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1-04-1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14卷第4期 鸡西大学学报 Vo1.14 No.4 2014年4月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Apr.2014 文章编号:1672—6758(2014)04—0018—4 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邱 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辽宁大连116052) 摘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则主要取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 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须应对挑战,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旅游业的创新与发展是以旅游教育尤其是以高等旅 需求,培养具有行业业务的操作能力和岗位所需的智能结 游教育的创新为前提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 构,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旅游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竞 2.由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争焦点逐步由资源竞争转化为人才竞争,高校旅游管理专 旅游业是涉及众多传统行业和社会部门的综合性产 业正面临着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严峻挑战。 业,其成功发展依赖于相关专业和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 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大学而言 多学科的交叉性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这就要求旅游业 的,是在我同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 管理人才必须具有旅游发展的整体意识。然而,目前我国 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主 旅游人才的主力军仍是单一技能型人才,缺乏对行业的整 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大量的 体把握。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 教学型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培养的是介于前两类院校之间 的瓶颈。旅游业急需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熟悉实践过程、 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具 既能真抓实干又能开拓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 所谓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所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要广, 评价标准。探索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 并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复合。在单一学科下培养的旅 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旅游教育必 游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较差。而复 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则更多地考虑到知识经济时代多学科 一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 知识相互渗透以及旅游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强调人才 求 除了旅游与外语的知识复合以外,还应通过辅修专业的形 旅游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 式,实现旅游管理与经贸、营销、会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 来临,旅游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频繁,这对旅 识的复合,以为旅游业培养出真正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游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3.由注重智力因素向注重非智力因素转变。 1.由学院书卷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旅游行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其特殊性决定了旅游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相当程度上 管理人才除了具备不同于其它专业的、符合自己本身行业 是学院书卷型人才,他们熟悉旅游基本理论,但是实际从事 特点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情商和一 旅游工作时却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满 定的人文素质,并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在语言、口才、形 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象、气质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从旅游业的市场需要提出的,它不 因此,高等旅游教育要特别注意智商教育与情商教育 同于培养基础科学、未来科学等方面的人才,而是应用现代 的相互沟通与渗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意力、 科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以旅游业实际 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也要加强对学 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和基础素质为主线,贴近行业的实际 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职业道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 作者简介:邱瑛,硕士,副教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基金项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3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XJJGYBXM02。 ・l8・ 第4期 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导学生不断提高知识层次、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并增强自 我控制能力、认识他人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 完善和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 4.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结构不合理。 高等旅游教育除了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之 外,还应注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教育。目前,我国大多 基本上是四个中心,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 二现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高等旅游院校采用的仍然是普通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 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 格和培养方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 心。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关系,使得学生应试能力良好,而 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实力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创造能力所必须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不足,严重制约着 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两种错 误的目标模式:一种是片面强调人才的高层次,以理论教育 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一种是以业务技能培养为主,培 养服务操作型人才。前者往往按综合性大学模式办学,以 培养高学历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 研究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后者则主要按职业技术学 院的模式办学,面向旅游企业,培养适用性的人才,学生有 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 2.专业设置不健全,脱离市场需求。 南于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导致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设置缺乏市场针对性,专业设置基本集中在饭店管理和旅 行社管理等传统项目上。此外,目前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办 学关注的主要是生存因素,过分注重眼前的热门专业方向, 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与职业学校过度重合,而对 旅游业有着长远影响的旅游策划、旅游营销、旅游电子商 务、休闲管理、会展管理等前沿专业则少有问津。 现有高等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就显得不够健全,不能 够按照实践需要形成多样化的专业方向,导致所培养的旅 游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 岗位的任职要求,造成人才培养类型的空缺、欠缺等系列问 题。 3.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学不致用。 目前许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把 握不准,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业务的需要联系性不强,导 致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学不致用”成为相 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市场就业时面临的最大 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专业尚处于初创和 发育阶段,我国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大多数是由其它专业、 学科转轨而来,如历史专业、地理专业、管理专业等,其课程 安排和教学内容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 此外,旅游业是迅猛崛起的朝阳产业,日新月异的旅游 宏观环境变化及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促使知识的更新,使得 旧的知识体系不断面临修改和扩充,也给旅游专业人才培 养的理论与专业的结合增加了难度。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旅 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知识的使用性不强、理 论落后实际的现象,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特点。 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旅游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强调人才 的实践能力,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 实际操作和实施科学管理的能力。然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 教学结构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的倾向。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教学环节来设置, 实践教学常流于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安 排。 5.师资队伍不精,教师业务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 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目前我国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很多都是从 地理、历史、管理、经济等专业半途转型的老师,大都未接受 过正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教育,学科背景的制约很难使 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带头人。另外一部分具有专业教 育背景的主力军又以高校的旅游硕士、本科毕业生为主,旅 游专业毕业的高学历教师比例不足,尤其缺少高学历的专 业带头人,从而制约着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多数教师几乎都是一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几 乎没有直接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历,普遍缺乏旅游岗位 实践的经验,直接导致较为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严 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是知识比较陈旧。相当多的教师并不了解旅游业发 展的新情况、新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汲取新的知 识并应用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 的需要。 三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 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调旅游人才的应用型和复合 型。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 点,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新兴产业 的现代旅游业,由于它所具有的国际性、对科技成果应用广 泛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等,对于高级复合型 旅游人才的需求更加殷切。