. 记载历史的年代,一般都说公元多少年或公元前多少年。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性历法是( ) A.太阳历
19.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是在哪一帝国灭亡之后( ) A.亚历山大帝国
20. 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 A.东罗马帝国
21. 查理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 A.查理曼帝国
B.德意志
C.法兰西
D.意大利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
B.阴历
C.夏历
D.儒略历
B.《罗马法》
D.《十二铜表法》
试卷第4页,总21页
22. 如图是西欧中世纪时期“劳动中的农奴”,其中的“劳动”主要是( )
A.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C.有偿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23. 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24. 如图漫画反映了古代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
B.耕种自己的份地
D.义务耕种庄园的共用地
A.古埃及
25.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它成立于公元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械斗而从 University of Oxford 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英文 Cambridge 发
音“坎布里奇”,bridge 是桥的意思,Cam 在闽粤方言中音如“剑”。这所大学是( ) A.巴黎大学
26. 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
A.《汉谟拉比法典》 C.《新法典》
27.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试卷第5页,总21页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中国
B.牛津大学 C.博洛尼亚大学 D.剑桥大学
B.《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D.法典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28. 1453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盛极一时的帝国灭亡的教训启示我们( ) A.要以排外的心理对待外来文化 B.开放宽容才能繁荣,保守狭隘必将衰落 C.走向辉煌后必然走向灭亡 D.只有扩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29. 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C.大化改新的性质
30.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材料二 “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进入天国。 材料三 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主张众生平等。 (1)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2)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你知道该宗教的创始人、创始地点吗?
材料四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他们吸取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中世纪史》
(3)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五 乔治﹒萨顿说“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
(4)你是否赞同乔治﹒萨顿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近代欧洲文明。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
试卷第6页,总21页
B.大化改新的内容 D.大化改新的影响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材料三: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离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级),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珠的法律地位。
(3)根据材料三,说明生产经营方式变化与社会结构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A和B两次航海探险的成果分别是什么?当时能够远航的条件中,与中国四大发明有关的一项是什么?
(5)你认为图(a)与图(b)之间有什么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图
材料二: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宝贵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问题一:材料一中,四个古代文明区域自西向东依次是什么?
试卷第7页,总21页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试卷第8页,总21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
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
本题以“金字塔的国度”为切入点,考查古埃及金字塔的用途。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故金字塔的用途是陵墓。 2. 【答案】 C
【考点】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的卡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颁布的法律汇编,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题干的卡片内容描述的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ABD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3. 【答案】 B
【考点】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
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有一情节:猴神大叔帕万把与小萝莉带回准岳父家中,请求收留说:穆尼漂亮又温柔,准是个婆罗门。不料几天后穆尼露馅儿了,猴神又对准岳父说:那她就是个刹帝利。这一情节反映了古印度种姓制度至今仍根深蒂固。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
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
试卷第9页,总21页
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 【答案】 D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千姿百态的印度佛像、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是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千姿百态的印度佛像是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由此可知,上述文明成就诞生地相对应的大河流域分别是②④③①,D项符合题意;故选D。 5. 【答案】 A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青铜器 【解析】
本题结合图考查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识记掌握有关知识。 【解答】
①司母戊鼎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青铜器。②狮身人面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③《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颁布的法典。④阿育王狮子柱头是古印度阿育王在位时期的杰作。阿育王修建了大量的建筑物以铭记战功和宣扬佛法。 6. 【答案】 A
【考点】 古希腊文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文明。 【解答】
试卷第10页,总21页
从题干材料中的“在欧洲郇(xún)窄的一隅”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可知,这指的是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古希腊文明,A项正确;
B、C、D三项都不符合”西方文明的摇篮“的要求,排除。 故选A。 7. 【答案】 A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答】
依据雅典为牺牲的战士设立公共墓地,并为他们树碑,将所有牺牲的战士都埋葬在公共墓地之中,并郑重地刻上名字,同时隐去他们可能贫富不等的家世信息,说明雅典尊重每一个为城邦牺牲的战士,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为了城邦利益所作的牺牲,体现了城邦公民的平等。A项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公民的财产,C项不合题意;
材料主要介绍的雅典为牺牲的战士修建的公共墓地,D项不合题意。 故选A。 8. 【答案】 A
【考点】
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解答】
根据题干给出图片中的重要地点与涉及地区,可知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亚历山大东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9. 【答案】 A
【考点】
西欧庄园与中世纪的农奴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可知,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
试卷第11页,总21页
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级,不符合题意;选项C、D不符合史实;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帝国的建立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古希腊文明
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西欧庄园与中世纪的农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取得了地中海霸权这些关键词可以推出,材料反映的主题是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所以答案选C 11. 【答案】 C
【考点】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解析】
本题以关于屋大维的评述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古罗马历史遗产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元首政治的创始人,公元前1世纪,平息了罗马共和国的内战,结束了1个世纪的内战,因此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并改组罗马政府,给罗马留下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因此只有𝐶项符合历史史实的描述; 故选𝐶. 12. 【答案】 C
【考点】 西汉的建立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解析】
试卷第12页,总21页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以及题干时间是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A项中的奏朝在公元3世纪和题意不符,B项都是欧洲大陆的帝国
,C项两个帝国都生活在公元初年,而又分处于欧亚两个大陆,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C。 13. 【答案】 C
【考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古希腊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相关知识。 【解答】
A.城邦众多不是雅典的光荣所在,排除。 B.罗马最大的功绩在于罗马法,排除。
C.希腊的光荣之处在于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的“伟大”在于罗马法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因此该项正确。
D.与古代希腊和罗马史实刚好相反,排除。 故选C。 14. 【答案】 A
【考点】
古代的文学与戏剧 近代文学艺术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荷马史诗》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古希腊的诗人荷马整理成《荷马史诗》,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题文材料反映了《荷马史诗》是有史为据的,所以此题选 A.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C
【考点】 古希腊文化
试卷第13页,总21页
【解析】
本题以《掷铁饼者》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古希腊文明知识点的掌握。 【解答】
这幅作品是对现实中的人的真实的刻画,从中不能体现效仿神灵的含义,并且古希腊的哲学家的思想主要是关注人,注重人性,故A排除;
该幅作品中未能体现出古风浓厚的境界,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故B排除;
该幅作品的人物是对现实中人的真实的描绘,另外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人性,因此这幅作品说明古希腊社会崇尚自然,关注人性,故C正确;
人民主权指的是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该作品对人民主权的思想没有涉及,故D排除。 故选C。 16. 【答案】 B
【考点】
希腊罗马的文学雕塑和建筑艺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竞技场是罗马建筑,B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A不符合题意;巴黎圣母院在法国,C不符合
题意;麦加大清真寺位于阿拉伯半岛,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7. 【答案】 D
【考点】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
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D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A不符合题意;《罗马法
》、《陶片放逐法》与“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符,B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8. 【答案】 D
【考点】
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试卷第14页,总21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略历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记载历史的年代,一般都说公元多少年或公元前多少年。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性历法是儒略历。 19. 【答案】 C
【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帝国的分裂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
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国家都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0. 【答案】 C
【考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欧洲封建制度。 【解答】
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西欧。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故选C。 21. 【答案】
试卷第15页,总21页
A
【考点】
罗马教皇的权利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国家是查理曼去世后,查理曼帝国分裂产生的国家 ,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 【答案】 A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
本题考查了庄园。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解答】
西欧中世纪时期“劳动中的农奴”,其中的“劳动”主要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23. 【答案】 B
【考点】
西欧庄园与中世纪的农奴 【解析】
本题考查西欧庄园。 【解答】
根据题述“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可知,这里强调的是庄园法庭在处理内部纠纷,维护公共秩序。 故选B。 24. 【答案】 B
【考点】 古希腊文明
试卷第16页,总21页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的图片“公民大会”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利机关,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占
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5. 【答案】 D
【考点】 大学的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了剑桥大学,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中内容。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这所大学是剑桥大学。剑桥大学(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勋衔:Cantab),坐落于英国剑桥,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书院联邦制。其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前身是一个于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 故选D。 26. 【答案】 B
【考点】
罗马帝国的分裂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
本题考查了查士丁尼及其法典。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解答】
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27. 【答案】 D
【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试卷第17页,总21页
【解析】
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选D。 28. 【答案】 B
【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与《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
本题考查拜占廷帝国。 【解答】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方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不屑于创新,封闭保守。1453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盛极一时的帝国灭亡的教训告诉我们:开放宽容才能繁荣,保守狭隘必将衰落。 故选B。 29. 【答案】 A
【考点】
日本的大化改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旧题干“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的信息可知,这段材料描述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30. 【答案】 B
【考点】
日本的大化改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试卷第18页,总21页
二、综合题 【答案】
(1)材料一:伊斯兰教。材料二:基督教。材料三:佛教。 (2)伊斯兰教。穆罕默德。麦加。
(3)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先进民族文化,并把它们发扬光大。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4)赞同。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拉伯人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考点】 世界三大宗教
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材料一“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伊斯兰教;依据材料二“‘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进入天国”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基督教;依据材料三 “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主张众生平等” 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佛教。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族界限,促进民族统一;因此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到了促进作用。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3)根据材料四“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他们吸取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并发扬光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先进民族文化,并把它们发扬光大。如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4)根据材料“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赞同乔治﹒萨顿的观点。因为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拉伯人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答案】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封建社会制度。
①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②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③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促进欧洲进入近代社会。
A.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到达今古巴、海地。B.麦哲伦;其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指南针。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扩张引发了黑奴贸易。 【考点】 三角贸易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新航路的开辟 资产主义的萌芽
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试卷第19页,总21页
【解析】
本题以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近代欧洲文明。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状况、新航路开辟和黑奴贸易,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
据材料“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封建社会制度。
据材料“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兴起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据材料“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离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级),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珠的法律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促进欧洲进入近代社会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哥伦布;B是麦哲伦;从1492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最后回到欧洲,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当时能够远航的条件中,与中国四大发明有关的一项是指南针。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是新航路开辟,图(b)是黑奴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扩张引发了黑奴贸易。 【答案】
问题一: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或“古代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中国。
问题二:论点:大河流域是古代亚非文明的摇篮(或“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
论证:①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其主要的文明成就之一。古代巴比伦王国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是其文明代表。 结论: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人类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
试卷第20页,总21页
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解析】
问题一:本题以“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 材料二: 【解答】
问题一: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是指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中国,处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东边,因此,四大文明自东向西依次为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
问题二:根据题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史学理论及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属于观点评述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态度,此部分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即肯定(同意)还是否定(不同意),或持其它观点均可;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第三,要有总结性的点评性的结论;第四,评述(论证说明)的过程,要言之成文。可以以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为论点。从大河流域的环境、水源、文明成果等方面解答。
试卷第21页,总2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