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以管理 学为基础,向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学 科拓展专业方向,构筑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泛的专业口径, 实现旅游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化。 .19・ 第4期 鸡西大学学报 此外,旅游业是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它要 为规范的系统实践,从而确保旅游专业毕业生具有完整的 求管理者必须熟悉最基层的业务工作,具备基层业务操作 知识结构和适应旅游工作需要的技能技巧。 能力和经营管理潜质,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在突出“厚基础、 宽口径”的同时,也应增强应用性特点,注重理论教学和实 践教学的结合。 综上,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应将培养目标定位明 4.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1)教学手段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现代化教学要求较高,课程教学 确为面向现代旅游企业,重品德、厚基础、懂技术、善管理、 应该尽可能引入一切先进的现代教学设施和设备,如投影 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使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 仪、多媒体、外购与自制的CAI课件、电教片等。在教学中 能够拥有胜任当前市场需求的特质,还能在相当程度上适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 应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国际化、市场化、成熟化的需要。 2.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人才培 养方向,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的体现。应用型大学旅游 管理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具 有相对严肃性和规范性,又要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 要,具有相对灵活性。 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应密切关注旅游行业的动态 发展,尤其是旅游新兴业态的发展。根据旅游业的现实需 要和人才中长期规划,适时调整或增设旅游相关专业,诸如 旅游营销策划、旅游电子商务、休闲管理、会展管理等专业, 从而满足旅游行业对各类综合性人才及新兴旅游专业人才 的需求。此外,旅游交通、旅游工程、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教 育、旅游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也都缺乏,也需要建立些适当的 专业加以培养。 此外,还需要改造、调整知识面过窄的老专业,对划分 过细的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进行整合,逐渐淡化专业界限, 拓宽专业口径,更好地适应旅游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核心,学生最终具备的知 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课程体系的教 育。为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大学旅游 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打破从学科体系出发的特点,体现基 础性、系统性、实用性、稳定性和一定的先进性,优化课程结 构,构建融合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为此,首先应整合课程门类,合并、取消部分课程,明确 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使每门课程都能体现出培养目标要 求,突出专业特色。改变课程内容过旧和简单拼凑的情况, 避免课程布局脱节和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 课”的情况。 其次,要加强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课程体系设置是 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课程结构的设定过程中,应根据人 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调整课程结构,制定 适度超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再次,应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适当加大 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除了设置校内训练课和毕业实习作 为实践课外,每个学期均有相应的专业实习或见习,形成较 -20. 各方面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信息。不仅提 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 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创新。 为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应改变传统的讲演式、注入式 教学,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 法,如案例教学、场景教学、课堂讨论、演示教学等,激发学 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 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 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师在授课 时应注意处理好灌输和引导、讲授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 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创新。 在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条件下,力争选取最新的教材,做 到授课内容能准确客观地反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同时,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几本教材, 教学案例也不能老生常谈,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随 时根据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 教学内容,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 (1)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 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学习考 察,到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高等院校进行访问、进修,鼓励 教师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鼓励优秀教师 积极进行国内、国际间的旅游学术交流,与旅游界利用多种 渠道接触,提供旅游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源头保 证,使教师能随时掌握国内外旅游管理的最新研究动态。 (2)进行师资的合理配置。 在进行师资配置时,既要考虑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又要 保证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状态。一方面,要注意本校师资 的合理配置,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积极选拔专业带头 人及主干课程带头人,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带动 和辐射作用,有计划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逐步形成由学科 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构成的合理教师梯队。另外一方 面,要和外校甚至是其他区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可聘请 高校、旅游行业的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讲学或开办系列讲 第4期 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座;聘请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 的探索——以榆林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2(9): 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以改善单一的师资结构。 131—133. [3]翁呜呜.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9一 [1]吴金林,李正欢.试论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 l81. 才培养模式[J].闽江学院学报,2011(1):128—131. [4]田里,马勇,杜江.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 [2]韩一敏.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Study of Cultivating Mode for Talents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Qiu Ying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 1 6052,China) 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all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raining of tourism professionals,the quality of tourism talents are mainly depends on talent—cultivation model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Faced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ourism personnel quality,the major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 ges,innovative tourism talent—cultivation mode,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tourism management;印plied talents;cuhivating mode Class No.:G642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上接第17页)式让学生正面对待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形 [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88—90. 式多样的宣传形式,而不能落于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高 [2]高凡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及 校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安排上也可以引入网络热点问题的讨 解决方法探究[J].中国市场,2008(26). 论,聘请时事专家和老教授深入课堂,提升学生对热点问题 [3]瞿明勇.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分 的认识深度和高度,这远比一场单调讲座的实效性强。 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12). 网络时代的高效性,使得社会热点问题以更加直接明朗 [4]柬体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研究[J].人 的态势出现在高校大学生面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 民论坛,2010(11). 利用网络的优势,将热点问题与思政教育有机契合,创新教 [5]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育模式,做到多关注、做准备、多引导,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4(7):93— 开展得更有实效,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4. [6]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 参考文献 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11(3). [1]刘敏.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定位与方法选择 On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with Social Hot Issues in the Internet Age Ma JinZhu,Yan Liang (School of Pharmacy,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Anhui 241002,China) Abstract:Social hot issues refers to events which widely noted and closely participated by college students and have great influ— ence on the forming of students’correct values.Hot issues in the Intemet age.which have features of efifcient and rapid。draw much more atten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It will be helpful to achieve the aim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by putting social hot issues in- to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refresh educational pattern and set up new educational mechanism. Key words:social hot issue;Internet;values;deological education Class No.:G641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21・